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如松接到辛甲的《绝命书》后,立刻去到琴应处。
发现琴应也接到了辛甲的《绝命书》后,二人又一道到了南宫修那里,然后又一道到了康侯和鲁启处。
大家都同时接到了辛甲的《绝命书》。
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五人都是辛甲的知己,又都是箕子一派的人,因此,他们也就带着各自收到的辛甲的《绝命书》到了大邑商的箕子太师居处。
箕子在搬到新都前,一直就住在大邑商,但箕子这天并没在大邑商自己的大宅里,而是在大邑商南郊的羑里。
既然是箕子的朋友和门人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还是有要事商量,箕子的家人也就一边接待他们,一边差人告述就在几十里地外的箕子。
差不多两个时辰后,箕子回到了家。
在这两个时辰里,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们也不是枯坐。箕子并非有意做收藏家,但大商朝一半精雅的青铜器都在箕子大宅,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们也正好欣赏和玩味。
这至少比议论辛甲的死要超然一些。
“辛甲叛国。”箕子淡然地进屋后,雅坐在古雅的席垫上,从袖口掏出一个卷折。
也是辛甲的《绝命书》。
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都是半出世的闲人,但听了这话,也都出了淡定,皆是一惊。
他们分别接到辛甲的《绝命书》时,也是一惊。
但此一惊非彼一惊。
“我已经把辛甲从我的记忆里移除。”箕子目视了一下侍立的书童,然后把《绝命书》递给移步过来的书童,“焚了。”
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有些不忍,但还是跟着把自己手中的《绝命书》递给书童。
辛甲的刀笔极好,和箕子不相上下,极有收藏价值。
但箕子不想收藏辛甲。
“辛甲的事到此为止,我们不可能因为他而失去了情操。”箕子说话的时候,文雅的仆从已经移步上前,得体地为大家摆上青铜酒具。
“我们不能像某人那样袒胸露乳地在大庭广众下和下人一起喝酒,但有朋自远方来,不品饮佳酿,也还冷淡了些。”
箕子不大喜欢造作的爵,更喜欢简洁的觚,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们到也是同样的心态。
至于箕子对风雅饮酒的环节的讲究,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们是既没有那种至高的水准,也没有那样的条件。
备酒的环节太多,半个时辰了,仆从们还在彝器里温酒,就有人恭恭敬敬地进来。
“太师,周侯退了一步。”来人说的是棋局。
箕子在离开羑里时,故意和姬昌摆了一盘棋,并让得力手下半个时辰禀报一次。
“压。”箕子告述来人。
来人刚离开,第一觚酒已经备好,这和精致的佐酒美食捧上来的时间恰好一致。
箕子并不劝酒,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们的品酒也极为含蓄。席间的话题也已经不是辛甲,而是帝辛,这在箕子口中是某人。
箕子对子辛一直不太认可,这段时间刚有些顺眼,又出现了妲己事件。
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们并非是帝辛的反对派,但没有帝辛对妲己的放纵,他们也就不会失去辛甲,因此,他们也就接受了箕子对帝辛和妲己事件的评价。
也都觉得自己可以对于妲己在酒吧一条街和风情一条街坐台的事袖手旁观,但箕子太师不能视而不见。
“虽然只是生活的细节,但这越过了帝王的底线,也影响到大商的风气,我不能置之不理。”箕子是帝辛的长辈,也是大商的太师,在他看来,不介入妲己事件已经不可能,责无旁贷。
这时候,又有人恭恭敬敬地进来。
“周侯落子小尖。”来人说。
箕子古泉般的眼睦为之一亮,闪烁了几下。
“周侯还请太师放心待客交友,不必挂念棋局,太师赢定了。”来人又说。
“也还不能松懈。”箕子郑重地看着来人,这来人当然已经不是上一个了,“靠一步。”
“记住了。”来人慎重地回答后,转身离开。
来人离开后,箕子陷入长思,不再品酒。
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了一会儿,见箕子依然在长思,也就告辞离开。
箕子长思的当然是棋局,还不是一局棋,而是三局棋。
箕子三局棋中,最大的一局棋就是和姬昌下的这局棋。
姬昌退了一步,那是身陷囹圄,不得不如此;但姬昌在下棋的时候,也在推演八卦,目的当然是推演出天下的变局。
姬昌小尖了一步,似乎是战战兢兢,不想有所作为;其实是想掩盖其宏图大志,淡化其组织反商联盟的罪行。
姬昌让箕子对他放心,但箕子能对姬昌放心吗?也许一步棋的松懈,就会使姬昌脱逃,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
商周联军已经取得了抗击天下戎狄的胜利,周人再无求于大商,而亲周的商军的统帅好来也即将凯旋,说不定还已经回到了大商。
箕子目前还没有得到好来入蜀的消息,对好来的提放也就不会放松。谁都明白:在大商,能够和可能营救姬昌的就是好来。
因此,箕子就是在回大邑商的短暂时间,也为姬昌安排了一局棋,目的当然是防备好来和好来的人劫狱的变数。
在羑里的姬昌并没有被直接关押,他可以在如同大花园般的羑里四处走动。箕子不想改变姬昌的这种生活,因此,也就在回大邑商的这段时间,用棋局而是是脚镣手铐困住姬昌。
箕子让手下半个时辰报一步棋,也是把姬昌万一脱逃的时间卡在半个时辰之内,这样,姬昌就是侥幸逃出了羑里,箕子也能把他追回来。
天下戎狄退却后,大商和周的隐形战争,大商和淮夷的直接战争,这两场战争又都摆在了箕子和任何一个关心大商前途的商人面前。
箕子是这样深算的:在和淮夷的直接战争时,大商必须避免腹背受敌,不能发生和周人的直接战争;只要姬昌被掌控,周人也就群龙无首,无法发动对大商的直接战争。
箕子要下的第二局棋是一局血腥棋。
事变后已经十年,对事变的总清算就要开始,这也是箕子不在朝歌的另一个原因。
大邑商是贵族们的老巢,就是有个变数,箕子一派在大邑商比在朝歌更主动一些。
当然,箕子更希望这局棋下得平静一些,彼此都忍让一些。箕子自己与事变无关,但他周围的人,不少是牵连进去了的。
正因为是对于第二局棋的顾虑,箕子在下第三局棋时就有些瞻前顾后。
这第三局棋当然是箕子一派定义的妲己事件。
由于作为商帝的子辛的力挺和直接参与,箕子的人不可能对妲己直接怎样。若妲己有个什么,子辛就可能会扩大对十年前事变的清洗范围,这是箕子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两方面考虑,都不愿意看见的状况。
但妲己事件在箕子看来又必须插手:商帝在市井闹市豪饮,商帝的女人在酒吧坐台,这种现象,箕子无法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