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毕方回到重明房间,推门进入,一眼就看到离朱。
“你...一直在这里吗?”
“是啊,殿下她刚刚也在。”
毕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天女,她能不能救重明?”
“她没说,她去见陛下了。既然你回来,那我告辞了。”
离朱临走时回眸看看重明,静静地睡着。“放心,会没事的。”
整晚,毕方一直陪在这里。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离朱正往前行,远处的路上漆黑一片,有什么东西趴在那。离朱她屏气敛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不知道什么是时候开始,手心冒着冷汗。
再往前几步,离朱掏出黄绿朱砂匕首,但却无法平息自己,总感觉周围一阵阵徘徊不定的脚步,离朱猛然回头,却什么也没有,只有难以平静的情绪里快要胀满。
离朱捡起一块石头朝远处的黑影扔去,没有反应,于是缓缓踱步前去。映入眼眸的,是两个昏睡的侍卫,瘫在一起。离朱蹲下推了推他们,但无济于事。
突然,一阵水声。
打破寂静,划破夜幕。
离朱肌肉一紧,立刻站了起来,思忖,那水声从花园传来。回过神来,悄悄潜去花园。
花园口,离朱停下又仍了一颗石子,没想到果然有人在水塘边。那人猛然回首,想必也是被吓一跳。
“站住!”这时,花园的另一头几个侍卫突然赶来。
那人没有立刻逃跑,反而迎面对抗,一脚踢飞其中一个侍卫,摔在水塘中。
显然侍卫不是他的对手,离朱见状,急忙飞了过去,趁那人全神贯注,迅速朝那人丢了一颗石子。
那人似乎发觉,一手抓住。
离朱乘隙用力射出朱砂匕首,只见那人快速一转,然后逃之夭夭。
地上有几滴黑红的印渍,离朱猜是那人的血。
77黄帝和天女正说话时,离朱求见。
“听天女说,你已经看过重明了。”
“是,臣女来迟。请陛下责罚。”
“何罪之有啊?”
离朱半晌不语。
黄帝看了看天女,说道:“无妨。”
“玄珠已经找到。”
黄帝笑道:“既然如此,该赏。”
“但...天塔封印已被破除...应龙恐怕已经出来。”
离朱发现,黄帝和天女都镇定自若,丝毫没有出乎意料。
黄帝依旧笑道:“朕给你的任务是找到玄珠,至于天塔一事,自然不能怪罪于你。好了,天色已晚,你退下吧。”
离朱没有回应。
“还有事吗?”
“陛下,臣女来时在花园遇见可疑人物,几个侍卫昏迷不醒。”
“你可看清那人模样。”黄帝笑意全无。
“没有,不过那人被臣女匕首扎伤。”
“伤在何处?”
“那人匆匆离去,臣女只看到地上的血渍。”
“朕知道了,会立刻搜查宫中。”
不久离朱离开。
“看神色,看来你早已经知道应龙一事。”
“女儿到达天塔时,应龙早已不见,此后玄女同女儿回来。”
玄女二字,叫黄帝愁上加愁。
天女发觉黄帝脸色大变:“既然玄女因太山之叹下凡,不如,父王再去太山一探?”
“太山?”黄帝思索许久。
“女儿愿一同前往。”
“容朕再想想,宫中风波四起实在放心不下。”
“父王...”
“你先回去吧。”
黄帝双眼迷离。
一点点烛火勉强支撑无尽的黑色,却透出一丝无力。一盏光亮拉出一条黑色的绸缎,好像把黄帝包围,让他沉眠,苦苦挣扎,每一寸肌肤,好像都被扯碎。
黄帝恍惚,困意翻滚而来。
78奔波劳累的鬼臾区依旧没有歇息,来到桑园。
“怎么样?”
蓝龙灵坐在常先身边。
“我已为他解毒,只是什么时候醒就不知道了。既然来了,我有一样东西需要大鸿看一看。”
鬼臾区坐了下来,目光注视着蓝龙灵放在桌上的项链。
“常先中毒前碰过这个葫芦,听闻来自于靛龙灵,依我看并没有危害,但这项链在两位公子手中,为了谨慎,还需大鸿仔细看看。”
鬼臾区刚刚拿起,就感受到一股格外强烈的灵气在葫芦里蕴藏,而且似曾相识。
这股力量在关山时遇到过。
鬼臾区努力回忆,恍然大悟。在朝那湫阻拦天女时,这股力量就突然出现。
这种灵气纯洁,强烈,鬼臾区平生也少见。
“既然来自于靛龙灵,莫不是章华一族的神物?”
