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900000018

第18章 龙场悟道,从心开始(3)

这一声尖叫,把仆人们惊醒了,他们愣愣地看着手舞足蹈的王阳明。“天理即人欲啊!”老王那双眼睛冒着兴奋的光芒,“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什么‘识在所行之先’,原本是在一起的东西,为何要分开来说?知先行后,知易行难,大错特错,它们是不可分开的,应该叫‘知行合一’。另外,圣人千万言,难道真的是只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吗?如果是这样,那位吏目应该在家里待着才对,为何为了五斗米而去上任?欲,是他心里的最真实想法。就好像我身在龙场心念家乡一样,身子能被世俗左右,心却不能。‘存天理灭人欲’错了,朱熹他错了!人之欲望是压不住的,禁锢不了的,天理就是人欲……还有,人能‘为善去恶’,这就是境界,这就是功夫,这就是所谓的‘格物’。先‘格物’而后‘致知’,心是‘知’的本体。利用‘知行合一’的格物功夫,最好达到心的本体,这个过程就是‘致良知’……”老王一番话说得仆人们莫名其妙,他们听不懂,但他们能感觉到王老爷一定是想到了什么更高深的学问。

王阳明这一声尖叫,注定要载入思想史册,中国思想史上诞生了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

从此那压抑人性的思想在王阳明这里变为个性解放,人类的闪光点,惊艳后世五百年,并要一直影响下去……心学,作为一门哲学流派,它的出现为何震惊了世界?主要在于它产生的背景。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官方修成三部《大全》,朱熹理学登上了思想的统治地位,为统治阶级服务。朱熹理学原本是学术思想,对读书学习的见解极为深刻,主张“三纲五常人伦秩序”、“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观点。作为学术思想这是没有错误的,但它被用来统一人民的思想,各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明朝是大一统帝国,地广人多,思想复杂,尤其经过靖难之役,统治阶级更加意识到安定团结的重要,所以朱学得以确立统治地位。治天下,先要管好知识分子,朱学恰好为统治阶级提供了这样一个思想工具。

朱学的三纲五常等主张,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于是,人们在朱学规定的范围内生活,犹如驴拉磨始终离不开那个圈,是龙卧着、是虎蹲着、是鹰靠边站,是虾泥钻里……时间久了,人们会形成惯性思维,即便断开缰绳也不敢逾越。诸如想象力、创造力等等,萎缩甚至消失。明朝前期文坛即是活生生的例子,一潭死水,满目荒凉。台阁诗、茶陵诗、吴中诗等,诗歌上经典之作太少。词,明朝士大夫不会玩了,戏曲更不用说……唯一值得提及的仅《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还是拾宋人话本之牙慧。

被统治阶级异化的朱熹理学告诉人们:“你是猪,你的未来在餐桌,所以你只有被宰杀。”在这种死气沉沉的思想禁锢下,突然有人对你说:“你是虎,你的未来在丛林,你可以去纵横;你是鹰,你的未来在天空,你可以去飞翔;你是马,你的未来在草原,你可以去驰骋;你是鲨,你的未来在大海,你可以去遨游……”说这话的人就是王阳明,就是心学,强调个体价值,解放人性。对程朱理学来说,心学的出现具有革命意义。王阳明已勘破生死,没有什么顾忌,心中一言,不吐不快,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心学肯定了个人的价值,“人欲即天理”与“存天理灭人欲”完全划清界限,通过后世两位心学大师罗汝芳、李贽继承发展,他们都在强调人是天地万物之心。心者,天地万物之主。此外,心学之“心”不仅是个人之“心”,广泛意义还指社会之“心”。

心学产生之后,受到它的影响,明朝后期文坛一片辉煌灿烂!明朝前期文坛一派死灰,好像突然停滞不前似的。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经过厚积然后薄发,文学和科学都不例外。蓄积了一百多年后,阳明心学产生,强调个人价值和个性解放,一股崭新的思想潮流席卷中华大地,对各个行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后期文坛,正统文学出现“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因三人是荆州府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人而得名。“独抒性灵”是该文学流派的创作口号,强调表现个性和人欲,对前后七子拟古运动、李东阳的茶陵诗派、唐伯虎的吴中诗派等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摧枯拉朽,独霸明末文坛。

