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应天,大秦王朝皇宫之内。
“小师弟,前方就是大殿了,记住谨言慎行。”转头望向越有三十出头,面目刚毅的月陨,阿古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哎,小师弟,我知道你下山后经历了太多,以至于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你在山上时的那种淳朴和天真,而是稳重和成熟了许多。不过师兄觉得这未免不是好事。”阿古闻言身形一怔,缓缓开口道:“谢谢三师兄教诲。”月陨点了点头,此时二人已到了大殿门口处,相视一眼,一同踏入殿内。
“禀报陛下,此人就是前些日子凭借一己之力铲除邪辈,拯救中州武林的古星逝。”当听到这句话时,与月陨一同跪在大殿之上的阿古眉头一皱,扫了前者一眼。“古星逝,抬起头来让朕看看。”当阿古闻言立刻将头微微抬起时,他发现眼前高高在上的皇帝虽只有三十几岁,但已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仔细观察了阿古片刻,皇帝点了点头,“嗯,不错,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你既然帮我了却了武林之危,也算是为大秦王朝立了一功,让朕想想该怎么赏赐与你。”沉思了片刻,皇帝接着道:“既然你武功高强,这样吧,朕赐你御前侍卫一职,与月陨共事,如何?”阿古闻言心中一沉,连忙回道:“陛下的好意草民心领了,但草民逍遥惯了,确实不愿官职的枷锁于身。”当阿古说完,他只感觉高高在上的那个人眼光突然变得极其冰冷,锐利地盯着自己。良久,就在阿古身体有些发颤之时,皇上带着一丝威严的话语才传到耳畔,“朕乃一国之君,不希望自己的命令被人拒绝,懂吗?你只要身为大秦王朝之人,朕之命令你必须得遵守!”阿古深吸了一口气,把头降得更低,“草民知错了,陛下的命令草民莫敢不从。”“嗯,知错就好。”而此时谁都没有注意到,一旁的月陨眼神中的一丝冰寒之色。
就在此时,大殿皇帝所在位置的不远处,一位身着王袍,约五十多岁的老者不易察觉地扫了月陨一眼,然后猛然从座位上站起,对着皇帝说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相奏,自老臣十年前主管北方军务之后,北胡族便不断入侵我大秦王朝,让老臣日日烦忧,夜不能眠。如今老臣岁数已大,深感力量薄弱,精力也不如从前了,所以希望陛下恩准老臣请退。”皇帝闻言脸上露出一丝错愕,“皇叔这些年为我大秦王朝建功无数,乃国之支柱,万万不可言退。”老者眼中扫过一丝喜悦,随即淡然道:“陛下既然认为老夫依然有能力为国建功,那么老臣便请求陛下准许老臣每城新增兵一万,以固我大秦边疆稳定。”当听到老者的这句话时,皇帝眉头轻轻一皱,“皇叔,胡族胡圣大法师已死,胡族大军已不像前些年那样猖獗,此时突然如此大规模征兵,恐怕不是甚好。”“哦?那陛下是认为老臣错了吗?”老者沉声道。皇帝闻言将目光紧盯住老者,沉声道:“皇叔此次不远万里来到皇都与朕共议国事,朕深感欣慰。亦不愿扫了皇叔的兴致,这样,朕准许皇叔每城招兵五千,如何?”老者沉思良久,点头道:“陛下果然圣明,老臣这就替天下的百姓谢谢陛下了。国事已谈完,老臣告退了。”说完,便袖子一挥,便自顾自地走出了大殿。望着老者的背影,皇帝脸上闪过一丝阴霾之色,随即消失不见,对着尚跪在地上的月陨和阿古两人沉声道:“你们也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是。”两人闻言缓缓起身,随即走出了大殿。一刻钟后,月陨房间,“三师兄,我明明给你讲了所有的一切,为何今日大殿你把却所有的功劳都归到了我身上?”月陨闻言摇头笑道:“几个死人,要功名何用?反正他们也是你的朋友,名利都归到了你身上,他们在地下也不会有什么怨言的。”话音刚落,月陨随即注意到阿古此时正用着愤怒和丝丝难以置信地目光望着自己,似是知道自己的言语有些过激,月陨转移了话题,“你对今日所见,有何感想?”阿古见月陨突然问起了别的问题,脸上的怒气也渐渐淡去,不过随即又升起一股焦虑之色,“今日大殿上的那个老者,应该是一名手握北方重兵军权的皇叔,但明显可以看出他对皇上不是那么忠心。我担心他这次招兵恐怕另有目的……”然而还没说完,月陨便捂住了他的嘴,低声道:“小师弟,在这皇宫之内,有些话不能乱说,防止隔墙有耳。”阿古点了点头,向门外望了望,脸上闪现出一片复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