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位是我取经途中所交的两位道友。这一路还多多仰仗他们的护持,斩妖除魔,功劳不小。只是这二位乃是山野鄙夫,不识我天朝礼数。”说着那眼睛看这我俩。我好歹还冲皇帝点了点头(做为生在新中国的我,见了前辈,打个招呼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是让我跪下磕头,实在是有些困难),猪八戒更干脆,一直望着天,毕竟也曾经是天上的元帅,凡间的皇帝还不放在眼里。
假唐僧是个老油条,见我二人见了皇帝也不尊敬,赶紧把话题转移到了马上:”陛下且看,这马也不是当时您赐的那匹马了。”
“怎么不是?这看上去和我送你的那匹一模一样吗,正宗的大宛良马。你看着毛色,这蹄子,这牙口,blablabla…”,我在边上眼睛都直了,这时候的李世民还哪有一点皇帝的样子,分明是个二手马贩子。
猪八戒凑到我耳边,偷偷说了一句“他跟大师兄肯定有共同语言,估计再都在马厩里混过。”
咱们书中暗表,虽然唐太宗李世民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但是李渊起兵造反的时候,这家伙亲自带兵打仗,在第一线上阵杀敌,也是很黄很暴力的。要不然也不至于能搞出“玄武门之变”这么重口味的东西。至于喜欢马,属于上阵杀敌的副产品,就像是现代军官喜欢坐悍马一样。就算抛开这个不说,富二代都喜欢讨论座驾的问题,比如发动机功率,百公里加速什么的。不过假唐僧这么一打岔,李世民还就把我和猪八戒的茬忘了。
就在李世民快要讨论到白龙马的排量的时候,就听见“噗噗噗”的声音。白龙马忽然从身下开始冒烟,不是我们讨论排量那个地方,这点可能让各位恶意满满读者朋友失望了。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拔没拔过自行车的气门芯,这个过程就像是大约有七八辆自行车同时被拔掉了气门芯一样,这个过程的时间也像是一个自行车被拔了七八次气门芯时间那么长,由此我们可见,抛开排气的地方不说,小白龙的排量还是蛮大的,能算的上市一款豪车。但是问题时白龙马排放的东西看来不符合咱们当代的尾气排放标准,白花花的一片,在身底下漂着,别说PM2.5了,比PM10都大,然后又是一道亮光闪过,等我揉完眼睛,顺便擦掉眼角的两坨翔,再看白龙马已经飘在了半空中,而且身子正在变化,先是变小,变细,像一条蛇的模样,然后又像吹气球一样一点点的吹大,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变得有水桶那么粗,犄角也长出来了,还有一脑袋乱毛,乱七八糟的在头顶上铺着,跟大街上的杀马特一样。
这时候就看出大内禁卫的职业素养了,就见嗖嗖嗖的跑出一大批人,一个个舞枪弄棒的,嘴里喊着“保护圣驾”,挡在唐太宗面前。众位武将也围在皇帝身边,那帮文官一看被武将抢了风头,也急忙凑了过来,对白龙展开了惨无人道的远程嘴炮攻击。
“呔,你这妖龙,敢来我大唐撒野,当年我朝名臣魏征,可是曾梦斩泾河龙王的。”这是先给自己壮胆的。
“呔,我等皆忠义之辈,若想伤我主,就得从我身上踏过去”这是表忠心的,虽然话说得漂亮,可是人却站的远远的。
….
