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尊重和保护西藏各地和邻国教徒的宗教信仰,中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制定了相关规定,同印度、尼泊尔等邻国签订了允许信教徒入境朝圣的有关条文及事项。1997年中国国务院就西藏阿里地区对外开放朝圣事宜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更加方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徒的朝圣活动。
世界上最美之山
梅里雪山属横断山脉,位于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饮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距离昆明849千米。主峰卡格博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高峰,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之山”。太子十三峰环立于卡格博四周。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它逶迤北来,连绵十三座峰,座座晶莹,峰峰壮丽。范围大致在东经98°30′—98°52′,北纬28°16′—28°33′之间,南北纵长30千米,东西宽度36千米。
梅里雪山从峰顶到山脚澜沧江边明永河入口处(海拔2038米),高差达4700米。在水平距离14千米的范围内平均每向前1千米就得上升360米,可见山势之陡。以它为中心,周围有20多座终年积雪的山峰,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每年夏季,山脚河谷气温可达11℃—29℃,高山则为—10℃—20℃。年降水量平均为600毫米,大都集中在6—8月,此期间气候极不稳定,是登山的气候禁区。
在这一地区有强烈的上升气流与南下的大陆冷空气相遇,变化成浓雾和大雪,并由此在卡格博峰下形成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性、海洋性现代冰川。雨季时,冰川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00米的森林;旱季时,冰川消融强烈,又缩回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于降水量大、温度高,就使得梅里冰川的运动速度远远超过一般海洋性冰川。剧烈的冰川运动,更加剧了对山体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闻之色变的悬冰川、暗冰缝、冰崩和雪崩。
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梅里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梅里雪山既有高原的壮丽,又有江南的秀美。蓝天之下,洁白雄壮的雪山和湛蓝柔美的湖泊,莽莽苍苍的林海和广袤无垠的草原,无论在感觉上和色彩上,都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
这里植被茂密,物种丰富。在植被区划上,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类型,在有限的区域内,呈现出多个由热带向北寒带过渡的植物分布带。海拔2000米到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种云杉林构成的森林,森林的旁边,有着绵延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无数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满山的杜鹃、格桑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犹如一块被打翻了的调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构成的巨大绿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红。林间分布有肥沃的天然草场,竹鸡、獐子、小熊猫、马鹿和熊等动物活跃其间。高山草甸上还盛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
梅里雪山北与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连接,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十三峰中最高的卡格博峰,为云南第一高峰,海拔为6740米。它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故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号。它是康巴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30年代探游过世界不少名山大川的美国学者洛克博称卡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
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赶来朝拜这座心灵中的自然丰碑。他们围着神山礼拜,少则七天,多则半月,这在当地被称为“转经”。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百十倍,匍匐登山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卡格博峰下,冰斗、冰川连绵。其中“明永恰”和“斯恰”如两条银鳞玉甲的长龙,从海拔5500米往下绵延至2700米的森林地带,离澜沧江面仅800多米,这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海洋性的现代冰川。
卡格博峰南侧,有瀑布自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称“雨崩神瀑”。每年夏季冰雪消融,一股股水流沿崖壁飞泻,像千万匹白练飘然而下,飘飘洒洒,十分壮观。若逢阳光返照,云雾蒸腾,便有彩虹出现,美如天上仙境。
人类虽已征服了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所有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由于卡格博峰复杂的地形和变幻莫测的气候,至今仍是无人成功登顶的“处女峰”。早在1902年,英国派出一支登山探险队首次向神女峰发起冲刺,结果以失败告终。后来,美国、日本、中日联合等4支登山队,接连4次大规模向神山攀登,均无一次成功。1991年1月,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在卡格博峰下不幸全部遇难。消息传来,震惊世界,被列为当年十大体育新闻之一,成为人类登山史上悲壮的一页。
