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7700000060

第60章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20)

太后交给李总管一张单子,上面写着她想看的戏剧,其中大多是神话故事。第二天,我们就听了其中的一出。

这天,太后去午休后,戏剧表演还在继续。这时我遇到正要回寝宫的皇上。看到他身边只有一位太监服侍,我很惊讶。这位太监是皇上绝对信任的贴身太监。他问我要去哪里。我告诉他我要回房休息一会儿。皇上说已经很久没见到我了,他这句话让我笑起来,因为每天早朝的时候我都能见到他。他说:“自从开始画像后,我就很少有机会像以前一样和你聊天了。你大部分时间都与这位女画家在一起,恐怕我的英语是不能进步了,现在都没有人能帮我学习。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尽管你看上去很高兴,但我想实际上也一定枯燥极了。那位画家难道没发现你和她在一起只是为了监视她吗?”我告诉他,我非常谨慎,绝不会暴露自己。此外,我觉得卡尔小姐并不认为我在监视她。

于是皇上说:“我听到一个传言,说是等这位女士完成太后的画像后会为我也画一幅,我很想知道这话是谁说的。”我告诉他,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我问他是否想要一幅自己的画像。皇上却说:“这个问题真是很难回答,你应该最清楚我是不是应该画像。我见太后拍了很多照片,甚至连太监也在照片里。”我立即明白了皇帝的想法,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用我的小柯达拍些照片。他看起来很吃惊地问道:“你也能拍照片?如果这样做是不是太危险,等哪天有机会我们不妨试试。不要忘了,但是,我想我们要非常谨慎才是。”

接着,他换了一个话题说:“既然现在我们有时间说话,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希望你能如实回答。那些洋人是怎样看待我的?他们认为我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吗?他们觉得我聪明吗?我非常想知道这些。”我还没来得及回答问题,他又接着说:“他们认为我不过是个孩子,这我很清楚,不过也没关系。告诉我,他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我回答说很多洋人都向我打听皇上的情况,比如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洋人从来不会表达他们对皇上的看法,他们只知道皇上身体很健康。“如果有人对我本人及我在宫中的地位有错误的看法,”皇上接着说,“这都是由于中国宫廷极端保守造成的,我不想主动说些什么,也不想做什么,因此外界也就没办法了解我的情况。在他们看来我不过是一个傀儡。这些我都知道。如果将来有人向你问起我,只要如实告诉他们我的处境就可以。对于国家的发展,我有很多想法,但是你也知道,我没办法实施我的想法,因为我不能做主。我相信,凭借太后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的,即使她有足够的力量,她也不会去改变中国的现状。对于改革,恐怕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皇上继续说,如果他能像欧洲国家的君主那样到世界各地走走该多好,但是这种事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我告诉他,已经有几位公主提出想去圣路易斯博览会看看。我还告诉他,如果这件事得行的话会是一件好事,这样他们就能亲眼看到中国和外国之间的不同。皇上对于这件事深表怀疑,因为在此之前,这样的事情还闻所未闻。

我们谈了很长时间,大部分是关于国外风俗习惯的,皇上说他很想去欧洲亲眼看看那里的一切。

这时,我的一个太监过来说太后已经醒了。于是,我匆忙地与皇上告别去了太后那里。

十月来临了。

第一天就下了雪,李总管过来询问太后她的大寿庆典是否照常在颐和园举行。我们之前提到过,颐和园是太后最喜欢的居所。所以太后很快给出肯定的答复,庆典也开始进入筹备阶段。李总管拿来一张名单给太后过目,上面列着所有格格的名字和头衔,以及大清官员妻子和女儿们的名单。太后从中挑选出一些能够参加她生日庆典的人。这次,太后挑选了四十五位女士,到时候太后会通知她们出席她的生日庆典。我一直站在太后椅子后面,她转身对我说:“往常我是不会请这么多人的,但是今年例外,因为我想让你看看她们穿衣打扮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宫廷礼仪是多么无知。”

