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3300000003

第3章 五千里江山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国家:

立国之时,它尚是一个地处偏僻的蕞尔小邦,“土不过同”。所谓同,即方圆面积五十里,其版图之逼仄,可见一斑。然而,在以后的几百年间,它的疆域开拓至半个南中国,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声势煊赫的东方第一大国。

立国之初,它的国君,因为爵位卑微,在周天子举行的诸侯盟会仪式上,无缘正式盟会大典,而在一旁默默看守祭天的火堆。但是,数百年之后,这个国家的国君居然陈兵周郊,问鼎周室,雄霸天下。

是谁主演了一曲如此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历史大戏呢?

它,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一时的楚国。

按照文献记载,楚人先祖缘于祝融。1987年,荆沙铁路考古队发掘湖北省荆门市包山楚墓,墓主人陪葬品楚简中明确记载墓主人祭祀的祖先的名字,祝融赫然位列其中。这是证明祝融是楚人祖先最有力的实物证据之一。

祝融的后裔,在历史的交替、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或被消灭,或被同化,至夏、商之际,唯有芈姓季连部落顽强生存,成为楚人血脉仅存的一支。商朝建立后,芈姓季连部落迫于商的威慑,从中原地区逐步南迁到淮水以南、汉水流域和荆山地区,与当地土著民族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文献所称“荆楚”、“荆蛮”、“楚蛮”、“蛮荆”民族。所以,楚族从其主源看,是源自以黄帝为代表的华夏集团;而从其群体看,则是华夏族与南蛮相融合而成的民族群体。

商代末年,楚族出了一个著名领袖鬻熊。因此,后来楚的国君,便以熊为氏,如熊丽、熊狂、熊绎、熊艾等。与楚族逐渐成长壮大相反,商王一代不如一代,殷商江山风雨飘摇。鬻熊敏锐地看到了商王朝的腐朽与没落,审时度势,及时地投靠了“西伯”(周文王),并与其他各地方国部落,共同参加灭商的斗争。鬻熊因此得到周王室颁给的“子”的名分。所以,鬻熊既是楚族的杰出首领,也是楚国最早的缔造者。楚人后来感念其功,把他与祝融一样,奉为祖先祭祀。

在鬻熊第四代孙熊绎的时候,周王朝正式给楚以“子男”封号,还分封了相应的地盘,据说就在荆山脚下。《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说明当时楚版图促狭,不过方圆五十里。熊绎被封以子爵,颁给封地,标志着周王室正式承认楚。楚人鲤鱼跃龙门般从部落进入到诸侯国的行列,意味着楚人建国的开始。但是,当时楚国国土面积不过区区五十里,小得可怜。而且熊绎受封,只是一个挂名的诸侯,根本没入中原诸侯的法眼,根本不能与中原诸侯同起同坐。有一次,周成王在岐山之阳召集诸侯举行盟会,熊绎首次以诸侯的身份出席这次盟会,但因身份卑微,在如此隆重的场合,只能担当守“燎”一职,就是看守祭天的火堆,却无缘参与正式盟会仪式。

尽管地处偏僻,地位卑微,但是立国之初的楚人,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们在熊绎的带领下,在荆山深处的丛林中,刀耕火种,艰苦创业。对于这段极度艰辛的历程,楚人的后裔总是难以忘却,他们无限尊崇地回忆:“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简陋的柴车)蓝缕(破旧的衣裳),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筚路蓝缕”因此成为后来常用的成语,借以形容创业的艰辛。正是从莽莽荆山出发,楚人创造了八百余年的精彩与辉煌。

