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写作宗旨是曾国藩教诫儿辈坚持莳蔬晒菜。种蔬菜、晒小菜,虽是小事一桩,但却能培养成勤劳节俭的好家风,因此“足验人家之兴衰”。
用财太奢最可耻
【原文】
富托修理I日屋,何以花钱至七千串之多?即新造一屋,亦不应费钱许多。余生平以大官之家买田起屋为可愧之事,不料我家竟尔行之。澄叔诸事皆能体我之心,独用财太奢与我意大不相合。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于。
尔于经营外事颇有才而精细,何不禀商尔母暨澄叔,将家中每年用度必不可少者逐条开出,计一岁除田谷所入外,尚少若干,寄营余核定后以便按年付回。……余将来不积银钱留与儿孙,惟书籍尚思添买耳。
——节录自同治六年二月十三日《谕纪泽》
【注释】
①富指曾家富厚堂。
②造物:古时以为万物是天造的,故称天为造物”。
【译文】
富厚堂修理旧屋,为什么花钱至七千串之多?就是新建一栋房屋,也不应花费这么多钱。我生平常常以做大官之人家大花钱财购买田地、兴建房屋为有愧之事,没料想到我们家竟然由你做出这种事。你的澄叔样样事情都能合我的心意,唯独用财过于奢侈与我的意见大相径庭。大凡身居官位的人不可以有清正廉洁之名,如果名义上清廉而实际上不清廉,尤其要引起老天爷的愤怒。
你于经营筹划外边的事颇有才干而且精明仔细,为何不请示你母亲及你澄叔,将家中每年用度中必不可少者逐条开出清单,综计一年除去租谷收入之外还少多少,寄来营中经我审定后,以便按年付回给你。……我将来不准备积聚银钱留给子孙后代,唯有书籍一项还想多添购一些。
【评析】
曾国藩在篇中对于其子曾纪泽自作主张修建旧屋而花钱过多的行为感到气愤,反复告诫他用钱太奢为可耻之事,并明确表示不打算留下过多的钱财给子孙后代,要求他们自谋生计,早作自立之打算,这一思想在清末那种政治腐败的环境和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对儿女不要看得过于娇贵
【原文】
尔之天分甚高,胸襟颇广,而于儿女一事不免沾滞之象。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尔夫妇视儿女过于娇贵。柳子厚《郭橐驼传》所谓“旦视而暮抚、爪肤而摇本者淤,爱之而反以害之”。彼谓养树通于养民,吾谓养树通于养儿。尔与冢妇宜深晓此意于。庄子每说委心任运听其自然之道,当令人读之首肯,思之发(说明:原文如此)。东坡有目疾不肯医治,引《庄子》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吾家自尔母以下皆好吃药,尔宜深明此理,而渐渐劝谏止之。
——节录自同治八年二月十八日《谕纪泽》
【注释】
①柳子厚:指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
②冢(zh6ng)妇:摘长子的妻子。
【译文】
你的秉性天赋甚高,胸怀也颇为广大,然而对于儿女一事仍不免浸染积留着牵挂过多的现象。我看乡村中那些贫苦人家的儿女,父母把他们看得越低贱,就越易于长大成人曰而那些富裕人家的儿女,父母把他们看得越娇贵,就越难于成为人材。你夫妇把儿女看得过于娇贵,柳宗元在《郭橐驼传》中所说“早上细心看护而晚上百般爱抚、掐其皮肤而动摇其根本者,爱之而反以害之”。有人说养树之法适宜于养民,我认为养树之法适宜于抚养儿女。你作为长子应当与你的妻子深刻体会这个意思。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周常常说的听任本心自然和任凭命运摆布的道理,令人读起来点头称善,思索起来回味无穷。苏轼也有患眼疾不肯医治的说法。引述《庄子》一书说院“只听说顺应天下,没听说治理天下”。我们家自你母亲以下都相信吃药能治病,你应当深明上述道理,而渐渐对他们加以劝导制止才对。
【评析】
曾国藩在篇中道出了一个很中肯的观点,即父母对于儿女过分娇惯、宠爱,不仅对他们没有益处,反而有害于他们的身心。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那些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是值得领会和借鉴的。
【原文】
……在两江交卸时①,尚存养廉二万金于。在余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转瞬即已立尽。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③,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毕,只准赢余,不准亏欠。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负始愿,然亦不愿子孙过于贫困,低颜求人,惟在尔辈力崇俭德,善持其后而已。
——节录自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谕纪泽、纪鸿》
【注释】
①两江:指两江总督。
②养廉:薪水之外按职务等级毎年另给的银钱。
③陆梭山:人名,待考。
【译文】
……我在交卸两江总督官职时,还存有朝廷额外给予我的两万两银子。我当初没有料到竟有这么多,但像今天这样放手用去,转眼就会马上用光。你们以后持家,要学陆梭山的办法,将每月要用多少两银子限定一个固定的数目,另外封好秤出来。本月用度告一段落,只许有节余,不准有亏欠。衙门奢侈之风气,不能不彻底痛改。我带兵之初,就立下志向,不取军营钱财来肥私囊,今天所幸这件事被我基本上做到了,但我不愿意子孙过于贫困,低三下四地去求别人施舍,只有靠你们大力推崇节俭的美德,善于操持以后的生活。
【评析】
曾国藩在此篇中教诫儿子,如果不谨守节俭,再多的银子也会用完,再大的财产也会花光。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把每月的用度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数目内,并大力推崇节俭的美德,善于操持以后的生活。
“孝友”二字须切实讲求
【原文】
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其次则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常常以吉祥善事代诸昆季默为祷祝,自当神人共钦淤。温甫、季洪两弟之死,余内省觉有惭德于。澄侯、沅甫两弟渐老,余此生不审能否见。尔辈若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亦足为我弥缝缺憾耳。
——节录自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谕纪泽、纪鸿》
【注释】
①共钦:钦,敬。共钦:共同敬仰。
②内省院内心反省。
【译文】
