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遗等人在城楼上见到高杰斩杀张显,骁锐营击破黄巾军大营,连忙命城中所有士卒全部出城,与骁锐营一同追杀黄巾军,袁遗更是老泪纵横,仰天喃喃道:“时儿,汝看到了么,这便是汝的亲卫,汝建立的骁锐营,为父相信,日后,必定名震我大汉。”高杰收兵回城时,袁遗便率城中众人于城门出迎接。远远见到一伙全是暗红的军队向城中走来,空气中隐隐传来血腥,骁锐营走进,众人方才发现,他们身上的缟素竟然被鲜血染红,有的人身上甚至还在滴血。高杰目无表情,马上还挂着张显的半边身子。见道袁遗,翻身下马,拜道:“高杰见过府君,幸不辱命,贼寇已破。”又将张显的身子奉上:“此乃贼首,已经被吾斩下。”袁遗双手微微颤抖,看着张显死不瞑目的样子,口中喃喃。好一会,才道:“子文,幸苦你了,就将此獠送到袁府,祭奠吾儿。”高杰道:“诺。”而后命陈季将骁锐营带下去休息命,自己则带着高平前往袁府,袁遗等人则处理战后事宜。到了袁时棺前,高杰将张显身子扔到地上,跪在棺前,哭道:“兄长,弟已斩下敌将,黄巾贼已破,您可以安息了。”言毕,抱头痛哭。高平亦跪在棺前:“袁君,高平无能,未能护您周全,本欲自杀以谢吾罪,然为兄长等人阻拦。命吾以戴罪之身,杀尽敌寇,使骁锐营名震天下,以慰您在天之灵。高平在次立誓,定不会辱没骁锐之名,待平定贼寇,高平必来陪您。”言毕,便对着袁时棺木猛磕头,直至头破方止。之后,高杰等人整整休整三天。袁遗才派人叫高杰去议事。高杰带着陈季高平进入府衙,袁遗等人已经做好。高杰正想做在尾座,袁遗却指着右首位到:“子文,坐到这里来。”高杰沉默了一会,便不拒绝,径直走过去坐好,陈季高平则立在其身后。袁遗则开口道:“今日吾昌邑贼寇已然被破,然而吾日前派人前往各县,发现郡中数座县城已被贼寇攻破,城中官员,俱为贼寇所害,还有其他县城,亦为贼寇所困,岌岌可危。诸位以为吾等当如何。”周巩回道:“府君,如今昌邑之围以解,贼寇或被杀死,或为俘虏,纵有侥幸逃脱着,亦胆气全失,不足为虑,吾等当出兵,夺回被贼寇所占之地,解诸县之围。”众人皆点头。袁遗道:“可如今吾军中士卒亦伤亡惨重,数位军侯皆战死,何人能领兵救援呢。”宋虔道:“高杰,高子文勇冠三军,兼之识兵法,善谋略,可领兵征讨。”袁遗又道:“高杰虽勇,然毕竟尚是白身,以其领兵,只怕不能服众。”宋虔又道:“府君,此次击破黄巾贼寇,全赖高杰之功,郡中何人不服,且其文武兼备,骁勇善战,可暂代都尉,统领郡中士卒,待平定贼寇,再上报朝廷。”袁遗道:“可以。”此事就此定下,高杰拜谢。袁遗又道:“还有一事,吾等所抓住的贼寇,当如何处置。”高杰等人还未说话,高平便大声道:“这些贼寇,死不足惜,自当活埋之,以泄吾等之恨。”高平一直对袁时之死耿耿于怀,对待黄巾军,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固闻袁遗的话,立刻回应。周巩,宋虔等人亦道:“贼寇乱我大汉江山,自当处死。”袁遗正想点头。高杰忽然道:“府君,诸公,黄巾贼寇自是死不足惜,然其部众,大多为吾郡百姓,为太平道所裹挟,望府君仁德,只诛首恶,余者,可罚为徭役。”高平红着眼道:“兄长为何为贼寇求情,若非贼寇,袁君怎会.......怎会.....。”声音哽咽,说不下去。袁遗等人亦觉得奇怪,若说高杰不恨黄巾贼,那是不可能,其害死袁时,而高杰于袁时的感情,众人皆知,今见高杰为贼寇求情,俱都不解。袁遗闻道:“子文,你且说说,为何不杀这些人。”高杰回道:“如前所说,除却首恶,其余部众或为其蛊惑,或被裹挟,虽参与叛乱,罪不至死。