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开张之初,生意很红火。家里有自产的新鲜蔬菜,拿现在的话说是绝对的绿色食品,父母都会做豆腐,父亲的厨艺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开江以后,父亲在房后叫“谷草垛”的江边,喂上“鱼窝子”.鱼窝子就是选择合适的地方,一般是水里的深沟、深坑,贴近深厅、激流的地方,水面上有浪花更好,有时砌一道石墙,人为地制造浪花,水里下上食,让鱼来吃,隔一段时间撒下网去,就会打上鱼来。过去,都是用石头绑块豆饼,充当鱼食,豆饼味香、抗泡。父亲喂了几个这样的鱼窝儿,客人来时,拎着网打上几网,客人就能吃上新鲜可口的鲜鱼。鸭绿江从长白山天池发源,一路在丛山峻岭中奔腾,石头为底,水性偏凉,所产之鱼,肉质细腻坚实,味道绝对鲜美,像鳌花、重虫、细鳞、鲤鱼都是名贵品种。一些小杂鱼也有独特风味,像沙咕噜子就一根刺;马口因嘴像马嘴而得名、沙包、白票子、花翎子、鲫鱼瓜子,都有独特的鲜味。鲶鱼、黄刚子是底鱼,吃腐败的食物,所以人们不太喜爱它,但用来炖茄子却是风味独特、鲜香无比的,“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嘛。有了这些优势,我父亲的饭馆驰名百里,沿江上下的行旅客商,老远就盘算好赶到这里吃饭。
这期间,我大姐高瑞云、二姐高瑞荣出生长大,之后还有两女一子,出世不久就因病夭折了。
RB鬼子实行了经济封锁,市面上见不到粳米、白面,开始时拿粉条当面条卖,后来卖苞米面擦条、卖煎饼、发糕,但毕竟受到了影响,加上战争的阻碍,做买卖的人日渐减少,生意也是“老太太过生日——一天不如一天”了,家里的生活渐渐拮据起来。
1945年8?15RB鬼子倒台了,我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喜不自胜,马上用自行车驮着我母亲一路狂奔,到了临江。临江街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欢腾的人群载歌载舞,尽情宣泄着胜利的喜悦。我父亲在南围子泡子沿租了房子,然后雇车到后仓把奶奶、三叔和两个姐姐接了过来,把朝鲜的一切交给了四爷爷,姑姑和二叔也搬回家来住,就此,我家在临江定居下来。
临江历史悠久,古称“帽儿山”,夏、商、周时属青州和营州,秦时属辽东郡,唐时是鸭绿江府所在地,宋辽时属东京道绿洲,明时属建州卫,清时属盛京。光绪二十八年建县,形成了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0?5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的县城。县城面临鸭绿江,与朝鲜中江郡遥遥相对;背靠两座SX边是帽儿山,山势巍峨险峻,主峰像个倒扣的峨冠,突兀挺拔,直插云端;东边是卧虎山,山形酷似猛虎面东而卧,与卧虎山连体的五台山就像昂起的虎头。不知经哪个朝代的堪舆先生指点,怕虎起伤人,在山的东西两端各建了一座庙,用来镇住虎。日伪时期,这两座庙改作巡警办公之地,所以称为东、西公所。头道沟河从两山之间穿过,在县城西侧流入鸭绿江;二道沟河在卧虎SD侧流入鸭绿江,县城的主体就在两河之间。溯二道沟往上三公里是临江林业局的生产基地。河东是壁立千仞的东SD山尽头是三道沟河入江口,距临江大约也是三公里,三道沟里有大湖煤矿,因此,临江到三公里、大湖都有火车相通,临江到长白的公路从东山下通过。临江下游十二公里是大栗子铁矿,也有铁路相通。临江铁路进头道沟,穿越老岭,与外界相通。临江物产富饶,交通便利,是鸭绿江中上段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临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根据地,是辽东省委、辽东军区的所在地。****、肖劲光就是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至今,这里还留有“****同志故居”,现在已经成了博物馆了。
