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郎和贾云被带走,苏布再也没有见到他们。事实上,苏布只认识贾云,他连花三郎的名字都不知道……
至于贾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过得无比小心。所有认识贾顺的人都说这家伙变了,之前是嚣张的臭流氓,现在却变成一只鹌鹑,整天瑟瑟缩缩。
苏布依然不能修炼浩然符经。他每天练习画符,然后到伙房中工作,倒也不亦乐乎。
……
这天早上,苏布睁开眼,突然想到自己可以算一卦了。他掐掐手指,“哎呦,这是……火中取栗之象?”
对于这个卦象,苏布有点困惑。因为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火中取栗”,这四个字他当然明白。他不明白的是,这种卦象要怎么应对。
吃过午饭,苏布径直向藏经阁走去。他依然在揣摩“火中取栗”这四个字。
“就像曾经算到的‘潜龙腾渊’,或许,卦象的意义不止在于深层次的隐喻,也在于字面意思。”
苏布认为,“火中取栗”,说明这“栗”一定与“火”有关,去学一些和火相关的符箓,一定不会错。他的目标是“连环烈火符”。他已经积攒了很多贡献点,足以借阅那本书。
当苏布走进藏经阁,有弟子拿着典籍,正办理借阅。
孟老头儿一如既往地大开嘲讽。他吹着胡子,翻着白眼说道:“哎呦,你小子想借这本山阴诀?看你壮得像头牛一样,还想修炼这阴属性的功法?还是说,你小子看起来阳刚,实际上……嘿嘿嘿。”
那弟子确实很壮,身高足有两米,肌肉膨胀,把弟子袍都给撑起来。
“我他么……弟子……用不着……不劳您操心。”这一句话里,他几次控制住情绪,变换措辞,不让自己骂出来。
“行啦行啦,滚吧。”孟老头儿扣掉贡献点,把典籍和身份玉牌还给他。
那名壮硕弟子立刻拿回自己的东西,三步并作两步,快速离开。一句话都不想和这老头儿多说。
苏布站在旁边看到这一幕。他突然想到,这位弟子威武雄壮,一看就知道体内阳元之气充沛,恐怕真的不适合修炼山阴诀。或许,这老头儿并不是为了嘲讽而嘲讽,那只是他说话的一种方式。
孟老头儿看到苏布,立刻高兴,像看到亲孙子一样,“嘿,苏布,快过来快过来!”
苏布露出笑容,走上前恭敬行礼,“见过先生,我又来借书了。”
“哈哈,好啊。想借什么书,我老人家帮你推荐一本……”
弟子们来来往往,看到这一幕,都神色古怪,“这个杂役弟子还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和孟老头儿聊得来。”
“笨蛋,他是孟老头儿的亲孙子。你看两个人有说有笑的,换成其他人,谁能和孟老头儿聊得那么开心?”
“说的也是,换成其他人,都是孟老头儿在说在笑,然后另一个人恨不能打死孟老头儿。”
被讹传成孟老头儿的孙子,苏布还不知道。聊了一会儿后,他走向藏经阁内部,找到那本连环烈火符。然后又找到孟老头儿,办理借阅手续。
看到这本书,孟老头儿微微咋舌,“苏布,这本连环烈火符倒是不错。但是,那本多船笔记你练成了么?”
他的意思是,提醒苏布不要“贪多嚼不烂”。尽管这提醒没什么用处,苏布还是连忙致谢,“谢先生提点。那本多船笔记,我侥幸练成了。”
他掏出一张灯影符,递给孟老头儿,“这一张,就送给先生做个纪念。”
“哦?”孟老头儿楞了一下,接过那张符箓。只见巴掌大小的黄符纸上,密密麻麻全都是符文,画满了每一个角落。许多节点,都是符文压着符文,殊为不易。在这些符文中,隐约能看出流风符和定身符的影子。
“哈哈,好,好!不容易,不容易!”忽然间,孟老头儿变得极为高兴,嘴巴张开,都快要合不上了,“真是后生可畏,居然把这符给画出来了!哈哈,好!”
来来往往的弟子们,看到孟老头儿笑得这么开怀,更印证了那种说法:“这个苏布,一定是孟老头儿的亲孙子!”
苏布和孟老头儿聊了一会儿,大体讲一讲绘制这灯影符的步骤,就离开藏经阁。只留下孟老头儿一个人,还坐在那里呵呵傻笑,“谁说我孟多船只会空想?我孟多船创造的符箓,是可以画出来的!哈哈哈哈,我那里还有几百本多船笔记,以后有机会,全都拿给这小子!”
原来,孟老头儿真名孟多船,那本“多船笔记”,就是他写出来的!
……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苏布已经学会烈火符,并且没日没夜地画了一沓出来。但是,他算到的那一卦“火中取栗”,却始终没有出现。
中午,凌大厨、苏布、小师姐三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苏布心不在焉,想道:“三天时间就要过去了,却什么都没有发生。难道说,我错过了一场机缘?”
“苏布,今天这道菜怎么样?”凌大厨突然说话。
“嗯?”苏布猛然惊醒,“今天的菜么?”
他这才注意到,今天吃的是香椿炒鸡蛋。食材很普通,修行者或者凡人都能吃到,而且很便宜。但味道却非常鲜美。香椿叶透着一股特殊的香气,和鸡蛋掺杂在一起,不但醇香,而且口感饱满。
凌大厨继续说道:“这是我们月华峰自己种植的香椿。但是,我们种的太少,不够吃。我打算派你和萱丫头下山,去一个叫‘椿谷’的地方,采些香椿叶回来。”
苏布愣住,下意识吐出两个字,“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