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一出门,就发现距离着医馆几个街口的位置,聚集着人群,水泄不通,根本看不到对面的情况。身边亦有前行的人群,一直往那个方向汇聚。幕梁一转头,看到相反的方向,只能看到人们的面庞,但是也是稀稀散散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悲凉。一个外国王子的来临,竟然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也许是人们已经被压抑了许久,亦有可能,只是由此契机,引发了人们内心本来的好奇之心。
这么想着,二人已经走到了人群的附近,按照幕梁的性格来说,本就不会对这样的事情上心,对他来说,只要在戚曾的身边,就很快乐。但是今日出门的原因,一是因为成子刚才一直盯着他看,让他也体会到戚曾说过的,用小动物的眼神一直看着你的心情。再者,他们去海国皇宫的时候,在殿内也见到过海国三王子,尤其他们海国的政风淳朴,有话说话,从不会藏着掖着,而三王子更是个中翘楚,幕梁是真心觉得三王子很对他的脾性,如果有机会结识,二人定会是很好的朋友,只是因为自己的事情,当时的戚曾拒绝了海国陛下提供的赏赐,而现在竟然再他国有机会重新相见,想来二人也是缘分不浅。所以才跟着成子过来凑这个热闹。
成子毕竟还是个孩子,对什么事情都非常好奇,看着幕梁停止不前,他就自己一个人向前挤,好在人瘦,虽然有点高但毕竟是个孩子,很快就挤到的前方。幕梁就在人群的外围,由于个子本来就高,也并不影响他的视线。只不过刚刚在成子往前挤的时候,就怕他一个不小心冲撞了入城队伍,好在这种事情没有发生。
不多一时,由人群欢呼声可以判断,三王子的入城队伍,马上就要走到他们的身边了,看着比刚才更加沸腾的人群,幕梁的心中更加的无奈,到底是有多久,鼎城的人们,没有机会如此的热闹了。
虽都是入城,可是人家三王子入城的队伍,比起戚曾和幕梁来说,好吧,没有可比性。
三王子的入城队伍非常的宏大,整个队伍是由两列步兵引导前行,每人都拿着挂有海国国旗的长矛,至于这些兵器是如何过了边境,想来也不是幕梁要担心的事情。之后是两列马队列队行进,坐在马匹上的人们气宇轩昂,并不会因为在他国而有一点的怯懦,倒是很符合幕梁心中海国人民的样子。再者就是一架八匹骏马所拉着的华贵马车,马车顶角的流苏都是由珍珠制成的,配上金箔,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柔和的光芒,马车的窗户和车门都是由玉制成,这架马车如果被拆开来卖,应该非常值钱,这是现在幕梁心里所想。在这架马车的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看样子都是一些物品,想来应该是三王子自海国带来的物品。
因为队伍的靠近,两边的民众欢呼的更加高昂,即便是等到队伍消失在视线中,这股热浪依旧没有消散。在前方的成子看着队伍消失,就转身去寻找幕梁。幕梁此时也在寻找成子,两人视线对上之后,幕梁就放心的将视线转移,等到成子自己过来,可就在这时,街道对面却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面孔,只一瞬就消失在人群中。幕梁出神的回想,那个样子在哪里见到过,就连成子过来他都没有意识到,还是成子叫了好多声,他才回神,即便如此,一直到回到医馆,他的表情都没有放松。
一进门,戚曾就发现了幕梁的神色有些特别,在听完成子对入城景象的形容之后,就问成子幕梁的事情,但是成子也是不知,只好自己上前询问。
“幕梁,怎么了?“担心的拉着幕梁的手,抬手试了一下幕梁的额头,大冬天的,不会是感染了风寒而不知吧。
“我没事,就是人太多,好烦。“拿下戚曾的手,回答的语气却是有些敷衍。
“我先回房,等下吃饭的时候叫我。“虽然是很烦躁,因为实在是想不起那副面孔在哪里见过,但是也不想将这个心情对着戚曾而去,只好先自己单独呆着。而戚曾明白,还能想到吃饭,那事情也没有十分严重。
虽然戚曾这个人能让别人做的事情,自己绝对不会去做,但是关于吃食上来说,对于一点不会做饭的幕梁来说,没有别的选择下,只有他来做,当然,他也做得很好。
与此同时,行进至宫门的队伍,却因为某事停了下来,原因是因为带兵器的官兵无法入宫,而海国方面却因为担心三王子的安危,并未放弃。这种事情让在宫门前欢迎的疯子新捏了把冷汗,这个部分到底是哪个官员负责的,这么大的事情,为何没有提前沟通,好在陛下是在朝堂上等待,可是如此之久的时间,陛下自然是会起疑。
“微臣封子新,拜见三王子殿下。“对着华贵马车作揖,可马车里却不见一丝回应。而在马车旁的马匹上,下来了一位官员。
“封大人有礼,臣乃三王子此行的随行大臣,明斌。“此人在海国递交的通行关文里,有所提及,而他们也对此人进行了多方查探,此人为礼部官员,虽未是尚书之职,可是也是风评很好,此行有此人相随,也定会减少很多矛盾,可是没想到,竟然第一件事,就让双方在宫门前对峙了起来。
“明大人有礼,刚才我方提出的要求,应是在通牒回复上有所提及,不知明大人通牒是否带在身上。“按照封子新的想法,这种事情的发生,自然是海国的原因,本国内的官员,对于此事的处理早已有规有矩。
“那是自然,请封大人稍等片刻。“拿出放在衣袖中的文书,才发现两国官员的官服有所不同,海国的官服是袖口极大,想来是用于盛放物品只用,而邰国的官服却是层层叠叠,衣襟宽大,用于盛放物品。
将通牒递给封子新,明斌漏出了淡淡的微笑,却是未让任何人发现。
仔细察看通牒上的回复,竟然未提及关于官兵不能带兵器入城的条项,封子新顿时面露尴尬,没想到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却在一开始就犯下了如此的错误。
“明大人,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带着明斌远离众人,回头看了一眼浩浩荡荡的队伍,此时封子新的心中,恨不得将负责此事之人千刀万剐,但是解决眼前的事宜,却是重中之重。
“明大人,通牒上未曾提及关于兵器不能入宫的事宜,是我国这边办事不周,还望贵国见谅,但是此乃我国国规,不知明大人是否能和三王子商讨一下,暂按我国要求进行,择日封子新定当上门拜访,负荆请罪。“深深的作揖,也不知道海国众人是何想法,自己如此说来是否有用。
“封大人言重了,想来此事之间,必有误会,只是我国三王子行事作风有些自我,也不知封大人的要求,三王子是否能同意。“就知道不会如此简单的同意。
“那明大人,不知可否让封子新面见一下三王子,这其中的误会,封子新也好当面向三王子解释。“
“容臣向三王子禀报一番,封大人稍等片刻。“说着就回到马车附近,窃窃私语。
此事,可一定要解决才好,想来,陛下现已有耳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