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已经预料到萧隍会反,但如今眼见为实,反倒更令赵官家感到痛心疾首。毕竟萧隍是太后的侄儿,作为外戚,一直被加以厚待。想不到这个萧隍不知感恩,如今更是犯下滔天大错。
不待赵官家开口,已经有忠心的臣子嚷道:“赶紧拿下萧隍这个乱臣贼子。”
双方马上剑拔弩张,昔日君臣情谊荡然无存,在场者无不义愤填膺,斗志满怀,片刻后双方在郊区开战。
正在这时,一支军队犹如天降,协助赵官家作战。很快将剧情反转,萧隍数千兵马被困在一起,无法突围。
萧隍大怒,毕竟已经撕破脸皮,再也回不去昨日。如今如果举兵谋反失败,只有死路一条。凭借这个意识,他利刃出鞘,踩着众将士的肩膀,飞身向赵官家方位而去,意在挟持君主。
吓得众人疾呼:“赶紧救驾。”
“我来也。”
随着这句话说出,一个身影强行拦截在萧隍面前。不待萧隍认出此人是谁,已经被一枪打翻于地。很快,几支长矛架在他的脖颈上,任谁都想不到,一场闹剧这么快便落下帷幕。
其余那些游兵散将见主帅被俘,纷纷失去斗志,缴械投降。
萧隍一抬头,认出那个将他打翻于地的人,不由得惊叫一声:“铁将军,怎么会是你,你不是奉命去了东海,怎会在此?”
“还不是为了擒拿你这个奸诈小人。实不相瞒,你的阴谋早已经败露。今天这一切都在陛下掌握中。我等明面上去了东海,实际已经日夜兼程,赶往这里,这点你一定想不到。”
这时,钱梦臣大人和尚大人已经来到此处,向赵官家复命,这一切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且听作者娓娓道来。
眼下萧隍这个野心家虽然被抓,仍然心有不甘,所幸赵官家龙体无恙,没有酿成大祸。原来铁将军受到尚大人的书信,知道事态紧急。找钱大人商量对策。
一个月前后宫频出乱子,贤妃偏偏这时候请假出宫,避风头去了。圣上心情不佳,不过这时候还要整顿御林军,只好随贤妃使性子。
春奴,便是前些日子偷宫中物品,差点被砍头的那个老宫女,她过去为了销赃,在宫内外结交一些朋友。近日一个朋友告诉她,有人偷偷收买陛下身边的太监总管,想要知道陛下最近的行程。
春奴是个在宫中做事很久的宫女,要不是她犯过错,早就升为宫中女官。因此她知道的事情多,看事更全面。面对眼下即将发生的变故,她何尝不忧心。倘若朝廷有动荡,百姓要遭殃,生灵要遭涂炭。
于是春奴下定决心,把情况如实告知陛下,但她知道自己人轻言微,陛下不会理睬自己。于是春奴想到身为婕妤的静姝。偷偷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如实告诉她。
静姝闻言大吃一惊,但为了不让敌方势力知道她已经掌握线索。静姝只得装作若无其事,亲自为陛下做他喜欢的胡饼。
太监总管确实已经开始秘密监视陛下的一举一动,这时静姝给陛下送食物,他还不敢阻拦。就这样,静姝接近陛下,把实情告知陛下。陛下吃惊,究竟谁这么大胆,想要推翻他的统治。
静姝出谋划策,猜到一个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将军。此人是太后亲侄儿,名叫萧隍,如今京中大部分驻军都在他管制下。
难怪贤妃都吓得跑了,因为她也得到风声。看来副本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这话不是骗人的。
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破解眼前劫难。陛下想起自己的军队,但都是远水不解近渴。更何况有大批军队调动,会引起萧隍的警觉。万一这小子狗急跳墙,立即开展行动,可就弄巧成拙了。
静姝忽然想起自己即将离京的父亲,如果陛下无法下诏书。可以让父亲在宫外想办法。赵官家忽然想起赫赫有名的铁将军,此人正是在琼州扎营。
赵官家忽然想出一个计策。明面上斥责钱大人与户部尚书同流合污,将他放逐琼州吃亏。实际上暗中把圣旨交给他,命他调度铁将军,回京护驾。钱江陵心领神会,日夜兼程,赶往琼州。
铁将军知晓京城即将出变故,深感意外。马上要出兵回京,被钱大人叫住。这时京城传来一道圣旨,让铁将军到东海练兵。铁将军无法揣摩圣意。
钱大人有心痛改前非,给铁将军出谋划策,陛下意思很明显,让外界以为他要去东海,让敌人麻痹。实际上铁将军偷偷回京,铁将军打开陛下藏在圣旨里面的纸条,还真是这个意思。