假唐僧连忙跪下:“皇兄勿惊,此乃坐骑白龙马,想是今日真经取得,功德圆满,所以又现出原形,不会伤人,陛下莫惊。”
说罢回头冲着白龙马说:“还不快快收了法身。”,但是他也猜到白龙马不会听他的,一边说着,一边冲着我们这边狂使眼色。那媚眼飞的,借用当年宋丹丹的一句话:“眼眶子再大点,眼珠子都要飞出来了。”
猪八戒在小白龙毛哄哄的大脑袋上说了几句,那条龙点了点头,晃出一地头皮屑来,然后就听“嗖”的一声,小白龙变成了“加菲”,蹲在八戒的肩膀上。看得我又是一阵眼花啊。今天接触的非正常事物太多了。
我把头凑到八戒耳朵边:“怎么他们俩都愿意变成这模样啊。”
八戒晃晃脑袋:“本相本相。”
这时候那些文官又开始跪着向唐太宗吹牛:
“吾皇万岁,圣恩浩荡,真龙献经,此乃天大的祥瑞啊!”这是普通马屁,
“圣人云,天下有道则有凤来仪,麒麟在野。如今真龙显圣,更胜一筹啊!”这是文艺马屁。
“天可汗皇威浩荡,连真龙都来朝拜,我大唐定可千秋万代,一统天下”这是从《笑傲江湖》穿越过来的2B马屁。
众官谄词如潮,别说我听得好笑,连假唐僧都有点脸色不好看,尤其是第一句话,说是真龙现经,这分明是无视了唐僧的功劳吗!但是看唐太宗蛮享受的在那里听着,假唐僧也只能用眼睛狠狠的剜了那个大臣几眼。
唐太宗眯着眼睛,享受完属下的马屁,然后吩咐了一句“设宴光禄寺。为我御弟洗尘。”
…
国家皇帝唐太宗李讳世民在光禄寺设宴招待了从天竺取经载誉归来的御弟三藏法师,双方就大唐与西域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文化交流问题交换了意见。
唐太宗陛下对御弟三藏法师的归来表示了欢迎。他说,御弟的取经归来必将增进东方古国大唐与西域尤其是天竺双方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加强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藏法师则表示,在太宗陛下的英明指导和有力的支持下,取经行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此举必将促进中原与天竺之间的文化交流,他在这里也给太宗陛下带来了如来佛祖的问候。并称,如来佛祖对大唐的一贯政策没有改变。双方愿就经济,文化,法术等多方面展开深层次的交流。
双方还就其他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其他参会人员有:三藏法师道友:猪八戒、刁斯、小白龙敖三(名字不详,只能这么叫了)。
以上就是大唐正史中对这个宴会的记载,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吃饭时边上坐的就是史官,他被猪八戒灌的断片了,这段全忘了,后来没办法找我,我帮他写的,因为我也断片了,于是就按照自己熟悉的套路写了一份。下面是我记载的关于这次宴会的全过程。
因为是招待和尚,所以上的都是素菜,没有荤腥,所以这也正激发了八戒的潜力。以前他在我那里一直吃三人份,还总吵吵吃不饱,我一直以为他是闹着玩呢,可是这次我真见识了他的实力,别人是用筷子夹菜吃,他是端起盘子,用筷子往嗓子眼里划拉。假唐僧估计也是饿坏了,看来那几个师兄弟不光是用拳头折磨他的肉体,饭这几天也没管够。假唐僧这顿御宴吃的,脸都快贴到桌子上了,还不时抬起头来舔舔嘴唇。唐太宗看的颇为心疼,一边吩咐属下加菜,一边劝:“慢些用,御弟此番受苦了。”
当了皇帝,自然胃口不会太好。不过俗话说饭都是抢着吃才香。看我们下面吃的这么热火朝天,皇帝这老小子也忍不住动起了筷子。看见皇上都不摆架子装了,下面的百官就更happy了,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里就充满了咕噜咕噜的吃东西声,弄得跟个小型养猪场似的,酒喝得更是夸张,本来唐代还没有蒸馏酿酒法,这酒度数就低,再加上今天吃的欢,一坛坛御酒被搬上来,跟饮驴似的消失在众人的喉咙里,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就是:喝完酒的空坛子连起来可以饶地球一周。
这低度酒有个问题,就是往下灌的时候容易,但是等到酒劲上来了,往下却总是压不下去。我只记得唐太宗红着脸领着个淘小子,让他管假唐僧叫叔,然后的一切,就全记不得了。
等我再睁开眼睛,已经是大唐长安时间第二天午时了。我看看周围,自己躺在一个挺宽敞的大房子里,肯定100平米往上了,反正除了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里趴桌子,我还没在这么大的屋子里睡过觉。猪八戒正抱着一个像是馒头的东西在那儿啃,估计昨天这货真是吃多了,今天吃一个不大馒头居然分了三口,搁以前,保准一口一个。
我晃晃大腿,脚上的鞋还在,昨晚肯定又是穿着鞋睡的,哪个孙子说的一醉可解千愁的,明明连鞋带都解不了。
我费力的把手撑在下面,抬起头,感觉自己还是有点晕,反正醉酒的滋味就是谁醉谁知道。要说大唐的厨子真不是盖的,连肉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味素鸡精了,但一桌子素菜愣是让这么多人喝醉了。
猪八戒看我醒了,冲我呲了呲牙,露出牙缝里夹的菜叶子,然后继续啃他的馒头。
“那个..那个..那个谁呢?”现在我才发现,怎么向别人称呼那个假唐僧还没有解决,叫师父,我们是道友啊,叫假唐僧,这宫里人多嘴杂的。再传出去不好,叫刘骗子,更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