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家里的院子里只有五间北屋,一间一断,中间三间住人,东边一间放些杂乱东西,西边一间套屋放的缸啊瓮啊的。那么小的房子,住着一大家子人!院子里有很多榆树,也有梨树苹果树,而且苹果树还挺粗呢。有一个压水井,滴滴嗒嗒的水一直流到苹果树底下,那里还趴着两只鹅!再后来,靠着大门盖了两间小屋,在里面做饭什么的。小屋的北边是些榆树,苹果树什么的都没有了,只在北房屋门两边留下两棵石榴树,西边一棵挺粗大的,东边的分成几根岔,显得小好多。院子里还有过养红薯秧子的炕,占了老大的地方,我扒出来红薯都没法吃了,下到炕底还挺暖和。
再后来盖了两间东房,放草,喂牲口。这时我们小孩子都跟爷爷在东间住,娘在里间屋里。我还记得那时候有了三表弟了,二姐带着二表弟,晚上也搂着他睡,有天晚上他窜出被窝掉到地上去了,姐下去把他捡回来塞被窝里继续睡。四姑奶奶到冬天不忙了,常来这里住着,帮着娘做棉衣被子这些针线活。她是我们家这么多姑奶奶中给我们帮助最多的,也由于娘在家里的缘故吧,再就是姑奶奶回娘家,没了她父母了到哪家都是兄弟们各过各的,还就在我家踏实。再后来盖了三间西房,收拾好了娘在西房住,我们和爷爷依然住北屋,邻居一个姑姑跟姐在里屋住,她家没地方住。我这一会就盖了很多房子,其实时间挺长的呢!从我出生到搬到新房子里住,整整在这院里住了十二年。
我经历了一个特别长的中午,到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孩子玩起来时间过得飞快,但那次,我们跑啊跳啊我觉得过了很长时间了,跑回家看看到上学的时间了吗,还没到就重新跑出来玩。那一次我都玩的不愿意玩了,才回家,后来再也没有这样的情况。
院墙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破败下来,我放学回来都能看到它们被雨水侵蚀的一道道口子。在后院的东边有一间房子的地方闲着,据说那是因为我们原来是向东走的,这就是伙道。后来改的门朝西边走了,东边就余下这么一间房子的地方,成了一个闲着的地方,可以绕到小小的后院,因为没常有人来,就越发的破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