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上高三了!那是八十年代。
农村孩子,能上高中的就很少,能坚持上到高三的就更少!整个一个二三百户的村子只有三四个,若是考上大学?“哼”,大伙直晃荡脑袋,反正杏红村还没有。
暑期开学了,曾经在项玉兰最后一年蹲级到初三时的一个同学,好朋友—吴雨娟,也经历了两年的复读考上达安七中了,和她一所学校。玉兰终于有伴了!但可能要很少能一起搭伴回家了,因为高三是很关键的一年,她和爸妈商量好了:不经常回家了,一个月回来一次,其他的放假时间她要在学校学习。
第一天没有上课而是搬家,新楼建成了,高三搬到了三楼。整个一上午就是搬新的桌椅板凳上楼,还有就是打扫卫生之类的事宜,这一切都是一个高三学生不认识的学校领导——“片长”一个人指挥的,因为高三要换“新”老师了,是原来就教高中的老师,等分完班以后各位老师就到位了。而且他还宣布:下午上自习课,迎接明天的考试。
高三年片统一考试:分班考试,打乱农村班和街里班,按考试成绩提出一个好班—优等班,也叫快班,学校取名定为五班;依次是二等班,定名为四班,跟五班是一套老师教;剩下的是普通班,就定为三、二、一班,学生们把他们叫做“傻子班”。三个普通班是抽出的前两个班的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后,其他学生成绩均分的。文科班还是那一个,定名还是六班,不参与考试。
项玉兰、颜玲、刘慧、洪霞、四个好友在一起议论,颜玲说:“完了,这回我是完了,一定是傻子班的了!”大伙劝她:“不要这么想,好好考,看好题,有时要往黑板上看看,特别是你觉得缺少条件的题!”大家想起那件事又笑了,颜玲也咧开了她那厚嘴唇。刘慧和洪霞说:“我俩也很悬,够呛能进好班,只有玉兰没问题”,“为什么?”玉兰问。“因为你每次考试成绩最次都是前二十五名呀!好班得分去五十多名呢!”“不一定,我要加油!”“大家一起加油!”
两天紧张而忙碌的考试很快就过去了。第三天正好赶上周六,就放假两天,以前都是周六下午才放,一天半的假。
大家忧心忡忡,为分班而担心,为放假而愉快,学习是真有点学不进去了,有的同学干脆去玩了,有的回家准备东西,打算长一点时间回家。
周日下午的时候大榜就已经贴出来了,班级也分好了:五张大红纸,五个班,每一张纸上写着的不是成绩,而是班级学生的姓名。当然班级的门牌也都挂好,按照门牌入进就行。
学生们陆续回到学校,在榜前寻找自己的名字,然后进入相应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