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沫沫倒是有些好奇,看许大娘的容貌气质,并不像山里人,于是问道:“许大娘不是咱们这儿的人吧?”
宋氏点头。
“许家妹子是明瑞三年来到这里,当时她还带着个孩子,我和你爹看不下去,那时家里情况也稍好些,能帮的就会帮帮她。现在都十三年过去了,那孩子也都十六岁了,大你两岁。”
宋氏说起从前的旧事,面上也是一片戚戚。
可能是想宋沫沫的爹了,或是感叹岁月无常,世事变迁,如今又是另一番光景.....
宋氏端起碗喝了口凉白开,继续说着,宋沫沫从宋氏嘴里得知了许多。
许氏刚来到宋家村时,看着有些狼狈,身上穿的衣裳有些破,但能看出是好料子,宋氏一直都在宋家村里,所以也并不认识是什么好布料。
当时宋氏看着许氏一个人带着孩子,孤苦无依,便在空闲时分会找许氏闲聊,能帮衬的就帮衬一下,长此以往,宋、许便相熟了。
许氏也就和宋氏说起了过往,许氏原来是大户人家的小妾,在大夫人之前生了庶长子,大夫人容不下她,就趁家中老爷外出之时迫害于她,她无奈,只好带着幼子逃了出来。
这也不是让人脸上有光的事,所以许氏只和宋氏说了,村里其他人并不知晓,只当她是死了丈夫的寡妇,来投奔亲戚,却未寻着,于是在宋家村安家落户。
这一呆也十多年过去了。
宋沫沫心中唏嘘,古代女子的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夫多妻的制度,真的对女子太不公平了!
当时许氏来了宋家村,没有住所,宋家也没有多余的屋子,于是许氏和她儿子就借住在了村民家中,按日子给一定的银钱。
后来宋家要造新房子,许氏就拿出了一部分随身带来银票,去镇上换成银子,和宋家一起造新房子,因着和宋氏关系好,就将房子造在了宋家的隔壁。
所以许氏也是看着宋沫沫长大的。
宋沫沫的思想已经云游天外,旁边的宋泽拉了拉她的衣袖,她才看向宋泽,宋泽看着她,说了一句:“娘叫你嘞!”
宋沫沫呆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看向了宋氏,宋氏说起了许大娘的儿子:“你还记得隔壁的阿牛哥吗?”
还没等宋沫沫回答,宋氏就自言自语起来:“也对,你高烧烧坏了脑子,好多事都忘了。”
宋沫沫默默反驳:我脑子很正常!
说实话,宋沫沫在心里已经笑炸了!
阿牛哥.......
她想到了某部电视剧里的阿牛......
那画面,简直不忍直视......
宋氏继续说着:“没事,以后天天都能看见。”
“夫子说你阿牛哥可聪明了,以后是要考状元的,只是前些年考童生时......不知怎么的,竟是没考上,现在在镇上上学,这几日应该就快回来了,等他回来,让许大娘和他都过来一起吃个饭,你看怎么样?”
“童生都没考上,怎么聪明了?.......”宋沫沫心中腹诽道,但还是点点头,表示没什么意见,只是很奇怪,这样的事为什么要问她。
不久之后,宋沫沫就会知道了,她是被她娘给‘卖’了。
宋氏看她答应,欣慰地笑了笑。
然后吩咐道:“厨房的野菜没剩多少了,要是身子好些了,明天就去山上摘些野菜来。”
宋沫沫不知作何感想,在现代天天研究美食,对吃的很是挑剔,到了古代竟然要开始吃野菜,这也就算了,在现代为了养生也会吃野菜,可是只有盐一种调料,而且只放一点,真的是不能接受的啊!
不过......也不知道山上是否有药草,许大娘常年咳嗽不止,脸色泛黄,身子比一般人虚,而且她悄悄替许氏把过脉,身体不好竟似与蛊有关!
宋沫沫在现代喜欢穷游,一个人带着背包,看尽各地风情,尝遍各式美食......这‘蛊’,她自然是知道的,而且……她认识一个蛊婆!
可是在这偏僻的宋家村,怎么可能会和‘蛊’扯上关系?养‘蛊’可是耗财耗命的事儿!
可惜不清楚情况,多想也无益,想办法先把咳症治好,才能去解决‘蛊’的问题,明天上山后再说吧。
于是宋沫沫听话地点点头,不一会儿,粥便喝完了,随后凑合着在房间洗了个澡,就躺上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