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邓大人的话,十年前钱大人进京时,他们已然相识。按照钱大人的话,邓大人是他当年的伯乐,对他有着不一般的知遇之恩。
“可不是,真是光阴荏苒,一晃都这些年过去。我们鬓角开始斑白。而我们的孩子也都长大成人,准备报效祖国。也不知令郎如今在哪里高就?”
“我的儿子已经在不才,正在翰林院任职,前面的道路,老夫已经为他铺平,后面就该让他自己多锻炼。”
钱大人马上顺情说好话道:“常言道虎父无犬子,有您这样德高望重的父亲,您的儿子一定有机会大展宏图。”
“借您吉言。”
钱江陵好生无聊,本以为这两个糟老头子会说些多么精彩刺激的话题。结果白白期盼半天,等来的是这些无聊的内容。就听钱大人道,希望邓家公子能与自己儿子交为好友。邓大人也有此意。
本来钱江陵意兴阑珊,想要悄悄回房歇息,忽闻邓大人说句十年前,他又停住脚步。就听邓大人道:“十年前的事情就让他永远湮灭在风尘中。”
钱大人马上回应:“既然属下已经将此秘密保守十年,没有泄露。今后一定继续严守秘密,将之带入坟墓。”
钱江陵忽然一愣神,十年前究竟发生什么事?
“如此甚好。看来当年老夫没有选错人。你是个可以交心的朋友。”邓大人的话音比刚才更为狂妄。
之后两人再度叙旧。但钱江陵似乎从中嗅到不寻常的气息,也不知道十年前父亲在京城经历些什么。再不行,问他三姐。
此后邓大人离去,钱大人送到门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再后来钱江陵被迫跟随父亲,回访邓大人家,这回钱江陵看到了,父亲不但带着贵重礼品,里面还有不少金银。
钱大人的家已经算是奢华大气,跟邓大人的府宅相比较,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钱江陵总算见到邓家公子,名叫邓丞聪,此人相貌不俗,且精通待客之道。
当邓大人款待钱大人时候,邓丞聪带着钱江陵到后花园品茶,家长里短,后来也说些官场上那些事。
本来钱江陵有心结交新朋友,就好像他前些时日结交的云海、许凌薇,乃至于尚京贤和顾金蝉,都是真真的好人,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本以为这次也这样,只可惜钱江陵很快便发现,等丞聪此人处事过于油滑,不真诚,故而钱江陵不喜欢他。
不过邓丞聪没有这个觉悟,还有心与钱江陵亲近,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对方厌恶。虽说钱江陵不喜欢邓公子的油滑与自大。但钱大人有自己的注意,还是让儿子多多到户部尚书府上走动。
这天钱江陵迫于无奈与邓丞聪外出,又遇上赵公子。如果说一两次偶遇是无意,接连多次,那就是天意。邓公子比钱江陵市侩,但也更有眼光。邓公子看出赵公子背景非比寻常,希望与之结交。
不过当邓公子询问赵公子家中情况时,被赵公子巧妙的搪塞开。邓公子虽然略感遗憾,仍尊重对方心意。
原本钱江陵以为邓公子已经将此事放下。谁知事后就听邓公子道:“这个人不可小觑,如果能攀交此人,对我们日后仕途大有好处。”
看出来邓公子是那种抱着目的的态度交朋友,不在乎所结交朋友是否志同道合,而是是否有助他升官。钱江陵在他心中,大概也是这样的存在吧。
钱江陵越想越不是滋味,越发疏远邓公子。
此外钱江陵还发现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便是赵公子确实不是池中之物,而是人中龙凤。只不过这个发现的过程有点出乎意料,让他受到震撼。
这日赵公子来钱家探望岳母和小舅子。钱母看三姑爷仪表堂堂,器宇不凡,说话文质彬彬,很是满意,让下人好茶招待。偏偏钱江陵这个小舅子并不领情,对赵公子爱答不理。
还好赵公子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对待小舅子分外客气,并且主动帮助岳母大人干活,修理破败的家具。弄得岳母大人还以为女儿嫁给一个手艺人。直道:“只要是正经人家,不管做什么买卖,都好。”
一旁的钱江陵嗤之以鼻,说:“不可能吧,我看你一身绫罗绸缎,会是手艺人?不会干活时污了你的一身好衣裳?”