“非也。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力牧,常先他们凭借力。章华一族,凭借灵。而这葫芦里,是气。思来想去,对气有深刻研究的,只有大鸿了。”
“气,分很多种,有气味,气息,气血...依我看,这葫芦不止有气,还能气化成水。
“大鸿说的没错,东海时,正是此物突化神水才将夔兽束缚。”
鬼臾区深思熟虑。
“像气体般的流动,具备水的能量和动力,运行与变化如此神奇,我猜,并非凡间之物。”
蓝龙灵始料不及。“靛龙灵怎么会有仙物...”
正当说话时,常先有所动静,鬼臾区和蓝龙灵立刻被吸引。
常先指尖轻颤,不一会缓缓睁开眼睛。
“你醒了,常先。”
常先一下子抓住蓝龙灵的手。
“重明!”
79眼前隐约出现幻像。
黄帝不知是梦中的还是现实中的。
举目了望,山峦突兀峥嵘。面前,层层台阶迂回而上,在峰峦环抱、松柏掩映之中。那些零散的红叶,像一颗颗鲜红夺目的玛瑙镶在其间。
黄帝缓缓行走,但身边的景色却变化的十分快。刚刚还在山脚下,转眼到山中。
一花一木,记忆犹新。
黄帝对眼前的景色十分熟悉。
突然,太阳升了起来,照得黄帝睁不开眼。但黄帝听见远处传来声音,金鸡报晓。
黄帝睁开眼时,一块巨石掉了下来,巨石正落于面前。
灰飞烟灭,惊弓之鸟一般。
“玄,天也。”
一个女子的声音从巨石后面出现。
“不知阁下是?”
那女子娓娓而道:“九天也,玄女。”
“我正有求于阁下。”
玄女无声,沿石阶一步步向上,脚步轻盈。但黄帝看不见,只隐约感到那玄色的衣带,随风而舞。
“赶走阁下,实属无心之过,目不识珠还请原谅。”
虽然有石头挡着,但黄帝依然恭敬地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不想太山之叹感于王母,请九天玄女下凡,不胜感激。”
玄女无声。
黄帝心急,但仍一个姿势,慢慢等待。
漫山遍野,苍翠欲滴,溪泉涌流,叮咚作响。
半晌。
“我已知晓你的心意。”玄女张口。
“阁下可愿现身。”黄帝姿势不改。
“你若三天内制够八十面夔皮鼓,我自然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阁下。”
玄女缓缓向上,消失无影。
80“陛下?陛下?”
皇帝被乐师伶伦的声音叫醒,眼前的幻象消散。
“陛下怎么在这睡了,可要保重圣体啊。”
“无事,这么晚你怎么来了?”黄帝站起清醒。
“是为了制器一事。”伶伦回答。
“遇到难处了?”
“我已制好一面鼓,请陛下过目。”
伶伦在黄帝端详夔鼓时,仔细描述制鼓的过程:“鼓,乃上古烛龙之子的名号,去灾辟邪。做鼓的工序繁琐且十分讲究,刚刚送来的夔皮还滴着血丝,必须及时加工。微臣按照鼓的大小,把牛皮割成圆块。然后烫开水,刮去表皮,留下夔牛毛。刮掉内层的赘肉后,还要贴在墙壁上晒干。晒干后还要再削皮...”
“这是做鼓的关键,只有把皮削得均匀,做出来的鼓的音色才会一致。”
伶伦接着说:“接下来把鼓桶和鼓皮压拉,拉的时候还要不断敲击鼓沿让拉力均匀。”
黄帝对鼓格外满意,而且一想到刚才的梦,更加心悦。“那锤呢?”
伶伦不慌不慢:“臣已命人打磨打造雷骨,加入铜后火炼不久就可完成。”
“依乐师看,可制多少面鼓?”
伶伦思索后说:“依臣看,不出意外,至少百面。”
黄帝眉开眼笑,放下千金重担。“好!”
“陛下,制器的事情完成,那...”
“等刑天走后,立刻开始,片刻不歇。”
“刑天?”
“是啊,他此番前来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还是要小心些。你退下吧。”
“微臣遵旨,陛下保重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