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历,十五年春。
惠帝苏洵带领众皇子与一干御林铁骑等近百人前往雾隐山围猎。
這雾隐山是靖国与祁国交界的山脉,此山珍禽异兽繁多,且常年云遮雾罩,于是便有传闻说有神仙居于此山。
话说這靖国当代皇帝年近天命,许是惯了万人朝拜和指点江山的快意,便生出了想要寿与天齐,揽尽世间繁华的心思。除在朝处理政务外的剩余光景,便全用来寻找仙家福地和长生不老之术了。这也算是人间一奇特现象,富贵之人凡到了知天命光景,却却都堪不破生死,抛不下荣华,一心追逐所谓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等一类无稽之谈。尚不知,历尽艰辛飞升的仙人们寿元也不过万把年,何况弱小的人类乎?追根究底,不过贪婪而已。
其实,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人间繁华,不过须臾而已。
這队人马在山中兜兜转转将近两个时辰。虽说獐子野兔之类收获不少,却始终未曾见到可以一展皇家狩猎之术的凶猛猎物。
又是一个时辰。一行人在雾里穿来走去,即便是云雾缭绕,遍地是景也不免有些乏味。這时有个近卫兵兴奋的大喊声在山林中格外响亮:
“那儿有只大虫,还是雪白皮毛的.!.....”
果不其然,茂密的矮树丛后藏着一直毛色纯正,油光水滑的大虫。见人们发现了它,暗金色的眸子一缩,虎啸一声,令人振聋发聩.至人们反应过来时,大虫已消失在丛林中,无处可寻.
惠帝见猎物跑了,不免有些不悦.這时,三皇子苏从安下了马,轻拍马腹平复马儿的惊恐,又拉着马走到惠帝面前做了个揖:”父皇莫急,儿臣方才观那大虫眼含精光,又听闻此山乃仙家居所,是以为觉那大虫莫不是得了道成了精,因此在它虎啸之际,朝它大腿处射了几支流箭,那大虫受了儿臣一箭,想是跑不了多远,我们只管寻着血迹找寻便是.惠帝一听大喜,眉开眼笑的赞赏了一番,后一夹马腹,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密林走去、
此番果然不虚此行,他们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发现了那大虫,它脚底踩着一支白翎断箭,身下的溪水被鲜血染得发红.它发现了尾随而至的人们,眼含不屑,叼起身旁放置的几枚野果,头也不回的向前跑去.
一个衣裳焦黑,满身伤痕的女子倒在血泊中。
赶来的大虫将果子放到一边,伸出舌头舔了舔女子的脸庞,又用虎头拱了拱她的身子.见其毫无反应,大虫悲伤的嚎叫两声,然后跳到了女子前面,上半身前倾,前爪挠地,做好了攻击准备.
人们赶到时,就见到了这副令他们毕生难忘的光景.
惠帝缓缓开口:”大虫护人,倒也奇特.這大虫能做出這般行为,想必是开了灵智的精怪,可不知为何护的主却是這般好似烧焦了的模样?”
人群好似炸开了锅一样,大家瞧着這厢尽情的发挥着想象力,例如”女子和大虫相爱,但碍于异族不能通婚,结果被上天降下惩罚,大虫情深,守着爱人躯体不肯离开”云云。
在一群热火朝天的八卦中,有人嗤笑一声,从分开的人群中缓步下马.黑衣紫瞳,面容俊美,缓缓踱步而来。背阔精干,稳若泰山。嘴角似笑非笑,明明行走在泥泞上,却恍如其身在云端,俯视着卑下的众生,让人难以逼视.
“敢问各位,植根粗壮,叶大菱美.传说中百禽之王所栖何木?”
声音低沉语速适中,却让人觉得带着莫名的威压感.
“回殿下,微臣幼年时曾听祖母讲过过关于百禽之王的故事,记忆深刻,因此百禽之王所栖之木,必是那青桐无疑.”一铁卫道.
人群随之七嘴八舌的附和.。
“那何故這女子满目焦黑的倒在树下?”惠帝眼眉一扫,结束了人们的奇思妙想.
六皇子苏从睿带着一贯的低沉嗓音开口:”古籍有载:”天方国古有神鸟,生而为百禽之王,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而焚,燃尽七七四十九天,复从死而生,鲜美异常,由此得长生道矣.”
“那這女子...莫不是...怪哉...满目焦黑的倒在梧桐树下,又得白虎神兽衔果相护,莫不是..啊...果真啊果真.....”惠帝有些语无伦次,忽然眼中光芒乍现,猛的翻身下马,上身略倾,右手抚胸,一脸虔诚,”寡人半生问道,为的不过是想沾些仙缘,以佑我皇家子孙和靖国万民.今日得见上古神兽历劫回归,实我苏洵之幸,苍生之幸啊....”
最后一丝神识也已溃散,我陷入了黑暗。
只闻后面跪伏声一片.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
如花美眷
只缘感你一回顾
使我常思朝与暮
转身后,一缕幽香远
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
一叶绽放一追寻
一花盛开一世界
一生相思为一人
——宋风《轻风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