赵公子没有多言,岳母已经替他训斥钱江陵:“这是你赵公子,说话时不能没大没小,坏了钱家规矩。”
遥想曾经的钱江陵恣意妄为,到如今在家人面前大气不敢喘,更不敢造次,只好老实的坐着。可把赵公子乐坏了。
恰巧钱大人回府,一看见自己三姑爷,居然二话不说,马上行叩拜大礼,口呼万岁。把钱江陵都吓傻了,人都站立不稳,需要扶墙支撑身子,才不倒。更别说钱母,昔日多么骄傲的老太太,如今吓得是两股战战,几乎也要跪下叩首。这对老夫妇被赵公子扶起来。
这时钱江陵才知道,自己赵公子居然是一国之君,真是要人命。这次受到惊吓不小,钱江陵都感觉自己阳寿都要缩短三年。在此之后最好喝点烈酒压压惊。但钱大人用眼神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就连赵公子也是头一次看见,趾高气昂的小舅子居然也有老实的时候,心中不免感到好玩。
中午在岳父家用饭。钱大人准备京城中最好的食材款待三姑爷。当然当今圣上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可以点评些东西的好坏。对于钱大人的好意,他心领身受,很是感激。
虽然他们是翁婿关系,更有君臣之分。因此钱大人没了平时一家之长的威严,在姑爷面前表示出谦卑的一面。
奈何钱江陵到此时没有收魂,面对满桌上好佳肴,居然都食不知味,说是味同嚼蜡都不过分。
此后赵公子不负承诺,果然给三姐静姝名分,带她进宫,而且承认三姐的儿子的身份。原来当年小皇子诞生之际,已被后宫官员记录在册,为了就是今日的认祖归宗。如果当初没有设想周全,今日再做弥补,可谓为时晚矣。
这下钱江陵无言以对,竟然想自挂东南枝。反而钱大人很高兴,在家里开怀畅饮,替女儿感到高兴。静姝这些年的沉寂,换来了应有的回报。
皇太后这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宝贝孙子流落民间,深感吃惊。但很快她老人家知道事情经过,自然不会不承认此事。不但如此,她还亲自宴请静姝母子。让静姝感到无上荣耀,不免心中忐忑。圣上特意陪在她身边,共同面对太后老人家。
这顿饭就设在太后寝宫,这里的排场是静姝从未见过的。但为了形象,她交代年幼的儿子,要稳重,不可以东张西望。被小皇子谨记于心。
见面时太后见到气质不俗的静姝,还有聪慧伶俐的小皇子,果然不让太后失望。更何况圣上亲临,谁也不敢怠慢静姝母子。这顿饭似乎比想象中还要有滋有味。
之后太后亲自给静姝封赏黄金千两,三尺高的珊瑚树十棵,珍珠十斤,玛瑙和水晶饰品共有一百块,另外还有上好绢帛十匹……除此外封她为婕妤,准她入住后宫。圣上明白,这是母后笼络人心的手段,但也是他想见到的情节。虽然这样的地位不是圣上所预期的,但好过让静姝没名没分的居住宫外。以后若想见面,也容易许多。
三姐进宫后,日子反而更加寂寞,不可以随便离开住处,身边连个说话人都没有。当然这里不存在有人刻意为难她的情况。所以进入后宫的女子,都要面对这样的情况。真是一入后宫深似海,从此亲人两茫茫。
这时一个人的出现让她感受到久违的友情。此人名叫蔓儿,蔓儿在宫中的位置是婉仪,按照宫廷里面的规则,这属于正二品妃子,地位在静姝之上,之所以蔓儿有今天地为,与她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其父为吏部高官。蔓儿生性天真可爱,让三姐从她身上依稀仿佛看到老弟钱江陵的影子。
当三姐没进宫的日子里,蔓儿也寂寞,没事养花草,照顾小猫度日。如今这对姐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说起这对姐妹的初见,有些意思。那天静姝正在后花园照顾兰草,这种植物虽然没有兰花名贵,但生命力旺盛,同时具有观赏性。静姝没有留意到,一个顽皮的皓首从不远处树冠上面的枝杈中探出,眉开眼笑的对她道:“原来你在这里。”
正当静姝感到诧异之际,就看见一个俏丽身影从树上跃下,身子轻盈的像只猫。此人大大方方自我介绍:“我叫蔓儿,是宫中的的婉仪。前段时间就听宫女说,我们这里新进一位仙子姐姐。当时我就想来看你,苦于没机会。今天我们一起玩。”
为了便于读者看文,这里科普一下宫中妃子的称谓。宋朝后妃其实共分为六等,且大多品位较高。
第一等自然是皇后,此女子是天下人之母,地位之高,令人望尘莫及。
那么第二等便是夫人,包括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然后说道第三等,便是嫔,包括太仪、贵仪、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当然蔓儿便是其中的婉仪。
之后才是第四等的婕妤,正三品。在这里静姝在此列。
第五等是美人,正四品。
第六等,才人,贵人,宝林,御女,采女,正五品及一下。
看不出蔓儿还是个如此顽皮的婉仪。静姝一个人正无聊,于是开心道:“叫我静姝就好。不过你刚才上树做什么?”
“看鸟。树上有一个鸟巢,里面有新孵化的雏鸟。我会在小鸟父母外出觅食的时候,偷偷上去看一眼。你不知道,小家伙已经长出和父母一样的羽毛,别提多好看。”蔓儿滔滔不绝说了一堆,表情丰富:“只可惜只能观望,不可以触摸雏鸟,否则雏鸟身上沾染人气,它的父母就不认它了。”
想不到蔓儿不但调皮,也深谙世间那些道理,不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弱小,而轻视它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