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谭冰回到家,一眼便看到忙活的小姨,便问:“小姨,您什么时候来的,我妈妈呢?”
“听你妈说你今天回来,我就过来了。你妈下去买菜了,怎么你们娘俩没有碰到?按时间也差不多应该回来了。”谭秀芳边切菜边说。
“没有,可能走过了,您做什么呢?”
“包子。估计你在外面也不常吃,肯定馋坏了,所以我们就给你做包子吃。想吃吗?”
“当然想了,小姨做的最香。”谭冰也贫道。
”我听你妈说你不准备回来了,那边有合适的工作了。”
“嗯。不回来”谭冰边吃西瓜边说:“那边机会必定多一些,暂时还没有找到适合我的,不过我相信,很快就会有了。”
“你这孩子,说话怎么好像没心没肺一样,很快就有了,感情这工作都是等你的,要我说,还是找个稳定的好,你回来,工作稳定点人也轻松,到时再找个对象,一成家啊,这什么事都成了啊……”
“打住,小姨,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什么稳定工作,什么对象,成家的,您这思想也太落伍了吧,连你们教师也都竞争上岗了,谁还能稳定,就您这思想,祖国花朵又不知道被摧残了多少。小姨,不是我说,您真得改改思想,小峰也大了,您总不能锁了他的手脚吧,再说了,我妈妈她也没什么门道,我还是自己去打工的好,嫌的钱也多。”
“你们年轻人想的就是钱多,反正我也说不过你,我是老了,但小峰我还是管的了的,他上完学我一定让他回来,在我们看来安定才是最重要的。”
“也不是说钱多少的问题,年轻时候就图了安定,那以后怎么办?可能生命所有的冲劲此时会磨的平平,等老了会有无限遗憾。”
“我们这一代遗憾多了,上山下乡下,上了学的有几个?不也过来了,到你们就遗憾的过不下去了。”谭秀芳故作生气的说。
“哈哈,小姨生气了,别气,别和我一般见识吗。”
这时谭妈妈买菜回来了。
看到母亲进来,谭冰高兴地抱抱母亲:“妈妈,我好想你啊。”
“我想着你快来了,紧赶慢赶还是走到你后面了,怎么又瘦了?”
“我来拿。”谭冰接过妈妈手里的菜说:“怎么会哟,是你偏心才会觉得我瘦了,我一天吃的可多了。”
“你们俩聊什么呢。”
“小姨问我工作的事呢。”
“你也不回来,找到工作没有啊。”
“哪有那么快啊,先看了几家,让他们等着,我再选选。”谭冰故意说道。
“姐,冰儿现在说起话一套一套的,真是长大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你以前还担心她的人际关系,我看还行,我们是说不过她了。”
“哪有啊,主要是谭庭长和谭老师教导有方吗。”谭冰笑着说。
“冰儿,怎么和你小姨说话呢。”
“没事,孩子吗,开朗一些好,冰儿上了大学性格好多了,我生气是小事,孩子长气性是好事。”
“也是,这样走上社会我也放心,至少自己少吃亏,她太老实,有时我还真担心。”
谭冰夸张地笑了笑。
也许只有谭冰自己知道,这份坚强与快乐她是怎样伪装出来的,如果依照自己的本性,她是一个悲情的人物,总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小角色,但为了妈妈能有一个美好的晚年,她想努力赚钱,这是此时她最真的想法,在她看来,金钱可以换回一切。同样,在她心里她只相信人间的一种情,那就是与母亲的亲情,其余的一切的情都是假的,所以她付出再多都是愿意的。在她看来母亲可以为自己付出一切,她也可以为了母亲付出一切。
“没有交个朋友?”小姨问到。
“朋友?可多了,上次来家你不见了吗?”谭冰打着马虎眼。
“男朋友。”
“哦,还没有,我才多大啊,不急。”
“秀芳,别问她了,这孩子对这事就是这样,我问她也和我打马虎眼。”谭秀芬看女儿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只能让妹妹不再问下去,转问:“小峰学习怎么样?”
“还可以,也快啊,明年就参加高考了。”
“就是,这一年抓紧点,现在大学都在扩招,还怕考不上好的大学?”
