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3700000021

第21章 韩小蕙(1)

陈词滥调:答“爱情”二题

根本谁也没准备好,我们就被宣布进入了IT时代。

真是糟糕,连“IT”是什么还不甚了解,赶紧去学习。不承想盯的解释竟有多种,谁也不服谁,比较通行的阐释为“网络”,就是说,我们进入的是网络时代。电脑操纵一切,电脑掌握一切,电脑领导一切,网络变成了无上权威的上帝。

我却更真切地找到了自己的解释。对这个一手遮天的IT,我的直译是一个“变”字,一切都在变——生活内容,生活节奏,价值观念,社会风气,道德,人心,品行,世界观,方法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际关系……最浅显的例子就是到银行取个工资,也都变得需要电脑批准,废话少说,你必须无条件地跟着变,谁都得被他提溜着脖子踢踢拖拖朝前走,这个上帝呀,真是太厉害了!

幸好,从小就被灌输唯物辩证法,知道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从宏观到微观,大千世界无时无刻都处于变动之中,所以接受起来也不难。难的是价值观念,几十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路,不可能再跟着时尚走来走去,就像不可能再跟着狂热的小青年去摇滚,去蹦迪,去追星,去“不求白头偕老,只求一时拥有”。尤其传统的爱情观是已经刻在心上、融化在血液里的宗教,很难再皈依另外什么信仰。所以,我的回答很可能是陈旧的老房子、老家具、老酒什么的,被现在的年轻人看不上,有自知之明,自嘲为“陈词滥调”是也。

为情困多少

问:你认为,恋爱中的女人,感性(情)和理性(智慧产生的判断力和冷静)的百分比应该是多少才最合适?才可以活到理想状态?

答: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感情,尤其是爱情,怎么可能用技术语言的百分比来衡量呢?这比南辕北辙还不可解说。

如果把我逼到墙角、非要我回答的话,我想我会这样表述我的立场:“对我个人来说,爱情是生命的太阳,宁愿为之粉身碎骨而在所不惜。所以,在真正的爱情面前,我会义无反顾地百分之百地投入,不会给自己留下哪怕百分之零点几的空隙。”

此话怎讲?

我基本上是个传统型女人,出生在一个恪守诗书礼义的知识分子家庭,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完成教育,所以观点守旧,更接近于上一辈人。即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我仍然认为:真爱应该是忘我的、无私的,应该是没有任何猜忌、任何不信任、任何保留的,应该是不留空隙的。

人说“男人为建功立业而活,女人为寻觅爱情而生”;人说“女人是感情动物,在爱情面前是白痴”;人说“错爱是女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最低能”……是的,这些我都承认。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不认为这些构成了对女性的诬蔑,如果有谁坚持说这是大男子主义居高临下的狞笑,那么我承认自己就是这么一个弱智女人。

而且,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依然会“虽九死而犹未悔”。

因为我是一个“爱情至上”教的忠实信徒,我信奉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有爱。在人生的盛宴上,我不追名,不逐利,不慕香车宝马、花园洋房、穿金戴银、吃香喝辣,我径直走上前,毫不犹豫去端起的,一定是爱情这杯美酒!

所以,一俟我寻找到了真爱,我会敢作,敢当,敢爱。我会变成一幢屋宇,为我的爱人遮风挡雨;我会变成一块盾牌,为我的爱人接矢受箭;我会变成一篷火焰,为我的爱人取暖做饭;我会变成一条小溪,为我的爱人洗涤风尘;我会变成最高贵的凤凰、最美丽的孔雀、最温柔的鸽子、最勤劳的蜜蜂、最忠贞的鸳鸯,为我的爱人生活幸福……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对我来说,爱也许是一种宿命,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

但是,这可仅仅限于我自己!就整个女性而言,我要大声疾呼:在爱情面前、必须保持绝对的清醒和聪明!

此话又怎讲?

因为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太惨烈了。很可能欢乐只是瞬间而苦难将伴你终生。更可能呕心沥血一辈子,得到的却只是一缕清风!

有这样一件逸事:著名老作家严文井养的一只雄性大猫,有一次为了爱情,“蹭”地从三楼阳台就跳下去了,以至于把腿都摔断了。目睹了这惊心动魄一幕的文井先生,叹为观止,冲口而出:“人不如猫!”

