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时候,寻常话本内不是都会说句闭上眼的,你怎不说?”洛初语突来想调笑他一番。
“你要我说吗?”玉鳞介略放低腰,倾就身体,轻咳一声,眉目里染了三分邪魅……
“额……如此,还是算了。”调笑他果真是不成的。
前厅和后院间隔了一道高墙作为通天的照壁,一条狭长的过道以金砖铺就,且只在两侧各开了扇只容一人通过的偏门。说是偏门,其实更像是在整堵青石墙上凿出两道口子,工匠们做得粗略的紧。但,在如此显得有些疏陋而多余的高墙正中却设了个细致的壁龛,其上特意雕刻了栩栩如生的蝙蝠子,也不知这主家的心思究竟是如何的。
绕过回廊,捋发抬眸,冲入眼帘的景象饶是离开此地多年再忆起时,仍旧只得叹为观止四字……
原先洛初语觉着这栋宅子顶多是两进三间,现下看来判断显然完全是错误的。单这后院便最少独占了三进,主家却只在最靠墙的边侧建了栋三层小楼,应是用于防范小贼从后跃入或是偷觑宅内景致。
其余三面近墙部分全做成阶梯状竹槽,最底下一层较宽往外延伸数丈,逐层略有递减。槽边以竹藤搭建而成,每一侧皆为五层,每一层上铺了不同质地的土泥或砂石,边缝有干草包裹,抹上桐油和石灰水防漏,如此一方花圃变成了。由于竹节被打通,钻上一排小孔,再每一层的底部按了一条贯通的副槽,通往墙角每侧竹圃的相连处,设一个总排水口,排水去污泥问题也得顺利解决。
每一层竹槽都载种了不同种类的花草药苗,因不同的门类,放置的泥土的质地、粘度、湿度等等都不尽相同。如墨兰喜湿润,泥土不仅肥沃湿润且在通透性上也要求甚高,因而铺了小块的鹅卵石,底层竹子的孔也开的略大,既方便排水又能透气。
若“仅仅”是如此的竹圃,或许只能致使洛初语短暂的失语惊神,真真让她终身惦念的便是整个院落的中轴地带。
院子中心是一个径长约十步的满园,惊人的是,往下竟挖了足足四丈有余,更骇人的则是通地被分割成了上下两层,以一人环抱的八根石柱支撑。
从进入后院,玉鳞介的眼一瞬也没从洛初语娇颜上移开,没错过她一刻的惊骇之色。他抬起手指捏捏她秀气的下巴,“下去瞧瞧。”他不介意她继续慌神,这样的她有些呆愣却更为可爱。不过下去的道路仅有一排竹梯,稍不留神可能会失了足,因为只得提醒她回神。
下了一层,才发现,内部径长估计在二十步以上,第一层与地面及第二层的间隔都在二尺左右,横面全铺满柏油藤条,又贴上一指宽的石块,保证上不漏水,下不渗水。
近地面的第一层被隔成三十六间小屋,玉鳞介领着她大致绕了圈。有几间放的是地面竹槽内的产物,或风干成片或碾磨成粉或熬煮成汁,年代品目都标的清清楚楚,粗一看,有些竟已贮藏了将近十余载。除却这几间,这层收置的多为四海内外的珍品,尤以药用为最,当然毒物品类也不少。之所以要隔成这么多小间,实为举凡时间万物,都遵循相生相克之道,更遑论是奇珍异品,若想长久的贮存,还得按着万物原始的习性归置。
再往下一层,却不似上层那般繁复又是隔间又是木盒,整一个圆环状大通室,内部用楠木沿着屋室走向做了三排环室书架,凡隔丈就有愿意盏双龙吐珠灯,而珠则是槐江独有的琅玕珠。此物洛初语也不过只在父亲的书册中见过,却不知这平民宅邸竟有数十颗,且颗颗饱满润泽、清亮如月。如说山庄暗室内的夜明珠似明火的话,那将这儿的琅玕珠比作金乌也不足过了。
不论书册、书架还是地面,都未沾染尘埃,亦没有半分污损,该是有专人日日打理清扫的。也是了,瞧瞧这儿,全是些万金难求的孤本,洛初语本觉着他书房内的藏书已属精品,却不想这儿还有个似是历朝历代的绝世总览。
“这本、这本是前朝厉卿的逐年家训!”洛初语双手端着,一脸难以置信。
玉鳞介却只瞥了眼书册,迎着她错愕的眉眼点了点头,不咸不淡道:“恩,这本是厉卿的手书原本,夫人若喜欢自可以拿去。”
“别说得这么轻描淡写,你可知道世间有多少文人志士崇敬厉侍郎,当年他屈死冤狱,时至今日,处处年年可见祭拜之礼。于这册逐年家训,世人莫说是拥有,即便是得窥一目也如朝闻夕死般足矣,到你这却好像就是本小儿书了。”她虽然对厉卿不若现今世人那般推崇,不过,这本书思想深邃,发人深省,言辞又犀利磅礴,实在难得,何况这还是他的手书真迹,对他的轻飘态度还是颇有微词的。“这主家姓顾吧,我若随手拿走了,主家发难当如何?”虽猜出这儿或许同他有牵连,但还是问清楚为好。
她问是如此问,却不见她离书松手,玉鳞介勾着嘴角道:“这会儿才想到要问主家呐,不会太晚吗?”望着她传来的嗔意,笑道,“安心,这处宅邸也在我名下,现下自然也是夫人你的。”
“为何主家姓顾?”
“别多想,我母亲本姓顾,这儿原是母亲的住处,她走后便留给了我,只是宅邸的名未曾改动。”
第一次听他提及母亲,话语里传来的意调也很平淡,外间的传闻若属实,他尚在襁褓之时,母亲便辞世了。不想在继续这个话题,洛初语随他踏出了书阁。
中庭摆了竹制桌椅,颜色已经偏暗橙色,不是新制的,坐上去觉不着凉意,反而沐着顶头的阳光,甚为温和。
“这儿有如此多类目的书册,不会连那些人心心念念数十载的叱空变也有吧?”想换个话题,她便随口一问。
玉鳞介哼一声,仿若不屑道:“这整间的书阁若是能找出本教人习武之书,大概就是<杏林广记>了。”
据她所知《杏林广记》是本医术啊,哦,对了,这本末章确实有些强健体魄的拳脚比划之术。
一代嗜武成痴的江湖大侠之子,不擅武便罢了,似乎还破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