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手表的指针还差三分钟抵达八点。
安轩习惯了这种匆忙,不会再犯刚到这座城市的错误,被副主编义正词严的谈态度,一次半小时。
每天,他都会快上一丁点儿。
进了二十五层的办公楼,他松了松领带,尽量让自己显得随意。
二十五层的办公楼有着这座城市最多的白领,不管上班还是下班,挤在一起,久了热了,也就熟了。
“今天公交车又堵了?”一妹子笑道,她叫张雅,住在这附近,可以在安轩上了公交车之后,再慢吞吞的起床,梳洗化妆半小时,喝杯牛奶、吃一片面包再去上班。
电梯里的人都笑了,安轩成了这栋楼的开心果。每次他迟到,那个干瘦的副主编都会有理有据的说上半天,似乎他每天的乐趣就在于此。
安轩并不在意,晃了晃手表,得意道:“就差一丁点。”
“对了安轩,这个周末去不去上陶艺课,我一朋友本来说好了要陪我去的。结果今天早上不但吵醒了我,还说自己要和男朋友去丽江......”张雅撅了撅嘴,面露无奈,用眼角余光等待安轩表态。
“这......我得看看周末加不加班,你知道最近比较乱,天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大事,没准我的周末就这样没了。”
周围的人脸上报以可怜,心中哈哈大笑,可怜着安轩。
“那,不加班就陪我去上陶艺,好不好嘛?”张雅言怯,电梯停止的时候,笑嘻嘻的跳了出去,她在十七楼上班,一家外贸公司的文员。
而安轩是十八楼一个报社在羊城的分支。
十八层的办公楼,大概只有百分之一,一百多平米的地方是安轩时常踏足的地方。
分支不大,却像麻雀一样,五脏俱全。
三个月前,安轩离开鹤城,辗转千里来到这座大城市,迷茫之后,选了一个离办公室直线距离十公里的地方,安了小家。
距离远了,交通堵塞之后,安轩都会面临干瘦副主编的声声教育。
一次两次三次......大部分人知道了十八楼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副主编,也知道了倒霉蛋安轩。
“叮咚!”
下了电梯,时间固定在八点十分,这个办公室人情味存在,与其说是人情味,还不如说这是专门为安轩添加的规则。
他不是羊城人,没房没车,上下班十公里的距离迟到这很正常。
主编见他勤勤恳恳,能力也不算差,才特意增加了十分钟时间。
十分钟是一个态度,是让安轩远离教育的好消息。
“阿轩,我有一个稿子,采访稿在桌上,你看看,十五分钟内给我。”一个老资格的记者见他来了,喊道。
安轩点头:“您等着吧,十分钟就给您拿来。”
他顺路在那个记者的桌子上拿走了采访稿,在路上翻看。
这个记者的能力很强,语言犀利,文字方面就有些不足,每次采访都是乱糟糟的,必须修改一下才能使用。
时间如水,一个早上安轩都在忙碌中度过。
相熟的同事三三两两的走出了办公室,他伸了个懒腰,精神再次抖擞。
“阿轩,你的包裹。”他还没走出去,便有人喊道。
说话的是中年阿姨,她是这里的老员工,负责这里的卫生,从这栋楼开始入住,就呆在这里,至今已经三年有余。
“谢谢何姐。”安轩扫了一眼包裹上自己的名字,礼貌的说了声谢谢。
“谢什么谢,还不快去吃饭。今天又忙了一早上。”何姐用扫帚催促,她工作并不多,大部分空闲时间都在关心一个个子侄辈的年轻人。
和往常一样,一杯水,一份咖喱盖浇饭就是他的午餐。
QQ上消息不断,除了工作之外,私人的只有张雅的一条:
说好了,这个周末,星期六星期天都行,反正我要你陪我。
“女朋友?”相熟的店老板从旁边走过,会意一笑。
“那里有什么女朋友,不是上次都跟你说了吗,我可能过半个月就会调回去了。兴许不是可能,是真得走了。要是我再来要羊城,我可得住你家。”安轩开着玩笑,放下手机,将心神聚集在四四方方的包裹上。
包裹上除了简单的地址和安轩的名字之外,还剩电话号码。
想了想,没有头绪,他朋友几乎没有,猜不到谁会给自己寄包裹。
拆开,包裹里面一块手表,做工精致,上等货色。细细寻找,他没发现手表的品牌标志。
放下表,盒子底部的信被安轩拿了出来。
“吾弟安轩亲启。”
字迹清秀,不需多说,姜文知道了这封信的来历,是他的干姐姐写的。
人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男女之间不只是有爱情,和一个陌生的美女成为姐弟对大部分人都可以说是黄色笑话。
但对安轩而言,这是他所亲身经历的事。
拆开信封,淡绿色的信纸上的字不多: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这里了,正如来的悄无声息,除了你和他,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