你们侍奉两个叔父要同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叔母要同侍奉母亲一样,看待堂兄弟要同同胞手足一样。……其次要和他们相亲相爱,希望他们既富且贵,常常替他们默默祷祝吉祥如意,自然会得到天人的共同敬仰。对于温甫、季洪两个弟弟的死,我经过内心反省觉得很惭愧。澄侯、沅甫两个弟弟也已渐渐老了,我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他们?你们如果能够从“孝友”二字上切实讲求,也足以为我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了。
【评析】
曾国藩在此篇中殷切希望两个儿子对待叔父、叔母和堂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同胞兄弟一样,不要有半点悖逆和怠慢之意。这是因为“家和福自生”。而家庭和睦兴旺的主要根源在于子弟能够做到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这一有关修身齐家的观点,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体弱不宜随便服药
【原文】
尔体甚弱,咳吐咸痰,吾尤以为虑,然总不宜服药。药能活人淤,亦能害人。良医则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曰庸医则害人者十之七②,活人者十之三。余在乡在外,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盂,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见理极明,故言之极切,尔其敬听而遵行之④。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尔每餐食毕,可至唐家铺一行,或至澄叔家一行,归来大约可三千余步。三个月后,必有大效矣!——节录自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活:救治;救活。
②庸医:指那些医术不高明又没有责任感,缺乏医德的医生。
③方药:指处方所配的药剂。
④其院当。
⑤养生家:精通养生术的人。养生:保养身心。
【译文】
你身体非常虚弱,咳吐多痰,我对此极为担心。但总不应服药。因为药能救活人,也能危害人。医术高明而又有责任感的医生能医治好的病人不过十分之七,医治不好反而伤害的病人有十分之三曰蹩脚的庸医伤害的病人却多达十分之七,而勉强救治好的病人也不过十分之三。我不论在家乡或者在外边,凡是我所亲眼看到的几乎都是蹩脚的庸医。我很怕医生危害病人,所以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开给我的那些药方,也不叫你服用乡间医生开的药方。这其中能够见得着的道理是十分明白的,所以我说给你们听的也很恳切,你应好好地把我说的话听进去,并且照我说的话去做才好。每天吃饭以后可走上几千步,这是养生家的第一秘诀。你每餐饭后,可去唐家铺走一走,或者去澄叔家走一走,连同返回来所走的路程,大约有三千步了。三个月以后,必定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评析】
曾国藩在篇中提出有病“总不宜服药”的主张,似有偏颇之处,但他强调当时“乡间多庸医”是符合事实的。特别是他提倡“饭后走数千步”的养生之术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重在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
多食蔬有利于节俭和养生之道
【原文】
吾近夜饭不用荤菜,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令其烂如臡①,味美无比,必可以资培养(菜不必贵,适口则足养人),试炖与尔母食之(星冈公好于日入时手摘鲜蔬,以供夜餐。吾当时侍食,实觉津津有味。今则加以肉汤,而味尚不逮于昔时)。后辈则夜饭不荤,专食蔬而不用肉汤,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颜黄门(之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②,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③,所以教家者极精。尔兄弟各觅一册,常常阅习,则日进矣。
——节录自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谕纪泽》
【注释】
①简(M):有骨的肉酱。
②颜黄门:即北朝颜之推,撰有颜氏家训》,叙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黄门,即古代官名。
③张文端:即清朝张英,谥号文端,撰有聪训斋语》。
【译文】
我近来晚饭不吃荤菜,用肉汤炖一两种蔬菜,把它们炖烂像肉酱一样,味道鲜美无比,必定可以用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菜不必贵,适口就足以养人),你试着炖给你母亲食用(星冈公喜欢在太阳落山时手摘新鲜蔬菜,用来做晚餐。我当时服侍他吃饭,实在觉得津津有味。如今加入肉汤,味道反不如以前)。后辈晚饭不吃荤菜,专吃蔬菜而不用肉汤,也是养生的菜肴,而且是崇尚节俭的办法。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写于动荡不安的世道,张英的《聪训斋语》写于安定平稳的时期,所以用来作家庭教育的读本是很好的。你们兄弟各找一册来常常阅读学习,那么每天都会有进步。
【评析】
此篇写作宗旨是告诫儿子崇尚节俭。大鱼大肉并非就是养生的菜肴;而夜饭不荤,专食菜蔬,既养生,又是崇俭之道。从科学养生和崇尚节俭两个方面对后辈进行了言传身教。
养生之道在于戒恼怒知节啬
【原文】
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淤。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检约于,不使太过。余八本匾中盂,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又尝教尔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此外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凡多服药饵,求祷神祗,皆妄想也。吾于医药、祷祀等事,皆记星冈公之遗训,而稍加推阐,教示后辈。尔可常常与家中内外言之。
——节录自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谕纪泽》
【注释】
①节啬:即节俭不浪费。
②检约:即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