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900000013

第13章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3)

太子平静地对波旬魔王说:“我过去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圣贤,福德智慧不可思议,并不是波旬你的魔力所能摧毁的!”话音刚落,只听到轰然巨响,刹那间,魔王应声倒地。其他魔兵魔将见此情景,一齐下跪,虔诚地对太子求哀忏悔,希望能悯念他们的愚痴无知。

太子以慈悲为怀,原谅了他们。

最终,太子经过精心修行,突破了各种考验,修成正果。

世间人也要经受得住生活的各种诱惑,坚定自己的信念,加强自己的定力,不要轻易为欲念俘虏。只有坚持操守,坚持原则,才会使你的道德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升华,成为一个更加受人尊敬的人。

修一颗通灵之心

人生在世总是经受很多考验,纸醉金迷的生活容易迷惑人们的心智,让生命中那颗通灵的自然之心沉睡。

在繁忙过后的瞬间,我们要学会卸下疲惫的重担,让心灵回归通灵的自然之性。

弘一法师在讲授佛法时曾借仁潮禅师的几句话道出世间的浮华真假:“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翼,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

琐指琐碎,微不足道,即指芸芸众生。营营是忙碌不停,等于蚊虫在器皿中乱飞乱撞。化是变化,生死是变化,化海即六道轮回,何时才能有个头绪。人生实在是梦中之梦,等证到罗汉果,才恍然大悟,知道已往乃是一场梦。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想到从前作罗汉时也是在做梦。六道众生把假的当作真的,从未悟过,假如不是世尊把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怎会晓得。

有时候人们无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通灵,是因为无法放下心中的负担,放下既是佛,放下就是回归原始的自然之美。一个叫黑指的婆罗门运用神通,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说:“放下。”

于是婆罗门将左手的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说:“放下。”

于是他又将右手的花瓶也放下了。

可是佛陀依旧重复那句话:“放下。”

黑指婆罗门不解地问道:“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了,您怎么还让我放下啊!”

佛陀微笑着说:“我叫你放下的并不是手中的花瓶,而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将这一切都放下时,就会得到大解脱。”

黑指婆罗门顿悟。

人生中我们该放下的东西太多了,事业、爱情、家庭、金钱、荣誉……

但是“放下”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也正是这样,很多人过得很痛苦、很累,所以,必要时“放下”其实是通向幸福、得到解脱的最好捷径,也是通向心灵自由的桥梁。

好心态是一种定力

心态决定人的行为,人若想有超然的定力,必然要有超然的心态,好心态是一种定力,是来自人们内心的超然与宁静。

弘一法师在回答善友们如何看待妄想这一情绪时,他引用了莲池大师的一句话来向善友们解释:“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这句话说出了世人的心态:天冷的时候,总想夏天好过;天热的时候,又想冬天多么好,总没有舒服的日子。如果去掉妄想,心就安定,心安才会没有烦恼。

没有烦恼的人生,充实的人生才更有意义,佛家修佛,修得就是一份平和之心。

佛光禅师的大弟子大智外出参学二十年归来后,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经历,最后大智问道:“师父,二十年过去了,您老人家一个人还好嘛?”

佛光禅师回答说:“很好,每天忙着讲学、说法、着作、抄经,生活的很惬意,也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师父,您也别太操劳了,应该注意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早点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说。”

第二天清晨,大智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地听到禅房里传出师父诵经的木鱼声。

白天,佛光禅师接待了一批批来礼佛的信徒,给他们讲说佛法。

晚上,他开始拟定教育僧众的教材,总有忙不完的事。

大智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有一段闲暇时间,于是急忙跑过去问:“师父,这二十年来,您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可怎么一点也不显老啊?”

佛光禅师笑着说:“我忙得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年龄呀!”

人活得就是个心态,有的人年纪轻轻,但是心力衰退,心早已经老了;有的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心力旺盛,精神饱满,老当益壮。心老,人必老;心童,人必年轻,所以要以年轻快乐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一切。好好地活,争取多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比珠宝更珍贵的是智慧

人如果迷失在金银财宝中,就失去了其他直觉,若不回头反省,就会做了金银珠宝的奴隶,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弘一大师在一次讲经说法时,以了凡大师之言点化世人:“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过恶,过是罪过,恶是恶习气,即前面所说的宿业。其征兆是神志不清,容易忘事,无事时自生烦恼。或看到有道德有学问的正人君子,即觉得自己卑不足道;或听到正法时听不进去;或送礼与他人,反而受人奚落,或糊梦颠倒,语无伦次;都是过去的孽障所致。

如有任何一项,即应改过自新,不要自误。

人们只有不断反省自我,追求内在的真性情,才能做到不自卑、不烦恼;才能够心态怡然。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是南印度婆罗门贵族,是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来由于机缘巧合遇到般若多罗,为祖师所器重而度化出家,改名菩提达摩。

达摩祖师未出家以前,超群的才智已经显现。有一次般若多罗尊者指着一堆珠宝问达摩三兄弟:“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

大哥月净多罗回答道:“这些珠宝是我们王者之家最为珍贵的,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呢?”

