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都喜欢安妮,安妮则更倾心于年轻力壮的芬兰小伙子,因为他力大无穷,帮她捕鱼、修屋、建浴室……当伊凡和维科在新浴室洗澡时,安妮把赤身裸体的棒小伙,一把拉出来做爱。此事极大刺激了伊凡,他打伤维科,固然主要出于军人下意识的警觉,但不能排除源于男人的嫉妒,好在他很快清醒,及时救助了朋友。事后,他们俩一直到与安妮分开,都没有泄露枪伤的真实原因。安妮始终蒙在鼓里,以为是维科遇上坏人所致。为了安慰伊凡,也为满足自己,安妮又与伊凡同床共眠。他们三人就这样,以特有的方式,过着和谐的夫妻生活。他们渐渐悟出了一个真理:爱情与战争一样,不需要过多言语。安妮为两个男人都生了孩子。影片结束时,安妮给坐在身旁的两个儿子讲故事:爸爸穿着她缝制的棉衣,暖洋洋地回到自己家乡去了……同类的战争题材影片《第九连》,突破苏联时代的话语禁忌,取材于阿富汗战争末期的真实事件。该片以20多年无人问津的阿富汗题材为背景,以独特的视角,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1988年寒冬,在西伯利亚一座普通城市的征兵站上,即将入伍的新兵和亲人依依道别。来自各个阶层的小伙子个个生龙活虎,无所顾忌:沃罗别伊与恋人窃窃私语;斯塔西舍不得孩子和老婆;里亚勃科尼面孔通红,显然因为喝多了酒;彼德洛夫随身带着画架和颜料;谢雷是家中的独子,为了逃避官司而参军;丘卡诺夫昨天还是新郎,今天被强征入伍;其中的柳德更是流里流气,一副想称王称霸的流氓样,当新兵们一个个被剃成光头后,他二话不说,抢过推子,肆无忌惮地给理发师剪了个阴阳头……军官看着这些将去阿富汗的新兵,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一笑了之,并不计较。他们怀着各自的忐忑不安,一脸惶恐地统统都被分配在新兵营第六组,开赴与阿富汗一山之隔的费尔加纳训练基地。
一到训练营,新兵们就被达加尔教官粗暴蛮横的开场白惊呆了:“记住!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什么都不是了,甚至不是人。我会用我的拳头,把你们造就成一名真正的战士!”之后,他用特色性的殴打和辱骂,一天24小时地拼命训练,让形形色色的愣头青服服帖帖、乖乖就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来这里的每个人打造成统一规格的,打不烂、拖不垮的真正突击连战士。
新兵背负200斤重的石头进行魔鬼式登山训练。当他们刚费尽艰辛攀上山顶,却被早已埋伏着的老兵,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推……周而复始、没完没了,他们累得精疲力竭不说,还需接受教官的大声呵斥、严词责骂。基连三地倒在战场,所教的学生一去不返……达加尔的残酷训练正是为了让每个士兵战后都能生还,不得已而为之。紧急集合、长途拉练、跨越障碍……柳德在集合中猝不及防被连挨三拳;丘卡诺夫在翻越木墙时掉进深坑;沃罗别伊在坦克训练中吓得尿湿裤裆;谢雷因母亲病重焦急万分……他们奔跑、滚爬在草地上、湿地里、芦苇丛中,严苛的体能技能训练一项又一项地进行着。在军事课上,他们懂得了阿富汗的风土人情,记住了大尉的一句话:“你们是去一个伊斯兰国家,他们对生和死的看法与我们完全不同。”就这样,新兵的进步一天天显现。在基地司令召开的动员会上,每个人都被问及是否要选择退伍,回答很干脆:没有一个向后转。于是,第六组离开费尔加纳基地,登上运输机,准备上前线。达加尔看着三个月来朝夕相处的青年人,深情地行了一个军礼,希望他们通过训练,明白战争的规律:只有活下来才是真正的胜利。
