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儿像以前一般作为四哥的尾巴,屁颠屁颠跟在他的后面去挖蛐蟮了。回头间,她却看到她的娘和姐姐们往后院去了。等他们从一堆枯枝烂叶覆盖下的土里挖出一堆蛐蟮回来的时候,正看到大姐和二姐正在锯木头呢,而且还有模有样的样子,娘还在旁边嘱咐她们要仔细些,别把锯子弄断了。
珏儿看了一会儿,就跟娘说要跟四哥去捞鱼并把这新的鱼篓子也下水。三姐在边上听到了,就抢着说:“五妹,你在家吧。我跟四弟去。我还一次都没有去过呢。五丫,就这么说定了。”三姐说着,就冲过去,把木桶里的几鱼鲫鱼倒进木盆里,提着木桶跟四哥走了,都不让珏儿有回答的机会。珏儿只摇摇头笑笑而已。
“你们两个在河边可要仔细些,可不能打闹,快去快回啊。”娘对他俩身后嘱咐道。
“知道了,娘。”
“会小心的,娘别担心,很快就回来。”两人说着,已经出了院门,听到了吱呀的关门声。
小六和小七也起床了,小七正大声叫着要娘呢。连氏赶紧去给他俩穿戴整齐出来,而珏儿这会正蹲在一边看着两姐姐锯木头,让她们一定沿着画好的线锯,可别偏了去,而后,她前院后院的转悠,她要找几根适合做木架子的干木头,准备做车子的骨架呢。
珏儿在堆放柴火的棚子里找到两根大小较均匀,比较直的有手臂般大小的干木棒,她把木棒靠着墙壁斜放着,然后找了把柴刀来,把木棒粗糙的皮去掉。珏儿这才没几下,四哥和三姐就回来了,三姐提着木桶,笑嘻嘻的,想必收获也较可观。
珏儿也跟过去看了下,一堆小杂鱼,还有一条鲫鱼,一条巴掌般大的鲤鱼呢。他们把大些的鱼都放进小水池里。而刚起来的小六、小七看到了水池里的那条大鲤鱼,惊喜得不行。小七直拍着小手呵呵笑,嘴里直叫“大鱼,大鱼。”
而小六直问,“四哥,这么大的鱼,你咋捉到的?”
“用这个鱼篓子啊!”四哥耐心的给他解释,但小六还是对这答案不满意,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口里喃喃道:“咋就抓到的。”四哥最后投降的跑掉了,珏儿就对这鱼篓子捕鱼的原理细细的给他说了一遍,他这才没有追着人问呢。看他可爱的样子,珏儿对他说:“小六,娘跟哥哥姐姐都忙,以后你有什么问题就来问五姐好了,五姐知道就跟你说,不知道的,我们再去问别人,好不好?”
小六懂事的点点头,“五姐,我知道了,我有问题就来问五姐。”珏儿笑着点点头。
大伙围着看完了鱼,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娘涮锅准备做饭,大姐去地里摘些菜回来,二姐拿起竹扫帚把前院后院都清扫一遍,三姐跟着四哥接着锯木头,连小六也带着小七拾了些昨儿的萝卜叶去喂那只老母鸡,珏儿也拿起那砍柴她从木棒上削下一条的树皮,珏儿体会到了人多力量大的好处。
连氏做了饭,正发愁这菜怎么做呢,看到珏儿正在院子里有模有样的削着树皮,想着这小闺女可是越来越有主意了,就用逗人的语气问道:“五丫,你说今儿做什么菜好?那大鱼可是你所小四想的法子抓的,你可想把它煮了吃?”珏儿听了她的话,想来她心里也有些纠结吧。
“娘,昨晚三条鱼都没有吃吗,让大姐再收拾一条鲫鱼出来,跟那三条一起熬萝卜汤吃。大白天的,仔细些也能吃些鱼肉。娘,你说好不好。大鱼,我舍不得吃,咱卖掉总能换些米盐呢。”珏儿停了手中的活儿,看着连氏说道。珏儿到这会儿也还不知这时空是什么年代,物价怎么,在以前的时空这大鱼至少也能换了二、三十斤的米来,至少可以让这家吃上十多天的饭吧。
“咱五丫真懂事,就照五丫说的做。我们五丫可是越来越有本事了。”连氏赞着说,可还是听得出心酸的味道来。
“娘,我都长大了。小六也长大了,瞧,小六也把鸡照顾得很好呢,一天都能捡两个鸡蛋的。咱们家只是小七才是小孩子呢。”正在照顾小七在院里玩耍的小六听了,高兴嘿嘿笑了,而小七却皱了皱小眉头,也不知道听没听懂,转过头就忘了,跟小六玩着他们自己编的游戏,嘀咕着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悄悄话。
“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不须娘多操心。”连氏宽慰了不少。
