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姬处姬封姬载三小王子来参加比武的消息后,姜尚是哭笑不得,无比脑大,几乎吐血。
不会是周王姬昌干的吧?姜尚想。
恶搞可以,不能过分。我给你的错综复杂的儿子关系当裁判,你还嫌我不烦,又塞进一些小怪物进来捣乱。
那会不会是太姒呢?当然不会是太姒。
我自愿为万一出个三长两短后给你老公顶包,还不是为了怕你知道你老公参与了这挑起儿子们武斗的事。
是不是姬鲜姬度干的呢?
在仙人洞里,姬昌是和自己交了底牌的。姬处很受妈妈太姒喜欢,姬鲜姬度也在拉拢姬处,有三人抱团的趋势。但姬处毕竟才十三岁,无力与大哥哥们争锋,姬鲜姬度则是咬紧牙关下了狠心要和姬旦较劲的,最怕搅局的还是这姬鲜姬度。
因此,不可能是姬鲜姬度召唤了姬处,何况姬处还带来两个更小的弟弟。
小王子们都有专属老师的,也许是老师点拨他们来的,更可能就是这些王子的高度荣誉感和更加高度的竞争意识。
“欢迎三位小王子参加比武,但你们得先过我这一关。”姜尚对三个提出申请的王子说。
太师形象的姜尚在孔武的王子们面前,难免不显得文弱,相对的。为改变自己弱弱的形象,体现自己能文能武,姜尚也有意亮几下身手。
“我已经不是小王子了,父亲在我这个年龄上,已经娶了母亲。”姬处立刻否则姜太师给自己的小王子的身份,还举出硬邦邦的理由。
从个头看,姬处也比姜尚矮不了多少了。
“说得有道理。”姜尚没法否定十三岁的姬处的观点。
“谁先上?”姜尚发出挑战,也是明确原则:是一对一,不是三对一。
“当然是我了。”九岁的姬载跨前一步。
“我要把你打倒,我就赢了。”姬载先自己制定规则。
“算数。”姜尚不想和孩子们多费事。
“你要把我打倒了,也不算赢,要我自己说输了,才算是你赢。”
“这什么规矩?”姜尚可是喜欢制定规矩的高手。
“开始!”姬载一边说,一边冲向姜尚。
姜尚也防着这小孩子的蛮不讲理的这招的,所以,就对冲上来的姬载一个软接,然后控制住,只等姬载认输。没想到的是,姬载突然缩身猫下,接着就在姜尚的胯间猛烈地一拱。
“这还了得!”姜尚恐惧得后闪躲过,身体重心因此不稳。
小姬载却又一猫身,双手借势抱起姜尚的腿,再把脑袋往姜尚一拱。
姜尚因此倒下,尽管他倒下时依然反手撑住了地。
“不算,都不算。不算输,也不算赢,嘿嘿,太师伯伯,我不打了。”姬载摆动小手耍赖皮。
这小姬载使一招就收手,一点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顽强拼搏精神。
姜尚因轻敌而丢脸,但他依然镇定,哪怕是对这孩子王子。
“下一个。”姜尚继续提出挑战,这也说明他接受了姬载的不输不赢的结果。
“我打不过太师,我来的目的是想证明我有志气。”姬封上前。
“好!我也再不轻敌,轻敌是最大的错误。”姜尚以自己的教训教导王子们。
姬封亮招,但只和姜尚周旋,不和姜尚接招,如此完美地转了三圈后,自动认输,礼拜退下。
“姬处请太师赐教!”姬处上前,掏出九节鞭,面色凌厉,完全不同于姬载姬封,不是闹着玩的了。
姜尚当然不敢再轻敌,于是挥出神鞭。
姬处首先出招,姜尚只是避让,但也防守得极为严密,不敢再出纰漏。慢慢的,姜尚就必须出手接招了,若不接招,他也就会彻底落入被动。
俩人斗了五十个回合,姜尚尽管没有使出浑身解数,但也没有保留,因此略占上风。
姬处毕竟年少,体力渐渐不支,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是顽强,直到完全被姜尚的神鞭缠住腰身。但要强的姬处依然不服输,为了挣脱神鞭,他动了内力,也为此吐出一口血,但姜尚依然没有松神鞭,直到姬处认输。之后,姜尚把自己最好的内伤药给姬处服了。
这姬处的一口血,也拉开了周王子排位赛的实战序幕。
姜尚和三小王子的较量就在他的大帐内,也在不太长的时间就见了分晓。但成年王子的排位赛,则必须是在天地之间了。
真到这个时候,姜尚也有些心跳了。自己和姬处的较量就出了血,这威风凛凛的姬发二王子,姬鲜三王子,姬旦四王子,姬度五王子,姬振铎六王子,姬武七王子之间的较量,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场面果呢。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更可况姜尚就是一个执行力无敌坚定的人。即便是刀山火海,也不可能是姜尚退缩。
当然,挑起并坐镇周王的王子们厮杀的事,不比上刀山火海轻松。
“第一先锋,谁敢当?”姜尚拔出令箭。
“姬发敢当!”姬发出列,其气势如同山岳,手握大钺的他的胳膊,也比其他王子粗一些。
姬发的眼光从七王子姬武始,一个个扫过姬振铎,姬度,姬旦,姬鲜。最后,姬发又把目光回过来,聚焦在姬旦身上。
这似乎说明,在姬发的眼里,有实力向自己挑战的,只有姬旦。
这使姜尚感到欣慰,姬发的眼光肯定了自己的眼光。自己对姬旦的不俗武功的预判和姬发高度一致。
“第二先锋,谁敢当?”姜尚拔出第二只令箭。
四王子姬旦,三王子姬鲜,五王子姬度,三人同时出列,但姬旦的反应力和速度明显快些,姬鲜姬度才张开口,姬旦就已把要说的话说完:“姬旦敢当!”
“姬鲜不服气!”姬鲜愤然道。
“姬度不服气!”姬度斜眼姬旦。
“好,说出不服气比憋气好。”姜尚深吸一口气,从丹田调出所有内力,以便镇住场面。
“我大周王子个个英武,但谁第一,谁第二,也得排个座次。否则彼此不服气,姜尚也难以指挥。”姜尚说到此,把目光直接对着姬鲜姬度。
“身为周太师,姜尚的目标是为周王平定天下,打胜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我们打胜了和密国的战争,但在和密国的战争后,我就一直在苦苦地总结,总结在其中的不是。因为初到大周,姜尚对各位王子也就一视同仁,没有注意到彼此武功的高下,也就在密国城墙下出了纰漏。”
“这种事绝对不能再次发生!”姜尚目光如电,杀气腾腾,直接看着姬鲜姬度。
“不服气可以,彼此拿出本事比试。”姜尚扫视各位王子,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在比武场中央的持着小钺的姬奭身上。
“姬奭主动放弃竞争,愿意听从任何调遣。”姜尚这话是肯定姬奭的嫡子身份,也说明了姬奭不参与比武的表面原因。
姬奭虽被姬昌视为嫡子,但并非太姒所生。若他要想纯正的王子们动手,还伤了谁,那可是他本人的不幸,姜尚的麻烦。
更麻烦的可能是姬昌的其它就是九十个庶子的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