小伙子们上前线前的最后一夜,偷偷溜进仓库,想轮流与军营唯一的“白雪公主”做爱,但当画家夸赞她像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那么纯洁时,大家一致把她奉为“神圣的女神”,团团围在她赤裸的身边,亲吻她的双脚,无声地称颂这位把一切献给士兵的女神。
第六组来到了位于最前线的喀布尔机场。戒备森严的巴格卡姆基地,到处可见卷起滚滚热浪的直升机、轰炸机。他们闻到了战场浓浓的硝烟味。刚下飞机的新兵与服役期满的老兵迎面相遇。老兵把护佑自己得以生还的护身符交给老乡柳德佩戴。谁知老兵登上回国飞机,没飞多久,就被炮弹击中。新兵乱作一团,四处奔逃,柳德更是怅然若失……
第六组被分配到有着光荣战斗历史的第九连。霍霍尔准尉欢迎了他们。第一个晚上,第一次真枪实弹的冲突,一名指挥官就不幸毙命。第二天,第九连的主要任务是为大部队殿后,阻击阿富汗游击队的偷袭,任务危险而繁杂。面对即将发生的战斗,新兵们个个神情紧张,根本听不进老兵的好心开导。沃罗别依下山取水时,独自与毫无防备的阿富汗对手阿罕默德相遇,竟然连开枪都不敢,险些被其打死。在最后关头,情势幸而逆转,被击毙的是阿富汗人。斯塔西更让人啼笑皆非:在例行夜哨岗位上呼呼睡着……严酷的事实提醒他们,在战场上容不得同情敌人,也不能有所疏忽,否则,便是送命。
画家为霍霍尔寻求火柴,冒死进了阿富汗的村子,幸亏没有发生意外。回部队后,他被连长批评,罚做三次勤务,可霍霍尔却说他是“好样的,祖国不会忘记你”。为了搜查抵抗分子,霍霍尔带领第九连四处转战,新兵们在经历过地雷战和伏击战后,逐渐变得老练起来。可斯塔西不幸被一个藏着步枪的孩子杀死。为了报复,苏军动用了卡秋莎火箭炮。火箭越过士兵们头顶,在村庄四处开花,村庄霎时被夷为平地。
圣诞节恰逢原第六组成员参军一周年。第九连开了一个简短的晚会作为庆祝。他们听戈尔巴乔夫的新年祝辞、喝酒、跳舞。次日清晨,彼德洛夫独自跑到山顶作画,阳光是那么美好,以至于他没有注意到悄悄接近的危险。他被悄无声息摸上阵地的敌军打中眉心骨,倒地身亡。随后,所有哨所被一个个击破,等突击队的成员们反应过来时,已然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穿黑衣的阿富汗游击队像潮水一样冲上高地,暴风骤雨般的子弹呼啸而来。几乎是同时,指挥官一声令下,九连的轻重火器一齐开火,像把铁扫帚将冲在前面的敌人一扫而光。谁知阿富汗士兵视死如归,一批接着一批,源源不断向上冲来。全连的冲锋枪、手榴弹、火箭筒连番轰击,他们居然毫无惧色,昂首挺胸、集队而上,黑压压地一片又一片,让九连大吃一惊。在一片火海的阵地中,大尉被打死,另一位军官刚说完“我来指挥”,又被打死,霍霍尔主动承担起指挥责任。在火力网无法击退敌军,援军又不可能赶到的危险时刻,战士们用所有的武器,孤注一掷地向近在咫尺的敌军疯狂开火。激战中,丘卡诺夫被流弹打中了脑袋,皮诺切特战死……敌人总算暂时鸣金收兵。
沉寂间,有人向基地多次发出信号请求增援,可是没有回应。片刻,敌军重整旗鼓,新一轮猛攻开始。第九连奋起反击。战士的求援声、呼救声,大小武器的发射声、爆炸声,整个战场一片血腥。霍霍尔中弹牺牲。苏联士兵拼死抵抗,血肉横飞。双方进入了白热化的肉搏战!刺刀和刺刀的对杀,拳头和牙齿的较量,直打得枪械折断,刀刃崩裂。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傍晚,苏军勉强保住了最后的阵地。
