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驱车回公司,会议已经接近尾声。虽然总裁没有批评我,但我感到很不安,深怕这件事给总裁留下不好的印象。唉……夏博士,你说她会不会昨天闹跳楼,今天来公司泼硫酸,明天去我老家撒泼?一想到这些,我就害怕。她是不是心理变态啊?为什么别人都能和平分手,而我却要经历如此胡搅蛮缠的女人?我究竟该怎样才能摆脱她呢?我现在对她真的是一点感情都没有了。分手是必须的,但怎么分呢?有时我想,我这辈子都不敢再交女朋友了。
--Hugo
亲爱的Hugo: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经历过很多事情,好的事情我们是期望的、喜欢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但是不好的事情,就会带给我们很多压力、情绪和痛苦,而这些不好的事情,绝大部分都来自父母,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其他经验,但是我们不见得每次都能把这些压力、痛苦发泄出去,或好好地抚平,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积压在心里,然后过着该过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会将这些压抑透过任何渠道释放出去,比如说娱乐啊,唱歌、跳舞、打电动、看电影、逛街、旅游等,比如说运动啊,打球、跑步、游泳等,比如说与人聊天、用功读书等。其次是,生活中虽然会受伤,但是也会有温暖,所以一些东西也被一些爱、正面的能量给抚平了。
在成长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会改变的,而心理成长的过程也会让我们自己看开很多东西,放下许多仇恨,改变很多思想与看法。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OK的,都能健康地成长,甚至很多过去很“凄惨”的人,最后也能获得成功,然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些人却没那么幸运,他们因为这些“遭遇”,不断地埋怨,脾气也不是很好,思想变得很负面,导致他生活过得一团糟,从来没觉得幸福过,甚至一直是过着痛苦的生活。还有些人,没有很好地宣泄掉压抑在心里的东西,自身也没有很好地心理成长去抚平这些压在心里的东西,于是就这么一直压抑,直到爱人出现在她的眼前,只要爱人惹到她了,她就把过去的气全部发在爱人身上。
你就是那位爱人。那为什么你女友对别人不会这样,但是对你会如此呢?因为她毕竟也是正常人(我知道,对你来说,她干这些事情已经不是正常人了),所以她知道她无权利对别人如此,同时也不敢对别人如此。但是对你这位爱人就不一样了,因为你是“爱人”,所以你必须爱她,问题就出在这个“爱”上面。我相信你的女友,过去一定遭遇过许多创伤,所以在她潜意识里,她有很多准则是不允许某些行为发生在爱人身上的,因为一旦爱人有这样的行为,她就等于再次经历同样的痛苦,而这是她不愿意的。而且为了确保爱人不会有这些令她痛苦的行为发生,她又会衍生很多辅助的准则,要求爱人必须遵守。所以当你一旦触碰到这些准则的时候(对她来说就是你犯了一些错误),她就会非常痛苦,而为了逃避这个痛苦,她就非常愤怒,这个时候她就会连带过去压抑的愤怒,一起发泄出来。为什么她可以这样做?因为“爱”给了她理由,因为你是她爱人,就要好好爱她(用她的方式),如果你做错了,你就是在伤害你爱的人,你就是可恶至极的人,当然要对你发脾气,甚至要惩罚你。(虽然伤害一个爱你的人的确是个可恶的人,就像一个没事打太太的男人,是会令人神共愤的。但是你这里的问题是出在这个“伤害的行为”是由她来判定。)说到这里或许能解答你对她行为的疑惑,但是我知道你还是受不了。你应该要了解她这样的行为已经跟你无关,这是她自己的问题,所以你也不要太讨厌她,甚至憎恨她,否则你这样的心态无法帮到她,也就无法达成自己的愿望。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带她去做心理咨询,解决她过去的伤口,但这遇到的阻碍是她愿不愿意去,通常她是不愿意的,所以你的沟通技巧就变得很重要了。你不要抱着“你有病”的心态去跟她沟通,心态不对,说出来的话再伪装都不会成功,所以你的心里想的应该是“我想帮助我们两个离开这种困境”,然后再开口说话,才有可能成功。说话的内容应该把焦点放在“我们”,而不是“你”,是“希望我们好好的”,而不是以想要跟对方分手为目的。
如果上述办法不成功,你能做的事,就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作战被俘怎么办?只有认了,心才会平静。拿出坚定的勇气、决心,还有爱,去面对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你认为她有病,那就请你把她当病人,而不是敌人、瘟神。因为她的每一次极端行为,除了是宣泄愤怒外,也是需要爱的表现,但是这时候,你想逃都来不及了,又怎能面对她。就算你可以面对她,但是她的态度却无法让你靠近她,更不用说用爱来对待她了。是的,普通人也做不到,所以普通人早就分手了。而你越是想逃,她越是感受不到爱,她就越愤怒,她的愤怒像火烧一样,她需要的是像水一样的爱,但是你不但不浇水,还泼汽油,她心中这把火当然会越烧越旺。或许你会觉得她这样对你很不公平,或者认为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但是现在不是抱怨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要解决问题就要放下这种心态,真的“用心”想解决问题才行。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一天都不想多待,但是这心态导致的结果没用不是吗?所以你先要做的是,下定决心花一段时间,而且不是短时间,可能是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好好待她,不是说你要完全忍她,你还是可以有情绪、跟她吵架,但是你最大的功课是在事后要立刻安抚她,给她有爱的感觉,还有就像父母再怎么跟孩子吵架也不会跟孩子分手的安全感,这样她就会慢慢变好。我知道,你会有疑虑是,“如果我对她那么好,但是最终还是离开她,那她不是更会抓狂?”不,你错了,你还把她当作不会变的人,这就是你的误区了,因为既然她是会“变好”,她能变得像正常人一样面对事情,能接受你的离开,接下来就看你的功夫了。
双城生活,谁该责怪谁?
