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3900000016

第16章 吹箫的人/林海音(2)

“敢!”她骄傲地说了以后,又天真地笑了,仿佛回到年轻的年月,她就是那无上威风的女王。“他所写的无非是讨论学问思想,当然字里行间也带着些情意。我一封也不回他,让他高兴就写他的!”

“见面说话不说?”上一代“新人物”的恋爱,在我们看来有时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不由得想多问几句。

“见面应酬话是说的,但他可不敢提写信的事,我只是在说话间透露出我已经看过他的信就是了。”

“多有意思!”我不禁惊叹。

“1928年北伐成功后,迁都南京,端木一家都回南京了。这以前,他家曾央人来求亲,可是先父一口就回绝了,我连影子都不知道。家里只知道我和他同事,并不知道他写信的事,那年月,我们更新,可是家庭还守旧得很呢!我们再开通,也是半新不旧的,因为许多地方仍要顾到古老的传统,不能一下子就变过来。他家回南京时,他也同去了,因为他是独子。他回南京后,信写得更勤,这时的信就明显地表现出他的意思了。”

“那么这回您该回他信了吧?”我问。

她笑笑摇摇头,接着说:

“可是有那么一天,他事先并没有写信说过,竟在学校里出现了,当然使我很惊奇,但他不远千里而来的坚决的情意,也不能说没感动我。这时我已经知道父亲拒绝求婚,所以答应和他在学校以外的地方见面,瞒着我的家庭。见面也只是见面罢了,我还是无意的。直到有一次,我们学校几个接近的同事相约到北海赏月,大家带了乐器去,我吹箫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在北海的那天晚上,我才知道朴生吹笛子。我独奏“梅花三弄”,他竟悄悄地,悄悄地吹起笛子来随着我的箫,吹着吹着,我们就变成二重奏了!……”

朱先生说到这里,起身到炉边去拿炖在火上的那壶酽茶,给我斟了一杯,她自己斟了一杯。然后又用煤钩子去拨弄那炉火,炉门一打开,火光反映到她的脸上,红亮亮的。我两手捧着那杯茶,停了好一会没说话,看着她的脸,脑中幻想着当年夏夜太液池中箫笛合奏的情景,仿佛我也是客人中的一个。我不由得笑说:

“那首‘梅花三弄’一定是您和端木先生的定情曲啦!”

她笑笑,回到桌前坐下,从桌上拿起那支笛子:

“喏,始终是这支笛子陪着我,这么些年了。他走的匆忙,留在家里没带着,笛子留下了,吹笛的人可再没回来呢!”她不胜感慨地说着,把笛子又挂回到墙上去。

“端木先生教我们的时候,您和他已经结婚了吧?”我也回忆起那吹笛的人了。

“他教你是哪年的事?”

“1931年,我在初中二。”

“已经结婚喽!我们结婚也还是经过一场奋斗呢!虽然我答应了他的求婚,但是不能得到父亲的谅解。他放弃了父亲给他在南京中央政府找到的好职位,而来北平做个中学教员,他的母亲也不满意他,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我。父亲后来算勉强答应了,也还是有婚后仍住在北平的约定。”

“对于您来说,还是那笛子的力量吧?您的婚姻的故事多么美,它使我想起了‘吹箫引凤’的故事,您是那弄玉,端木先生正是箫史……”但是朱先生打断我的话,说:

“箫史和弄玉是夫妇双双飞升而去,我们可是一个飞了,一个还在这儿挣扎求生呢!”

“在心灵上,您仍是和端木先生在一起的,您的夜半箫声,怎么能知道他不是在冥冥中也跟您在合奏呢!”

爱情的故事,常常是因为那爱情发生了障碍,才使得故事更美,更动人。我后来听大嫂说,当初朱家的老太爷不答应这门亲事,是因为端木先生是庶出的关系,母亲的出身微贱,在家庭中没有地位,连带着儿子也遭了殃。端木先生排行第三,前面还有两个相差很多岁的哥哥,是嫡出的。在那讲究门第与身世的上一代,怎能怪他们为儿女的多方操心呢!可惜这一对在新旧时代交替中奋斗的夫妇,在如愿以偿之后,终不能白头偕老,他们只有短短不到八年的相守。端木先生是“七七”抗战那年由北平到内地去,在一次汽车失事中丧命的。意外的死,生者难堪,她怎么能不日日以箫声唤回那荒野中的孤魂呢!箫声可以使她回到往昔月夜泛舟的情景中去,无怪其声哀以思了。

有一次在偶然的闲谈中,又提到了她的箫,她曾这么说过:

