数百年前,北方有一风水绝佳之地,吉阁村。吉阁村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属世间少有的莲花地,登高远眺,吉阁村被群山层层来护,足有六重之多,村边的吉水河似一条玉带,婉转有情,绕村而过,河水清澈见底,鱼虾畅游其中,夹岸奇花异草,绿树掩映其间,风景四时不同,美轮美奂,神仙所居,不过如此。
吉阁村往东三十里,有一山,村中人称仙山,名曰凤凰山。山高入云,山顶有一楼,名唤凤凰楼,凤凰楼雕龙画栋,飞檐走壁,在云中若隐若现,传说乃神仙占天所居之所。村中有童谣:凤凰山上凤凰楼,凤凰楼中隐神仙。不等尔到此楼中,白云悠悠送汝还。
凤凰山距吉阁村虽近,上百年来,却无一人到过山顶,据说每至半山,便山雾笼罩,东西莫辨,登山人迷失方向,苦转半天,无计可施,多是仍回原地。且下山后,俱是失魂落魄,大病一场,问其山中细节,皆茫然无知也。故而村中老人每每告诫后生,不得踏入仙山,免得惹恼了神仙,给全村人带来灾祸,老人们言得有鼻子有眼,庄重严厉,后生们自是害怕,于是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为天的父亲风隐是世间少有的风水名家,吉阁村虽地处偏远,当朝的达官显贵、富商大贾,时有造访。名气虽大,风隐却不收徒,更不教儿子为天。风隐曾言:“万物有序,人各有命。天机不可泄,天命不敢违。泄露天机,当遭天谴,終有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风水堪舆这个行当,吾辈做做亦就罢了,又何必累及子孙。”
话说这一年为天十五岁了,出落成翩翩美少年,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玉树临风有仙姿,英气逼人透神气。
风隐虽不教为天风水之道,然家中来访者络绎不绝,为天从父亲与宾客的高谈阔论中了解了不少风水之道,觉风水堪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渐渐地迷上了风水。家中风水典籍很多,如《撼龙经》、《葬书》、《滴天髓》,应有尽有,风隐告诫为天,不准翻阅,然为天对风水痴迷之后,又哪里拦得住,于是趁父亲外出或休息之时,把所有典籍阅了个遍,为天天赋异禀,每册书读完,俱一遍成诵,所以通读所有典籍,并未花费太多时间,风隐亦茫然不觉。
这日正是八月仲秋之夜,为天母亲在院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西瓜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对月而摆,点上红烛,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为天母亲切开团圆月饼,按家中人数,均匀切成小块。为天坐在院中的石桌边吃了母亲分的月饼,喝了两杯桂花酒,耳边响起院外吟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皓月当空,碧空如洗,为天正自兴起,忽一阵凉风吹过,不由打了一个寒颤,莫名地有些困了,便趴在石桌上睡着了,偶得一梦。
但见一白发老者飘然而来,来至近前,淡淡而言:“吾乃凤凰山上凤凰楼中占天,汝当在今夜丑时上山寻我,我必传汝神仙之法。”言毕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