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600000026

第26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

儒家学者之重视教育是有目共睹的,私塾、书院乃至老师弟子的直接传授形式,是儒者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本来就是一个大教育家,自孔子始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而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据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一点未必属实,但孔子弟子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这却是事实。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这样,孔门中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的都有,入师门后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也有这样的情况,父子二人同居孔子门下,如孔子的著名弟子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比较能够说明孔子对受教育的资格的看法。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孔子的学生子路也以桀骜不驯而闻名,后为孔子折服而收为弟子。孔子的学生冉雍,其父贱而恶,冉雍却甚有德行。孔子以为,这样的人是神明也不会放弃的,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是“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本人也每每以其“诲人不倦”而引以为自豪。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如果学稼、圃之事,“老农”、“老圃”比孔子更精通(见《论语·子路》)。这一点被用来指责孔子轻视体力劳动,实不尽然。孔子本身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从另一方面理解,可以说孔子的教育内容并非这些专门技能。孔子的弟子曾子就曾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笾豆之事”是指行礼之仪式,“有司”是执掌此仪式的专家。这样说,并非曾子鄙视礼之仪节,而只是说这样的专门技能有有司管理,君子所贵之“道”则不在此。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也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些内容所侧重的方面虽各不相同,但围绕着“成人”、“成德”这一主题则是共同的。如“诗”、“书”主于“文”,是立言的根本,“礼乐”主于“行”,是立身行事乃至“成人”的根本,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教育他的儿子孔鲤也是要学诗、学礼,否则无以立言、立行(见《论语·季氏》)。这是从“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方面说的,儒者在确立这一点后,还强调要“兼济天下”,这见诸孔子教育的另一方面的主要内容,即“政事”。政事是以自我修养为基础的,只有“修己”以后,才能进一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论语·宪问》)。子路作费氏宰时曾举荐子羔为费宰,孔子指责子路是在害子羔,以其未尝学也。子路强辩:“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以子路为“佞者”(见《论语·先进》)。这就是说只有在完成自我修养的基础上,才可以从事政事,以“兼济天下”,否则害人害己。总之,孔子之教育宗旨主于“成人”,但因学生的不同资质而各有侧重。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因此,他的学生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以“言语”著称的有宰我、子贡,以“政事”著称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学”著称的有子游、子夏(见《论语·先进》)。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孔门中比较著名的几位,才能各有特点。但孔子最重视的还是他们的“德行”。如孔子评价子贡不如颜渊。宰我虽以“言语”闻名,但孔子斥之为“不仁”,以其不行三年之丧而自觉心安理得。冉有善于“政事”而为季氏聚敛,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们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子夏以“文学”见长,孔子责之以“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仲弓长于德行,但讷于言而敏于行,时人评价其只知“仁”而不知“佞”之机变。孔子则称赞仲弓,虽然不一定称得上“仁”,但“佞”却是决不会不去做的(见《论语·公冶长》)。这些都足以说明孔子之教育的重心在“成人”、“成德”上。

孔子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因材施教”。《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见《论语·先进》)。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再则,是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再如教育子张以“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论语·为政》)。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合于“礼”的规范的。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有人提出质疑:“谁说他知道礼呢?入太庙而每事问。”孔子答以“是礼也”(《论语·八佾》)。就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合于“礼”的规范的。其三,重实事教育,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人、时事的评价以及孔子自己的立身行事,都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对人、事的品评在《论语》中有很多的篇章,不再赘述。至于孔子的立身行事,孔子本人这样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我之行事,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孔子之行事,《论语》中也记载得比较多,有学生引以为荣的,也有使学生发生质疑甚至于为学生所诟病的,但这种无所隐瞒的坦荡胸怀亦足以为人师表。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论语·述而》)。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另外,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由此可见孔门教法之一斑。

同类推荐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墨子攻略

    墨子攻略

    墨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不仅与现代生活不相违悖,而且还有启迪作用。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第三世

    第三世

    天地初开,数亿年之后,有奇石自域外飞来,坐落在五行大陆天域封魔山上空,数千年过去,奇石不翼而飞,至此,群魔横出,乱起五行,硝烟四起,战乱不止;第三世重生的凌云在一处神秘空间记两世记忆,便怒言——这一世,他绝不会再败。欢迎加入‘我欲凌天官方粉丝群’,群号码:414985942;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欲凌天’
  • 护身兵王

    护身兵王

    兵王唐飞在部队被美女龙头无情欺压,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隐匿都市,在一次偶然中,他和一位美女总裁弄出了点误会,白白占了美女总裁的便宜,更可怕的是,这位美女总裁居然和自己的美女龙头上司是闺蜜,从此,唐飞被两个美女缠上,痛并快乐着。
  • 猫眼小子包达达:隐身巫师

    猫眼小子包达达:隐身巫师

    “猫眼小子包达达”是优秀青年作家葛竞创作的儿童文学中篇小说。适合9岁到13岁儿童阅读。
  • 我的臆想宫殿

    我的臆想宫殿

    生活的复杂,有时候一个大脑根本就来不及去思考它,但它就是这样无端的发生了。我可以手足无措,也可以就此任意妄为,但就是不习惯不去给它选择一个结果。
  • 极品透视兵王

    极品透视兵王

    背黑锅戴绿帽,小小退伍炊事兵告诉你,什么叫做逆袭!无根浮萍一朝崛起,特种部队的炊事兵,也能成为兵王。死而复生算什么,且看被各类美女包围下的红茶哥廖军,如何在左拥右抱间打造自己的传奇霸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赐皇妃

    天赐皇妃

    【全本免费】【正文已完结】她只是一个现代养出来的活泼小白,没想到爬个泰山穿越到古代金光绕体成为神女他是英明睿智的帝王,运筹帷幄却被小女子偷了心。他一心想着称霸,她却念着回家。一朝棋成,他和她,却早已放不下。Ps:本文纯小白文,男女主身家清白一对一,无大虐情节欢喜结局。
  • 唐家瑶

    唐家瑶

    千万不要等到你被逼上了死路,在幡然醒悟这帮家伙都是坏人。这是林瑶瑶总结出来的定理。当她只身一人跃下天台,下面的人像是期待了很久,迅速让开一块空地,让她完美地坠落。...她恨透了他们。当她再次睁开眼,就明白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重生】
  • 无生死界

    无生死界

    罗傲此人,外表冷酷,内心逗比,容易黑化笑点低。----------------------境界为,死境,生境,种子,变态,绽放,红莲,恶业,无生,势力为,沙、石、山、地、天。----------------------------------------------一把唐刀纵横死界,一匹鬼马成就绝世武力,一双魔眼瞪死万千敌人,一不小心黑化,推到良家少女!!!
  • 朱砂泪之三界哀歌

    朱砂泪之三界哀歌

    她本是神女,他方成千年狐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神妖禁恋,天地难容。神女被贬入轮回,狐仙不知所踪。千年后,时空的契合又将他们的命运带向何方?从现代重回架空王朝,她和他有将以何种面目再次相见?他们该何去何从?是坚守真爱还是向往于江湖?命运的齿轮已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