熊绎五传后嗣的时候,楚人有幸又迎来一位杰出的君主:熊渠。

熊渠颇有胆气和勇力,尤其擅长射箭。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熊渠的射箭技术赞誉有加,认为就连射落过九个太阳的后羿也无法与熊渠媲美。一天夜晚,熊渠正急着赶路,突然听到草丛中发出一阵奇异的响声,他急忙停下脚步,机警地朝四周望去,猛然发现一只大老虎就趴着前面不远处,他赶紧弯弓搭箭,只听见“倏”的一声,那老虎就一动不动了。待他上前一看,惊讶地发现,哪有什么老虎呀,不过是一块巨石横卧在那里罢了。再去拔那箭头,竟然深钻入石头怎么也拔不出来了。这就是熊渠“射石饮羽”的典故。这个故事和后世广为流传的李广射石如出一辙,但时间却早了700余年。

熊渠不仅力气过人,而且胆略超群。他利用周王朝内外矛盾重重、统治不稳的时机,采取远攻近交的策略,首先团结江汉流域的群蛮百濮和大小方国部落,史称“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当在江汉间立足后,即开始开疆拓土。熊渠向西攻下了大国庸,向东一直攻打到鄂(今湖北鄂州市境)。在鄂境内,有一处著名的铜矿――大冶铜绿山。在当时,铜可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熊渠兵锋直指鄂,占领了包括铜绿山铜矿在内的广大土地。掘取长江中游的铜矿,是熊渠一生所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也是他所建立的最辉煌的功业。仰赖丰富的铜矿,楚国制造了锋利的武器,组建了精师锐勇,为楚国的振兴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熊渠不失为楚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楚国的崛起与楚文化的孕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就这样,从熊绎至熊渠(约前1042-前877年)的100多年间,楚国由弱变强,逐步摆脱了周王朝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此后,楚国历经若敖、蚡冒、武王、文王、成王、穆王时期,楚国国力逐渐增强,崛起之势,隐约可见。

公元前613年,年轻的楚庄王即位,其时尚不满20岁。当时,楚国国内政治腐化,奸臣争权夺利,政权极不稳定。在这种情形之下,楚庄王主持朝政,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他经常叹息:满朝文武大臣虽多,却不知到底谁是真心辅佐自己的贤臣良相,谁是祸国殃民的贼子奸臣。

为了辨识忠奸,楚庄王决定“以静观动”,上演一出宫廷“选秀大剧”。楚庄王通过暗中仔细观察,终于看清了群臣中孰忠孰奸。于是,当机立断,罢免奸佞小人,选用忠良贤臣。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出自这场宫廷“选秀”。同时,庄王还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广揽人才,兴修水利,重农务商,整饬军事,为楚国争夺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北上争霸,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庄王观兵周疆、问鼎轻重,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南国之楚,已深入中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后人称之为“天下大事尽在楚”。楚庄王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称霸中原,威播四方,楚国霸业进入到鼎盛时期,他也成为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进入战国,楚国渡过短暂的一段沉寂与低迷后,再次强势崛起。至楚宣、威王时期和怀王前期,楚国一跃成为一个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淮南子·兵略训》说:“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溪肆无景。”见于古文献与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广袤的地域中,设有郡、县、州、邑及封邑名的多达一二百个。其时,楚国疆域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全部,以及陕西、河南、山东、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几乎囊括半个中国,成为当时地域最广、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国家。后人谓楚国“江山五千里”,应该是实至名归的。在这一辽阔的地域中,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按《礼记·王制》的说法,所谓“中国”和“四夷”无所不包,故楚国是我国古代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楚国对境内各族,始终实行“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的开明政策,成为我国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融合中心,对我国民族融合与中国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楚怀王即位后,重用屈原等贤良大臣,针对时弊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屈原主张修明法度,以法治国,大力培养人才,选贤授能。但是,屈原的改革措施遭到楚国贵族的坚决反对。楚怀王忠奸不分,态度转变,终使改革无疾而终,国力大大削弱,国土大片沦丧,楚国再度由盛转衰。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长驱直进,攻入楚都郢。同年五月初五,屈原悲愤交加,投汨罗江自尽。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率部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至此,富有传奇色彩的楚国宣告灭亡,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南宋诗人陆游在《哀郢二首》中,深有感触地写道:“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楚国是我国周代历史最长的古国之一,若从周初立国算起,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为止,历时800余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楚国既融汇中原诸夏传统文化,又吸收本土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高度发达且风格独特、“亦夏亦夷”的荆楚地域文化。漫长的积聚,终于迎来新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荆楚地区的文化发展走上了一条个性化发展的道路,青铜冶铸技术高度发展,丝织刺绣技术后来居上,木竹漆器流光溢彩,老庄哲学独树一帜,屈骚文学“别创新体”,美术乐舞动人心魄。楚文化博大精深,精彩绝伦,不仅与中原文化比肩而立,竞趋争先,而且在很多方面已达到能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高度。特别是在楚国发展壮大和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楚文化的优秀内涵与卓异精髓日益凸显,我们将其归纳为五种精神:即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追新逐奇的开拓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融汇精神、崇武卫疆的强军爱国精神和重诺贵和的诚信和谐精神。由楚人创造的楚文化精神沾溉百代,流泽万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流传了五千年的农历正在逐渐走出大众生活。代代相传的习俗在淡化,祖辈们对自然的敬畏已然消失。我们在遗忘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应对造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原以为控制了自然和生活。其实它们正从我们身边离开。 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它们。更想留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法和风俗。也许留下这些不会带给我们些许经济意义,但是如果忘记,是否就和传统有了割裂?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大树会枯萎。没有了文化的滋养,满世界都会浮躁不安。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热门推荐
  • 女配养成系统

