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国的秋明县。
两道陌生的身影飞驰电掣骑着骁马闯入了秋明县境内。
在一座山头上,一个孩童正摊开地图查看着,那一直紧绷消瘦的小脸蛋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终于到了。”
是呀,终于到了,快马加鞭都要十日的路程,他们只用了八天,马匹就整整跑死了五匹。
遥望着隔了几座山头的远处,那就是秋明城的所在处,而剩余最后的十万镇远军就被困在那里。
寒广大妞两人接着来到一处山峡,望着眼前一马平川又望不到头的山峡通道,寒广勒住了胯下骏马。
大妞见寒广停了下来,也跟着停下,安抚燥怒不安的马,大妞靠过去问道:“少爷,你怎么停下来了?”
寒广指着眼前的山峡,“再往前跑,我俩估计得被射成马蜂窝。”
“啊!”大妞惊讶的长大了嘴,有些不明。
寒广纵马向前几步,朗声的向山峡处大喊:“在下大兴帝国镇远大将军寒飞城之子,望借道前行。”
“在下大兴国镇远大将军寒飞城之子,望借道前行。”狭长山峡响起了寒广的回声,传的老远老远。
见没有动静,寒广继续叫道,当连续叫道三遍时,从山峡两边的山上冲下了无数士兵,漫山遍野,个个表情狰狞,看装饰是大楚帝国的士兵。
见那些士兵包围两人,大妞紧张的护着寒广,一脸凶悍的模样。
包围两人的士兵中一阵喧哗,恭敬迎来几道身影,其中一个魁梧大汉,身着质感的板甲,背着两把大板斧,一路急冲冲的赶来,瓮声大叫道:“哪来的黄毛小子,在此叫嚷,信不信爷爷这就一斧子劈了你。”
寒广按捺住有些躁动的大妞,不卑不亢的重复道:“在下大兴国镇远大将军寒飞城之子,望借道前行。”
“什么?你再说一遍,你是那寒飞城之子,哈哈,爷爷在此守那该死的镇远军守了快一个月没守到,嘴都快淡出鸟来了,现在既然等来了一个自称寒飞城之子的小屁孩,管你真假,先让爷爷劈了你。”说完,魁梧大汉直接拔起大板斧就劈来。
大妞吓得连忙跃下马,一脚踹倒马匹,然后一手擒马鬃,一手抓马鞍,将整个马匹向魁梧大汉掷去,飞出去的马匹挡住了锐利的大板斧,马匹瞬间被一分为二,身首异处,飞溅出的鲜血也被大妞用魁拔的身躯挡住。
“大名鼎鼎的明达王难道就是这样约束自己帐下?”寒广对着对面众将围住的锦袍男子说道,他知道没有武器优势的大妞是不敌魁梧大汉的,所以他连忙出声制止。
果然那锦袍男子一听出手制住了魁梧大汉,优雅的笑道:“有趣的孩童,你怎么知道本王是明达王?”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寒广一点也不掩饰眼中的杀意。
“哈哈...”明达王高兴的大笑起来,这是他觉得这辈子最为骄傲的事情,杀得楚郑两国无反手之力的寒飞城被他施机打败,这是多么荣耀,他身居王位,不求安康富贵只求陷阵杀敌,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这份荣耀感,这可比那些狗屁贵族要有趣得多。
他现在倒有九分相信眼前的孩童真是寒飞城之子,那仇恨的目光是装作不了的。
“看来你真是寒飞城的儿子了。”说着,明达王打视着寒广,见其小小年纪在千军万马的包围中脸色不变稳如泰山,不由称赞:“不愧是镇远大将军的儿子,虎父无犬子。”
“既然确认,可以放行了吧。”寒广没时间在这打嘴仗,他需要时间。
“好,本王放行。”明达王锦袖一挥,让士兵让出了前往秋明城的道路。
寒广不客气从对面牵出一匹马匹给了大妞,然后加速离去,在快要出了视野的时候,寒广向后对着明达王喊道:“明达王,他日定取你性命报杀父之仇。”
“狂妄!”“放肆!”“小子找死!”
