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大伙把家里收拾了一下。饭后,小四去了承生叔家一趟,他怎么说,珏儿不知道,但承生婶带着锄头,山子背着个竹篓子手拿着把柴刀随后就跟来了。春山比珏儿大一岁,但整个人都很瘦,眼睛就显得深凹着。从那双眼睛里,珏儿又看到了自己刚来到这个时空时家里人因绝望更死灰的眼神,珏儿暗叹摇头。
看到他们来,连氏连忙气招呼他们,并对承生婶说:“弟妹,我不知道小四没有把话说清楚。那跟你说吧,这法子是孩子们在城里卖东西听人说的,咱家这段时间为了备这些柴火也忙,也没有做过,也不知这东西怎么做,吃得怎么样,咱也不知道,这成与不成你也别往心里去。也是遇到了你这情况,就说与听,你可要好生想想啊。”
“嫂子,你别这么说,你们能告诉我这法子,我已经感激不尽了。我不怕,只要这东西能吃,每天都去挖些,总还是能填一填肚子。即使不成,我最多也只花一点工夫而已。”承生婶真诚地说道。
“这东西能吃,我也听说过。你们先挖些回来试一试,如果能成,你们也得些贴补不是。大丫,去锅里拿些吃的给承生婶和山子弟弟。”吩咐完大姐,又对承生婶说:“带着,上山累了休息时吃,嫂子也帮不了更多。”
“嫂子,谢谢你啊,你已经帮我很多了。”承生婶很感动说道。大姐拿了两个杂粮饭团来,就是小米蒸煮了,利用小米的粘性再加些菜叶捏成一个小饭团。承生婶接着用干净的菜叶包着放进了春山背的竹篓里,四哥扛了把锄头,珏儿也背了个放了两个饭团的竹篓子,拿了把柴刀出门了。
到了山上,他们遇到蕨根就挖出来,还好那山里的土质也松散,半时辰,他们就挖了小半筐蕨根。
而在山的侧面,珏儿就找到好几丛葛,让四哥和承生婶分散开挖,一会儿的工夫,四哥挖了两块出来,珏儿把面上的清理干净,放进背篓里,而春山也跟在他娘的旁边,把挖出来的葛根清理一下,放进竹篓里。
因那些葛根不仅多而且大,他们又挖小半时辰,他们就挖了一大篓子了,而珏儿他们早就背不动,挖出来的就放在承生婶家的篓子里。
他们出去一个时辰,承生婶只好弯着腰把一篓葛根蕨根往回背,春生扛着锄头跟在后面。珏儿家的半篓子,珏儿说要跟四哥一起抬,四哥不同意,自己使劲地背着,珏儿没法,只好自己先跑回去让娘来帮忙。
因为一下山,就到珏儿家,再加上承生婶家没有井,所以就在珏儿家磨好粉再拿回去。回到家里,连氏说承生婶的那篓子起码有五六十斤,珏儿他们挖的,可能有二三十斤。其实珏儿也没有想到,山上有这么多东西,挖一个时辰就挖出这么多来。
三个姐姐看到这么多东西,也过来帮忙,在水池边清洗那些东西来。其实,这会儿水已经是冰冷的了,只是珏儿家的井水却时温温的,不冰手,把承生婶羡慕得不得了。而连氏则是提了桶水,拿着水瓢和一把干净稻草做的刷子,去把石磨清洗干净。
因为珏儿家的东西原本就少,再加上人多,几下子就洗好了。大姐把那些葛根切成小块,而二姐三姐则帮着承生家的清洗。
因为珏儿家水池边上有一块平滑的大石块,珏儿就让连氏找了一个干净的布袋,把它清洗干净,然后用来装那些清洗干净的沥干水的蕨根,然后把袋口扎紧,再找来清洗衣服时用的大棒槌,使劲敲打那布袋子,然后再拿到水盆里搓揉冲洗,再把水沥干,再敲打,再搓揉冲洗,如些反复几次,然后又把那水用细布过滤一次到桶里,不一会儿,那桶里就慢慢积起了一层淀粉。这法子虽快些,但浪费也多些。
珏儿看着差不多也,就去找了把菜叶子来,让连氏去蒸蕨粑吃。连氏把那竹子做的蒸笼拿出来,清洗干净,放在加了水里锅上,再把菜叶子清洗干净,包上蕨根沉积粉,就蒸起来。
一刻钟的工夫,蕨粑熟了,连氏让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活,来尝尝这蕨粑的味道。因为有些烫,连氏就用筷子叉着递给大家,看着这看样不是很好的蕨粑,吃起来却软软糯糯,还一股淡淡的清香,也一番滋味,更是没那苦涩树根味。连氏也没想到是这样的味道,很是高兴。而承生婶子更是高兴,挂着笑感动对连氏说:“嫂子,这东西太好,我原想着大人能咽下就成,没想到比吃菜咽糠强多了,也比那小麦杂粮的差不了几分,几个小孩也能吃得下,太谢谢你了。嫂子。”
