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一阵敲门声打断了魏明德的沉思,调整了一下坐姿,不急不缓的拿起桌上的书慢慢翻看着,随后才开口问道:“谁呀!”
“小的马贵儿。”门外答话道。
“进来吧。”
马贵轻轻推开门走进来,可能是屋里没开窗,光线有些暗,一时间他有些不适应于是在门口顿了半拍,待看清楚了魏明德的位置,才急忙走上前去。
魏明德也不等他开口,朝对面的窗户指了指,“去把窗子打开吧。”
“是大人!”马贵领命,麻利的快步上去推开窗户,明媚的阳瞬时就照了进来,使得整个屋子都亮堂了起来。
魏明德稍有些不习惯,闭着眼用手挡着,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放下。马贵也没有打扰,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等着。
“看你满脸高兴的样子,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啊!”魏明德放下手中的书,看着马贵略带笑意的问道。
“大人果真是金睛火眼,小的心头有个啥,一眼就能看透。”马贵拍着马屁道。
“别说废话了,有什么事就快点说,少耍嘴皮子。”看着马贵那殷勤的笑脸与窗外射进来的刺眼阳光,魏明德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厌恶感。
看到魏明德脸色不太好,马贵也不敢造次,急忙说回正事儿。“大人,咱们县衙的膳馆又开了。”
“哦!我们县尊大人授意的?”魏明德好像早已料到,所以并没有过多惊讶。“这倒是一步收买人心的好棋。”
看到魏明德无比淡定的样子,马贵反而有些略感意外,“大人,难不成您早就知晓了?怎么看您一点也不吃惊啊!”
魏明德看了马贵一眼,很是自负的笑道:“要是换了我,我也会这么干的。毕竟这种收买人心的方法不但简单,而且成效也快。”
随后又敲打着桌子,胸有成竹的说道:“现在是不是下面的书吏衙役个个都在夸赞我们县尊大人的好啊!”
“这……”明人面前不说假话,既然都让魏明德猜到了,马贵也只能尴尬的立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真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废物。”虽然猜到了下面人的反应,但看到马贵的表情,魏明德仍忍不住开口骂道:“且看着吧,等这几天样子装过了,你们就知道他的厉害了。”
魏明德站起身,来回的在马贵身边走动,狠狠的盯着他,有些怒其不争的又说道:“现在赶紧偷着乐吧,等到让你们双倍吐出来的时候,恐怕你们想哭也哭不出来了。”
“大人,小的也是这么跟兄弟们说的。”马贵见魏明德发怒了,赶紧表明立场,“只是后来……”
“只是什么?!”不等马贵说完,魏明德便激动的把话接了过来:“你是不是想说‘只是后来大家看到有鱼有肉的,于是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信了!’?”
“不是的大人!”马贵急忙解释道:“本来兄弟们都是不信的,还说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也认为这只是县老爷做做样子逗大家开心开心。可后来又传县老爷已经拨了三年的银子给膳房,好像并非做样子给大家看,所以兄弟们也就信了。现在下面的兄弟们都在夸新来的县令大人宅心仁厚体恤下属,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拨了三年的银子?!”听到这话,魏明德就觉着好笑,“这不是骗鬼的话吗,你们还真敢信,脑子是不是都让狗给吃了!”
“大人,这恐怕是真的!”马贵小心翼翼的说道:“小的特意向潘老头打听了,那老头亲口承认有这回事儿,而且看他嚣张得意的样子应该不会有假!”
“真有这事儿!?”魏明德觉得很不可思议,冷静下来,又绕回了自己的座位,坐着思考了片刻,最后夸赞道:“好一个李世景,真是好气魄,为了收买人心居然舍得下如此大的本钱,让人想不佩服都不行啊!”
“大人,恐怕那李县令计不于此吧。”马贵小声说道。
“哦!”难得马贵聪明一次,魏明德不免高看的他一眼,问道:“那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其他目的?”
“这个小的就不好说了。”马贵并是一个傻子,所以相当含蓄的凑到魏明德耳边说道:“小的在下边已经听到有兄弟开始说您与王大人的闲话了。”
“还有这事儿。”魏明德心里一惊,风向开始变了,事情也就不那么简单了,于是坐直了身子,严肃的问道:“你可听到些什么?”
“有兄弟说您与王大人只顾自己捞银子,从不顾下面兄弟的死活。还说,与其跟着你们喝风,还不如跟着县令大人至少还有肉吃。”马贵道。
“好你个李世景,我还真把你看简单了。”魏明德也不追问是谁在嚼话,反而将矛头直指李世景,语气冰冷的说道:“难怪他肯这么大方了,原来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不但收买了人心,还将我与王县丞给架起来,真是高明的可以啊。”
“好了,你先下去吧,我得好好想想。”魏明德揉了揉太阳穴,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乱,想要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把事情理一理。
“对了大人,那潘老头托小的问您。”马贵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问您要不要在膳房用饭,他好给您开开小灶。”
“这个潘老头倒是个圆滑的人。”魏明德认真的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去:“去!他李世景既然要做戏,那肯定会做全套的,中午一定会到膳馆与大家一起吃饭的,正好我倒要去瞧瞧,看看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那小的这就下去通知潘老头。”马贵答道。
“嗯!”
