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姬靖的强势入主沅南,沅南的民众生活水平也在渐渐的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的沅南民众都有亲人在姬靖的作坊里工作或者在军队里当兵,薪水高福利好。沅南的基础建设是不错的,水泥铺就的街道,光洁平整。经过这么多年的城区改造以后,沅南县的民众都已经住上了三层的小楼,大部分民众房子都是临街建设,一层可做门面房出租或者自己做个小生意,二三层则自己居住,后面是一小院,院里种着各种树木花草或者时令小菜。平时觉得烦闷或者无聊还可以去城里的公园逛逛,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美女经过呢。这一切都源于姬靖,所以沅南民众对姬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就好像是没姬靖就不行,这些民众也许自己并不清楚自己心里已经慢慢的只知姬靖不知朝廷了。只是姬靖却不知道这一点,他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建立造船厂和火药厂呢。
姬靖这几天有点头疼,炼铁坊每天都可以炼出大量的好钢,但是却不方便出卖。自己也就那五百人,姬靖改造的环首刀或者说是横刀已经打造了上万把了,都放在仓库呢。神臂弓也由于好钢的出现,让姬靖给改造成更厉害的手努,这种手努比神臂弓更轻,射程却并不减少。就这样也被打造了五千把手努,更别说那些容易打造的长枪和铠甲,都是上万上千的打造。就这样炼出来的钢水仍然供应充足,一时半会姬靖也是无语,只好想办法用钢铁来打造船只。
至于船的模式暂是采用目前已经有的车船造型。只不过不用木材打造全部采用铸铁做成,只是这个时代并没有电焊技术,姬靖也不太可能马上发明电焊这种事情。当然电焊这种事情对姬靖来说也不是难事。不就发个电嘛,谁不会啊!弄个转子切割一下磁场就行,只不过,一时半会发明了也没人用啊。所以姬靖准备采用整体铸造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说来就是人工先搭建一个船模,采用陶瓷内衬的方式搭建一个船的铸模再将钢水分别从几个口子倒进去,该预留好的孔也提前预留好。就这样,直接一次船体浇铸成型。就这样沅南造的第一艘船就一次成形了。然后再装个人力船轮和风帆,姬靖特地找来一船货船用作对比,两只船都装同样的货物。货船安排兵士奋力划船,车船在安排兵士奋力蹬船想不到,车船只需半个时辰就可到达武陵郡,而货船则需要一个时辰甚至更长。姬靖想不到效果竟然这么好,对比了一下,发现,车船虽然为浇铸而成,便船体强更不宜损坏,重量和货船相同的情况下,却可以比货船装载更多的东西,而且更为快速,一时之间姬靖就有了打造战船的想法。
有了这个经验,姬靖便让工匠们开动脑筋,想更多的办法把船造的更大更结实更耐用。要求不多,只要能装载五百人即可,只要能想出办法,造出好船必有重赏。这样即可以保证了速度又能快速运兵。
在造船的这段时间里,姬靖便把时间用在了制做火药上,不过好在这不是什么难事,在姬靖提出合适的硝硫炭比例之后,工匠们很快就制了出来,还率先的用在了矿场的开采上,当然这些都是保密的情况下做的,这些东西,姬靖还不准备把他提前放出来,只是自己制做了备用。
就在姬靖天天忙着造船造火药的时候,遥远的洛阳却发生了一件与姬靖想关的事情。
原来是这几天远在洛阳的刘宏想起他来,至于为什么想起他,这个要慢慢道来。话说大汉的天子刘宏本来是没资格当皇帝的,只能怪当时的天子汉桓商刘志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留下个后代。这个时候宦官和外戚正斗的厉害,但有一点却是不谋而合的,就是要在宗室中选一个老实听话来的来当皇帝。只不过当时的外戚比较聪明,提前下手找来老实巴角的刘宏当了皇帝,宦官们一时也没有办法,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外表老实内心狡猾的刘宏很清楚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也很担心如果不听宦官和外戚的话,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被毒死深宫里的天子。于是乎,就放权出去,只自己在宫里吃喝玩乐,不问世事,但有一点却是很聪明的。就是兼钱买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宏以前不是天子的时候,是个穷侯爷,穷怕了就梦想有一天家财万贯良田千倾。所以当上皇帝以后最怕的事情就是没钱没地,拼命的赚钱拼命的买的。话说姬武这县令就是这么来,要不说这还是好事一件呢。