十月六号,庆典开始了。卡尔小姐暂时回到美国的公使馆,我们母女三人又回到宫里。初六的一大早,太监们就在走廊和树木上张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和灯笼。七点左右,客人们陆续到来。我非常同意太后对这些人的看法。太监们把这些客人介绍给女官们,但这些客人看起来非常羞涩,话也很少。他们被带到侍应室,人实在太多了,我们女官们只能站到外面的走廊里。有些客人的服装非常昂贵,但是服装的颜色大多很过时,她们的举止言行也显得拙略难看。我们观察了她们一会儿,就去向太后报告了。

在这样的场合,太后一般都兴致高昂,她开始问我们很多问题。她问,在这些访客中,我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位中年女士,打扮得就好像新娘一样。她说这位女士是今天到场的人中唯一一位嫁给汉族官员的满洲女子,之所以邀请她是因为之前她与宫廷有些关系。太后说她也只是听说过这位女士,此外她还听说这位女士非常聪明。我们没有见到这位女士,于是告诉太后或许她现在还没有到。

太后很快穿戴好,一切妥当后,她走进大殿。李总管将客人带进大殿面见太后。女官们在太后的御座后面一字排开。这些客人进殿后,有人叩头,有人作揖,还有人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事实上,看上去每个人都不知道要对太后行哪些礼。太后讲了一些欢迎的客套话,并感谢大家送她的礼物。

我愿意在这里写一下,与大家公认的相反,太后对于她得到的礼物或者服务,无论多么无关紧要,都会表示感谢。

对于大家的局促不安,太后一看便知,她吩咐李总管带大家到他们各自的房间去看看,并告诉她们不必拘礼,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去休息一下。她们顿在那里,不知道到底该走还是留,直到太后对我们说:“带她们去见见皇后吧。”

当我们到达皇后那里的时候,一一见过皇后,客人们已经不像刚来时那么拘谨。皇后告诉她们,如果有不懂的事情或者想了解宫廷礼节,女官们会非常乐意给她们必要的帮助。皇后又说最好每位女官负责几位宾客,这样在初十的典礼上,就能免于出现什么差错。就这样,皇后分配给女官们每人几位宾客,女官要负责照管他们,还要教会她们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的场合。

太后午休的时候,我去看了一下我负责的几位客人,这其中就有太后提到过的那位“新娘”。我走过去很快取得了她的好感,我发现她非常有趣。很明显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与大多数满洲女性不同,我发现她读写能力都非常好。然后,我向大家讲解了一下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向太后致敬,这些都是必要的。我不知道之前是不是提到过,每当有人与太后讲话的时候,她们称太后“老祖宗”,提到他们自己的时候,不是说“我”,而是用“奴才”代替。所有的满族家庭都有这样类似的习惯。晚辈们叫长辈的时候都按辈分称呼,长辈叫晚辈的时候则直接叫名字,像“你”“我”这样的人称代词一概免之。

太后对这些规矩很讲究,必须严格遵守。

在典礼开始的前四天,这些客人们一直在学习宫中的礼仪,要么就是去听戏。

像平日一样,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去服侍太后并报告前一天发生的趣事。然后,所有人都先于太后赶到戏院,在院子里按纵队排开等候太后驾临。太后一驾临,所有人都下跪迎接,站在队伍最前列的是皇上,接下来是皇后、瑾妃、格格、女官,排在最后的是宾客们。太后走过戏台,进了对面的屋子,大家方能平身。典礼的前两天,一切风平浪静。但是到了第三天早上,皇上忽然转过身来说:“太后来了。”我们所有人马上都跪下来,这时,只有皇上一个人站在那里朝我们哈哈大笑。原来太后并没有来,所有人都大笑起来。他从来没有因为这样的一个玩笑而这样开心过。