“是啊,今天本来说要来看他姐,不过学校补课,我没让来,反正冰儿也要呆一些日子,还有时间。”
“学习重要,改天让冰儿去你那看他。”
“就是,小峰一定要比我更有出息,我要鼓励他考出去,也一定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是属于我们的。”谭冰有意这样说,她觉得小峰一直生活在他母亲的羽翼下,性格有时比自己还要内向,小姨说什么他就听什么,没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有时她真庆幸自己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只要是自己说的,有理的母亲总会支持,这一点,她比小峰幸福。
“那是,世界肯定是你们的,小峰这孩子,也好学,考出去肯定没问题的。”谭秀芬不知道女儿的用意,点头附合着。
不待小姨开口,谭冰抓起背包说:“我先回屋睡会,有点小晕车。”
这一说,话题成功转移,谭妈妈对女儿的身体开始问东问西了。
晚上,待到华灯上尽,饭尽人散,谭冰才的机会静静和母亲依在一起看电视,才将下午的情况和妈妈细说一回,谭妈妈一听,只能摇头说:“你小姨,对小峰吧,真是爱过头了,总想包办了小峰的一切,考出去容易,想不回来就要看小峰有多大能耐与母亲抗衡。”
“还是我妈妈好,我觉得父母亲人就应该有商有量,一个家不能一言堂的,小姨是有文化,可我觉得思想有时还不如没文化的人。”
“特别是对待小峰,独苗一个,保护欲太强了,我们也说不进去,他们彼此的因果缘,随缘吧。”
谭妈妈平时为人善良,正直,也喜欢读书,近十年来对佛法故事很是喜爱,看的多了,便对因果报应有所感处,也深信善恶之报,近两年来更是食素多于食肉,为人处世总相信是因果缘份,这样倒也好,很多事便看的更开了,也不执著于必然,更愿意笑对人生,随***,可能唯一还不能放下心的,便是女儿,好在女儿听话,但她也算开明。
谭冰不在的日子里,家瑛和君兰每天都会上演你追我赶的剧情,而乔妈妈更醉心与她的美味有人认可,有人共享,更有人学习,她不止一次夸君兰,总会让家瑛歇斯底里一番。
家琪这些日子仿佛也有了空,也会时不时回家吃饭,饭桌上的对话也总让他忍不住发表两句,突然有一种感觉,家的氛围真好。
“开饭了,开饭了。”乔家琪一进门便听到妹妹饿的不行的声音,仿佛等了一个世纪的饭。
“乔小姐中午没吃饭?”家琪故意问到。
“你可真会赶饭点,怎么等饭好的,我中午吃了,只是妈妈的菜太香了,我这胃口是越来越大,到这会早已饥肠辘辘了。你没说回家吃饭,晚饭没你的。”
“行,我看你们吃,看到你吃我就流口水,看你还吃的下不。”边说边对着厨房说:“我回来了,今天晚上什么好吃的啊?”
坐在沙发上看新闻的乔父一听儿子的声音,拉下眼镜,从上面疑惑的看看,仿佛不认识一样,自言自语到:“这人都是怎么了,就吃个饭,有什么值得兴奋的。”
乔妈妈一脸笑容从厨房走出,看到家琪赶忙说:“你回来真是时候,太有口服了,今天君兰下厨,都是妈妈的拿手菜,这孩子真用心,比家瑛强多了,一会尝尝,看看妈妈这个师傅带的徒弟如何。”
家琪一听,不由自主看向厨房,还真是,君兰正有模的样地做着菜,嘴里还不时说着些什么,一丝笑意从乔家琪嘴角扬起。回过头来说:“好,我一定好好尝尝。”
待最后一道菜上桌,乔父起筷说:“吃吧吃吧,小沈手艺,我们来尝尝。”
“叔叔,味道有什么不好的,您就给我指出来,肯定没有阿姨做的好。”
乔父边吃边点头说:“好,好,你阿姨也是瞎做,我觉得你做的很好吃的,就说这虾,我就觉得比你阿姨做的好,够辣,我就喜欢吃特辣的。”
“都三高了,还吃那么辣,我还不是为你好,谁不知道辣的好吃。”
家瑛马上接话:“爸,您这年纪,还是少吃辣的好,君兰这是给你解个小馋,别光吃这个,尝尝别的。”说着便在乔父眼前放了盘清炒芦笋,然后对君兰说:“小沈啊,你这土豆醋多了,有点酸,那个虾吧,是够辣,但也有点麻,下回花椒少点,还有这个百合,糖少了点,不够甜,总之,手艺还需要精进,比起老贺还远呢!”
“这孩子,怎么说呢,君兰,别听家瑛的,这水平都很不错了,你来这才几天,我养了她二十年,她连个土豆丝都切不了这么细,更别说和我学做菜了,也就煮个方便面,比起她,你已经很不错了。”
“怎么会呢,我刚自已也尝了尝,土豆就是有点酸了。”
“没事,一点吃不出来的,我就觉得都很好吃,不麻不甜刚刚好,名师高徒,都好!”家琪附和着母亲,顺便瞟了妹妹一眼。
“乔家琪,你真是,我说的是事实,有问题指出来才是帮君兰。”家瑛抗议到。
“哦,是这样啊,那我也帮你一下,明天你来做,我们来尝,好好给你挑一下问题,我保证问题面面俱到,让你有无限空间去改正。”
“好了,你们俩,家琪,你是当哥哥的,让让她,她那水平做菜,我们就只能吃方便面了,妈妈可不想吃方便面。”乔妈妈对这争论的兄妹俩叫了停,但话语中满满都是爱。
君兰看着这一幕,感觉真是太温暖了,乔妈妈一直说让君兰不要介意他们说话的方式,但在君兰看来,这就是家的氛围,她怎么会介意?和家瑛一起快三年,早就习惯了她的性格脾气,对于她的挑剔,她也没放在心上,知道是故意说的,至于其他人,对她都是有爱的,仿佛家瑛欺负了自己,都向着她说话,她也听的出,暖暖的感觉在心里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