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3200000332

第332章 主战

思前顾后,杨嗣昌便把于望拿出来说事,以他作为理由,来阻止蔡国用人等的拍脑门决策。

在杨嗣昌的想法里,国朝难得有此空前大捷,一切当得小心谨慎,来保存胜利果实。

尽管国朝官军人数不少,但是不堪一战,其军伍的糜烂程度比起官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还是用倾国之力才养活了这班“兵大爷”,就算是破罐子,也不能破摔。

如今天下的局势可谓是危如累卵,朝野上下却并没有几个亮眼人。

正是大明这种优待文人的政策,造就了一批腐化、愚昧,但知追逐名利,以豪华服饰、奢侈享乐、游逸宴饮,竟相攀比的特权阶层,他们活在醉生梦死的另一个世界里,国家的兴亡变得遥远无比而且关他们屁事?

然而也正是这些崇尚清谈逸乐,纵情声色之徒掌管了国家大权,这些所谓的国之柱石、精英,对于国朝大运的日薄西山,国势摇摇欲坠将要崩塌视而不见,生眼如盲。

在这些搅屎棍的努力下,不但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和谈计划化为泡影,他苦心筹谋的“十面张网战略”也因为洪承畴、孙传庭被调入京师勤王而使农民军死灰复燃,逐渐成为一张破网。

整体来说,大明在内忧外患之下,已经是被折腾了十几年,也已经是奄奄一息。

看着皇帝被鼓动的心动,一直温文遐迩的杨嗣昌肚子里大骂:狗/娘的!一班虚骄嘴炮不负责任之辈!要决战,在清兵刚入关的时候就可以决战了!然而,国朝就这些烂家底,要是一朝尽送,不出几年,自己就垮了!

不要看现在他们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四面合围,什么趁胜追击,什么一举绞杀,什么让鞑虏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这能办到吗?

如今大明各地武将军阀化日益明显,中央朝廷的威信力和掌控力大大衰弱。

强敌面前,很多地方武将都有保存实力,不愿打硬仗的心思。对于这种局面,朝廷对各镇总兵,往往只能以忠义激励,却不敢过份严责,就怕激出意外变故。

至于普通官兵大爷,他们“索饷”则强,赴敌则弱;杀良冒功则强,除暴救民则弱。

如果大明官军稍稍争气一点,让我腰杆子稍微硬点,老杨我何尝又不想痛快的痛击鞑虏,以此青史留名?

这个乱世的明军向来的作风就是先胜后败,不要看薛国观等人现在信心满满,但是只要一场大败,或者风吹草动,他们马上就是缩头闭嘴,什么责任都是一推二五六,置身事外。

此辈堪称亡国利器!杨嗣昌痛恨的心脏隐隐发疼。

“知道当时于望在率军回开平修整时,给本官书信发牢骚,最烦的是什么?就是明明隔了千里,却还在背后指手画脚的人。这种惨重的教训,本朝在萨尔浒大战就发生过···。”

“隔了上千里,对前线形势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对战局的变化更不可能及时作出适合的应对,凭什么要求在外的将帅听命从事?所以我汉家兵书有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些还算好,更有一些惹人憎厌的,就是视前线将士性命为攻击筹码,不悯怜战士为国征战的忠勇,反倒用来攻取政敌。···每日就是在背后做各种龌蹉事,比如克扣军粮来掐死大军生存的命脉,比如不听号令差遣,坐视友军孤军奋战,他们只盼着朝廷官军损兵折将,半点仁心也无,···。”

听着杨嗣昌的滔滔不绝,崇祯的心也慢慢的静了下来。

于望,是他极为信任和希望寄托的人。

这样一个国之忠良,说的话自然是要重视的。

况且杨嗣昌说的话不无道理。

只是杨嗣昌嘴里说的有些人借葬送前线将士的性命来攻击政敌,自己为何一无所知?

听着杨嗣昌的竭力反对,崇祯叹了一声:“罢了!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眼前既然已经把军略军事大权一体交托与周廷儒,那朝廷剩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结果。胜则赏,败则罚,适时走马换将,以应新局。”

蔡国用刚想说话,却被杨嗣昌拦住。

“设制天下兵马总督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统掌各路兵马,以便及时应对军机敌情。要是对在外作战的官军还指手画脚,作何置督师?朝廷干脆直接遥控各路将帅好了。不过···”

说到这里,杨嗣昌话又一转,“如今我军新胜,锐气正足,是该驱逐鞑虏出关的时候了!此次只要小心操持,顺利驱逐鞑子出关就好,料得此次战争,我大明官军前后杀敌甚多,满清已经胆寒,再来侵扰已是不能,可谓能争取到几年难得的安定时间,···只是天津那里绝不能贸然决战,还是得相信在外周廷儒的判断。”

看到崇祯皇帝已经同意了杨嗣昌的说法,蔡国用大为恼怒,只是这种人争功夺权是老手,但是让他真正的顶着皇帝的心思反着干,那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他眼珠子一转,转而攻击杨嗣昌的治国政策:“如此说来,杨阁部心意已定,终究是要对鞑虏决议主战了?”