初九晚上,女官们都没有睡觉,因为初十早上我们要及早动身。已经通知客人们初十早上要乘坐轿子去山顶上太后的专用大殿,等待我们到达。她们早晨三点到那里,我们跟随其后出发,将近破晓的时候到达。之后不久,太后也到了,庆典开始举行。这次的庆典与之前提到过的皇上的生日庆典并无大异,无需详细介绍。但是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初十早上一大早,我们每个人都要带几百只不同种类的鸟作为送给太后的一件礼物。每年生日的时候,太后都要做一件事。她会自掏腰包买上一万只鸟,然后放飞它们。大殿前的院子里挂满鸟笼,看上去非常壮观。太后会选定吉日,命令太监们拿上鸟笼跟在她身后。今年选定的吉日是下午四点。太后带领宫里所有人来到山顶,那里有一座寺庙。太后首先要烧香祈祷,然后太监们每人手拿一只鸟笼跪在太后面前。太后依次将鸟笼打开,一边注视着鸟儿们越飞越远,一边不停地祈求老天,希望这些鸟儿不要再被捉到。太后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表情非常严肃。我们则在一边低声地讨论哪知鸟最漂亮,哪些是我们想自己留着喂养的。其中有几只鹦鹉,有粉红的,也有红色和绿色的。这些鹦鹉都被锁链锁在架子上。当太监们解开链子的时候,这些鹦鹉也还是一动不动。太后说:“真是有趣,每年都有几只鹦鹉不愿飞走,我只能收养它们,直到它们老死。看看,它们不飞走了!”正在这时,李总管来了。太后告诉他刚刚发生的事情,李总管立即跪下说:“太后仁德,这些鹦鹉知道太后仁慈,希望永远陪在太后身边服侍太后。”

这个仪式称为“放生”。据说这是大功大德,一定能够得到上天的恩赐。

一位女官问我对鹦鹉不飞走的看法,我告诉她这件事真的很奇怪。她说:“这事很简单,一点都不奇怪。总管早就吩咐这些太监,提前买下这些鹦鹉精心训练。每天太后午休的时候,这些鹦鹉就被带到这里适应环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太后开心,或者说愚弄太后,这样做太后就会以为是她的仁慈感动了这些动物,它们才愿意留下来陪她。”她又接着说:“最可笑的是,太后放飞这些鸟的时候,早有太监在山后边等着捉住这些鸟去卖钱了,所以,不论太后怎样为它们祈祷,它们还是会立马被人捉去。”

庆典持续到十月十三,这期间,每天都有戏剧上演,除了享乐,大家都不用做什么事情。十三日,客人们接到庆典结束的通知,当天晚上,他们向太后请过安之后,收拾完一切,第二天一大早就早早离宫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忙着为迁往西苑做准备。太后翻过她的老黄历后,最终选定十月二十二日为搬迁吉日,因此二十二日早上六点,宫里的所有人都离开了颐和园。那天雪下得很大,路滑难走。像平时一样,我们坐在轿子里。那些不用担轿子的太监骑马,石头路面非常滑,几匹马都滑倒了,太后的一位轿夫也失足滑倒,将太后摔倒在地上。一时间马突然狂奔起来,太监不停地高喊“停下来”“停下来”,还听到有人说:“去看看她还活着没有。”我立刻意识到一定出事了。整个队伍停下来,路也被堵死了。当时我们正行进在通往西直门的石板路上。终于,我们看见太后的轿子放在地上,我们走下轿子,去看到底怎么回事。很多人都在激动地谈论着什么,我忽然惊恐起来(因为那段时间,我们刚刚听到有谣言说,革命党人要将宫中的人全部杀光,尽管我们都听说了这件事,但是没敢告诉太后)。我马上走到太后轿子前,看到太后正镇定自若地坐在轿内,对总管发布口谕,叫他不要惩罚这名轿夫,因为这也不能怪他,路面实在太湿、太滑。李莲英说一定不能这样了事,肯定是轿夫自己不小心,抬着老佛爷的轿子,他竟敢这样不小心。说完,李莲英转过头去对司刑太监说:“打他八十大板(这些司刑太监随身携带竹棍待命,比如眼下的这种场合)。”这位可怜的轿夫,跪在泥泞的地上听候发落。司刑太监把他带到一百码开外的地方,按倒在地,开始执行刑罚。没多久,八十大板就打完了。让我惊讶的是,这位太监从地上爬起来,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平静如常。在我们等待的时候,一位太监端来一杯茶,我把茶水递给太后,问她有没有受伤。太后笑着说没事,吩咐我们继续上路。关于这茶,我说明一下:这是太监们早就准备好的,每次宫里迁移的时候他们都会带上一个小火炉和热水,但是很少用到。