不加入攻击男性的队列,我不是说男人都不好,都是白眼狼,都没有堂堂正正的勇于为女人撑起一片蓝天的责任心。但是在今天,显然的,提不起个儿的男人成排,成连,成阵势。更产生了一个专门吃软饭的男人集团军,或大言不惭地躺在女人怀抱里享清福,或怯懦孱弱地藏在女人背后躲艰难,或卑鄙无耻地哄着女人为他做这做那。知识男性中,这种人也屡见不鲜,有的更因为借助知识的光芒而强化了对女性的迷惑,因而更具有欺骗性。

所以,恋爱中的女同胞们,即使爱得死去活来,即使热得熔化在了一起,也必须持有百分之百的理智!最要紧的,是要分辨出究竟是真爱,还是掺杂着利益上的或是不良企图层面的成分?一定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一定要留出退路,不然,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两个答案百分之百互相矛盾,互相冲撞,还是等于没回答,很抱歉!

爱情最怕什么

问:有小青年干脆嘲笑这个问题,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么迂的话?这还有什么可讨论的——爱情最怕没钱!”你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么?你认为爱情最怕什么?

答:要问爱情最怕什么,先要解释她都怕什么?

——怕的太多了!

我有一个完全违背“阶级论”的观点,即认为:人类的最基本矛盾,就是男人女人的感情纠葛。由此构成了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进步和发展。

所以,爱情可说是人类世界的基石。这基石要是动摇了,整个大厦就要晃动、就要坍塌,就要产生绝望的灭亡之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情不够强健,她什么都怕:

——首先怕男人对女人不在意。女人呕心沥血把生命都给他了,而他呢,得来这些太容易,所以反而不在意。这样的话,仅能够凭借着爱情的翅膀飞翔三天,到了第四天早上,就得从云天上呜乎哀哉跌下来……

——相对应的也怕女人对男人罗嗦没完。女人最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男人爱自己不深、不够。越重感情的女人,越希望男人每天都围着她转悠,每时都对她说甜蜜的话。这样的话,到了第四天晚上,男人就已经烦死了……

——爱情更怕自私。男人女人都以自我为皇帝,用自己的神经强迫对方痛痒,以自己的意志主宰对方心灵,要求对方无条件成为自己的奴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的话,说什么地久天长,到了第五天头上就得散伙,须记住,世界上只有影子永远不会反抗主人……

——爱情更怕欺骗。感情再好,爱情再炽,只要有一句假话,得,完了,信任的大堤从此坍塌了……

——爱情还怕柴米油盐的消耗。琐碎的烹牛煮羊给日子堆积起一层又一层油渍,繁复的相夫(妻)教子把心灵都磨出了老茧,岁月的潮汐天天年年,生活是诗又根本不具备诗歌的意境,于是,爱的趋于平淡就宛如日落月升……

——爱情还很怕第三者的侵入。第三者最危险,第三者的势力无比强大,第三者不光是他或她,还是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说来爱情本是二人世界的小夜曲,但当孩子的因素、老人的因素、住房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医疗的因素、工作的因素、人际的因素,当然还有情感溜号的因素……都来电闪雷鸣波尔卡时,爱情不是奢侈品还能成为什么……

所有这些叠加起来,都已经把爱情吓趴下了,是的,人生的苦难首先体现在必须在爱情的沼泽地里跋涉。可这些还不是最难的,爱情还有最惧怕的呢!

是什么?

忠诚——爱情最怕不忠诚!

两棵缠绕在一起的树,如果不合力伸向蓝天,就谁也长不直。一个屋檐下的男人女人,如果没有了相互的忠诚,就谁也走不好人生之路。梁山伯祝英台、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是太古老了,那一年我到福建东山岛“寡妇村”采访,见到好几位现代“王宝钏”,她们从黑发油亮的大辫子,直等到白发稀松得遮不住额头,还在忠贞不贰地等呀等!相隔了五十年,有的还真等来了她们的情哥哥,人们像过节一样簇拥着一对对老鸳鸯入洞房,老新娘子的脸上羞出了一片落日熔金……

爱情是世间忠诚度最高的情感,她对男人女人的要求是最严格的,隔山隔水隔着岁月都可以容忍,只是不能隔心——做作,表演,虚与委蛇,表里不一,戴着假面具跳舞,口不对着心表达,说一句话转上九道弯,做一件事费十八个心眼,得,全完了,没有忠诚有何资格侈奢谈爱!苍天在上,爱情是晨光中莲花蕊上晶莹的露水,忠诚是她的依托,稍有风吹草动,花倾珠摧,麻烦会像黑云一样猛扑过来,酿成一场无穷大的灾难!

且听他们的慷慨悲歌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演讲

日益发展的高科技技术已经使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反神秘化——昨天,我还在地球另一端、遥远的北京家中,陪伴着我年迈的父母双亲吃晚饭,今天,就站在这里发表讲话。这种事若是在一百五十年前,简直是惊世骇俗的狂想,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却并不感到特别惊奇。“地球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不错,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大家园。

之所以提到一百五十年前,是因为就在那时,第一批华人登上了美利坚大地。虽然今人爱用“白驹过隙”或“弹指一挥间”来形容时间的飞速流逝,但是这一百五十年可是一个长长的历史隧道,仅就华人在美创业史来说,就发生了极其不可思议的、覆地翻天的巨变!