小说戏剧等艺术成就辉煌,出现了吴承恩的《西游记》,一部著名的官场小说,一部诠释心学之作,主题为“降心除魔”。孙悟空的身上有王阳明的影子,他们同样神话般诞生,同样少年求知,同样渴望成为有作为之人,同样有所成就,同样惹祸被贬,同样做过弼马温。孙悟空降妖除魔,王阳明平贼戡乱,同样斗智斗勇,同样历经艰辛,最后同样修成正果。除此外,还有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汤显祖的《牡丹亭》。还有,出现了古今第一世情奇书《金瓶梅》。心学出现前的小说多以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等为创作元素,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心学出现之后,由原来的帝王将相变为草根平民,由大刀阔斧的历史画卷变为居家过日子的根本人性……这就是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区别所在。

心学对当世社会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胜枚举,对后世影响亦极其深远。

心学学明白的成了梁启超,没学明白的成了康有为:

南海康有为康圣人,一脸愤世嫉俗相,早年灌输思想太多,长大以后希望能冲破程朱理学的思想牢笼。于是康圣人就拿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对抗,给学生们灌输“重精神,贵德育,德育居十分之七,智育居十分之三”。结果搞了一辈子,康未能突破程朱理学缚束,唯利禄之是慕,终被时代淘汰。康老师没学明白,他学生梁启超倒是弄懂了。

梁启超对阳明心学称颂不已,一提心学跟打鸡血似的,特有精神头。梁启超利用心学的“事上磨炼”对学业孜孜不倦,在各个领域皆有建树,这是非常难得的。近代国学大师中在学识上唯一能与梁并驾齐驱的也只有王国维了。1926年梁在清华大学做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的重要演讲,他强调学校不能是知识贩卖市场,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教育方式完全背道而驰。改变这种教育情况,只有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除了知识外,尚需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不能流于空谈。

读懂心学的是孙中山,读得太懂的是宋教仁:

孙中山吸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提出了“知难行易”论,这是有别于《尚书·说命》里说的“知易行难”。理论提出的背景在革命成功后北伐失败时,试图统一革命党人思想,协调作战,达到打倒北洋军阀的目的。孙经过长期实践看到,革命党人“心”中有问题,只要扫清“心”中障碍,革命方能得以成功,因为“心为万事之本源”。

革命领袖、国民党创始人宋教仁是铁杆心学信徒,自从1904年在日本留学,一直致力于系统研究心学。他摘抄《传习录》中的句子,并有读后感和翔实的思想报告。宋重点研究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体究践履”、“知行合一”等理论。宋指出“有良知而不致与无良知同也。”意思说心“有良知”,但不去将这种“良知”的想法付诸实践,等于没有。宋学得过于激进了,针砭时弊,想法超前,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年三十二岁。

19世纪,心学用明白的是毛公润之,没用明白的是蒋公中正:

毛公早年接受了六年的儒家思想教育,他的心学思想来自恩师杨继昌。杨主张“知行合一”,主张理论联系实践。后,毛公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并未一股脑儿全部抛弃,而是吸收营养,去掉糟粕。同样,蒋公接受过十余年传统教育,对阳明心学尤其热衷。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出“力行哲学”,即关于“行”的哲学,以至于达到振奋国民党的精神、整肃统治集团的力量、统一全体国民人心的最终目的。蒋公有政治目的地利用心学,可惜没用明白。

心学玩得好的是日本,玩得惨的是中国:

1867年,日本爆发了倒幕运动,由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领导,推翻了最后一代德川幕府政权,“大政奉还”于新继位的明治天皇。以阳明心学为先导,全国开始实行全盘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其中,吉田松阴、高杉晋作、西乡隆盛等倡导者,皆为阳明信徒。当时中国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轰轰烈烈地搞洋务运动。抛弃了注重实践的阳明心学,本质上以清谈儒学为主导。1894年,后起步的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进行了碰撞,心学完胜。1937年,日寇怀揣着《王文成公全集》《传习录》等著作,踏上了孕育阳明心学的土壤……

知行合一,四点心学特征

回过头来,什么是“知行合一”?放在哲学层面,关于“知、行”是非常晦涩的,王阳明之前的儒家经典强调“知先行后,知易行难”,就好像我们都知道人生大道理一样,但有几人从逆境中翻身了?具体点,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但还是在抽,这就是“知易行难”。想要戒烟,那得下定决心去具体实行戒烟计划,这个过程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种思维方式,都知道赚钱难,但不去努力赚,那就是“知易行难”,一辈子受穷。既知道难,又能迎难而上,努力去寻找到自己的财路,最终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这便是“知行合一”,正是孔子所谓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上升到理论层面叫“知行合一”,翻译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那是它最简单的意思。搞不懂“知行合一”没关系,记住它的反义词就行了——光说不练。诸如《羊皮卷》《人性的弱点》等,这些成功学著作,向读者灌输一种前进的动力,其核心内容无非是“有想法就去做”,而“知行合一”则是它们的祖先。按照“知行合一”的思维去工作、学习,想不成功都难。