“没有孩子的夫妻和有孩子的夫妻,毕竟不同啊!看你们小两口子虽然有时拌嘴,但是半天都忍不了,你们就忘了,因为有孩子一打岔就过去了。我们可就不同喽!婚后的现实环境,到底不是婚前所想到的,我从小长大,什么苦头都没受过,所以有一点点不遂意,就使我几天不愉快,不和朴生说话。长日无聊,我只有吹箫来解心头之闷。常常在这种情形下,朴生便也不知什么时候,拿起笛来,和着我一起吹奏了。这样,一根笛一根箫,便像你家的老大和老二,把我们的不愉快,无形中合开了。”

我听说过,朱先生在婚后和婆母不和,这也是常引起他们夫妻不愉快的因素,端木先生在母亲的独子与爱妻的丈夫的夹层中,常常左右为难。据说在端木先生死后,婆媳反倒相安无事了。

一个冬天在蜷缩中过去了,今年春暖得早,阴历的正月过不久,家里的火炉就拆了。屋门敞开着,孩子们就骑在屋门坎上,享受着春日的阳光。但是南屋的炉火挨到阴历二月才拆除,因为朱先生在闹病,她有畏寒的毛病。上班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年轻的男女同事们听说她病了,倒是常常来看她。有时她们带了菜来做,哄着她说笑,像女儿对妈妈似的。

开春以来,她就很少吹箫了,看见墙上挂的笛子,我总会想起箫,也偶然问她:

“朱先生,好久没吹箫解闷了吧?听你吹箫,对于我也是一种享受呢!”

“提不起兴趣。怎么?又想听着箫声想心事了吗?”

“其实我听着箫声,多半想的还是您呢!”我玩笑地说,但确是实在的话。有一次我偶然读到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不知怎么却想到端木先生了。

入夏以后,时局急转直下的紧张起来,五月间凡去上海看全国运动会的热闹,到八九月,我们就筹划着到台湾的事了。要离开一个依赖了多年的地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没出过远门,一下子就让我来个大迁徙,说实话,我连行李都不会捆呢!

“我留在这儿慢慢的结束,你一个人先走,你到台湾都安顿好,再来接我们。”我对他曾经这样建议,并且屡次讨论时,都坚持这个主张。

这时宋妈来告诉我,朱先生让我过去一趟。她病病怏怏地躺在床上,我真抱歉不安,好多天都把她忘了,只顾闹我自己的情绪。

她倚在床栏上,用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为什么不跟丈夫一起走呢?兵荒马乱的时候,不要分离,一家人的手还是紧紧捏在一起的好,更不应当在这个时候闹别扭。”

她一定是从宋妈的嘴里知道这一切的,我告诉她我的不安的情绪和一些困难。她忽然拉住我的手,悲痛地说:“如果十二年前我和朴生一道走,我今天的情形也许不是这样子了。”她说着拍拍盖在身上的那条被,“我跟你说了那么多我和朴生的事,只有一件没说过。”她停了一下,好像要拣个最合适的方法说出来,“在‘七七事变’前,我因为家庭的苦恼——你知道就是为了朴生的母亲,和朴生闹得很不愉快。‘七七事变’一起,朴生和我商量说,把母亲送到上海跟大哥过,然后我们一道南下。但是我不肯,我要他把母亲送到上海去,自己南下,我要先在北平清静清静。无论他怎么说,我执意不肯,直到他已被敌人注意而不能不走了,一切都来不及打算,便先离开北平。到上海他来信说,情绪很不好,因为担心着我们婆媳的安全,和想到没来得及安排我们的生活就离开了,心中始终是不安的。他要我仍及时准备,立刻和母亲到上海去,他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等待。我接到他的信,虽然心中略有所动,可是始终不肯去跟婆母商量,半个月这样过去了,朴生在上海不得不动身南下,还没走出江苏省境,他就死了。你不能让一个人不安地离开家,是不是?心中不安就会有不幸,这常是连带的。总要生活在一起,才能彼此安慰与照顾。听见没有!”

她的一大篇话,使我恍然明白这一对夫妻的整个故事,我一直知道的是那前半部完美的,但那一时的过错,却能使一个人永生赎不完。朱先生的箫声,不只是怀念和幽怨,还有着遗憾与忏悔,所以那声音才使人心弦震动。

晚上我同意了凡的建议,我们一起到台湾去,他感动而欣慰地吻着我,并且紧紧地捏住我的手。晚上我睡在被里,忽然听朱先生又吹起箫来,声音是那么微弱,一个调子重复了几次,都吹不成腔,想着她白天为我说出她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真是肺腑之言,但是我们就要离开她了,而她又正在病中。

来到台湾以后,立刻就给接住北屋的弟妇写信,除了报告平安抵达之外,还问候朱先生的病况,弟妇的信却没提起,她准是在匆忙中忘了。很迅速的,以后就音讯不通了。

在台湾,十年的厮守,全凭朱先生的一篇爱情的故事。朱先生如果还健在的话,算一算,真不信,当年在太液池上吹箫的女人,如今已是望七之年了。

1959年1月

同类推荐
  •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从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回忆,只要有意境、氛围,回忆会像羽毛丰满的鸟儿一样,四处飞翔。这个时刻是美妙的,而这个美妙时刻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曲折而不可预见啊。最后,回忆便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就像经过树隙过滤的阳光一样,似乎唯有斑斑点点,它才可显示出自己的沁人心脾与摇曳多姿。
  • 雪地上的脚印