杨嗣昌的政策,天下皆知,那就是他主张和关外主和。

对于这种情况,早先在京师的朝会上就有过一番吵闹。

时清兵劫掠京师东南,工科给事中范淑泰质问皇帝曰:

“现在敌已临城,朝廷却无定议,不知是战?还是款?”

崇祯帝反问:谁人言款?

范淑泰答道:“外面都是如此之说.而且凡有警报,秘而不传,俱讳其事.”

崇祯帝则辩解说,这是因为事涉机密.

不过,范淑泰讲的确是实情.当时形势如此危急,朝廷竟态度不明,或战或和,连许多大臣都弄不清.崇祯帝还以事关机密为由,不向臣民公布实情.如此做法,岂能让天下臣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

天下臣民最朴素的观点就是:既然朝廷要和满清要言和,那么我何苦在战场上厮杀送命?

范淑泰还针对崇祯帝忧心粮饷匮乏而发表看法.他说:

“戎事在于行法,今法不行而忧饷,即天雨金,地雨粟,何济?”

他这句话大概说得过重了,逼得崇祯帝说出了真话:

“朝廷何尝不欲行法!”

此言足见崇祯帝的无可奈何,国力衰败,流寇四起,官场糜烂,官军糜烂,一切事物都是极为棘手,稍微动作大点,就唯恐除了纰漏,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就连位居九尊的崇祯皇帝也讲出了这种苦涩的话。

不过这种暧昧的政策,今天终于被蔡国用挑明了,对于蔡国用的攻击,杨嗣昌冷冷地道:“朝廷不是一直就在主战吗?何来今日之说?”

······

此时的天津卫,从运河一侧,一直蔓延出百里,密密麻麻的都布满了清军营帐。

多尔衮统帅的清兵主力,全部汇集于此,形成一望无际的旌旗与营寨。

夜幕降临了,但是天并没有漆黑,因为天津卫周边的所有的村舍、乡落、庄园凡是肉眼看得见的,都给清兵一把火烧掉了。

其烟雾腾腾,火光冲天,映红云霄。受惊的鸟儿从树林、池泽飞起,盘绕回旋,悲鸣不已。

不要看着这里的清兵是肆虐骄狂,但是满蒙联军的上层却是收到了一重大丧报,这犹如晴天霹雳,惊骇的这些大人物面无人色,眼下纷纷聚集到多尔衮的大帐中议事。

相比普通兵卒的猖狂不可一世,这些大人物中却蔓延着一股恐慌的气氛。

一个惊天的大消息己是到达,负责监视威逼明国京师的满洲正红旗全军覆没,旗主杜度被斩,全军万余人,尽数折墨,只是跑出了寥寥几百人马。

覆灭正红旗的明军主力,正是于望的汉家军。

这传来的消息如同一盆凉水从头而下浇来,让满蒙上层有一种冰冷彻骨的感觉。他们是怎么也不敢相信,漳水鏖战之后,于望狼狈逃窜,本以为他已经不足为虑,起码是在这次入关的劫掠军事行动中不足为虑,没想到一个晴天霹雳,于望缓过气来暗下杀手,又桶了清军这致命的一刀。

多尔衮宽阔的中军帐篷之中,各级的固山额真或者军中大将都是沉闷不语,前些日子那种快意掳掠的畅快喜意荡然无存。

自从于望逃窜后,多尔衷的清兵主力纵横明国腹地千余里,尤其是在山东,这个清兵从未涉足的地带,他们收获巨大,那己经掳掠到手的奴隶丁口达几十万余,还有望不到边的金银牛马财帛等物。

如此收获,凡是人都要眼红的滴血,正当他们兴高采烈,心满意足的要北上归乡的时候,却突然遭此前所未有的打击。

该死的!天杀的!我···我恨欲狂!这就是满蒙各高层现在的真实感受。

虽然这消息难以相信,却又容不得各人不相信,因为围歼正红旗的正是该死的于望兵马。

起初多尔衰等人也认定,这是明国的疑兵之策,不说被打残的于望官军兵源从哪冒出来,便是通州正红旗全军万余人,内中有满洲正牌旗丁四千人,这么强悍的实力,怎么可能半日就被围歼?