“弟妹,别这么说,我也第一次吃这东西呢。你也别我客气,一直谢我,这东西都是你自己上山挖的,自己清洗打磨呢。现在知道这东西能吃,也是一件好事,你们自己努力些,让孩子爹帮衬些,也许这难关就过了。”连氏拍着手安慰道。就连春山吃了这东西,小眼睛里也闪了闪,他也知道,自己家以后至少可以用这东西来填肚子了,这东西山上还很多呢。
其实珏儿知道,这东西不光可以蒸来吃,也可以炒呢,只是这样连饭没有吃饱的家庭,哪来的油啊,所以就忍下没有说。看着承生家的挖了这么多东西,一次是吃不完的,就对她说:“婶,我还听人说,这些东西还可以把表面水倒掉后,把沉淀粉晒干,这样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到吃的时候,再加点水搅拌着成。”
“这方法太好了,刚才我还在发愁到冬天没有吃的,我明天开始就多挖些,让孩子他爹帮着做成粉,到了冬天,我们也算有些余粮。”承生婶笑道说道。
知道这东西不难吃,承生婶跟春山的干劲就更足了,放下手中的筷子,就把清洗干净的那些蕨根装进珏儿家的布袋里,在那块石块上敲打起来,然后借了珏儿的盆,把那蕨根粉都过滤沉淀起来;而春山放了筷子,就拿起葛根块清洗起来。承生婶还把一些清洗好的葛根背了回家,然后带了个木桶来装那些沉淀好的蕨粉。
珏儿看着她的境况,觉得实在可怜,而且这蕨粉葛粉虽然也好,总不天天都吃啊,总还是要有些主粮才好,就想了个法子,在无人处跟连氏说了,连氏想了会儿,用手指轻轻点了点珏儿的头,笑着走了。
连氏拉了承生婶到一边轻声说道:“弟妹啊,明天孩子们要送柴进城,我家的菜也卖得差不多了,若你信得过我和我的这几个孩子,你晚上就带着菜来,孩子们帮你去卖。”
“真的,嫂子,太谢谢你了,你们愿意帮我拉去卖,真是太感谢。”承生婶感动地说道,她哪里不会明白,这是人家帮着自家呢,不然谁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啊。自家也不敢拿去卖,得的钱说不定还不够缴那明目繁多的税钱呢。
“唉,弟妹,是你我也才做这事。你也知道,这买卖,价格时高时低,我也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数字,卖了多少就是多少,我们不会昧了你的就是。”连氏也些无奈啊。
“嫂子,这些我跟明白。你家若不帮我,那些菜一分一毫都换来,而且我信得过嫂子,也信得过孩子们,你们这是真心在帮我呢,而我却无以回报。”承生婶说道。
“既然如此,你就准备小葱、蒜苗、萝卜白菜等一共十多斤,孩子们也拿不了更多,先这次试试看,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带。”连氏说道。
“太感谢了嫂子,晚上我悄悄送过来,不让人瞧见了,也不会给你家惹来烦麻。”承生婶感激地拉着连氏的手说道,心里却乐开花了,只要都埋村里的人,家里就有一些进项,虽然会很少,但积少成多,也能给孩子们换三五升米来不是。
承生婶把自家的东西都弄回家后,晚上,偷偷地背着一篓子菜敲开了珏儿家的院门,只是那些菜都乱七八糟的,大伙儿就利用那烧着火光,重新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并用泡了一下的稻草扎成一把把的,样子一下子干净利落起来,卖样十足。承生婶也表示学到了很多,下回在家里弄好再送来。
第二天,珏儿他们进城,四哥知道是承生婶家的菜后,更时大力推销,最后卖了二百多个钱,送到她手里的时候,承生婶激动得两只抓钱的手不停的颤抖,眼泪在眼眶里不停地旋转,只是强忍着才没有掉下来,这些菜也换来一两升米呢。
当晚回到家里,承生婶把钱拿给承生看,把他也激动得不行,他当然也明白这是珏儿一家在想着法子在帮他家呢,因此自己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呢,也教育孩子们以后要知恩图报呢。珏儿他们自然不知道他们想法,但还是经常偷偷帮着承生家卖菜,并帮着换些米粮回来,和着那些蕨粉葛粉他家也能勉强度日,那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