事实上,这里的藏民不愿任何人登上这个只属于他们的神山。原因很简单,“神山登上去要触犯神灵。”“神山是神圣的,要磕头、朝拜的,是不可征服的。”藏族同胞习惯于将雪山都称之为神山,认为山上有雪,则必定是因为有神灵的保佑。所以,数千年来,当藏族人要攀登这些雪山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意在向神灵祷告,不要触犯神灵,保佑自己一路平安。
梅里雪山是中国发生雪崩最频繁的雪山,梅里雪山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非常美丽的雪山,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登山探险家都向往着它。这里地理位置特殊,终年被湿润的云雾缭绕,即使严冬季节也很难得一展真容。往往在那里驻扎一二个月,只有一两天能看清主峰卡格博(6740米)和它附近四座“神峰”的真面目。
梅里雪山,是座美丽而危险的大雪山。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喀斯特漏斗群,又称乐业天坑群。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乐业天坑群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占地约20平方千米。初步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并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宽420米,东西走向600米。大石围天坑(又名乐业地下龙宫天龙口)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
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呢?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地下暗河长期腐蚀造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后引起地表大面积坍塌所致。
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类似的天坑。近年在重庆南川地区也发现了3个深约300米的天坑。而乐业天坑之多之深却是科学待解之谜。
乐业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天坑的底部则是一片人类从没有涉足过的极为罕见的原始森林,面积达几十平方千米,森林里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专家们认为,这里极有可能会发现一些已经被认为是绝迹的动物,如洞螈、盲鱼等。它们是两种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远古动物,视力退化,目前只在斯洛文尼亚曾有发现。人们是否在这里也能有所发现呢?
有人形容乐业天坑是远古植物的天堂和动物的王国。在1999年一次考察中,已经有人拍到了蓝色的石头、方形的竹子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专家认为,此次考察,有可能发现远古时代的植物,如桫椤等。他们甚至希望能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动植物品种。此外,乐业天坑内极有可能生存着水生无脊椎动物及常见的鱼虫和鼠类等啮齿类动物。
科学家们在过去的考察中发现,在乐业天坑群周边地区有大量的生物化石。同时,在天坑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个大型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遗迹。这一发现已经被列入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专家们指出,这一遗址与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的价值不相上下。此行,专家们将进一步对这些遗迹的价值作出评判,并揭示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
世界冰川之首——昆仑冰川
喀喇昆仑山脉以大喀喇昆仑山为主脉,绵延数千千米,呈西北—东南走向,耸立在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边界上。喀喇昆仑山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最发育的地区,山势高大、宽阔,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众多,冰川规模巨大,雪线海拔5000米左右。山脉上高峰密集,包括乔戈里峰在内,这里紧密相连地排列着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高峰:乔戈里峰东侧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还有加舒尔布鲁木I峰,海拔8080米;加舒尔布鲁木II峰,海拔8028米。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这里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乔戈里”,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乔戈里峰位于东经76.5°,北纬35.9°,坐落在喀喇昆仑山的中段,属中国的一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境内。峰区有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2千米,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大冰川,其融水注入叶羌尔河。北侧的冰川叫乔戈里冰川,地形复杂多变。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缝纵横交错。冰川西侧山谷为陡峭岩壁,滚石、冰崩、雪崩频繁。
