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过得很沉闷,人们还没有从悲伤中恢复过来,当然,除了孩子们。但是,过年之后孩子们就没有那么欢乐了,因为他们的任务更重了。部落要想恢复实力,要么吸收更多的人加入部落,就好像钟铭这样;要么让部落的年轻一代快速成长起来。而现在大雪封山,又是大过年的,上哪去招人啊。所以,就只能操练他们了。
钟铭当然也是**练的一员,虽然他成年了,但是他的武功还不如十五六岁的孩子。不过,年前经过第一次药浴他达到了炼体一层,终于摆脱了小班,成为十二到十五岁中孩子的一员。虽然说出去一样不好听,但是总算是有进步嘛!
初四早上,是新的一年练武场开课的日子。站在这些十四五岁孩子们的中间,钟铭感觉很不满意。之前和十一二岁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比他们高一头,好像鹤立鸡群一般,特别扎眼。还以为来到这里,他们比那些小萝卜头高一些,自己就不那么吐出。哪知道经过药浴之后他的身体二次发育,又长高了,站在这里还是那只鹤。好吧,看在长高的份上,他就忍了。
不一会,三位大队长都来了。看到钟铭在自己的队伍,杨路明还和他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
“小伙子们,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本来你们应该到十六岁才可以练兵器,但是你们也知道年前的兽潮我们损失惨重,为了让你们更快的成长起来,部落决定从今天开始,让你们练兵器。”
杨路明刚刚说完,底下就跟炸了锅似的,各种声音不断。钟铭也很激动,那个男儿不向往拥有一把神兵利器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仗剑天涯仿佛就在眼前。虽然现在只是刚开始学习,但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好了,都给我安静。现在跟我到库房去选一吧自己的兵器。”
杨路明说完也不理他们,转身向库房走去。后面孩子们吵吵闹闹的跟着,想到拥有人生中的第一把兵器,他们根本淡定不下来。
库房就在练武场后边,应该是早就知道消息,账房李青早早的就在门前等候。见到他们到来,先跟杨路明打了个招呼,拿出钥匙打开了左边的大门。
“所有人排好队,十人一组进去选,里面的兵器很多,每个人都有,大家不要挤。”
虽然杨路明让大家不要挤,但是谁都怕好的兵器被别人选走了,大家一拥而上。杨路明也知道他们的心情,也不管他们,就站在门口像个门神一样,是个人进去之后再不放行。
好在钟铭因为兽潮的事在部落的地位大大提高,一直都站在前边,这次选兵器也是第一个选。
走进库房,里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兵器,钟铭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各种兵器应有尽有,虽然都不是什么精品,但是有这么齐全也不容易了。赚了一圈,钟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里的兵器大多以重兵器为主。不要说一些奇门兵器,就是剑都很少,摆放的位置也在偏僻的角落。
看到和他一起进来的少年直奔那些重兵器而去,钟铭就明白了。青丘部落是一个狩猎部落,以打猎为生,面对的大多数都是妖兽。在丛林里和妖兽拼杀,招式都是简单沉重的,那些花哨的招式根本用不出来。所以,猎户们的兵器都是重兵器,其中以大刀和长枪为主。钟铭发现,库里面的兵器也是以刀和枪居多。
钟铭想了想,来到一排排长枪的面前。相对于刀来说,钟铭更钟情与枪,而且早有月棍年刀一辈子枪的说法,可见枪在兵器中的地位。还有就是兽潮的时候那个老猎户临死前死死地抓住那根断枪,给了他急切深刻的印象。
来回看了几遍,钟铭拿了一杆枪走了出来。紧紧握住自己的第一把兵器,细细的打量着。这敢抢枪头长七寸,不知是什么金属打造,枪杆长七尺三寸,合起来正好八尺长。枪杆用精选的白蜡木心制成,不仅坚硬,柔韧性也好;枪头微微发黑,可能是长时间的接触献血浸泡而成。兵者,凶器,所有的兵器都是为了杀戮而生的,那些什么仁者之兵都是扯淡。
拿着长枪回到了学堂,今天上午只是选兵器,先选完的自由解散。回到屋里,拿出一条干净点毛巾仔细的擦拭着长枪上的灰尘。兵器是一个武者的伙伴,与武者性命相交,不爱护兵器的武者就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这个时候,钟铭终于理解以前看那些电影里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一把兵器争得头破血流。兵器不仅关乎着武者的生命,还是一个武者的信仰,他们争得并不是那块铁,而是自己的武道信念。
正坐在院中擦着长枪,夫子进来了。听说钟铭今天在武库里选了兵器,他也来凑凑热闹。
“钟铭,你今天选了什么啊,快拿给我看看。”
和夫子相处久了,就知道夫子很和善,他的严肃只针对于那些孩子。而且两个人每天一起吃饭,又都没有亲人,久而久之有点相依为命的感觉,谁也不和谁见外。
钟铭看到夫子走进来,赶紧将手中的长枪递过去。夫子看着手中的长枪,脸上的笑意退散了,仔细的打量着,就是不说话。
“枪你拿着,在这等我一下。”
良久,夫子将枪交给钟铭,头也不回的出去了。钟铭拿着长枪,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过了半刻钟左右,夫子拿着一本书回来了。难道他急冲冲的就是为了回去取书?