战争初期,大批东北民主联军涌入临江,急需解决吃饭问题。我家有一盘石磨,父亲买了一头毛驴,给部队加工粮食,部队以粮食作加工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加上父母生豆芽卖豆芽,做豆腐卖豆腐,一家生活,也蛮过得去。
爷爷的一个朋友,姓李,是个大木匠,在临江到长白一线走动,哪儿有活哪儿干,过去常在我家落脚,这次从长白回来,知道我家搬到临江就来看看。看到家中的景况,就说:“大侄子,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你弄点木材,脱点坯,我给你盖个房子,开个店什么的,才能长远啊。”
“可上哪儿弄那么些木材呀?”我父亲为难地说。
“长白有,”李爷爷说,“我刚从那儿下来,因为打仗,生意清淡,木头卖的可便宜了,简直像白捡一样。就是没车运不下来。”
“只要有卖的就好办,运的事我想办法。”父亲说。
第二天,父亲把家里的钱划拉划拉,揣着就上长白了。到长白讨价还价,以最低价格买了一张红松木排。木排是水运木材的方法,经济快捷,但危险性大,一旦木排撞上礁石散了花,木材就随水而去,散落沿江两岸,很难收回。放排人不但吃苦,而且经常面临生死危险,所以这些人很少成家的。木头先是一垛垛码放在排窝子水边的斜坡上,用销子掩住,需要的时候,有专业水性好的人,站在水里,把销子一拔,整垛木头就“呼隆隆”滚到水里。拔销子的人,必须及时潜入水底,躲避木头,从水下游出去或者憋气躲在水下等木头全部入水,才能把头露出水面。然后,木把用一种特制的窄长的斧头,在每根木头的两端各凿一个洞,把柞树枝用斧头掂散,穿在洞里,拧成环,把木头串成排。排头小,是用几根木头编成的,上面支了一根长木,一头插入水下,做成操控木排的舵。操舵的地方铺了木板,以便放东西,还支一个木架,吊一个铁锅,可以生火做饭。以后,逐节增加木头,所以木排呈头小尾大的形状。还配有一把小桨,一庹来长,桨中间钉了一块铁皮,铁皮用钉子钉了无数眼,眼周围的铁皮支楞着,像木锉一样,可以卡在任何木头上摇桨,归拢木头,改变方向。
木排串好以后,我父亲把拢排的钢丝绳、放排用的撑杆、小桨和其它东西搬上排,就要驾排启程。木把头问:“你放过排吗?”
我父亲坦然回答:“没有。”
“那能行吗?”木把头说。
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说:“那可够戗,太冒险了。今年江水小,明石暗礁多,你不熟悉排道,又没放过,还是花几个钱,雇人放吧,留着自己的小命多享几年福。”
我父亲爽朗地笑着说:“我的命硬着呢,我不信阎王爷能收了我去。”说着,就驾排离岸,向江心驶去。
鸭绿江从白头山天池发源到LN的丹东入黄海,流程短,全长不足八百公里,落差却很大,有两千四百多米,且主要在中上游。长白到临江二百多公里水道,有几十个哨头和深汀。哨头就是落差大,水流急的浅滩,水浅石头多,是放排最危险的地段;深汀是江转弯或由于山头、砬子遮挡形成的深潭,江面宽阔,水流平缓。离排窝子不远就是一个哨头,我父亲驾排驶入江心,江心波涛汹涌、水流湍急,木排随波逐流,像奔腾不羁的野马,难以驾驭。尤其我父亲刚上木排,站立尚且不稳更何谈掌舵了。因为木排是一种松散连接,每根木头都能上下浮动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所以我父亲在排上走动的时候,东倒西歪,摇摇欲坠。我父亲干脆把衣服和鞋袜都脱掉,只穿一件裤衩,把重要的东西打成包,斜背在身上,以免逃生时遗失。光着脚,脚掌和脚趾能使上劲,抓住木头,走动稳一些;脱了衣服,避免湿裤子缠腿。开始,木排穿越哨头激流时,我父亲手忙脚乱,险象环生。渐渐地我父亲发现,在激流中,只要稳稳地把住舵,避免排头左右乱窜,整张木排就能顺利地按主航道航行。只要仔细认真观察,明石暗礁老远都能发现。明石不用说了,暗礁存在的地方,都能激起很高的浪花,凡遇有这样的地方,提前转动排头,找好提前量,都能顺利避过去。经过几个哨头之后,我父亲已经摸到了窍门,应付自如了。
