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秘境的修仙者相当于汽车,而境界就相当于发动机,想要开动汽车就需要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需要发动的话就需要油,而这油就是所谓的钥匙,也就是修仙者的秘技。
秘技,是武道秘境修仙者通过一定的运动方法使得肉体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也可以说对于爆发,运用肉体力量的一种方法。
秘技分为五种等级,普通秘技,下品秘技,中品秘技,上品秘技,超品秘技。
下品秘技,能使修仙者爆发出肉体五成以上力量,也称为超重技。
中品秘技,能使修仙者爆发出肉体八成以上力量,也称为基准技。
上品秘技,能使修仙者爆发出肉体十成力量,也称为必杀技。
超品秘技,能使修仙者爆发出肉体远超十成以上力量,也称为超必杀技。
至于爆发出肉体力量五成以下力量的攻击统统称之为普通技。
孙天现在的肉体力量是四千斤,他击杀牙虎兽的那一拳力量高达三千斤,那就是基准技级别力量,所以李明才会说孙天的秘技等级达到中品秘技的级别。
身为练骨境的李明肉体力量其实与孙天差不多,并且领悟出超重技,在低级区域中行走的话,只要不是招惹练骨境的领主,精英野兽的话,是毫无危险的。上次,他们之所以被牙虎兽追杀,是因为采走了牙虎兽守护的‘相连药’,要不是为了照顾李丽,以李明的力量早已逃脱。
一般的修仙者只能发挥出普通技级别的肉体力量,只有战斗经验丰富的修仙者才会领悟出属于自己的秘技。
三人在山洞中过了一夜,期间,李明邀请孙天一起组队,孙天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异世界的知识,所以答应了。就这样,三人在低级区域中采药草,杀野兽,期间也碰到过其他队伍,还好,低级区域拥有大量的野兽与草药,所以没有发生冲突。
岁月匆匆,流光飞逝,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李丽的储物腰带储满大量的药材,所以要回去安全区域,而李明要先送她回去,才能向中级区域进发。孙天在这一个月中,通过对李明与李丽的旁击侧敲,仔细观察,已经把他们所知道的事情了解清楚了,并且有了在古道秘境中修炼,战斗的计划。
本来李明邀请孙天一起回去安全区域,等他送走李丽后,然后两人一起组队进入中级区域历练的,但是孙天拒绝了,于是,三人分别了,李明带着李丽退回安全区域,而孙天走向中级区域。
中级区域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天才地宝,守护它们的野兽大部分都是练骨境,甚至是练血境级别,进入到这一区域的修仙者一般都是具有秘技或者练血境实力的,孙天要不是在与虎牙兽的战斗中领悟出基准技,也不敢贸然进入中级区域。
走了半天的时间,走过一条小溪,孙天终于进入了中级区域,这一区域明显与低级区域有很大的差别,低级区域是一个森林式的生物圈,里面的野兽以族类为团体聚集一起,而中级区域却是一个山谷式的生物圈,这里的野兽比低级区域的野兽更难碰见。
“这就是古道密境的中级区域”孙天看着山谷中密密麻麻的洞窟,感受到其中无数强大的野兽气息,心里不由的暗暗吃惊。
在古道密境低级区域中的野兽们等级力量比较低微,因而收敛自身的气息,并且它们一般都是群居的。
但是在中级区域中,那些练骨境野兽强大无比,它们会主动释放出自身的气息以划分地盘,并且它们一般都是单只存在。
这古道密境的中级区域,与先前的低级区域只是一溪水之隔,但却是有着极大不同。最明显的,就是这山谷中的树木,每一根都是高达十丈的古树。有一些古树更是高达数十丈,看其年纪,至少也有数千年之久了。
俗语说:深水养大鱼。这树林高大严密,同样可以养出凶猛的野兽来。从这些高达数十丈的古树中,就可以想像,这里面的野兽绝对是凶猛无比。
孙天打量了一下周边的环境,迅速的在一棵大树之上找到了一个树洞,确认里面没有危险的野兽之后,他钻了入去。
先前在眼看着天气已经暗淡,并且自己也暂时需要休息下,现在这个树洞,正好可以用来调息一下,恢复一下状态。
孙天在洞中蛰伏休息,此刻的他回想起李明话语中关于在这练骨境野兽密布的中级区域的生存要点。
一名练骨境修仙者要想在布满练骨境野兽的山谷中生存下去,必需完成三个要点。一是快速找到可供充饥的东西,补充一下体力。二是快速找到一个可供藏身的地方,充当据点。三感受据点附近野兽的气息,据点附近不能存在较大威胁的练骨境野兽。
这三个要点都要在晚上来临之前办好。因为晚上是了野兽出没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如果还没有找到落身的地方,那绝对是死定了。
李明的话语中,有着很多关于古道密境低级区域与中级区域的密林山谷求生知识,他都一一告诉孙天。至于他为何没有讲解古道密境高级区域的知识?拜托,那是练血境强者才需要知道的,以李明的层次最多只能来过并且接触中级区域的修仙者们。
现在,在古道密境中级区域中,孙天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找到了一块可供临时寄身的洞穴。这个洞穴是一个废弃的野兽巢穴,洞口只容一人通过,里面的空间却是颇大,足可供数人住宿。
最让孙天满意的是,这个洞穴有着两个洞口。如果一个洞穴之外有强大野兽埋伏,那么可以从容从另一个洞口逃跑,不会困死在里面。
孙天用大石头把一个洞口堵上,休息了将近两个多小时的他正准备外出寻找水源。
忽听到远方传来了“轰轰轰轰”的脚步之声,连地皮都震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