“娘,我们再孵些小**,养大了能下蛋,也能卖掉,还可以吃肉,娘你说好不好。”珏儿试探着说。
“娘,小鸡我会仔细喂养的。”小六听到珏儿要养小鸡的话,立即表态。
“这。。。。。。”连氏想了想,看着两儿女期盼的眼光,犹豫的一会儿,点点头道“行,我去邻里打听打听,看能不能帮着换些种蛋,和着别人孵些小鸡。你这小丫头,主意可越来越多,小鸡孵出来了,咱可没有多的粮食来饲养,你俩自己想法子去。如果不成,你俩得想法子赔了这鸡蛋钱。”连氏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脸,用食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半开玩笑地说。想着这女儿从小就淘气聪明,最近更是主意越来越多,又捣鼓着鱼篓子捞了这么多鱼来,又要学着做什么车子,可是菩萨发了慈悲了,给她这么个精怪的女儿,化解眼前的困局,解救这个快崩裂家,以后就多听儿女的意见,特别这个女儿。连氏眼睛却盯着女儿的脸儿看,心里却排江倒海般。而珏儿却被她看着心里发慌,可是自己太出风头,跟以前不一样露馅了。
“娘,哪有你这样的谈条件的。咱就试试嘛,娘”珏儿拉着连氏的粗布衣袖作撒娇样,同时还偷偷给小六使眼色。小六也学着她的样子去拉连氏的另一只袖子,小七看了,也有样学样,双手拉她的衣角,昂着头盯着连氏看。连氏被他们三个给打败了,眼里都柔出水来。
“好,娘信你们,咱就试试。可你们也要仔细些。今儿我就去问问有没有种蛋换了来,免得明儿赶集,人家把蛋都卖了。”说着,就吩咐大姐做菜,自己拿了竹篮子装了十个鸡蛋出了院门。而珏儿也拿起自己手边的家什,忙起活计来。后来听连氏说,跟族长家的换了十个种蛋,她家的母鸡开始抱窝,就一家十个蛋,孵出的小鸡一家一半。
俗话说绳锯木断,滴水穿石,通过几兄弟姐妹这两天不断的努力,终于把木头锯断了,得了一个实心的车轮子。四哥来给珏儿一说,大家又都看了一圈才罢休。珏儿在旁边指点着四哥在两面圆心的位置作了个十字记号。然后找了老爹的凿子来,开始在中心位置凿个孔出来。珏儿又四处找一根小孩手腕般大小的硬度强些的木棍来。把圆木棍削平整当作车轴,再把车轮固定在中心位置,把车轴架到车架凹槽上,一辆简单的手推独轮车的就做成了。
他们热火朝天的忙了一大早上,终于把这手推车就是做成,四哥推着车子在院里来回了几回,车轮咕噜咕噜的转,大家都欢喜得不行。可是,有时掌握不好,就东倒西歪的。珏儿就让四哥在车轮的两边的车架下加一根比车轮短的木桩,这样一来,车子稍有倾倒,就有木桩支撑,一下子就稳当多了。
大家吃了午饭,稍作休息,四哥就推着手推车上山了,留下大姐在家照顾小七,娘和二姐、三姐也高兴跟着,小六高兴极了,跑在前面。而珏儿却找了个竹篮子提着,跟在队伍的后面。大家熟门熟路的到了山前。看到姐姐们之前砍下的柴火都有些枯萎了。
有了娘这个家里最大的劳动力的加入,速度快了很多。这会儿,珏儿却带着小六到小山坡边,去摘上次来看到的野花椒。还好树儿不高,他们站在高的一边也能把那些避开那些刺,把那些花椒摘了来,两人摘了小半篮子。后来,珏儿还在小溪水旁边的小坡上发现了几棵茴香和几株已经枯萎的野山椒,茴香的果实早就熟了,还掉了大半,她就把剩下的果穗全摘了来,然后把还挂在枯枝上的几个野山椒摘下来,准备种子,来年自己也试着种一些,找了几片大的叶子把它们包起来,用几根枯草缠了圈,仔细放进篮子里。
而四哥却去收拾那些枯了些的柴火,捆好再堆到小车上,用绳子牢牢地绑着。四哥在三姐的帮助下,却能推着满满的一车的柴火往回走。可一段路过后,可能是柴火太多,负荷太重,也可能是车轮被卡了东西,就有些轮动不灵了,时不时的成了刹车状态。走走停停,最后还是马马虎虎,把那一大车的柴火搬回了家。看着堆着一大堆柴火,不只几个小人,连娘也觉得不可思议得不得了,这两小人就能搬了这么多的柴火回来,就是那孔武有力的大人恐怕也要花番功夫也才能,这是后话。
四哥和三姐把柴火卸下来,把车子清理干净,又把车子推了几下,车轮又灵活的咕噜转,他们兴奋得不得了,干劲十足,想不到他们自己捣鼓的车子虽然还是要发一些小故障,但总的来说还是发挥了作用。这次“闭门”造车总体来说还算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