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不仅对华人是意义重大的。它对美国的建国史,对人类文明史来说,也是一个贡献。

全世界的华人中,从来就不缺少先行者。已经有了许多的白纸黑字,不断丰富着这部令人骄傲的历史。而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进程中,摆在众位面前的这部“美国新生活方式丛书”,也做出了一个方面的独特贡献,这就是…“当代”二字——是的,我们的感情寄予在正佑护着我们的头顶上的这片朗朗青天!

这就是说,在我们之前,无论是在美还是在华、无论是用汉语还是英语写就的文字,多是个人的小说创作,虚构和淡化、美化的成分占了绝大的比重。而像我们这套集体多人的,完全纪实的,全方位、多角度、不走样地记述各人在美酸、甜、苦、辣、咸的大型丛书,是第一部。因而,它具有开创性意义,它是美华文学史上第一套大型的社会纪实散文丛书。

据我们了解,它也是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召开首发座谈会的第一部华文书籍,为此,我们作为来自中国的编辑和作家,深感荣幸!

前面提到我年迈的父母。他们双双是知识分子,上个世纪40年代毕业于北平中法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的陈毅先生,就是从那所大学走出去的。我父亲如今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在家休息,在本书早期的编辑工作中,他帮我做了大量拆阅工作。常常的,他的拆阅被稿件的真实叙述所打断,手上举着剪刀,就那么忘情地走进了另一片世界。

望着这么一个动人的剪影,我慨叹:真实永远是文学的第一生命。在真实面前,文学的种种技巧都显得黯然失色。我也就越来越对本书产生信心——在中国大陆每年出版的十万种图书中,我们这套丛书会以实实在在的内容,无愧于为它掏钱的读者,肯定会引起中美读者的热烈反响。

众位可能不深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广大中国读者的关注热点之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观念全球化、心理全球化——全世界处处无所不在地飘动着“全球化”大纛的今天,很多中国人的观念,早已十分自觉地在世界的多元格局中激越地跳荡。

特别是青年一代,更是渴望像所向披靡的IT一样,迅速打通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民族的、宗教的、人种的、医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所有壁垒,极早地做成一名世界公民。他们的梦正瑰丽,急迫地想了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来反观自己的昨天、印证自己的今天和憧憬明天。他们尤其希望了解美国最新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增大其辉煌成功的可能性。

在他们背后,还站着数量更为广大的、心情更为急迫的他们的家长、亲戚和朋友。众所周知,中国有十三亿人,他们都可能是我们这套丛书的读者和受益者。

下面我将要谈到本书的编辑过程。但在此前,我先要讲述一件使众位惊奇的事:

我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老北京”,但我却从来不是四合院中的居民。我住的是一座美国人建造的欧罗巴式的大院,院子里有十几座哥特式风格的小洋楼,有茵茵的绿草地、摇曳的花朵和繁茂的藤萝架。这座奇特院落的名字叫“协和大院”,是20世纪10年代,用庚子赔款,与北京的协和医院一并建造的,顾名思义,它是当年在协和医院工作的美国大夫们的家园。

今年春天,就是在这片阳光灿烂的绿草地上,我阅读着从美国飞来的一篇篇来稿,大约一共有三百万字之多。我读得很慢,有时被手上的当代美国社会生活所吸引,有时抬头看着眼前的已历尽百年沧桑的美式小洋楼,一腔思绪飘浮在这奇妙的重合里,似梦似幻,亦假亦真。

本书的八十位作者全部来自美国。

其中,有极少部分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有一小部分是从台湾和香港来的技术移民,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除了少数几位,基本都不是作家,而是工程师、教师、商人、公司职员、艺术家、打工者、家庭妇女……他们之中,有白发有黑发,有的爱吃西餐了,有的依然钟情于中国的饺子。

他们是三百万在美华人中的一分子,像美国山桂花一样散漫于美利坚辽阔的土地上,各自风姿多彩地烂漫着。文学写作不是他们的职业,却也成为很多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成为支撑他们心灵的精神慰藉。

其实他们写得挺苦的,在疯狂的工作和沉重的生存压力下,还坚持着以信念铺纸,以血泪做墨,一笔一划地,用我们中华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块字,记录着他们的生活真实,执守着他们对土地、对生存、对世界、对内心、对人类的思考。呕心沥血!