二哥功德多罗也回答道:“我也没有见过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

菩提多罗笑着说:“我认为两位哥哥说得不对,这些珠宝没有任何价值!”

两位兄长责问道:“为什么这些珠宝没有价值呢?那么你觉得有价值的宝物是什么?”

菩提多罗说道:“这些珠宝不了解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佛法真理才是宝物。真正的宝物是由人们发挥出来的智能,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区分各种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的一切善恶诸法,所以真正最尊贵的应该是无上真理的法宝。”

佛法具有真心本性,金银珠宝有毁坏的时候,真心本性没有毁坏的时候,所以,对稍纵即逝的东西不要有太多的欲念,应该把心思花在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上。真理永远不会毁坏,真心本性才是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宝。

心量放宽人生通达

世事无常,人生难料,有时候你觉得暗淡无光时,却峰回路转,重见光明。有时候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前面是悬崖峭壁。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只有把心态放宽,人生之路才会通达无阻。

曾有善友问弘一法师,如何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境。法师教化说,“人心自通达”,并将藕益大师的“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这句话阐释于众善友。

大师详言,“此观是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心量太小,只想到自己或家庭以及亲戚朋友,现在有心照顾亲戚朋友的已经很少了。心量小绝不能超越六道,也绝不能往生净土。《无量寿经》上说:三辈九品往生均要发菩提心,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这两愿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觉悟之心。觉悟世间无常,生死事大,人生真苦,极乐真实不虚,依佛教诲,老实念佛决定得生。除一句‘阿弥陀佛’外,把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越十方、通达无碍的宇宙观。”

出家人直说念佛,世间之人虽不求佛,但这种一心求佛的豁达心境和执着精神还是必须具备的。在我国历史上,佛法也曾一度遭遇劫难。唐武宗毁灭佛法时,岩头禅师偷偷缝制了一套俗装,准备到万不得已时应变突发事件。后来,朝廷强令僧尼还俗,有名的高僧纷纷被逮捕判刑。

为了躲避苛政,岩头禅师穿了俗装,戴着帽子,悄悄地躲到了一个在家修行的尼姑佛堂里。当时尼姑正在斋堂吃饭,岩头禅师大摇大摆地走进厨房,拿起碗筷也开始盛饭。

一个小尼看到了他,立刻告诉了尼姑。尼姑拿着棒子来驱赶,却发现是岩头禅师,于是便说:“原来竟是岩头禅师,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岩头禅师不慌不忙地说:“形可变,性不可变。”

后来,大彦禅师见到岩头禅师时,他正在门前拔草。大彦禅师戴着斗笠走了过来,站在岩头禅师的面前,用手敲敲斗笠说:“禅师还记得我吗?”

岩头禅师抓起一把草,朝着大彦禅师扔了过去,不快地说:“世事变化无常,想不起来了。”

大彦禅师不肯让步,说道:“世事无常,但是法性永恒,你怎么可以不认账呢?”

岩头禅师一听,有些不悦,起身打了大彦禅师三拳。

大彦禅师整好行装后准备进僧堂,岩头禅师缓缓地说道:“不是已经寒暄完了吗,根本没有再进僧堂的必要了。”

大彦禅师听了之后,立刻转身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彦禅师又走进了僧堂,刚进门,岩头禅师立刻从法座上跳下来,一把抓住他的衣襟道:“你快说,哪里才有不变。”

大彦禅师也一把抓住岩头禅师,说道:“形可变,性不可变!”