马贵下去了,魏明德独自靠在太师椅上,静静的看着窗外那耀眼而又炙热的阳光出神,也不知此时他在想些什么,只是末了听他突然感慨了一句:“李世景,你到底是个什么人啊!”
同样的消息,传道王康友的耳朵却又有不同的反应。相比魏明德,王康友就想的简单许多,笑着说道:“去,当然得去!不花银子还能大鱼大肉,这等好事为什么不去。你去跟潘老头说,让他给老子整个烧白,要不肥不瘦的那种。”
“大人,不可掉以轻心啊。”前来禀报的属下好心提醒道:“这明显是李县令收买人心之举,大人还是多多堤防的好。”
“哈哈哈哈!”王康友毫不在意的大笑道:“不管他是收买人心也好,还是故弄玄虚也罢。反正他李世景也活不久了,我们何不静观其变,看他要耍些什么花样!”
……
“大人,潘老头通知可以用饭了。”
周安走进来的时候,李世景正在认真的写着自己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这也是他延续了后世的良好习惯。
见周安来了,李世景便将行程表递给了他。“这是我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安排,你记一下吧,也好提前安排一下,做足必要的准备。”
周安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李世景说的并不了解,不过接过行程表一见也就明白了。行程表上的字不多,也不怎么好看,但条理却很简单清晰,所以他也能看得明白。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安排,有可能会有变得,不过我想大致是不会变的。”李世景指着明天的行程说道:“今天你着重要做的就是把明天的行程具体安排一下,这里,我的要求是最好由近及远,我们先走离县城近的村庄,然后再走远的。同时一定要把时间卡清楚,尽量做到当晚就能返回来。还有,下去的时候你一定要给下面的干部说清楚,不准大搞接待,我们是去调查百姓的受灾情况的,不是去陪他们吃饭喝酒的。还有……”
本来李世景还要根据后世的经验多交代几句,不过看到周安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却不做任何笔录时,也就有些失望的收了口。
“走吧,先吃了饭再说吧!”
“是大人。”
也许是听到今天吃肉,所以膳馆门口早早就排起了长队,每人手里都拿着个大瓷碗就等着潘老头开饭了,这一点倒是很有后世的风格。
周安陪着李世景来的时候,潘老头依然堵着门口不让进。见李世景来了,潘老头赶紧将挡门的几个家伙踹开,恭恭敬敬的跑过来:“大老爷可来了,饭菜小的早就准备好了,就等您了。”
看着排着长队的衙役书吏们,李世景不解的问道:“那怎么大家还排着?”
“大老爷没来,怎能开饭。”潘老头神气的说道:“这可不能乱了规矩!”
李世景也不知道是真有这规矩,还是他潘老头为讨好自己而特意订的。索性也不再多问,跟着潘老头就走进去了。
刚进门一看,李世景就觉得这膳馆跟后世的伙食团也没多大区别嘛,唯一的不同就是少了个打菜的窗口罢了。进门口的地方两个大铁锅正架在柴灶上面炖着一锅火烧肉和一锅大白菜,旁边灶头还放着一大瓷盆的水煮鱼。一个火夫正拿着大勺子站在旁边,看样子是打菜的师傅。
李世景上前看了看,菜品就这么三样有些少,油水倒是挺足的,不过看到火烧肉,李世景就有些生气了,怎么全是二指宽的大肥肉,居然一点瘦的也看不着,这让人怎么吃啊。
刚想质问潘老头,潘老头却自己邀功的跑上来:“大老爷,您看小的这伙食怎样,没给您丢脸吧。”潘老头很得意,拍着胸脯说道:“不是我潘老头夸海口,这伙食,不说比大户人家好,但绝不比寻常百姓的年夜饭差。”
结果就这么把李世景还没说出来的话给呛回去了。比年夜饭还好?李世景不怎么相信,不过看潘老头那样子,他又不得不信,最后只能违心的夸奖了潘老头几句也就不再说话了。
潘老头受了夸奖,高兴的很,走起路来也是一飘一飘的。
“大老爷,您看这菜还满意吗?”将李世景带到小隔间,潘老头指着桌上的小炒有些讨好的问道。
桌子不算大,上面却摆着七八个菜,虽然食材还是那几样,不过煎炸煮炒却花了点心思换了几个花样。看过刚刚的大锅菜,李世景觉得自己虽然是领导,享有小灶的特权,不过这也有点太张扬太过了吧,于是对潘老头说道:“以后就别这么搞了,整两三个菜就行,多了我也吃不完,铺张浪费了可不好。”
“这……”潘老头看了看李世景,又瞧了瞧周安,见李世景真不是客套,也挺高兴的应下了:“既然大老爷都这么说了,那小的就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