我曾经在思考,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到了这个世界才发现这里并非非黑即白,里面包含的东西太多,立场不同,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
终究,我和他得到的答案不一样,我们有各自的利益,思想,都是活生生的人,并非傀儡,只忙于一日三餐。
我走了,你好好照顾自己,那块表是我去年买的,送你当做纪念。
望看后毁之。
苏小雅留于2020年11月30日
“都走一个星期了吗?”安轩张张嘴,一时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从小到大,身边的人来了又走,久而久之,热情的人丢掉心底的热切,换上公式般的笑容。
老板亲自把盖浇饭送了上来,瞥了安轩一眼,顺势坐了下来。
他认识安轩的时间不长不短,快三个月了,除了不加班的周末,他都会在这里点上一份盖浇充饥,说上几句话。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今天咋了?不会是上班迟到了吧。”
话刚出口,他就知道这不可能,安轩迟到不是一次两次,以前迟到的时候他是笑嘻嘻的,哪像今天。
“瞧您说的,没别的事,就是想家了。其实,也没那么想家。”安轩笑笑,把话题岔开。
“你家在什么来着,鹤飞?”周哥忽视了最后几个字。
“是鹤城,就在长江边上,如白鹤振翅,所以叫鹤城。”
“听起来不错,等我来了,你必须请假给我当导游!”周哥笑着起身,他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没问题。”
“那就好,我先忙,晚上你没事儿的话,咱哥俩喝上一杯。”周哥看着高挂的钟表跳动。
安轩点头,看着周哥忙里忙外,心情好了一点,将盘子里的盖饭风卷残云。
他拿起手机:“周末的话......我陪你去。”
他始终拒绝不了一个女孩子的好意,哪怕鹤城和羊城相距千里。
要回鹤城了。
握紧了信封,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烧掉这绝笔。
一点半,下午的工作继续,没了上午良好的心情,他的工作效率比早上差了很多。
晚上。
依旧是小巷蜿蜒出来的端点,周哥干净整洁的小店。
周哥将自己很少动用的烧烤架摆在了门口。
“来了?”周哥瞥见安轩,将一餐盘的蔬菜放在一旁,熟练地刷油,烧烤。
“今晚上人不多,就我们兄弟俩。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你这兄弟,我认了!”周哥说着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开了两瓶啤酒,递给安轩一瓶,碰撞,友谊纷飞。
“嘶!”安轩的牙有些冰:“这酒你刚从冰箱里取出来?冻得慌。”
“你知道我这里不卖酒的,刚从隔壁弄的,放一会儿就好。反正我今天是想让你尝尝我的烧烤。不是吹的,我这手艺,当初就是十里八屯最厉害的......”
安轩将自己的公文包放在一旁,坐了下来。
还别说,周哥的手艺真不错,简单的饭菜他都能给人弄出花样,不单味道上去了,逼格也高了。
再加上一点,这里物美价廉,谁都能一天两顿着这里换着花样吃,一年下去都不会腻味。
时不时的带上一两个朋友来尝尝鲜,也不会丢面子。
这就是一苍蝇馆子,在城市角落顽强生存。
“都说松木烤出来的东西好吃,可这羊城那里有这玩意,还是用竹炭慢慢烤来的实在。”周哥一边说着,一边转动竹签上面大小一致肉片、蔬菜。
他接着又说:“今晚上别跟我说你那些养生的玩意儿,这些东西可都是我弄来的好东西,不是外面那些烧烤摊弄的那些玩意儿。”
的确,周哥面前的食材可以说稀少,但肉类都是新鲜的,没有各种寻常可见的里脊,鱼排之类的玩意儿。
这里面最新鲜的莫过于还在活蹦乱跳的小龙虾。
“我知道你喜欢这玩意儿,、味道一流!”周哥手一翻,烤架上香味四溢,勾人魂魄。
“周哥您这手艺,开宗立派也不再话下。”安轩喝口啤酒,难得称赞道。
“开玩笑,你周哥当初就是用靠这个把你嫂子给征服的,不然......嘿嘿”他根本不知道谦虚什么东西。
“这个厉害,我要是有空也得跟您学学!”安轩竖起大拇指,耳朵也竖了起来。
“我得尝尝。”安轩是等不及了,现在刚刚过七点。不早也不晚,但他的肚子饿了。
“尝尝!”周哥也不阻止,得意的把牛肉串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