    雪地上的脚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走向辉煌、在沙漠腹地的日子、故乡情思、冬梅、雪花白 雪花美、梨花在寒风中绽放、海 海风 海滩等。
  •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晚清学人之诗研究

    晚清学人之诗研究

    本书阐释了晚清学人之诗的民族诗学背景、时代特征、群体特征、架构出其思想内容以及学术价值和发展演变脉络。
热门推荐
  • 上班奴的自我救赎:谁为你的快
  • 小凡下凡记

    小凡下凡记

    小小谪仙到人间圆满修行,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惩奸除恶,替天行道,最后重升上界,与远古大神一起抗击外星侵略者的故事。
  • 总统我不稀罕你的爱

    总统我不稀罕你的爱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在范芷柔之间发生,她没有办法阻挡,也没有办法接受,只能忘记,可是如果轻易忘记,当初的青涩,算什么呢?
  • 穿越之兄妹:我有哥哥哦!

    穿越之兄妹:我有哥哥哦!

    尚白颜很坚强。没有爸爸妈妈,她没有哭。男朋友,不,是未婚夫,被未婚夫无情利用,后又抛弃,她,没有哭。穿越到陌生的大陆,她没有哭。她,明白,哭是弱者的表现。她想变强,强到不会被抛弃,不会再次死亡。她,不想死!
  • 玲珑七绝

    玲珑七绝

    在山上度过漫长千年岁月的小镜妖终于要出山历练了,本以为百年红尘比之千年只是转瞬即逝。可当记忆的封尘褪尽,当血淋淋的现实出现在眼前,她,到底该何去何从……世有玲珑,可滋养神魂,亦可七步绝地。/结局反转,不会BE,请放心食用。
  • 宇本宙源

    宇本宙源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只要有恒星的地方就会有生命存在吗?地球上第一个生物是怎样产生的?人到底是女娲创造的还是猴子变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到底出过神仙没?神佛真的是该被科学批判为迷信吗?物质精微到原子时,是否可以随意变化?时间是否也是一种物质?那么穿越时光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去,要打劫?哥们我既是重生者又是修仙者,还怕你这小瘪三不成?那是我前世注定的老婆,你敢追?你丫欠收拾!你就是叫来神仙都没用,何况你叫来的是小小的恶魔!这是一个男人重生后快意恩仇的故事,这是一个强者追寻未知的历程,最后才发现,原来他就是宇宙。书友群:123835554
  • 穿越之作者传奇

    穿越之作者传奇

    萧凌穿越了……很狗血,是不是?但是,既然名字叫作者传奇,肯定和作者有关了啊……主角穿越后莫名其妙的每天可以对任意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进行大小不超过200字节的金手指修改……那么,当这个能力发展到极限,会出现什么呢?在WRITER的带领下,拭目以待吧!(本书因为作者学业较重,更新速度可能会达到一星期才六章……也就是星期六星期天每天三章,耐心,耐心……)新书已出,无限流,《无限之人生真谛》
  • 你好玛丽苏

    你好玛丽苏

    我是艾斯克王国的史上最强公主,艾斯克王国因为我而充满希望。世人尊称我为圣樱公主!在我五岁那年,一场大火打破了我生活的宁静...四大家族,准备迎接我的复仇吧!可是...为什么...会陷入痛苦之中...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妈妈...姐姐...我究竟该相信谁......Allthisisbeautiful,...
  • 恶魔街的邂逅

    恶魔街的邂逅

    有人说IQ高的人情商很低,当两个IQ230的恶魔遇见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她,天才少女,名声无人不知;他,无心进取,曾经笑看世间..当他找到她时,她装糊涂;当她喜欢上他时,他却找了其他女生;她会选择捍卫自己的感情还是选择放弃呢?哆哆啦在这里为你揭晓..
  • 星烟千宇

    星烟千宇

    一滴一滴而又鲜红的血液,穿流在虚空之中,血的来源!正是从一个男子身上一点一点的飘落。脚正划破着一丝的裂痕,血液就是从中飞出。腿上布满了无数的伤口,伤口不大!但是它却在一点一点的流着血液。一只强而有力的臂膀上,正染上了一层红,鲜红的血液从那层红中析出来而散落在虚空之中。……男子完全就是一个血人。但唯有那双眼睛,漆黑漆黑而不见深邃的双眼,直视着前方那一群群的正手拿兵器的人。不屑、桀骜、不屈……种种“强者?什么是强者?强者就是有着一颗,永不会败的心!”……新书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