加舒尔布鲁木I峰,海拔8080米,位于东经76.7°、北纬35.7°,坐落在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上,是喀喇昆仑山脉的第二高峰,也是世界上名列第11位的高峰。它距乔戈里峰东南方向26千米,是中国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加舒尔布鲁木”,意为“闪烁着光芒的山岭”。主峰加舒尔布鲁木I峰山体高大,沟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东坡陡峡谷中是阿鲁尔清冰川和奥尔杜克冰川,冰川上有许多又深又大、纵横交错的明暗裂隙。
加舒尔布鲁木II峰,海拔8028米,位于东经76.7°,北纬35°,坐落在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上。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第四高峰,也是世界上名列第13位的高峰。它距乔戈里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约21千米,是中国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加舒尔布鲁木II峰沟谷陡峭,峰额直插云霄,陡峭的坡壁上冰雪覆盖,北侧地形尤为陡峭复杂,雪崩频繁。
在乔戈里峰东南12千米处是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位于东经76.6°,北纬35.8°。布洛阿特峰是喀喇昆仑山的第三高峰,也是世界上名列第12位的高峰。布洛阿特峰山势巍峨,常年覆盖着冰雪。它有三条主要的山脊:北山脊、南山脊和西南山脊,其中北、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也是国界线,在这两条山脊上的分别是中央峰(8016米)和北峰(7538米)。这三座高峰挺拔突兀,直刺青天,故而当地人称之为“佛洛青日岗”,意即“三尖山”。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丰麋鹿苑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丰麋鹿苑地是中国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1997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000公顷。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江苏省北部黄海之滨的大丰县境内。
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貌属滨海平原,为含有大量沼泽、盐裸地和水域的森林草滩。东部濒临黄海,成陆时间为半个多世纪。气候年均温度13.5℃;年均降水量为800—1500毫米。
植物资源
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40多种,主要为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豆科、藜科植物。植被为盐生草甸、盐土沼泽、水生植被。还有人工林、人工牧草及半熟土抛荒地。区系成分复杂,但群落发育较年轻。植被演化迅速,生境稳定性较差。有世界分布属的芦苇、苔草、碱蓬、盐角草等;北温带分布属有拂子茅、鸢尾及罗布麻等;亚热带分布属狗牙根;热带亚洲及热带大洋洲分布属结缕草;地中海及中亚分布属獐毛以及南温带与北温带间断分布的雀麦属等。无国家级保护植物。
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兽类14种,鸟类180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4种,昆虫8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麋鹿、白鹳、白尾海雕、丹顶鹤;二级有河麂等23种。
麋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俗称“四不像”,即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原是我国特产兽类,野生种群灭绝约150年左右。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已有数百年人工圈养历史的圈养种群,也因1900年战乱而灭绝,1920年国内最后1只麋鹿死于北京的万牲园。1893—1895年,英国11世公爵贝福公爵收集了18只散落在欧洲各地的麋鹿,集中饲养在乌邦寺庄园,这群麋鹿就成了现存麋鹿的祖先。
1986年我国从英国七家动物园引回麋鹿39头,目前增殖到191头(1994年统计),鹿群规模在世界上占第五位。大丰麋鹿苑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全称智利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东部与阿根廷接壤,北连玻利维亚、秘鲁,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濒大西洋,面积74.1767万平方千米。南北国土长约4332千米,东西宽90—401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拉巴斯——世界上最高的首都
拉巴斯是玻利维亚议会、政府所在地,全国最大的城市。位于玻利维亚高原东部拉巴斯河谷内,海拔357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首都。人口约100万,原为印第安人村落,1548年因在拉巴斯河发现砂金而建城,1898年成为实际首都(法定首都为苏克雷)。20世纪以后,由于周围矿区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工业有石油炼制、纺织、食品、烟草、家具、化学等部门。有铁路和公路与全国各主要城市联系,并西通邻国智利的阿里卡、安托法加斯塔等海港,有国际航空站。城市依地形高低分层建筑,具山城特色。最高层为印第安人住宅区;中层是行政中心和商业区;最低层能防高原寒风,为高级住宅区。
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
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第二高峰,海拔6960米,为世界最高的死火山。地处阿根廷门多萨省西北端,临近智利边界,地理坐标为南纬32°39′和西经70°,海拔6960米。由第三纪沉积岩层褶皱抬升而成,同时伴随着岩浆侵入和火山作用,峰顶较为平坦。东、南侧雪线高4500米,冰雪厚达90米左右,发育多条现代冰川,其中菲茨杰拉德冰川长达11.2千米,终止于奥尔科内斯河,然后泻入门多萨河。
峰顶西侧因降水较少,没有终年积雪,山麓多温泉,附近著名的自然奇观印加桥为疗养和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