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3800000024

第24章 龙应台(2)

住进洪堡街36号的尼采已经是个无法与人沟通的病人。白天,他躺在沙发上睡觉;午夜,来探看他的好友却听见痛苦的喊叫,尼采在房里用全身的力气狂吼。第一个“误解”尼采的是尼采的妹妹伊丽沙白。她掌握了所有的手稿和信件,按照自己的信念加以编撰,修改,重写。很不幸的,伊丽沙自是个德意志种族沙文主义者,而且有着庸俗不堪的品味。这个女人把自己打扮成尼采的大祭司,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尼采崇拜者。有一天,屋子里觥筹交错时,她还戏剧化地把一个大布帘突然拉开,让大家“瞻仰”坐在轮椅中形容憔悴、目光呆滞的病人。墨索里尼赠她以鲜花礼物,希特勒亲自三度来访;即将跃上权力舞台的纳粹在寻找使其政权正统化的理论支柱,伊丽沙白热切地提供了经她烹煮的美食,尼采的思想变成纳粹的国学。洪堡街36号成为一个文化殿堂。

1945年,改朝换代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至上的魏玛把洪堡街36号从地图上涂掉,“法西斯”哲学家尼采成为禁忌。他的资料仍存在屋子里,但在东德的历史上,尼采已被政治的大橡皮擦整个擦掉。偶尔有外国学者来看档案,计程车司机必须把每一个前往洪堡街36号的乘客向安全部报告。

是整整半个世纪的遗忘,使那松鼠如此大胆自得,纵横来去,仿佛它才是这里的主人。尼采死后一百年,前五十年被捧为官学,后五十年被贬为伪学。官学伪学当然都不是真正的尼采。“首先得要有一百年的心理和艺术的训练,我的日尔曼先生们!”尼采的黑色预言听起来傲慢无比,却准确地道出了历史的真相。历史的真相,或者说,历史没有真相,令人黯然神伤。

那热爱文学、尊重文化、胸襟开阔的魏玛,是死在谁的手里?

希特勒的权力也是人民大众所赋予的,不是君权神授,爵位世袭,当人民大众取代了封建贵族掌权的时候,文化,又怎么样呢?

1919年,名建筑师葛罗皮雅斯在魏玛成立了一个新的美术建筑学院,叫做“Bauhaus”。Bauhaus的原意是建筑工地上暂时设置的工作房,葛氏以工作房为象征,推出自己的艺术理念:“视觉艺术的终极目的在于建筑。美化建筑曾经是美术最重要的任务……建筑师、雕塑家、画家,必须回到工匠的园地……我们要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建筑,在其中建筑设计、雕刻、绘画浑为一体。”把美术从冰冷的画廊里带出,带进人的日常生活空间里去,是葛氏的美术哲学。很少人料到,Bauhaus将影响整个20世纪的西方美学和建筑。

葛氏招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来到魏玛,最有名的包括Paul Klee和Kandinsky。头四年里,瑞士的Johnannes Itten影响最大。他深受道家和禅宗的启迪,祟尚美的诉诸直觉而排斥理性分析,并且以禅院里师徒相授的方式教学,每堂课由打坐和音乐开始。Laszlo Moholy——Nagy把结构主义的想法带来,试图结合艺术与现代科技。20世纪最前卫的艺术实验就在小城魏玛展开。一支文化的利刃正磨淬它的锋芒。

魏玛的居民开始觉得不安;Bauhaus艺术家的穿着不符常规,他们的设计光怪陆离,事事背离传统。魏玛的父母们要恐吓啼哭的孩子时就说:“再哭就把你送到Bauhaus去!”最致命的是,工作房的艺术家们不是民族主义者。一次大战的惨败,凡尔赛和约的耻辱,使20年代初的德国人自信心尽失,自信心越低的民族越需要讲民族自尊。Bauhaus里充斥着外国艺术家,而且他们的艺术理念是世界性的,于是没多久,魏玛的大报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攻击文字:“不以民族为本位的艺术就是对祖国的谋杀。”发动攻击的是魏玛本地的作家和艺术家,挟着市民的支持。

这里,高涨的本土意识向Bauhaus的国际意识宣战了。讽刺的是,反对先锋艺术的人多半以文化传统的卫道者自居,而他所捍卫的文化传统就是歌德席勒所代表的传统。奇怪啊,席勒的作品里有多少批判现状、挑战传统的叛逆,歌德的思想里有多少对宽阔的世界文学的向往,到了卫道者的手里,全变成了死传统,像泡在福尔马林防腐剂里的伟人尸体需要士兵的捍卫!唉,德国人与中国人怎么这么相似。

1925年,魏玛已经成为反犹排外的纳粹党的根据地;Bauhaus被迫解散。歌德的小城终于失去了最后一次发光的机会。没有光,只有浓烟滚滚,从大烟囱里呼呼喷出,遮盖了魏玛的天空。