头一天晚上,父亲也和其他人一样,找个深汀,用桨把排划到边上,上岸钉个铁橛子,用缆绳把排拴住,然后休息。第二天晚上,钉铁橛子的土层太松软,水流冲击木排的力量把铁橛子拔起来了,木排顺水漂流。父亲在睡梦中感到了木排的移动,起身一看,木排已经漂移出来很远了。父亲赶紧起来,加大了排头上的篝火,稳稳地把住木舵,睁大眼睛,盯着前方,躲避礁石。所幸一夜无事。从此,我父亲干脆放弃了晚间休息,昼夜兼程。每到夜晚,就把排头上的篝火烧得旺旺的,一是照明,二也取暖。多少年以后,父亲谈起这段往事,仍是心有余悸,说:“那时年轻莽撞,天不怕地不怕,你想——篝火照亮不照远,有火晃着,远处显得更黑,根本看不见远处有没有石头暗礁,没有撞上实在是侥幸之极。否则,??????”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排到大汀时,水流缓慢,我父亲就可高枕无忧地睡上一觉。
第四天下午,排到临江。这一段虽非哨头,但水流依然很急。南围子前江沿有一块卓然兀立在水边的大石头,高约人半,围有三四抱,这是我父亲早就选好的拢排之处,往下百来米就是下船营的戗锯房,在这里破木材,可以节省运输费用。二道沟河口有个船营,因在鸭绿江上游,所以叫上船营;这个船营在头道沟河口,在江的下游,所以叫下船营。我父亲把排慢慢划向岸边,然后,把备用钢丝绳捋顺盘好放在脚边;两手端好早已拴好活扣的钢丝绳,等待着排行到大石头跟前。渐行渐近,父亲瞄准大石头,像撒网一样把手中的钢丝扣抛了出去,也是我父亲多年撒网练就的手劲,只见钢丝扣划过一道弧线,准准地套在大石头上。眼见得就要成功了,父亲心里一阵狂喜。钢丝绳牵引着,木排慢慢调头。当排横过来的时候,激流冲击着几十米长的排身,木排受到的力量骤然加大,绷紧的钢丝绳发出“咔咔”的响声。我父亲一看,大事不妙,钢丝绳要是绷断了,往下几十里没有拢排的地方,木头无法收回,钱白花,全部心血也白搭了。说时迟,那时快,我父亲抓起备用钢丝绳,跳进水里,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岸。这时只听“嘎嘣”一声,钢丝绳绷断了,崩断的钢丝绳呼啸着,捆到后边的水里,打得水花四溅,木排也开始向下漂去。我父亲顾不得脚下鹅卵石的磕磕绊绊,急速跑到大石头跟前,绕着石头跑了五六圈。直到钢丝绳再不秃噜扣了,才仔细系上扣。这时,排顺了过来,水流对木排的冲击力也小多了。最后,木排完全顺过来,乖乖地躺在水边,我父亲也无力地瘫坐在地上。
木头有了,由木匠李爷爷领人出水,抬到戗锯房,加工成所需的各种规格的板方材。剩余的木头卖了,以便支付其它费用。
我父亲在头道沟河西大道北,通往烈士塔的道西边,选了一块房场。这儿是故河道,能挖出沉积的河沙,到西山挖黄泥也很近,父亲开始脱坯。这时,姑姑早已毕业在银行工作。两个叔叔都已念中学了,放了学他们和我父亲一起干。三叔有两个极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田英富,一个姓赵,他们也时常过来帮忙.然后,雇车上河套、江滩捡石头.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准备,万事俱备了,木匠李爷爷一声令下,破土动工了。一个多月之后,一幢泥瓦盖顶、青灰造面的簇新二层小楼矗立在河西街旁,被人们称为“高家小楼”。
随着我家在这儿落户,很快道两旁民宅连成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