先前岳拖由于箭疮病死也就罢了,但是这次是在正面战场上被明军斩杀了一个旗主。

此次入关,连折两位固山额真,这是清国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事!这消息要是传开后,对属下的军心士气的打击可谓沉重之极。

如此凄惨的折损,便是回到关外,各人也不知道如何向皇太极、大清国各级权贵等人交待。

然而前来报丧的毕竟是正红旗侥幸逃生的残兵,多尔衰自己的情报网也得到一些情报,当真是不信也得信了!

同类推荐
  • 两晋烽烟

    两晋烽烟

    种子公司业务员陈原穿越来到西晋永嘉年间,正值天下大乱之际。他发现自己力量莫名其妙的变强,让他有了很多以前不能办的能力。再加上有玉米种子的帮助,他打算改变这个乱糟糟的世界。他决心救流民,发展自己的势力地盘,并一步步改善这个乱世。
  • 浮生一尘

    浮生一尘

    每个人,或王侯将相,或贩夫走卒,都有自己的历史。【学生党阿曲首部历史作品,笔触稚嫩,还望各位看官海涵。】【一周最少两更,大多在周末,有时会多更。希望看官们莫急。】
  • 镜州行

    镜州行

    偷偷摸摸的杀人越货,鬼鬼祟祟的窃玉偷香,坑蒙拐骗的生财之道是本书介绍的重中之重,主人公经历重重挫折,造就了猥琐的心灵,在社会上开始了自己的猥琐生活,试看他如何以猥琐的行为造就不猥琐的人生。
  • 莫秋白

    莫秋白

    暴政党争生生蚕食生父母,出身遭遇种种谜团寒门子。血海深仇如何得报?身世之谜如何得解?一无所有前路又如何起步?等待他的是弱肉强食还是谋能立天?是命还是不公?是事在人为还是天定胜人?扭转命运可为不可为?且看主人公如何已一己之力颠覆整个王朝!乱世将至群雄辈起......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生存录

    末世之生存录

    末世来临,地球变成了丧尸的乐园。主人公浩然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重生之无限打脸

    重生之无限打脸

    【收藏的期末都考了一百分】天下我第二狂,无人敢称第一,敢称第一的人都被我杀了。神王借元神重生到叶家废材之子身上,世人皆以为他是废物,却不知他是神王,世人企图揭开他的真面目,却不知他的底牌深不可测。他以张狂热血直面世间之敌。故事从一段精彩的家族权利争夺展开……
  • 重生王者归来

    重生王者归来

    本书...30W存稿....请放心阅读,收藏....穿越了一个复杂的大陆,确实非常复杂,战士,妖王,魔王,圣人,甚至神,都有的一个巨大的星球。各种武术,法术,仙术,神通,战技,统统不断...上演!!亲情,爱情为辅,兄弟情谊为主,喜欢看“兄弟”的读者,此本绝对是相当经典的写照。QQ群:53696032欢迎进来讨论.....
  • 手心手背

    手心手背

    感激与你相遇感激你爱我在这几年沉沉浮浮的阴天里难得有这样的好运气
  • 人生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和后果

    人生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和后果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深入浅出的分析,告诉你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力,只要抱着一种积极的结果心态,认真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从小做起,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你就能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 圣宠医后,皇上请入瓮

    圣宠医后,皇上请入瓮

    她是元国京城远近闻名又贱又不要脸的花痴。她丢尽家族脸面,毁婚皇帝,巴巴得去追求那个被人们神化的妖孽美男!可谁知历经一场追杀,等她独自从丛林烂泥墓葬坑中爬起身时,‘她’早就脱胎换骨,再世为人!妖孽男乱坟岗拉她挡箭。皇帝因‘她’毁婚追杀她到天涯海角。毒医倒是温柔贤良,长得也帅,却横看竖看都下不去嘴呢?对于一个色胚来说,美色当前却不能吃,她忍得好辛苦!最关键是,妖孽男你不是分分钟要弄死我么?本姑娘已经挖好坑埋好雷,你倒是往里跳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猕猴异录

    猕猴异录

    想知道混世四猴的来历吗?想知道另外两只猴子在那吗?想知道没有了天生神通的六耳猕猴如何混世吗?想知道他能否将天地搅得翻复?想知道西游中的秘辛吗?想知道那就进来吧!!!!!!
  • 命葫

    命葫

    无尽大陆,诸国并立。武修临世,谁可匹敌?一个本来被家族逼迫,放弃,最后逐出的平凡人,谁能想到他竟然身藏惊天之宝?不管大局小局,不管身份地位,我只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饶人!敢问天下,谁为我敌?
  • 字修

    字修

    当符文与真气结合,当道教的精髓和修真的精华结合之时,能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谁说道教只能用符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