他们为的不是名,不是利,不是身分、地位、绿卡、成功、面包、洋房、汽车……而只是想让世界倾听到他们的声音。

站在他们的这些文字面前,我恍然置身于惊涛拍岸的大境界,千堆雪浪花打湿了我的头发、脸颊、衣衫。但我知道,我身上最湿的部位,是我的眼睛!

五百多年前,中国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忠臣,名叫于谦,曾留下一首中国老百姓妇孺皆知的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觉得华人在美的创业路程,就是“千锤万凿”,就是“烈火焚烧”。同时,也有许多先驱者“粉身碎骨”,为后人铺下了越来越坚实的路。

从修路的苦仔,到今天的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美华人经过痛苦的蜕变,逐步完成了生长的过程,终于张开了美丽的翅膀,向蓝天飞去。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魏晋玄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努力。
  • 月下客

    月下客

    本书作者是新世纪以来涌现于网络上的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这是她的首部诗集,收录了精美短诗80余首。
  •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令你失望之极。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也许我们都像本书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被理想和现实生活所累, 但我们深信这些都是一点点黑暗,那些被贱卖的、被毁却的、被否定的理想,终将被我们一一实现。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河山,抒发自己的郁闷的心绪。但同时他也绘制了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瑰丽的风景画:广大的乡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静静的顿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腾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风雪……在它的作品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无怪当时就有人说,读了普希盘的诗,俄罗斯人的压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罗斯人仿佛从普希金的诗中才以识了自己伟大的祖国,认识了祖国的美。这至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热门推荐
  • 觉醒天尊

    觉醒天尊

    “大破灭”过后,科技产品失灵。辐射蔓延,变异兽肆虐。人类、曾经大陆的主宰变成变异兽的口食。百年之后,人类突破界限,修炼觉醒。重新一步步的回到大陆的巅峰。千载之后,随着大陆第二个王朝的覆灭,大陆之上,暗流重新涌动。
  • 带着灵兽闯天下

    带着灵兽闯天下

    温馨的小家一朝剧变,母亲身死,恶人紧逼,只能四处躲藏的小冉手握奇特火焰,带着贪吃灵兽一路奋起。可是这绕在身边滴男的女的是肿么回事,都要和她配成双。不要啊,她明明取向正常的说。若想知道身负母仇伪装成男孩的萝莉,如何一步步变强直至走上灵师巅峰,且由本人娓娓道来。另外如果喜欢请收藏,如果有推荐票就放心大胆的砸过来吧!霖琳撒欢打滚的接着!!
  • 忘却故人事

    忘却故人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要忘记一些事,有人告诉我这是因为我开始长大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心事,想要更别人说,却又害怕被嘲笑,现在我想要说些什么,环顾四周却发现故人不在,我害怕有一天我会后悔,真的忘了现在我迫切想要忘得一切…
  • 月燃指上

    月燃指上

    月球是空心的,对,它不仅是空心的,而且里面还有生活着一群人——蓝族。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一心坚定地踏上了,满是荆棘的回家之路;一心决绝地踏上了,满是阴谋的人族救赎之路。他挣脱自身枷锁,开启基因修行密码,掌控烈焰的力量,他叫阳烁,注定要如太阳般灼烁。这是一段蓝族与人族之间的爱恨情仇,更是古今中外历史的大串联,那些隐藏在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即将开启。不狗血,不套路,让人体验不一样的小说。原笔名“蜀花生”已更改为“地者无疆”
  • 许诺王子的终结公主

    许诺王子的终结公主

    小时候的童言,长大变成了诺言,他言终于她,她冷落于他。他失言了,她,终言了……小时候,彼此爱上了彼此,长大后,彼此疏离了彼此。“为什么,为什么你现在要离开我?如果是这样,你就不应该走进我的世界啊”她是这样说的他却离开了。。。再次相遇的时候,她却以冷漠相对。。。。
  • 魔障难除

    魔障难除

    守护人间的蜀山骤然杳无音讯,徒留杨陌一人。正如妖王所说,是人间选择了杨陌,所以杨陌便不能抛弃人间。他握紧了手中的剑,身后便是人间。
  • 易路仙踪

    易路仙踪

    很普通的一部仙侠小说,没有废柴逆袭,也没有异界穿越,更没有妻妾成群,只想讲一个尽量符合生活逻辑的故事。也许我水平有限,但不想烂俗。
  • 遇妖

    遇妖

    众人眼里某人是这样的——离群索居,自视甚高,行为古怪,举止离奇,并且时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可是在她心里,他却是这样的——腹内诡计无数,身怀世间奇术,最重要的是,他是她的夫君。离群索居的十年,其实是与一只女鬼结为夫妻。
  •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