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你快来,大姐醒了。”宋泽激动地朝着院子里喊着。
宋清秋刚一睁开眼,头还有些疼,就听见这大嗓门,忍不住皱了皱眉。
“秋娘啊,你可算是醒了!”一位皮肤黝黑,穿着补丁衣裳的大娘急急地小跑了进来,一屁股坐在了床沿。
床发出了‘嘎吱’一声响,让宋清秋有些担心,这床会不会塌了。
宋氏泪眼婆娑得看着宋沫沫,颤抖着牵起的宋清秋手,说到:“你可算是醒了,你要是再不醒,娘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没钱给你请大夫,照顾你,田里的活也没人干。”
宋清秋也想哭,她实验还没做完呢!
宋清秋有些无奈,感情这是穿了啊,可是穿就穿吧,还穿到这山旮旯里......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宋沫沫有一颗想哭死的心!
听着宋氏的话,宋清秋万般无奈,问道:“这位大娘,你是谁?”
“大娘.......”听到宋清秋这样称呼,一屁股跌倒在地上,失神地喃喃自语道:“你怎么能不认娘了呢?!娘也是为你好才把你许给村长的儿子的啊......”
宋清秋看着宋氏这样,有些不忍,试探着喊了一声:“娘?”
宋氏没反应,宋清秋撑起手肘,勉强半起了身,拉了拉宋氏的衣裳:“那......我爹呢?”
不说还好,一说了,反应过来的宋氏就一把鼻涕一把泪:“你这傻孩子啥胡话呢?你爹在两年前就去了。”
宋清秋这才了解到,她穿越到了一个夫家姓宋的寡妇家里,看着大娘哭的泣泪横流,就想抽张面巾纸出来给她,突然想到古代并没有面巾纸这种东西,宋沫沫有些无奈的苦笑,顺手摸了摸,发现怀里有一块粗布手帕,有些硌手,但是还能用,于是拿了出来递给了宋大娘。
宋大娘接了过去,哭了好一会儿,才罢休。
这才说道:“你刚醒,想必有些饿了,娘去给你做些吃食,待会儿就要下田,你顾着些弟弟妹妹。”
宋沫沫这才发现,床对面的一条破长椅上坐着三个娃,最大的男孩抱着最小的男孩,还有个五六岁的小妹妹。三个娃,睁着大眼萌萌的看着她......
这情景,宋清秋也有些醉了。
过了一会儿,宋大娘端进来一碗粥,这碗粥料少的可怜,都是些汤汤水水,还是糙米,而且数的清粒数。
看着那碗粥,宋清秋心下微微一叹:唉!既来之则安之。
想必是真的饿了,即便是如此简陋的糙米粥,喝着竟然津津有味。
宋清秋还是有些饿,于是问道:“还有吗?”
宋大娘的面色有些尴尬,说到:“我们家没啥存粮。”
这让心宋清秋中叫苦,权当‘体验乡村’了吧。
克服心理因素,宋沫沫喊了一声‘娘’,正色道:“我感觉头有些晕糊,想不起以前的事了。”
宋大娘点点头,表示理解,发高烧这么多日,想脑袋有些烧糊涂了,于是说道:“那你就在家好好休息,娘下地干活去了。”
宋清秋点点头。
宋大娘走后,宋清秋对着最大的孩子说道,:“姐姐有些渴了,能给姐姐倒杯水吗?”
“好。”宋泽回答道。
宋泽把怀中的小孩儿的递给了宋沫沫,自己走到外头的厅里去倒水。
宋沫沫抱着小男娃儿,小男娃的大眼睁着,萌萌地看着宋沫沫,宋沫沫笑了笑,忍不住刮了刮小孩的鼻头。
忽地想起长椅上还坐着一个女孩儿,宋沫沫抬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是有些怯怯的,这样的大姐有些陌生,但还是回答道:“我是欢欢,姐姐你怎么这样问?”
宋沫沫一愣,对啊,没有记忆,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不过也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没有现代的压力,不用背负着家人的重大期望,天天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儿。
“想听听我们盈盈的声音。”宋清秋笑了笑。
这时宋泽端着一碗水进来,把水放在床边的破板凳上,然后接过宋清秋手中的孩子。
这孩子看着也不过十岁的样子,瘦骨嶙峋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却是如此懂事。
果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