说罢,两人捧腹大笑起来。

不管经历多少变故,都要保持真心不变,只要心念不变,不管多少沧桑,你还是你。

一个人的信念和理想是绝对不能丢弃的东西,只要自己的梦想不破灭,生活就会有激情、有希望。任何时候,尤其是危难之时,一定要将心放宽,内心的豁达将帮助你走出困境,改变人生。

同类推荐
  • 办事办到位:名人处事秘笈

    办事办到位:名人处事秘笈

    生活在竞争激烈而又多“事”的时代,你是否感到疲于应付纷扰杂事?人活于世,人也活于“事”,面对世间的“事事非非”,我们该如何轻松应对呢?成功一定有方法,每一件事能够办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正如我们知道,每一个名人成名的背后,除了鲜为人知的艰辛外,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套路。本书或许可以为你的成功办事助一臂之力。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座高峰。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作为佛教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透过最生活、最浅明的禅语故事,为人生解惑,并且言简意赅,字字珠肌,蕴藏深远的意义。《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星云大师书中最实用的观点,以谈人生、谈幸福、谈职场、谈学业、谈教育、谈家庭等构架全书,重新解读这些人生问题,告诉年青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摆脱浮躁和表象,获得事业和人生的真正幸福。
  • 人生三篇(人生智慧书系)

    人生三篇(人生智慧书系)

    本书提供了中国人生智慧的一种现代版本,它的努力在于参悟人生,吕读人生,进而获得人生。本书对每个人的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的条件与理想人生作了详细的论述。
热门推荐
  • 学生遵纪守法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遵纪守法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天朝练气士

    天朝练气士

    浩瀚宇宙,广袤无垠,它就像一座座牢笼,笼罩着这方天地,弱者庸庸碌碌,强者则谋划万古,想要逃出这片牢笼,古往今来,真正能够挣脱出去的,能有几人?(书友群:494770498)
  • 逗逗传奇

    逗逗传奇

    火红的大乌鸦赤鸦大帝爱上了冰玉凤凰桂月仙子,要把豆族圣物豆玉珠献给仙子当定情信物。豆族当然不会随便把豆玉珠给外人,年轻的大帝怒了:不给?那就抢!更年轻的三个小豆子逗逗、阿天、婉儿更火了:敢抢我们的圣物?找人群殴你!丹顶鹤来了,大雁来了,老鹰来了,连蚂蚁都来了!一齐向赤鸦大帝开战!一阵昏天暗地的激战、混战、鏖战!大乌鸦还招架得住吗???
  • 浪荡丹仙

    浪荡丹仙

    在天界默默无闻的小丹神,因为没有达到天界的完成额,被腹黑天帝贬下人间,开启了比比叨的重新修仙....
  • 殷红之扉

    殷红之扉

    殷红之扉,渐开的门后,是真实亦或是另一个谎言。
  • EXO之我们一直在

    EXO之我们一直在

    ”对不起,我要走了。“”没关系,我会一直等你。“”可是,万一,我不回来了呢?“”那,我就跟着你去!“
  • 倚天剑侠

    倚天剑侠

    孤儿元铭,一个乱世草芥,机缘巧合下,拜入武当,在倚天屠龙的世界,历尽艰辛,终成一代剑侠…
  • 新婚男女必修课

    新婚男女必修课

    本书从性生理、性心理、性艺术、婚姻道德、家庭伦理以及婚姻法常识等多个层面对即将组建婚姻家庭的青年们进行系统、实用、全面的婚育指导,正确处理婚后的各种问题,缔造一个美满、幸福、和谐的家庭。
  • 我在丽江的诡异经历

    我在丽江的诡异经历

    大凡人都在心底留有不可磨灭的某些记忆,对于命相中有“华盖星”的人来说,诡异经历的记忆尤为清楚,尽管你不知它的来龙去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敬畏,并知道它是人不可躲避的。
  • 婚姻是本难算的帐

    婚姻是本难算的帐

    对爱情绝望的汪乐,以为直接结婚好好过日子就能得到幸福。闪婚后的日子却和理想中差距甚远,不成熟被宠坏又心有所属的老公、喜欢耍小心眼人前人后两面派的婆婆、偏袒自私的公公、爱财如命的亲戚们都在婚礼以后撕开面具粉墨登场。善良单纯的她还没有磨合好两人的关系,还没有看清自己婚姻的实质,就迎来了新的生命,孩子带来的是转机还是更多的问题?汪乐本来就危机重重的婚姻,被新添的一口人弄得更加相形见拙……她开始了婚姻的旅程,未曾想婚姻不同,相同的却是家家有本难算的账,你不算账有人会算账、经济、精神、生理这三大支柱若是都塌了,要怎样才能继续岿然不动的撑起婚姻,坚持着算完这本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