此外,凡具备以下四点,你便是“心学”学徒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是事实:

第一,具备强大抗干扰能力,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寂寞2009年7月份,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在魔兽世界吧“贾君鹏”诞生的那个帖子里,有一脑残发了张吃面图,人长得潮,眼神忧郁,上书“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字样。此图一出,顿时被肉友竞相效仿,衍生出“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等句式,遂诞生了一个庞大的“党派”——寂寞党。已故歌手阿桑的《寂寞在唱歌》瞬间爆红……之所以能火,因为那脑残道出了一些人的心声,说明大家真的寂寞了。

工作生活中,经常会觉得没意思,放假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找朋友斗地主、喝喝酒、逛街买东西,或者经常回忆起曾经最快乐的那段时光。这一切都因寂寞而起,寂寞的背后是精神没有寄托。总觉得干啥都没劲,生活仿佛失去了乐趣,会有种收拾收拾就去世的冲动。人精神近乎崩溃的表现在于看似精明的人常做愚蠢的事,譬如砍人、裸奔、疯狂消费、站在楼顶玩行为艺术,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更加失落。这就是精神的重要性,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地存在。

相反那些不寂寞的人,仔细品,你会发现他们生活非常规律,完全能够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被外界所打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有着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典型表现是地铁里一边听歌一边看电子书。传说毛公润之早年专门在戏台底下读书,任凭上面蹦跶多欢,他老人家照看不误。能够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管你承不承认已然具备了心学特性。

第二,快速进入角色转变,生活、工作能够截然分开再举个例子,譬如一个人爱好书法,正沉浸在练字的快乐中,突然让他去削苹果。他能够放下笔,立马投入工作中,此际脑袋里想的不再是书法,而是怎么把苹果削好。具备这一特点,在当今节奏飞快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两者必须截然分开,绝不能把工作带回家来做,那样的话人生将会一团糟。有人说这个绝对不可能的,工作压力大,干不过来,窃以为这都是借口。上班时,少扯点淡,八小时,绰绰有余,营销公关类除外。日本员工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很敬业,一上班往死里工作;一下班,往死里堕落。生活中不谈工作的事情,工作时不带生活情绪。他们用的就是心学思想。

生活和工作如果分不开,将会越来越乱,最后万劫不复,悲壮一生。

第三,不容易被伤心

形容一个人心理素质超好,常说他泰山崩于面前岿然不动,那纯属扯淡,谁都有惊慌失措的时候。这种“不容易被伤心”重点表现在感情方面,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多,尤其是年轻人。这方面例子也不少,比如德国伟大人物歌德,长得略有些招人烦,失恋跟割韭菜似的,一茬接着一茬。某次与相恋已久的女友绿蒂分手拜拜了。歌大爷先茫然失措,然后寻死觅活,继而重新振作,整个过程持续时间非常短,简言之没咋地。他把失恋的痛苦转化成写作的动力,以绿蒂为主角,创作出了惊世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当绿蒂结婚时,歌大爷绅士地随了礼,送去祝福。这不是说说能行的,真要看心理承受力。这种能力仿佛九阴真经,一旦练成,百毒不侵。

第四,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极强的行动力

生活中存在一些看似不正常的人,工作明明干得好好的却突然辞职了,没有任何理由和征兆。或者大排档正在旺季,突然改行摆地摊去了。令人很是费解,不知不觉中,你会猛然发现他在重新选择的行业内居然有所建树,一切来得静悄悄。这样的人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他们时刻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一旦有机会奔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不被世俗左右,甚至可以牺牲眼前的利益。

且说玛雅文明突然间消失,这事一直困扰学术界那帮老大爷。里查德森·吉尔提出了“气候巨变说”,没能引起学界注意。里哥原是得克萨斯州的一银行家,手里有点银子。为了解开玛雅文明之谜,里哥相当霸道,银行家不干了,跋山涉水,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终于找出了证据,证明玛雅文明消失于罕见干旱。论文发表在1880年爱迪生投资一万美元创办的《科学》杂志,是目前全球科学界权威杂志。像里哥这事儿,世俗眼光可以界定为不务正业,但人类恰恰由于里哥这种人的执著精神,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千古之谜。