时间在分分秒秒过去……死一般的寂静比刚才的震耳欲聋声音甚至还要刺激战士的神经。柳德甚至希望敌人快点再次攻上来。那些为圣战而冲锋的敢死队员果然又以乌云压城般的气势,排山倒海般扑了过来。转眼间,前沿阵地失守、军医倒下。谢雷见状,失去了求生的念头,拒绝战友的掩护,手捂着被击碎的膝盖,拉响手雷,哭喊着与敌人同归于尽。柳德挺身而出,清点完剩下的最后七名战士,命令两人一组,跳出战壕,嚎叫着拼命扫射,遗憾的是很快就被密集火力打倒……最后只剩他独自一人。
此时,援军犹如天兵天将,突然赶到,战场出现转机。两架苏军武装直升机用旋转机关炮,不到几分钟就歼灭了所有阿富汗军队。当苏军直升机降落,带来政府决定撤军消息时,柳德向首长庄严报告:“上校同志,我们坚守住了高地,车队可以通过。”连续报告三次。首长这才知道他已失去听力。柳德离开团长,跪倒在地,对天长嚎……他没想到,苏军主力迟迟不来的原因,是司令部遗忘了这支顽强的突击队。他更不可能想到,没过几天,苏军撤离阿富汗,第九连为之献身,授予柳德勋章的那个国家居然不复存在。
俄国社会在苏联解体后的艰难困境中,十分渴望歌颂俄国民族精神的影片,以振奋民族士气,该片的诞生引起了轰动的效应。年轻人对影片中那些平日无所事事,战时却是“硬汉”的形象极为崇拜。《第九连》耗资900万美元,由1500名现役士兵参与拍摄,从准备到最后拍摄结束,总共花了整整6年时间,是俄罗斯少有的大制作影片。普京在看完影片后,兴奋不已,赞扬道:“片中虽然没有广阔的战斗大场面,但在心理描写方面非常有力,是一部真正表现人和战争的严肃作品。”
今天活跃在当代俄罗斯电影界的,除扬名国际影坛的部分著名导演外,还有近年来崛起的一大批年轻导演。这些当代俄罗斯电影的新锐导演们,有相当一部分出身电影世家,很快成了俄罗斯电影复兴的主力军。他们从小接触电影,具有相当的艺术功底。他们的影片大都直接指向当今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反映当代青年人的生活;他们的电影追求运用西方类型片手法,重视可看性。《第九连》便由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之子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
新生代导演崇尚西方,却不愿照搬西方老一套模式。他们普遍认为,在俄罗斯,这样的机械模仿,已经延续了太长时间,必须赶快刹车,赶快离开进口的情节、进口的形象……应竭力塑造民族自身形象、阐述民族自身主题。
随着国内爱国主义情结的复苏,俄罗斯电影新生力量近年来热衷于战争片的拍摄。他们往往直面人性命题,重新认识战争,别具一格、颇有建树。人们问起年轻导演,何以如此热衷于拍战争片,他们的回答很坦率,一是有关自己,没什么可写;二是有关现在,很难把握,而远去的战争年代,他们可以通过查资料,翻档案,借鉴父辈的认识,站在哲学思考的制高点重新俯视,常写常新,永不过时。
圣彼得堡著名导演阿·格尔曼(《第七个旅伴》、《没有战争的二十天》)的儿子,未满30岁的小格尔曼,以《最后一列火车》得到了61届威尼斯电影节专业评委会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一部非同寻常、面目一新的战争片。影片前半部,根本没把俄罗斯军人和德国军人分开叙述,而是中性地,一视同仁地把双方都视为不幸:一样的惊慌、一样的无奈……随着剧情的深入,在人性的基础上,后半部渐渐分辨出善恶、美丑。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与父亲传统的卫国战争观点,单纯的不妥协态度相比较,显得更善良、更人性、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