双城生活首先会遇到的问题不是距离,不是寂寞,而是信任的问题,如果彼此信任,那么即使两个人天南地北,也无法撼动你们的爱情。
Question:
夏博士,今天早上上班时,看见邻居Lingling的男友准时出现在楼下,给她个热气腾腾的蛋饼。突然联想起,每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他们可以牵着手一起逛街,为彼此精心挑选衣服或礼物;每一个晚上,他们都会在楼下依依惜别,男友会为她竖好领头,裹好围巾……他们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和呼吸,可以不用任何言语,只是用眼神表达爱意就足够。他们可以哭可以闹,可以肆无忌惮地撒娇,可以在对方生气不接电话的时候,捧着玫瑰、礼物守候在楼下。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多得自己都没有发现。而有的情侣却不可以,比如我和Benson。
我和Benson是玩微博时认识的。刚开始时他主动关注了我的微博,还经常评论,一回生二回熟我们就开始私信了。后来双方发现共同点很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热恋时我总觉得距离不是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广州,而我在上海,异地恋的缺点逐渐暴露了出来。
我们不能像同城情侣那样甜蜜地陪对方逛街,只好把礼物一次一次地寄过去;我希望他在我难过时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而他却只能用苍白的短信给予安慰;在我无助时他不能陪我一起面对困难,只能手里握着电话努力听我的呼吸和哭泣的声音;我生病了,只能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床上,或者独自去医院挂水;吵架时,受伤的总是两个人,解释不清,释怀不了。我总是形影孤单,看到别的恋人成双成对,自己心里一阵难过,最多只能发条短信或打个电话,告诉对方,我想你了……我们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三个月一次的见面,甚至更长的时间,离别时的痛苦远远大于见面时的欣喜。
我周围许许多多的异地恋,有几天结束的,有几个月厌倦的,有几年分手的,却很少有像我们这样还在坚持的。
夏博士,我不是没想过到他的城市工作,但父母决不允许,我是家中的独女,习惯了上海的生活,不知到了南方是否会适应。他在广州已有很好的事业基础,如让他放弃那边的事业来上海从零开始,我也于心不忍。每次我一提到想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他就支支吾吾,让我再给他多点时间,他一定能让两人在同一城市生活;但当我问到他期限时,他就不高兴了,说我在逼他。最后两人往往闹得不欢而散。
最近正在热播《双城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你的‘双城’,或者爱情,或者事业,或者家庭,或者什么也不是……只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路途。”我的双城没有嘉惠和京妮那么幸运,虽然他们历经磨难,但最终能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我和Benson却只能疲惫地两地奔波,渐渐磨掉了浪漫与激情,也磨掉了信任,最近他对我渐渐冷淡,我怀疑他是不是出轨了,但他说我这样不相信他没出轨都会被逼出轨。
夏博士,我们的爱情还有得救么?双城的疲惫生活,何时是尽头?
--Ellie
亲爱的Ellie:
虽然“双城生活”,就字面而言是讲在不同城市生活的情侣或夫妻,但是背后形成的原因、生活的心态、彼此连接的强度等,有太多的方面和因素需要考量及探索,而不是如一般人看到“双城生活”这四个字想得那么简单或以为这种生活就一定很艰难。首先要讨论的是,过着双城生活的两个人的身份问题,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如果是像你们现在一样的“情侣”关系,过双城生活首先会遇到的问题不是距离、不是寂寞,而是信任的问题,如果彼此信任,那么即使两个人天南地北,也无法撼动你们的爱情,相反地,因为远距离的分离,反而让你们对彼此更加地思念,对彼此的爱意有增无减,每次的见面也如同干柴烈火,巴不得多一些在一起的时光,分别时也总是依依不舍。但是如果彼此开始有了一丝怀疑、不信任,那么双城生活就如同梦魇,开始怀疑对方会做对自己不忠的行为,轻者只是自己担心,并没有去批评指责对方,但是自己过得不安稳。重者会开始监督对方、控制对方,而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分手。有些人会认为不信任就是因为距离远,这是个误区,这跟距离无关。但是大脑通常会给自己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所以认为跟距离有关,但事实上不信任就是来自于内心对对方的不信任,很多即使住在同一城市,甚至已经住在一起的伴侣,也会有不信任的问题产生,而你如果问她们为什么不信任对方,她一定会给你理由,否则,世上有谁会无缘无故地怀疑人呢?不过你们没有这个问题,你们并没有信任危机,这是你们做得很棒的地方,所以双城生活对你们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因为你们还属于恋爱阶段,而当你们对未来开始有打算,甚至要论及婚嫁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但是你们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要如何过双城的生活”,而是“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城市到对方的城市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