但是官位毕竟是有限的,你卖完了就没人买了啊,再说了那时候买官名声也不好,一般人都不会买的。当时有一个叫崔烈的人,但出钱五百万买了一个司徒,这个司徒就像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这位子厉害吧!本来当时这个司徒可是卖一千万钱的,可是崔烈认识刘宏的奶妈,走了后门,便便宜了一半。后来崔烈觉得内心不安,但问自己的儿子,大家是如何看待他买官的啊,他儿子便回答道,大家都赚你铜臭。由此可见当时人们是多少反感买官。不过这只是针对大官而言,像姬靖这种不上台面的小官,根本没人搭理他。
刘宏呢为了赚钱但在皇宫里开起了商店,这时候有些东西在外面还是贵重物品,比如前段时间姬靖半卖半送给皇家的玻璃器具还有数量本来就很少的桃源美酒。刘宏为了变现也拿出来卖,这些达官贵人一时为了讨好皇上都拼命的买,结果把刘宏给乐坏了。但是呢,好东西数量都比较少,刘宏就想起姬靖来了。
便问起身旁的张让:“那个做美酒的姬靖最近怎么样了,怎么不给我送琉璃和美酒了呢?”张让一阵无语,这天高皇帝远的,交通又不方便哪能说送到就送到呢?”便替姬靖说了一句好话:“巧了,这段时间姬靖刚送来一批好东西,老奴正准备让皇上看呢。”
刘宏一听兴趣来了:“速速呈上来。”
张让连忙叫人小心翼翼的抬来一个半人高的物件,轻放在地上。刘宏看了一下没觉得有什么好的啊,不过一个装着木板的木架子而已。便有点怒气的看着张让,张让连忙让人揭去上面覆盖遮挡灰尘的红纸,只见红纸揭去,露出一个银光闪闪的平板出来。刘宏走上前去,一看差点吓了一大跳,又伸手在平板前晃了几下,只见平板里竟然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看的那些清晰,阳光下连脸上的毫毛都看的那么清楚,连颜色都是一样的,不带半点差别。这可怕刘宏高兴坏了,看了半天摩挲了半天才问道:“这是那姬靖送来的吗,可知是什么宝物?”
那张让连忙回答:“回皇上,这却是那姬靖献给您的,那姬靖说了,这宝物还没有名字,特意让皇上您来起名呢?“
刘宏一听心里高兴,这姬靖很不错啊,很懂事,便看了看那镜子只见明亮如银,又如铜镜,便取名叫明镜吧。这姬靖这么懂事,又懂得孝敬,自己得给他点好处。这样以后他就会更加卖力的孝敬自己了。
刘宏想到这里便问那张让:“姬靖这么忠心于朕,朕也不能亏待他,你看怎么样奖赏他一样呢?”
张让眼珠子一转:“这样吧,既然这个姬靖所出都起名为桃源,不如就改沅南县为桃源县吧。另外听闻姬靖的叔父虽然为沅南县令,但实际治理却是姬靖,他在沅南治县有方,现在沅南县已经增至两万户了,且民风淳朴,路不拾遗,重要的是忠心王事,不如就让他担任武陵郡郡守一职吧?这样也方便他给皇上您多送点宝物啊。”
那刘宏一听,很有道理,只是一脸肉疼的说:“可以是可以,只是这太守一职也是值钱不少啊?你看怎么办?“
那张让连忙回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啊,传旨的时候给他提示这是皇帝的恩德要他好好报答皇上隆恩,想必他那么懂事,肯定会给皇上您送更多的。”
刘宏哈哈一笑道:“好吧,那就由你来办吧,”说着就继续看那明镜起来,竟然是越看越是喜爱,越看越是觉得里边的人好帅。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圣旨传到了姬靖这里。一个小宦官让姬靖沐浴更衣,速摆香案接旨。姬靖这里还正在纳闷呢,自己最近难道太过招摇了?已经引起皇帝的注意了吗?看来以后要低调行事,千万不能让皇帝发觉自己有造反的意图。
想归想,姬武连忙拉着姬靖一起跪下接旨,只见那小宦官尖着嗓子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沅南姬靖忠君体国,治县有方,特授武陵郡守,望卿不负联望,抚境安民。。。改沅南县为桃源县。。。。。。“姬靖听的是一阵迷茫啊,什么情况下自己一下子就变在武陵郡的太守了,会不会有点太直接了,皇帝糊涂了吗?沅南县改成桃源县倒还是能理解的。姬靖一时有点想愣了,忘记接了旨,姬武赶快扯了扯他。姬靖一看小宦官都要发怒的节奏了,赶快领旨谢恩。然后姬靖扯着小宦官道:”不知道公公怎么称呼?”手里却是一块金子塞了过去,那宦官接过之后便笑了道:“咱家姓郭,特奉皇上和张大人之命来宣旨的.”说着还有深意的看了姬靖一眼才道:”皇上和张大人都说了,姬大人忠于王事,应该不会辜负皇上和张大人的厚望的。“
姬靖心说想要钱就直说,什么厚望不厚望的。只是心里敢这样想,脸上却是一脸谄笑的道:”皇上和张大人的厚恩,下官必有厚报,只请张公公稍待几日,让下官准备一下.”
说着连忙请小宦官去桃源酒楼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