铁将军领会圣意,马上先派云海去东海报道,他随即出发,却秘密集结大批军队,铁将军给外人他去东海的假象,实际赶回京师。
身边带着一只精英部队,不敢居住镇子上,以免引起敌人关注。他们假扮山里土匪,风餐露宿,昼夜不歇的赶回这里,这才占得先机。
钱大人与尚大人早已化解私人恩怨,一同周密安排部署,在赵官家练兵地点的附近,暗设伏兵,用于缉拿野心家。才有眼下的胜利。
多亏这三位大人并肩合作,才使朝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但也死了数千名官兵性命。陛下心中不忍,加以厚葬,并且拿出银两,抚恤烈士家属。至于萧隍和他的叛军,被尽数包围,无法脱身,大部分叛军被剿灭。其中萧隍本人负伤,被铁将军生擒。余下叛军纷纷倒戈投降。
说起来萧隍不过是个自寻死路的傻瓜,今日所作一些,都让他看起来如同跳梁小丑。入狱后,他依然口出狂言,被铁将军打的是面目全非,让人大呼解恨。
不过此事更令赵官家确信,自己大方向还是不错的,而且确保钱家和尚家都是忠心的臣下。
另一方面钱大人与尚大人摒弃个人恩怨,结为挚友,确实难得。当然光靠他们,仍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所以尚大人找来一帮周道这样的绿林好汉相助。这是周道等人立功的大好时机,他们自然甘心领命。
当然官府有官府的优势,而绿林好汉中也不乏奇才。因而赵官家才能轻而易举的制服萧隍这样的乱臣贼子。
一方面萧隍兵败被擒,被陛下亲自明明制裁,并且陛下发话,萧隍犯上作乱,乃个人行径,不会处死不知情的官兵,也不会株连萧隍的九族,乱杀无辜不知情的人,萧隍的家人和手下官兵们千恩万谢;不过仍有人已经被证实牵连其中,被陛下流放离京,永远不得回宫。
看似残酷,其实的家皇帝已经是仁慈之君,这事如果发生在他父亲身上,恐怕京城中早已经血流成河,横尸遍野。毕竟陛下手中有生杀掠夺的大权,可以视人命如草芥,但陛下生性仁厚,不喜欢杀戮,便把事情化小,令人钦佩。
此后陛下也自我反省,是不是应该想办法集权,还有如何更行之有效的使用可靠人才,让国家更稳固。
还有萧隍犯上作乱,牵扯出很多相关的贵族人家,虽然陛下心怀仁慈,没有株连这些人,但也不可以重用。如今之计,是应该合理栽培一些新的势力做皇亲,对自己未来统治出谋划策。
这样一想,陛下忽然想起钱静姝和她背后的钱家。反正钱静姝诞下皇子有功,而她爹平定叛乱,也有功,何不借机提拔这个家族起来。
一方面太后这才知道实情,自觉无颜见陛下,静姝与蔓儿、霞飞一起陪伴太后左右,好言劝慰。
原本太后干预朝政,也不是野心所致,只不过不放心陛下能力,总怕社稷不稳。没想到她过于自信,过分相信自己族人的忠勇,反而导致眼前更大的危机,险些导致国破的惨剧。从此以后太后心灰意冷,不过问朝政。对于陛下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于贤妃,难为情的回宫。本来陛下想让她永远不要回宫,不过一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便原谅她在自己危机时的背弃举动。
要说能者多劳,这话不假。铁将军总算完萧隍造反的事,去东海练兵,忽然知道钱江陵和尚京贤有难的消息。这条消息还是尚京贤发给云海的。本来云海想自己私下解决朋友的危机。但铁将军得知矿主私下养着一个队伍。
个人拥有队伍,在当时等同于造反。故而铁将军亲自赶往事发地,镇压矿主的私人队伍。
虽然京城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但由于信息被封锁的好,京城的百姓都毫无觉察,依旧过着舒心的小日子。
还有正在外面历练的几个年轻人,更无可能知道此事。直到铁将军不留神说漏嘴,被尚京贤知道实情。事后铁将军让尚京贤保守秘密,尚京贤应允。
想当初三姐夫曾向钱江陵表示,即便这段时间身边上上下下发生这么多风波,的确让人感到捕快。但比起之前的种种艰辛,眼下这些难题都已经微不足道。
他有办法面对今后的挑战,必然不会辜负三姐对他一片情意,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不让她受到外界的伤害,而如今来看,他也确实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