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凌晨5点,升仙大会最重要的部分滴血验命正式开始。
而这个时候,最后一名小选手才刚刚挪过终点线,果然是升仙路上从来不等人啊!
但是很奇怪,所有没有中途放弃的选手,最终竟然全部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了升仙道考核。
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人不自弃,天意又怎弃之?
今年的滴血验命,比往年都要重视。因为今年10万米升仙道的考核情况比往年要好很多,尤其是几个天才选手的出现,格外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5点钟还没到,早就搭建完毕的法阵上就已经挤满了人群,家长可以在外围观看。
广场中间,是一块高高挂起的巨大的水晶玉屏,所有人都能够清楚地看见屏幕上的情况。
屏幕的正前方,则是一块巨大的半圆形升仙石,通体奶白色,既柔和温润又光彩夺目。
升仙石,通常都会被放在宝库中,只有在升仙大会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每一个修仙的大派都必须有一块升仙石。
升仙石越大,颜色越亮,其品质越好!升仙石的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修仙宗派的实力。
九月初九凌晨5点钟,第一个升起的太阳的第一缕阳光,正好刚刚洒落在巨大的升仙石上。
所有小选手首先在升仙师的引导下大声吟唱升仙咒,这一点,就连刚刚爬过升仙道的,早已人事不知的小选手也要参加。他们会被赐予一杯山上的仙泉水,一瞬间就可以恢复体力。
唱咒完毕,所有选手再集体行跪拜礼。
礼毕,由升仙师们点燃13炷升仙香,所有选手再行跪拜礼。
然后接引仙师出场。
接引仙师往年都是由法堂的长老们或者是门中其他功力深厚的长老们担任的,必须是应星境以上修为。
而今年则是由法堂的首席长老普法长老担任。
普法长老在百花宫中的修为为元婴以下第一人,早在四百年前就已经是应星境巅峰,一身修为精湛无比,一只脚都已经跨入了应星境巅峰。
普法长老需提前3天到祭仙台沐浴更衣。
二次跪拜礼完成以后,普法长老由祭仙台缓步走到升仙石前,轻伸右手,缓缓将法力注入升仙石。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一刻钟时间。
期间,普法长老的表情,由轻松到凝重,再到倾尽全力,再到满头大汗,再到周身仙雾缭绕,直至最后彻底筋疲力尽,而被旁边的随侍人员搀扶下去。
相对应升仙石则越来越亮越来越亮,直至最后刺激得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
一次接引,首席长老需要打坐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恢复。
所以,在修仙的宗派中,接引仙师一般都会是授业仙师以外最受尊重的人。
升仙石注法完毕以后,第十个太阳刚好在天空中浮现出来。
小选手们再行跪拜礼,而后鱼贯走到升仙石前用玉锥刺破中指滴血验命。
滴血验命的过程很快,血液刚一滴上去,升仙屏上立刻就会显示出一条彩色的光带(升仙带)和对应的验命者的号码。
黄绿蓝红黑,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种本名仙根的属性。
升仙带颜色越亮,表明仙根的品级越高;长度越长,则代表本命仙力越强大。
百花宫是一个修仙大派,百花宫的升仙石很大,每次可以允许一千个小选手同时滴血验命。
验命的顺序,是根据升仙道考核的成绩决定的。排名越靠后,验命的顺序越靠前。
第一个千人队的验命成果很喜人,竟然有足足32人具有本命仙根,而往届最多也就只有二十几个。
这一组中,天分最高的是竟然是升仙道考核倒数第二名,金属性仙根,仙力90!
这很正常,这种情况,在往届也出现过。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成功的人自然欢呼雀跃,而失败者呢?
我们从百万人中战胜了其中的99%,而后才有资格去爬那10万米漫漫升仙道。
又经过很有可能是以后终其一生都不会再有了的,无限痛苦的地域一般的三天,才有资格站在这升仙石前。
有点犹豫,有点忧惧,有点忐忑,但终归是满怀期待地刺破中指,而转眼间就是天塌地陷般的绝望。
虽然,他或她才只有五岁或者五岁多一点点,但是谁又敢说年少不知愁滋味呢?
能来到这里的孩子,有哪一个不是天资聪慧千百里挑一?
一时间,有人啜泣,有人呜咽,有人嚎啕大叫。
还有的则是痛至深处,虽泪做倾盆却发声不得。
最不济者,有的孩子甚至直接就昏了过去。
当然,也有的人会强忍泪水,更有人全无表情默不做声。
也有很多孩子心有不甘,会要求再试一次。
这是允许的,仙家是大度的。
但是成功的概率极低,升仙石出错的概率,比万中无一还万中无一。
但有的孩子就是不相信,一刺再刺,甚至连整个手指都已经血肉模糊不清了,却依然不肯放弃,更有甚者恨不得将整个手掌都砍掉将全身的血都放光。
但是这依然没有用。
修仙从来不妥协,人生永远不折扣。
曲,总归是要终的;人,总归是要散的。
我亲爱的孩子们,人生若是从来都没有风雨,那么彩虹的颜色,不也会黯淡很多吗?
面对失败,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去正视它,而人生,也从来就不止一条路。
在首批下山的孩子中,有一个背影十分特别,他给铁蛋儿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这一个孩子也滴了三次血,三次全都失败。
但他就属于面无表情的一份子之一,验血失败以后,只是迟疑了片刻,而后提起背包,转身就走。
他是第一个踏上归途的,第一个转身踏上已经撤掉了法阵加持的10万米升仙道。
他离去的脚步很快,很坚定,尤其是一颗不大却始终高昂着的头颅,腰板挺得极为笔直,比山门前那颗最为挺拔的万年老松还要挺拔。
他下山的速度也很快,一转眼就消失在了茫茫云海的深处。
铁蛋儿没有看到他的脸,但是记住了他挺拔的身姿。
他的背影和身姿,给人的印象是那样的深刻,以至于虽已是千万年以后了,但铁蛋儿还是在茫茫人海中,第一眼就把他认了出来。
铁蛋儿一直注视着他离开,没有挪开过目光。
而他似乎也有所感应,在即将消失在云海深处的一瞬间,终究还是停下来转身看了一眼。
而后两道目光交汇了。
这样的交汇,在千万年以后又发生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