像平时一样,所有的女官抄小路提前进宫,以便迎接太后。我们在院子里等了很久,都快冻僵了,太后的轿子才到。轿子经过的时候,我们全都跪下。等轿子经过后,我们起身随她的轿子进宫。太后也抱怨天气太冷,吩咐在大殿中生火。这些火炉都是用铜制成,可以手提,内壁围以粘土,在室外燃着,待到烟散尽后,再拿到室内。这样的火炉拿进来四只,殿内的门窗都关得很严实,不能通风,很快我就感觉恶心起来。但是我依旧忙着整理太后的东西,直到不省人事。

第二天早上,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便问我这是在什么地方。但当我听到太后在隔壁房间吩咐什么的时候,我才放心。一位女官端来一杯萝卜汁,说是太后吩咐的。喝下萝卜汁之后,我感觉舒服了很多。有人告诉我,太后已经休息了,我听后便又进入睡梦中。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太后正站在我床边。我努力想起身,但发现自己太虚弱了。于是,太后叫我继续躺着,静心休养,很快就会没事的。太后说,我最好能睡在她卧室附近的地方,并吩咐太监,房间准备好了就马上把我搬过去。每隔几分钟,太后就会派人来问我的病情怎么样了,想吃些什么东西。按照宫里的规矩,必须站着接受太后的谕旨。但我几次试着站起来都无济于事。这样反复折腾,结果病情更严重了。

快到晚上的时候,李总管过来看我,还带来几盘蜜饯。他人很和气,还告诉我说太后很少为哪位女官操心,我很幸运,还说可见太后有多喜欢我。他坐着说了会儿话,让我多吃些蜜饯。我这会儿什么东西都吃不下,更不用说蜜饯了,于是只好叫他留在那里,稍后我会吃的。临走的时候,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他讲。李总管的这次到访,让我很是惊讶,想平日里他很少注意我们这些女官。但是后来有人告诉我,他之所以这么和气,是因为太后喜欢我。

第二天早上,我已经能够起床,于是又开始工作。我去见太后,叩头感谢她在我生病期间的大恩大德。太后说,她已经从李总管那里得知我昨天晚上就已经好多了,见我今天就能起身走动,她很高兴。她说这点小病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因为我不习惯火炉里的煤气。

雪停了,太后决定第二天就去为卡尔小姐选一个继续作画的地方。我提议,如果我们等卡尔小姐来到后,让她自己选择选择合适的工作地址岂不更好。太后说,这绝对不行,如果让卡尔小姐自己决定,指不定她会选一处不允许她进入的地方。当然,宫里有些机密的地方是卡尔小姐不能去的。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本书内容包括:天元末日杨坚攘政、英俊少年是晋王、班师凯旋名声远扬、兴科举推律制等。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贝多芬(名人传记丛书)

    贝多芬(名人传记丛书)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热门推荐
  • 言出莫北

    言出莫北

    林北,一个普通小编辑;白言,当红作家。偶然的相遇,却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 TFBOYS学长等等我