同类推荐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漫漫自由路

    漫漫自由路

    1990年2月11日,面带微笑的曼德拉以矫健的步伐和胜利者的姿态,迈出了监狱的大门。作为世界上的最著名的囚犯,经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和出狱后4年的奋斗经历,他不仅被南非人民推举为总统,还以他完美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由一个长期实行野蛮、落后、残暴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民主的国家。在40多年的奋斗生涯里,曼德拉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向世人证明了他是一名睿智的预言者,更是一位永不退却的行动大师。本书是曼德拉迄今为止唯一的自传作品,也是全球超级畅销的励志经典,书中从他出生到罗本岛监狱岁月的一部分,是他在罗本岛监狱中创作完成的,罗本岛之后的文字是出狱后增补的。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越时空寻

    越时空寻

    我们常常这样说,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就能如何如何,若有朝一日,人们若能解译时光的秘密,那会发生什么呢?
  • 梦中缘,请三思

    梦中缘,请三思

    每一段美好都希望被记住,只是时光会将一切荒芜。但,总有那么一个难忘的人,一个定格的瞬间,值得留恋、让人追寻;总有那么一种情,不求朝暮相见,只想在灵魂深处相偎,能多久,就多久。……残烛照影斗清寒,自在浮云惹碧山。一缕相思一缕梦,半生离散半生缘。
  • 帝妃:天下无双

    帝妃:天下无双

    她是京大特聘教授的得意门生,她还是古老世家的继承者,可惜,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再雪亮的眼睛也会有瞎的时候。兮宝表示,来世一定要擦亮本宝宝的眼镜,再看错人她就自戳双眼。他是无权无势的太子爷,自小被深锁在传说中的那个幽魂无数的冷宫,娘死爹不爱的,老天爷还免费附赠一套瞎子,哑巴的残疾装备,好吧,这些都是表面,背地里……不可说不可说。当冷淡的他遇到无耻的她,强强对碰,谁输谁赢?当腹黑的他遇到明黑的她,强强联手,谁与争锋?简介无能,请移步正文。
  • 人间花月事两生缘

    人间花月事两生缘

    【人间花月事·两生缘】他是天界冷情孤僻的天神,被囚禁在雪境极地一千年才回到了天界,在天界待了三百年,却发现,原来一切都变了。有一天,他突然说道:“我想去人间走走。”看不染凡尘的天神,如何去懂得人心的爱。
  • 螣蛇传记

    螣蛇传记

    杀手不是电影里的墨镜男,杀手不是身手矫健、枪械精通的怪物。杀手是人,一样需要温暖,一样吃喝拉撒,一样害怕恐惧……我是螣蛇,代号螣蛇,一个杀手的故事。
  • 绝色神偷腹黑九小姐

    绝色神偷腹黑九小姐

    遭同伴背叛,掉下悬崖,没死,她堂堂21世纪绝世神偷,居然,穿-越-了!!!好吧,穿就穿吧。可为毛穿成一个丑到爆的废物?!老天爷,你耍我玩呢!!!没事没事,还好姐有无影手,在异世照样混的风生水起!虐白莲花、绿茶婊,休渣男,寻娘亲。咦?废物?你见过全系灵师的废物吗?你见过身怀神鼎空间的废物吗?欺负姐没灵兽?哼,姐没有灵兽,姐只有神兽!可是,说好的威武霸气呢?这个萌萌哒傲娇小正太是谁?还有,这个不要脸缠着她的妖孽又是谁?“娘子,我当然是你夫君了!”
  • 异世之反恐特战队

    异世之反恐特战队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反恐特战队员身死后灵魂穿越到异界,并附身在某个英雄世家的一个废物身上的故事.在那个陌生的世界里,曾经作为一名军人的他将如何纵横于那个战乱频频的大陆?置身于战乱频频的异界,他将演绎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当铁血的军人,遭遇美人的柔情时,他又将如何去面对?当现代的军事理念,登上魔法大陆的舞台后,它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本书中集魔法武技于一体,聚军事政治言情推理于一身,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对白幽默风趣,打斗场面华丽壮观,适合各年龄段的男女大大们阅读,非常值得期待!
  • 为爱经营

    为爱经营

    为了守住爱情,她不惜丢掉尊严,不惜背井离乡,不惧丢掉工作,更不怕别人的非议。为了大爱,为了他的幸福,关键时刻,她毅然的选择离开……
  • 我的巴西散记

    我的巴西散记

    卡尔卡瓦多山(Corcovado)是里约旅游的一大热点,为什么?巨大的基督神像就在它的顶峰;伊瓜苏大瀑布名扬天下,游历过那里的人无不叹之为观止;还有著名的巴西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