“这个给你,希望你能好好待这杆枪。”
夫子将书扔给钟铭,头也不回的走了,剩下钟铭自己在风中凌乱。
好久,钟铭才回过神来,这叫什么事啊!回到屋里坐在椅子上,打开夫子给他的书,一下子就勾起了他的兴趣。这是一本枪谱,没有名字,开篇就是介绍。枪谱很薄,只有四招,前面都是一些基础的用枪方法的训练,包括扎、挑、劈、砸等。在枪谱的最后面记载着四式枪法——震脚刺喉、蟒蛇伏草、即斜单鞭、流星赶月。钟铭仔细看了看,都不是什么精巧的招式,大开大合,应该是部落的猎人所练。
但是,这本枪谱为什么在夫子那里,夫子不是不练武的吗?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干脆不想了。有了这本枪谱,钟铭能够更快的入门。
第二天,钟铭早早的来到练武场。到了一看,自己还算晚的了,已经来了好几十人了。看来,练兵器对他们来说诱惑力实在不小。看到教官还没来,他们就凑到一起聊天。要是往常,即使教官没来他们也会自己练拳,但是今天在兵器的吸引下显然都没了兴趣。
在他们望眼欲穿的期盼下,教官们终于来了。杨思明队长将他们按照兵器种类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组,钟铭所在的长枪组和大刀组人数最多,每组差不多七八十人。杨思明对应不同的兵器给予不同的教导。对于钟铭他们长枪组,他就教了一个——端枪,说白了就是端着枪站好。按照杨思明的话说,用枪的人手一定要稳。手不稳,枪不准,什么时候他们能端着枪一动不动半个时辰就可以练下一个了。
别人能不能理解钟铭不知道,他自己是非常赞同的。在地球上,各种影视剧已经将这种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宣扬的人尽皆知。而且,夫子给他的枪谱上也有同样的训练方法。
之后的日子是乏味而枯燥的,钟铭每天上午在练武场练端枪,下午练刺枪,晚上在家练拳。为了提早锻炼这些孩子,年后学堂里面十一岁的孩子就提前毕业了。这正好符合了钟铭的心意,两个班变成了一个班,钟铭就不用上课了,空出更多的时间练武。而且,不上班还拿工资的生活简直是太美妙了,虽然练武比教课累得多。还得说一句,钟铭因为之前表现良好,所以涨工资了,现在是月薪三千钱。涨这一千钱钟铭倒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部落的态度。涨了这一千钱就代表着他转正了,不再是之前的聘任的临时工了。现在他就是青丘部落的一份子,终于不用再为自己的来历担心了,以后不会有人再提这件事情了,钟铭去了一块心病。要知道,每天被人怀疑监视的日子可不好过。
但是,现在又出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他得搬家了。虽然他还是学堂的先生,也领着学堂的工资,但是他现在毕竟不教课了。而且,在学堂住太没有隐私。学堂人来人往的,有点什么事根本瞒不住。现在他钟铭明白夫子为什么不住在学堂了,谁愿意每天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前啊!
搬家,也要有家可般,找一个房子是最主要的问题。钟铭自己不熟悉,还得向夫子求救。
夫子听了他的想法,好好想了想告诉他,吴伯的房子就在附近。吴伯老伴早逝,又没有孩子,他去世之后房子空了下来就会被部落收回去分给有需要的人住。夫子让他去找大长老,把房子分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