1919年,Bauhaus的艺术家选择了魏玛作为他们美学的乌托邦;刚刚推翻了封建帝制的德国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也选择了魏玛来开国会,作为民主的乌托邦;是为“魏玛共和国”。共和国的结局是悲惨的。在乱局中人心求治,强人一呼百诺,魏玛支持纳粹的比例特别高。1937年,纳粹设置了一个集中营,杀人灭迹的煤气炉、焚化炉,一应俱全;地点,又是魏玛。

地面上尸横遍野,天空里浓烟滚滚。这是哲学家与诗人的国度,这是挣脱了封建桎梏,人民作了自己主人的时代。

我在20世纪末见到魏玛,一个安静朴素的小城,商店里卖着各形各色歌德和席勒的纪念品。没有剑将出匣的隐隐光芒,没有蠢蠢欲动的躁热不安。看不出,它曾经撼动世界。

推翻了帝王贵族,我们得到独裁者。推翻了独裁者,我们得到大众,同时得到最贴近大众因此最平庸的文化品味。当年,如果要公民投票来决定歌德和席勒的去留,来决定疯子尼采的命运,平庸主义恐怕是最后的胜利者;民主的倾向就是向平庸看齐、靠拢。但是,一个以平庸的标准为标准的社会,能思索什么,创造什么?平庸主义以大众之名对菁英异类的压抑和符腾堡公爵对席勒的压迫有什么根本差异?

我痛惜那饱受糟蹋、百年孤寂的尼采,我遗憾Bauhaus艺术家的壮志未酬。也不在乎大声地说,我对民粹精神非常疑惧,对平庸主义绝对反感。如果大众的胜利意味着文化的失败,这个胜利只能是虚假的,因为,缺少思索和创造的社会绝对走向停滞;在一个停滞的社会里,还有谁是胜利者呢?大众只能擦亮前人的纪念品在黄昏里过日子罢了。

严复在翻译穆勒的《论自由》时,说到他自己对自由的理解:“只是平实地说实话求真理,一不为古人所欺,二不为权势所屈而已。”其实不只如此啊,严复,还得加上“三不为群众所惑”,才是真正的独立自由吧。

准备离开魏玛,在旅店付账的时候,掌柜的告诉我:“那当然共产党时代好!吃大锅饭,没有竞争,大家都是好朋友。现在呀,有了自由就没有安全,这种自由太可怕了。”我抬头仔细看看他,是的,日尔曼先生。请问往火车站和往尼采故居是不是同一条路?

我是台湾人我不悲哀

——给李登辉先生的公开信

登辉先生:

想和您谈谈“生为台湾人的悲哀”。

虽然在外国生活了许多年,但我生性懒散,到现在还没去申请过任何外国身份。进进出出只有那么一本护照,出入境手续照办,所得税照缴。也就是说,和您谈谈国事的公民资格是有的。

您和司马辽太郎对谈的几个重点,我没有异议。

令我不安的,是您浓厚的悲情意识和不自觉的亲日情绪。

本省人的悲情意识其来有自。任何涉猎了一点台湾历史的人都可以理解“生为台湾人的悲哀”;1895年,台湾“本岛人”相对于殖民者“内地人”成为次等国民,1945年之后,台湾“本省人”相对于“外省人”再度成为次等国民,历史对台湾人是相当残酷的。受压迫而激起的悲情意识形成一种凝聚力,团结了受苦的人们向强权挑战,最后形成新的势力——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我们在波兰、捷克、今天的南非和巴勒斯坦,还有台湾,都亲眼目睹了。

当新势力兴起时,悲情意识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团结工会要面临经济萧条的问题、哈维尔总统要处理国家的分裂、阿拉法特得设法保证他自己的警察不成为新的暴力、曼德拉要在种族和谐与经济稳定之间走钢索——台湾?台湾还在讲“生为台湾人的悲哀”!

老是踩着自己昨日的影子,作为明日追逐的对象,这才是真的悲哀呢!

继续沉湎于台湾的悲情意识,您也使我觉得疏离。当您说“生为台湾人的悲哀”的时候,明显的,您指的是历经过荷兰、明郑、清治和日据的台湾人——那么我,1952年在台湾出生的、从小被称为“外省仔”的人,算什么呢?我,还有我那四十年前流离来台的外省父母,是否也属于您心目中的“台湾人”?

