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而四师姐水凌波,则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修,气势凌厉,一身红衣,左手持伞,那新月般的黛眉正微蹙着,盈盈秋水般的眼眸,正仔细的打量着杨夕,对杨夕是带着几分好奇审视。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师叔,虽然已上了三百年的寿元,然则气质却是温文尔雅,嘴角时时挂着丝丝笑意,正是他师尊通幽道人的师弟通冥子。重明神山内,常说的七峰首席一脉双元神,其实是单指通冥道人这一脉而已。
传闻通幽道人与通冥子两人当年的师尊,不过是一位金丹弟子,然而调教弟子的本事,却着实出众。门下弟子,三人中就有两人成就了元神。而天资灵根最高的通冥子,也不过仅仅是一品灵根而已。
而通幽道人在这方面也不逊于乃师,至今收下的五个弟子,除了杨夕是新近入门之外,都有金丹成就,而其大弟子谷神轩更是在半年前就已经成功凝结法相,步入元婴之境!所以在重明神山五山七峰之内,这一脉极盛时,可谓声势浩大。
然而在通幽道人这一脉之外,摇光峰一系,其实还有不少金丹、元婴修士。此时坐在这讲法殿内,总数就有十三位之多,还有三五人,则是因各种缘故,今日未曾露面。若论元婴之盛,摇光峰可谓在重明神山五山七峰之内,当之无愧的第一。
一声清脆的铜铃声响,使整个大殿都寂静了下来。通幽道人从殿后现身,步上了上方处的法台。
一番礼仪之后,通幽道人却不立时开始讲法,而是含笑望着杨夕:“不错,比起初次见面之时,现在夕儿你的根基确是更为结实!”而通幽道人言罢之后,却是目光徒然间转为凌厉地望向其他人:“诸位当知,我通幽三日前,又增一入室门人。此子姓林,名夕,是我通幽最后关门弟子。我通幽爱他甚重,视为子侄,也寄予厚望。夕儿他修为尚弱,需我羽翼庇之,也实不愿他受半点伤损。若有什么不测之事发生与其身上,那便是自绝于我摇光峰一脉。今日告诸尔等在前,日后莫谓我通幽言之不预!”
一番话,是疾风骤雨。尤其最后几句,是声震如雷。整个大殿之内,都是簌簌作响,殿内所有修士,都面色一阵发白。而台上的通幽道人,则在把话说完之后,随之敲响了身后的罄钟。
“法X会开始,尔等不得走动,不得喧哗,亦不得分神”声音低沉,却远播数里,使殿内殿外都安静了下来:“今日讲的是后天练气之法,后天练气的弟子需注意倾听,已入先天筑基者,亦可温故而知新。”
殿内顿时一片叹气声,那些颇有修为的筑基金丹修士,都是满脸的失望之色。不过也没怎么意外。知晓今日通幽道人的讲道,多半是为照顾杨夕这个新入门的门人。如此做法,倒也在情理之中。至于那些后天练气境修士,则都是一脸的惊喜。元神真人亲自讲解具体的练气之法,这可是难得的机缘。最早一次,还是在十年前,水凌波初入门时。
“修真之前,我等首先需明白,何为练气?练气者,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秉自然之灵,于身相融。再然后要知道的,是‘气,从何处来?”
“天地万物间皆有气,小到芥子微尘,大到雄山大湖,皆有其气。这世间天地万物,皆由气合而成。甚至天地初开之时,也是一片混沌之气。”
“而我人族于天地万灵出生之时,也同样有着‘气’。本身由气构成,更有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修真之法,无论外功,内功,养灵,练气境之前的修行虽各自不同,然而却都是同一目地,将己身后天之气,转为先天,是为真元道力。”
“我修士修道寻真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返回到自己的根源。相信那大道之机,相信那长生之妙,就在那根源之中,是为胎中之谜。可惜至境,我修界诸国中,从未有人能够窥破,能够达到。”
“再然后,就是该如何去练气。练气者,二气相交自然神抱于气,气抱于神。也就是说后天与先天,修炼的时候,无论内功外功,都无须太过在意。不用去想着如何纯化后天之气,要达到自然。所自然的用意念,灵台的元神意念,自然聚集环抱这两种气,让气也环抱元神。达到自然,不牵强,不强为。其中精妙处,需你们自行领会。”
荆无命听得是百无聊赖,直打呵欠,已是昏昏欲睡,分明不感兴趣。杨夕却听得颇有滋味,大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而通幽道人的讲法,也是鞭辟入里,深入剖析,将练气的奥妙,一点点的掰碎开来,展现在他们面前。
“所以练气之法,先后于天之气,相交相得者,浑如醉梦,自然而然,无一毫作为。先天气和后天气,都是生于自然。皆可称自然之气。要把它们相交想融,意识在朦胧醉梦之间,自然而然,无需丝毫的做作。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吸则气呼则神,神呼气吸,上下往来,复归于本源,炼结成丹为之胎。吸时运气,呼时用神。自然能增真元,养神念。入筑基之境,炼结成丹。”
“身心大定无为,而神气自然有所为。委志虚无,不可存想,犹如天地之定静,自然阳升阴降,曰往月来而造万物。”
“此是指修行时,需物我两忘,尽除杂念。大定为无,境界为虚无转台,不必有任何存想,身心犹如天地般不会改变。神呼气吸之时,一切如都这天地一般,早升阳,晚降月,自然而然。是谓大道自然——”
直到通幽道人再次敲响了罄钟,杨夕才颇有些回味地回过神来,这钟声起真是一天讲道之期已过。“法X会已毕,除我坐下入室、真传弟子之外,其余无关人等,可以退下”后方的重明神山弟子闻言都纷纷一礼,井然有序的起身退走。杨夕则依然坐在原地,便连位置在大殿后方的关伟,也一并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