其一,其俱为本郡百姓,若全部坑杀,则吾郡中百姓,必十去其五,而今郡中为贼破坏,正值用人之际,可罚为徭役,修城补墙,且春耕在即,亦能耕田种地。其等必定感恩戴德,不复再叛。其二,若将俘虏全部杀死,其他贼寇闻之,自知必死,必定拼死一搏,使吾等平叛不易。”袁遗看着高杰,见高杰同样看着他,双目坚定,叹了口气道:“也罢,俱随汝言,望汝早日平定叛军。”高杰拜谢。而后,袁遗又派人前往州府打探消息,与众人商议善后事宜,便散会了。回到家中。高平尚忿忿不平:“兄长为何为贼寇求情,这些蚁贼,自当杀尽,以为袁君报仇。”高杰看着高平,厉声道:“战场之上,吾等自是不必留情,凡反抗者,自当杀尽,然而如今这些人俱为俘虏,手无寸铁,岂可随意杀之。”高平仍自不服,口中仍在谩骂,但摄于自幼对高杰的尊敬,自不再言。说到底,还是两个时代观念不同,封建时代,造反者不论是不是俘虏,全部都要杀死杀死,像皇甫嵩等人,击败黄巾军后,坑杀十余晚俘虏,朱儁亦杀死数万俘虏。然而在高杰看来,这些人放下武器后都是平民,怎么能随意坑杀,再说,三国之后,汉族人数死亡近半,基本上都是因为坑杀平民导致,真正死在战场上的反而不多。在古代,一支军队死伤十之一二,基本上就开始逃跑了,能死到一半才逃的,已经是精锐部队了。所以死在两军对阵的,真的不多。之后,高杰让陈季将骁锐营扩军,增加到千二百人,五百骑兵,其中两百为重骑,七百步兵,重步兵为二百,轻步为三百,余下两百为辅兵。而后,又磨合了三日,便率兵出城,平定各县黄巾。而此时,那些逃跑的黄巾军残兵,或逃入山中,或再度加入其他部队,使得山阳郡的黄巾军都知道昌邑出了个厉害人物,连杀两任首领,并击破了郡中最大的叛军。那些原张显士卒由于内心过于惶恐,或者担心被其他人小看,不由都纷纷夸大高杰等人,什么以一当千,生吃人肉,身高八尺,青面獠牙等等,以致高杰率兵赶到时,各地黄巾军纷纷不站而逃,纵然有不信者,亦被强大的骁锐营击破。一个月后,山阳郡辖下十座县城,全被高杰收复。所有黄巾军,或被杀,或被抓,或逃亡山中,或藏入平民中,或往东郡而走,不一而足。高杰回昌邑复命。只见袁遗等人俱在,且面色沉重,高杰问道:“府君,何事如此。”袁遗道:“吾派往东郡的人传来消息,皇甫将军,朱儁将军率兵平叛,不敌,反被围困,叛军势力愈加壮大。情况及其不妙啊。”高杰道:“府君不必担心,皇甫将军等人乃我大汉名将,今稍失利,想必是大意所致,待其做好准备,必定能击败黄巾。”袁遗叹道:“希望如此,其还言,州府已经知道吾等击破郡中贼寇,让吾等率兵前往东郡,助刺史击败卜巳,而后相助皇甫将军等人。”高杰道:“如此,吾郡中贼寇已尽被诛灭,吾便带兵,前往东郡。”袁遗道:“唔,子文辛苦了。不过暂且休整几日,补充粮草,修补装备再去补迟。“高杰领命,便回去休息。
同类推荐
中国汉族通史(第二卷)
本书分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六大区域的汉族源起、融合、发展等方面,详细勾勒了汉族在各个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研究中国汉族历史和发展的综合性图书。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狐仙小红娘:师弟别过来
原名:《落狐》当某一天高冷小师弟,突然变成腹黑大魔王!当所爱,所在乎之人,一个个为她而死!当族人被屠,家园被毁的真相浮出水面……“你说你爱的是我,不在乎我的身份……可是……可是……未言,如果我们不曾相遇,结局会不会就不会是这样?”【此书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