同类推荐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爱已凉

    爱已凉

    《爱已凉》雪小禅这套十年典藏系列,是在不断推出雪小禅近期新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外,还收录了雪小禅多年来的精华畅销之作,集合成一个精品书系。分别有小说集《爱一个人趁天黑》《病毒》《不过是场情色的游戏》《长恨歌》等。
  •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书中主要介绍了“这里的山水让你醉,旅游观光度假是天堂”,“这里是四季如春的健康岛、长寿岛”,“说不尽宝岛的富饶”,“说起那家乡的往事”,“家乡的民族风情”,“宝岛英杰数不尽”,“海南的人文名胜古迹”,“独特的海南传统艺术”,“海南的民俗和地方节庆”,“海南的传统美食和名牌特产”,“遍布世界的海南人”,“日新月异数家乡,国际旅游岛展新颜”等主题,其清新、通俗和亲切的文字,让人备受感动。
  • 晚风集(卷三)

    晚风集(卷三)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本书综合大量曾国藩遗留的著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及实践经历,以及他同他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政治观点、治军方略、学问之道、文学创作、教育思想、外交思想等诸多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剖析曾国藩其人,探讨分析了他对中国近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在最后附录了130年来人们对曾国藩的研究评述,力图让世人对曾国藩有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
  • 玄天绝神

    玄天绝神

    广袤无垠的大陆,宗族林立,强者万千。技能通天的玄灵师,汇聚磅礴之气,只手间覆灭山河。神奇奥妙的神纹师,沟通天地之力,眨眼间扭转乾坤。这是一个玄灵与神纹并存的世界,当觉醒的那一刻起,方宇一飞冲天、睥睨寰宇,站向大陆之巅!
  • 黑之英雄物语

    黑之英雄物语

    神话时代,神与圣族一同居于大地之上!昔年,有惑星于天空划过,此世有异人降临。于是,天将降下三灾,其一曰,与人纷争,其二曰,战争流血,其三曰,世界祸乱。降临于此间者,是隐藏人间之人,是传承文明之圣贤,是毁灭世界之魔主!其善变,有三口三面三躯六目,化身为三,然俱为一体,却不知其真名!有云,其渴望爱。有云,其渴望拯救万物。有云,其渴望传承文明。有云,其渴望毁灭世界。有云,其身不死,英雄与神明亦不能将其杀死。有云,其魂不灭,潜藏于异界窥视人间,直至乱世重临世界。有云,其原本为神却因背负大罪而陷入疯狂。有云,其躯化为虚无,流入人心!——《圣教原典:旧篇——默示录》
  • 凌天大帝尊

    凌天大帝尊

    上古人族绝世强者"暮'与魔主‘骨’发起惊天大战,那一战,山河破碎,大地沦陷,规则之力混乱不堪,最终人族强者‘暮’与魔主‘骨’双双陨落,经历百世轮回,双魂共体,有朝一日,灵魂分裂,宿命之战将在这世了结,在这世他们又将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 鬼君异闻录

    鬼君异闻录

    我叫轩,有人也叫我鬼君。至于地府八君?不好意思他们早就随着仙庭灰飞烟灭了。而我一直徘徊在这世间,与人讲述着你们早就不相信的故事。姑且是故事吧。
  • 圣库

    圣库

    呵呵…真不好意思,又喊我过来吃饭,那我就不客气了啊~呵呵。寒假更新时间:到2月14日除假期外每周一更!
  • 一世宠:摄政王嫡妃

    一世宠:摄政王嫡妃

    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故事,一对穿越几千年的恋人。她娇俏可爱,本是单纯之人,却在经历了古代战争,爱情曲折,人生坎坷之后,变的成熟淡定。他才华横溢,有些微的骄傲和自负,身为大都督,统领三军,计谋百出,却独独对她没有丝毫办法。这对终于不再相互折腾,终于相辅相成的恋人,却最终在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三声长叹中,结束,落幕。
  • 倾城之绝恋

    倾城之绝恋

    ??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心里有梦,心头也有伤。梦是红色的,节日是金色的。喜欢坐在窗前忧郁,立在海边彷徨。听海浪的吟唱,听浪花的弹琴。在海边用小脚丫子踩出一串串的脚印,留在沙滩上。看着海水一点点地“吞没”它……
  • 自会有人爱我

    自会有人爱我

    “滚莫舍予千古罪人”“顾余生是我弟弟还没见过你这样不要脸的女人间接害死他还在这装好人”“喜欢我你不配”---顾瑜安“顾瑜安不管你信不信所发生的意外都不是我造成的”“没事喜欢你是我的事即使你并不喜欢我”“余生他是我这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了该还的还是要还的”---莫舍予
  • 返祖末日

    返祖末日

    2018年一场流星雨毫无征兆的降临地球,就连太空中各国先进的卫星各种仪器也没有侦测到。流星雨过后世界全变了,全世界丧尸爆发,而中国出现的却不是丧尸是僵尸,人家是丧尸我们是僵尸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好吧。世界末日来临,各种动物也出现了不同的返祖,人类也出现了返祖。想看僵尸VS吸血鬼吗?想看大妖VS狼人吗?想看道法仙术VS魔法吗?想看华夏对抗整个世界吗?本书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