明达王帐下的众将军个个义愤填膺,想上前擒住这放肆的孩童。
明达王伸手制住,然后朗声道:“好,本王等着。”
望着两人纵马离去的身影,那魁梧大汉一脸不爽,叫嚷着:“王爷,为何放两厮过去,既然口出狂言,不如让本将砍了做肉酱。”
“你呀你呀,天天喊打喊杀,什么时候能动动脑子。”明达王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田偏将,你能看出本王的用意吗?”明达王转头对一将军问道。
那将军拱手回道:“王爷是想接此子之手瓦解镇远军。”
明达王赞同的点了点头,“大兴帝国抛弃了镇远军,但残余的镇远军根本不信我们所言,现在让他们的大将军之子传言,军心可崩。”
“只是那寒飞城之子以此过道未免也太妖孽了。”
“寒飞城没想到教子也如此厉害,哎。”明达王想起自己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不由心中一叹。
“都去准备下,不出两日镇远军肯定要突围,到时我们定要将这些残余镇远军全数消灭。”
“是”众将应道。
再往前行不久,寒广两人就看到了一座用岩石砌成的城池,城墙没有洛安城那般宏伟,但也高不可攀,城墙到处黑色的血渍,残缺填补的城墙,城下到处丢弃的旗帜,这是一座饱经战火洗礼的城池。
秋明城,镇远军的被困之处。
“大妞,取我盔甲出来。”
在城墙的不远处寒广穿上了一套小型精巧的盔甲,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发着银白色的光泽。这是以往寒飞城寄给寒广为数不多的礼物之一。
城池上的守兵看着怪异行为的两人,大声警告道:“来者何人,不知道这是镇远军的驻扎地吗,快速速离去。”
“镇远大将军之子寒广在此,还不速速禀报。”大妞高声回道。
“什么?大将军之子?”
“少将军不是在洛安城吗?怎么会跑这来?”
“外面四处围兵,他是怎么进来的?”
城墙众士兵疑惑不已,立即有人跑去通报禀告。
不久,几位将领急冲冲登上城墙,观望片刻,其中一后备将领确定道:“天啦,这真是少将军,快,快迎进来。”显然镇远军中除了杨战还是有不少负责后备物资将领见过寒广。
进了城的寒广立刻下马行礼道:“寒广见过各位叔叔?”
望着风尘仆仆的寒广,众将表情不已,有平淡,有激动,有难过...
一从未见过寒广的将领感叹说道:“这就是少将军,没想到现在这么大了,当年我们出征他还在娘胎里吧,转眼八年过去了。”
“不应该呀,不应该,少将军你为什么跑这里,跑这是非之地来。”一常年大兴国镇远军两处跑的将领失落的说道,显然这人是认识寒广的。
“少将军,你这是大逆不道,大将军去了,连个后都不给他留,天理难容,天理难容。”一个老迈一点的将领既然失声痛哭起来。
“少将军呀少将军,你怎么对得起你父亲,怎么对得起我们镇远军。”
“杨偏将不是带信回去了吗,不是会他怂恿你来的吧?”
“杨战好大的胆子,罪该万死。”
待众将领情绪平息了点,寒广才说道:“各位叔叔,杨叔叔已经逝世了,而且这事是我自己决定,与他人无关。”
“糊涂,糊涂,你来此有什么用?”
望着多少都带着伤仍朝气十足的将领,战甲破裂头发乱糟的士兵仍坚毅的站在岗位,寒广会然一笑,这就是镇远军,父亲的镇远军。只是每个人的眼神都带着迷茫,是因为父亲去了的原因吧,那么现在我来了,我寒广来了。
“我来此是带父亲回家的,带镇远军回家。”
众将领表情惊愕的看着寒广,不明白后者的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