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什么,滚开!这是你能碰的东西么,碰坏了卖了你也赔不起!”
一个中年妇女轻柔地捧着一个花瓶,可这嘴里却骂着难听的话,眼睛更是恶狠狠地瞪着跌坐在地上的女孩。中年妇女小心地把花瓶重新立回桌上,看着仍然坐在地上的女孩似乎还不解气,继续骂骂咧咧着。
“看见你这吃白饭的就讨厌,当初真是瞎了眼,竟然把你领回了家。还以为你那父母多有钱呢,没想到死了就留十万,这些年你吃的用的,还有你上学花的那些钱,算算老娘还亏了!”
中年妇女这样骂着看着女孩更是多了几份厌恶,女孩被这样咒骂脸上竟没任何表情,没有愤怒也没有怨恨,竟似已经习惯,已经麻木了。
确实,女孩早已经麻木了。女孩的名字叫做班蝶,但女孩并不似斑蝶那般美丽、幸福,那个凶恶的中年妇女是班蝶的婶婶。班蝶五岁时双亲因车祸去世了,留下可怜的小班蝶孤苦伶仃的在这个世上,班蝶没有什么亲戚,只有叔叔婶婶一家,但那也说了,只是亲戚并不是亲人。
叔叔婶婶并不是什么好人,他们肯收留班蝶完全是出于班蝶父母所留下的那一笔遗产,班蝶的父母是比较成功的商人,他们也给班蝶留下了一笔数目不菲的遗产和名下的两个店铺。叔叔婶婶就是眼馋这笔遗产,他们在班蝶父母出事的第二天就把班蝶接到了自家,等法院处理班蝶去处时又自告奋勇的申请收养班蝶。开头一段时间他们对待班蝶相当不错,这不仅让众人眯了眼,也成功的把法院蒙蔽了,法院把班蝶判给了叔叔婶婶,以及班蝶的遗产也让叔叔婶婶暂且保管。
这样一来叔叔婶婶的目的达到了,遗产拿到了手里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他们的,没有了价值,他们对待班蝶也慢慢的变差了。如果不是怕别人的碎嘴,婶婶甚至想过把班蝶送进孤儿院,让自己少了班蝶这个拖油瓶。叔叔婶婶一直都对外和班蝶称班蝶父母只是留下了一笔小遗产,不仅得到了不明情况的人们的一片赞叹,还自认为防止了班蝶想拿回遗产的可能。因为收养了班蝶婶婶还获得过市里的“好人奖”,还真是讽刺啊!
班蝶倒希望去孤儿院,但意识到声誉问题的婶婶却是说什么也不同意了。孤儿院应该是所有孩子都不会愿意去的地方吧,但是班蝶却愿意去,甚至是想去。班蝶不想呆在这里,这里有的只是披着亲戚外衣的仇人,而孤儿院呢,那里都是陌生人。因为是陌生人,所以班蝶愿意去,因为陌生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咒骂你,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拿你撒气,但是所谓的亲戚却会,喝,这所谓的亲戚说到底还不如陌生人!
班蝶不想再想下去,也不愿意再想下去了。她从地上站起身来,轻轻拍拍衣服上刚刚沾上的灰尘。婶婶看见班蝶有了反应,竟又骂了起来,那丑恶的样子和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的那个包租婆简直如出一则,也对,两人都是一样的人,那丑恶的模样自然也是一般。
班蝶不想理会,也从不理会,寄人篱下不就是如此吗?班蝶无视婶婶的盛怒,从沙发上拿起书包,单肩背着往门口走去。
婶婶饶是没想到班蝶这态度,觉得脸上挂不住,更是恼火,气得破口大骂:“滚出去,滚了就别回来了,老娘还省米了!”
班蝶走出门口反手关上了门,婶婶难听的叫骂被隔断了,婶婶真应该感谢这扇门,如果不是它的隔音效果够好的话,她的真面目恐怕早就被她自己给揭穿了吧。门内门外是两个世界,但又是一个世界,班蝶觉得。
门内是让她厌恶的,同时也是厌恶她的,里面有的只是婶婶难听的骂声,叔叔冷眼的旁观,他们不加掩饰的嫌弃目光。门外是厌恶她的,但好在她并不厌恶,她喜欢门外的世界,尽管门外的世界并不喜欢她,世界里的人也并不喜欢她,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她喜欢她就可以改变。
班蝶走在小路上,去学校的,刚才她穿过了闹市,绕到了这条小路上。从小路去学校很远,但班蝶并不介意这个,小路很安静,这就是班蝶喜欢的原因。
近些年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也变的越来越喧嚣,安静的地方越变越少了,班蝶讨厌这样。班蝶喜欢安静,也需要安静,在安静的环境里她可以放空头脑,她的思路会变得越发清晰,思维会变得越发缜密。
班蝶有一个爱好,她喜欢文字,班蝶有一个梦想,她希望能成为一个作家,班蝶有一个愿望,她想用文字创造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她的文字世界。文字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喜欢它,它就会让你爱,你不喜欢它,它也不会委曲求全。班蝶喜欢运用文字,她会利用文字来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坏人,没有阴霾,人与人之间没有虚伪,人们不会特别厌恶谁,也不会特别喜欢谁。
这就是班蝶所向往的,但……这不可能……
心中的事越来越多,脑袋也越想越乱,顺着小路脚下的步子越迈越大,不久便到了学校——庆南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