    女配养成系统

    看看逗比系统君,带着唐笑笑怎么快乐过着每一天?逗比系统在手,我怕谁?!
  • 亚德涅斯编年史

    亚德涅斯编年史

    最终,其他的物种和大部分魔鬼被消灭,剩下的恶魔,大部分躲入海洋,剩下的一部分成功的活到了火焰熄灭的那天。是的,亚德涅斯的海洋,史称七洋之海。那里成为了恶魔的温床,其实他有一个人类熟悉的名字:地狱。
  • 蒸汽蒸汽蒸

    蒸汽蒸汽蒸

    维多利亚时代前后,伊利斯帝国的前大皇女突然被一个奇怪的人拐跑后,这个世界就有点不正常了。
  • 那一年,我们爱过

    那一年,我们爱过

    “青艾,我没想到你竟然会这样对我,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你卖了房子车子,让我丢来工作一无所有,还要和我离婚,如果你现在在我面前,我真的会毫不犹豫的掐死你。”许晋文咬牙切齿的说道。青艾冷笑回到:“可惜你没机会了,从你背叛我背板你的婚姻那天起。”思绪回到那年秋天……
  • 轩影神剑之复仇

    轩影神剑之复仇

    当神话预言降临,魔兽被召唤,是神还是魔;他又将如何抉择的爱情;魔甲附体他并非神魔,将何以抗衡彻底完成他的复仇大计。
  • tfboys之我爱你王俊凯

    tfboys之我爱你王俊凯

    我是四叶草,我希望大家都能爱tfboys,祝tfboys永远都红。希望大家能看我写的小说,呵呵,我爱你们,四叶草们。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世界奇妙物语

    世界奇妙物语

    都是些大大小小的故事,总而言之,写的都是些脑洞大开的东西,有长有短,风格也不一样,可能温馨可能搞笑,可能合乎逻辑也可能不合乎逻辑,认真你就输了哦!P.S.看过《世界奇妙物语》的同学不要吐槽,没看过的推荐去看看~
  • 遗失的公主

    遗失的公主

    每一个童话故事里都有一个王子,穿着白色修身礼服,骑着高头白马,从远方慢慢走来,但是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找不到公主的踪迹,此刻公主可能正在为挑剔的的后母和姐姐准备参加晚会的礼服,又或者正忍着足尖的剧痛,为心爱的王子以及他的新娘翩翩起舞......但是故事的结局,王子肯定会找到他的公主,两人从此幸福生活,所以,每个女孩都是一时遗失的公主,让我们期待王子的归来。
  • 离别是为了重逢

    离别是为了重逢

    离别太悲伤或许离别不是永远快乐永存世间或许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