    TFBOYS学长等等我

    秋家唯一的女儿秋雨娴对转校生王俊凯一见钟情,于是开始了穷追猛打式的进攻……
  • 铸九州

    铸九州

    《铸九州》,开篇第一句:“铸九州,霸天下,建仙朝,聚气运,逆因果,转轮回,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九冥决》,开篇第一句:“九冥决,通幽路,斩因果,助轮回,立地府,掌生死,冥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诅咒,两篇同根同源的神秘功法再次相遇,到底会碰撞出如何璀璨的花火?书友群:251614386ps:好吧,我承认这群自从建了之后,就没进去过几个真正的书友!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网王之国殇

    网王之国殇

    一场大火,让菖蒲丧失了原来的家。“妈妈……妈妈……”那是无助的呼唤。“谁来救救我!”可怜的少女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独自撑起了一个家。世界的那一头,菖蒲无奈成为杀手,走向了黑暗的深渊。突然,菖蒲遇见了一道光,一道闪亮的光,将菖蒲拉了起来,让她走向了光明……黑影、谜团、消失的亚特兰蒂斯王国、神秘的孤岛……爱情的力量让他们相生相克,擦肩而过,因一个转身,又让他们久久不分离……(植物组bg,三种结局,分三卷,首发幸村,白石,不二)多谢支持,内无广告、废话等。望采纳!谢谢大家!雨鹓2016.1.20
  • 边伯贤之你是年少的欢喜

    边伯贤之你是年少的欢喜

    那一年,男孩17岁,女孩14岁。那是一个充满夏日气息的日子,他们共同携手,站在沙滩上,看着太阳渐渐落下来。他们互相约定,八年之后,必会在一起。可是,自从一次意外,让男孩改变了性格。他开始变得不可让人靠近,冷血,面对这样的伯贤,女孩该怎么让他相信,那个八年前共同许下盛夏之约的人,就是她?
  • 天都烟云

    天都烟云

    这是政协海原县委员会首次印刷出版的第一部海原县文史资料专辑。全书收录史料计54篇,按内容分为红军西征、抗战烽烟、解放海原、剿匪平叛、军民情深、史海钩沉、民国见闻、民族之风、人物春秋、教育历程、区域旧治、文化探秘共十二类。
  • 轮回剑主

    轮回剑主

    剑断生死轮回,逆乱阴阳乾坤。这是一名少年孤胆逆袭,踏上战帝之路的故事。传闻中,数万年前,上古战帝坐化,天地至宝五行灵珠遗失在玄天世界的各个角落。又有传闻,曾经执掌轮回之剑,镇压玄天世界气运的太古龙神不知所踪。在无尽的域外深渊世界,一盘操控天地的大棋,一次……
  • 轮回怅

    轮回怅

    血神轮回之怅,此战注定惊艳,看血神轮回寻前世之因果!
  • 地府无双

    地府无双

    三千世界,孕育无尽生命、产生无限智慧。小山世界由五块大星域组成。你们这些老不死的东西给我听着,现在东灵青星域的强者都给异世界灭了,那李家最强被人抓走切片了。我们这仙人世界要不了多久便会被奴役,变成那奴役世界,你们现在求小爷,小爷便救救你们。南昆仑老祖:我等愿意以林公子为首,望林公子不计前嫌。西灵山老祖:还请林公子救救我们西灵山,我们愿意以您为主。北瑶池大星域老祖:奴家早已是你的人了,还要提些要求真是过分,你便救救我们瑶池吧。中灵界老祖:我们愿意尊您为中灵界唯一至尊还望您带领我们杀向东灵青将那些异界生物赶回它们的老巢。林萧:给我来几百个女帝侍寝,几百头神兽拉车,几百座灵山修炼,几百件神器防身。
  • 太古天

    太古天

    第一次正二八经的写点东西,还望大家给些建议。本书不是无限,主角不是无敌,没有后宫更没有YY,但是,热血自然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