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800000008

第8章 上编2010高考古诗词鉴赏(7)

“真香妙质”是对上片形象描写的抽象概括,绚烂多姿的外形源自于真与妙的本质。“不耐”是一个情感转折的信号,由上片的赞美感叹,转为下片的伤感哀怨。上片赞得越高,下片伤感哀怨得就越深,两种情感的落差形成巨大张力,如千丈巨瀑,宣泄而下,回肠荡气。诗人似乎在说,此种真香妙质,只应天上有,一旦下凡人间,就只能被“世间风与日”日夜摧折,黯然飘逝。“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造次”应作仓促之意解,“着意”、“莫放”反复渲染一种拳拳的惜春留春之意。这种拳拳的留春之意,上片的极力赞美已经作了很好的铺垫,下片的反复的渲染才有了根据,而不会给人太过之感。

开篇我们已经说过,古代诗词中表达惜春留春主题的很多。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看这些诗人词客表达这一主题的高妙手段。先看苏轼《海棠》的手段,“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恐怕海棠花夜间谢去,诗人披衣烧烛熬夜欣赏,这是“莫放春光造次归”的具体行动。再看秦观《蝶恋花》的妙法,“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自己无计留春,只好劝云碍断,又别具一种情思。辛弃疾的心肠更曲折,《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因惜春而怕花早开,像儿童爱惜自己的玩具而放起来不玩,一片天真。冯延巳更有趣,自己留春不住,或因留春声声唤哑了嗓子,于是“玉钩弯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调教鹦鹉留春,词人的心肠实在是深婉曲折,难以测知。

古人惜春留春伤春的情意,全因为时令之春天与人生之春天的比拟性。正如《惜时》中写的:“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花有凋落时,人亦有衰老时,然而花有重开日,人却不能再少年。“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张元干《菩萨蛮》),是的,知道惜春留春,却不知道珍惜人生的春天,岂不令花笑人?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拟岘台

宋·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1)此诗颔联中的“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洗”字将浩荡春意喻为无边绿水,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意之深之广;而且“洗”字写出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变化:无边春意征服了诗人,使之尘滤一空,心灵进入一个澄明之境,从而凸现了春色给诗人的心灵震撼,极为传神。(2)颈联写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尾联表达诗人心醉美景,浑然忘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登临拟岘台的所见所感,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深深地陶醉于浩荡春意的心旷神怡之感与冲淡平和的心境。

十二、安徽卷

1.入选理由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使得杜甫的诗歌多反映国事民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又使得他的诗歌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他的律诗,几乎古今独步,无人超越。这首《岁暮》将自己的身世遭遇与国难民困结合起来,运用对仗、典故、借代、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寂寞冷落的感慨和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的同情,很好地体现了其沉郁顿挫的风格。

2.真题再现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试题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诗句含义及主旨,本义引申义十分重要。寂寞的原因是自身孤独,更重要的则是年老体病,无路请缨,政治上的孤独冷落。壮心即是壮志,爱国之情,济时之心,杀敌之愿,均无法实现。一个“惊”字,把他那颗“寂寞”的报国“壮心”在听到强敌入侵,而又朝中无人,血流成河,国家一片乱象时,豪情顿起之情与惊悸之情表露出来。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试题解析】此题重点在于判断出表现手法。除借代与用典比较好判断外,还可以看出有反问、对比。

【参考答案】(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反差。(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3.深度赏析

“时危思报主,衰病不能休”

——杜甫流落西南期间的爱国诗赏析

杜甫因安史之乱流落西南时期创作了大量的好诗,其中以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处境和抒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情怀为主。如《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现个人客中衰病和国家世事艰难。如《江汉》:“时危思报主,衰病不能休。”看到世事危艰,即使衰老多病,也不能使一颗报国之心稍休。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岁暮”指岁末寒冬,同时也指诗人的晚年。与其《阁夜》中“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岁暮”同义。无论是年终需回家过年的传统,还是晚年叶落归根的习俗,都有一个强烈的暗示,诗人该回家了,正所谓“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之一》)。然而诗人却“远为客”,有多远?天涯万里。诗人正是因为避安史之乱才流落到西南一带,不曾想安史之乱刚刚结束(763年春),刚刚写诗庆祝,“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余兴未尽,边境就又起烽烟。“边隅还用兵”,一种归乡无望的痛苦袭上诗人的心头,真是“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杜甫《逃难》)。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诗人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烟尘”、“鼓角”代指战争,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战争的紧张气氛,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这种以烟尘鼓角代指战争的借代手法,在古诗中常常用到,如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一句中的“鼓角”也代指战争。“犯”本义为侵犯,这里可以理解为到、至、越过等义。“动”表现敌军来势汹汹,有惊天动地之感,暗示“江城”将有失守的危险。这两句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2009年全国卷Ⅱ的诗歌鉴赏题,严武的《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诗中的“西山”就是杜诗中的“雪岭”。“秋风入汉关”就是“烟尘犯雪岭”,只不过严武的诗写得更为隐晦而已,秋风暗指骄虏,“汉关”则用了以汉喻唐的手法。“朔云边月”就是雪岭上的云月,严武用朔边只是暗示边境有事而已,并不指北方。同样写吐蕃犯边,杜甫实写,严武虚写;杜甫正面刻画,严武侧面烘托;杜甫写出战事的危急,严武的目的则在于表现自己战胜吐蕃的赫赫武功;杜甫写诗时(763年冬)雪岭周围的城池已失守,严武写诗时(764年秋)失陷的城池已收复。两首诗写作的背景不同,心情不同,写法也不同。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天地”写范围之大,“日”写时间之久、频次之多,内乱外患相继而来,人民无时无处不遭屠戮;“请缨”一词运用典故,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典出《汉书·终军传》。这是一个古人比较喜欢使用的典故,如祖咏的“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刘长卿的“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白居易的“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等等。面对“天地日流血”的惨烈现状,杜甫来了一个“朝廷谁请缨”的反诘,他指责朝廷中的那些高官大员,平时只知争权夺利,搞朋党相争的内讧闹剧,一旦遭逢内忧外患,一个个却成了怕死之辈,诗人怀疑朝廷中是否真有终军那样的人物!正如王昌龄的呼唤,“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为了拯救时艰,诗人并不吝惜生命,即使以死殉国也在所不辞。然而诗人的一片拳拳报国之心,朝廷却充耳不闻弃如敝屣。匡扶社稷的“壮心”在寂寞中渐渐老去,稀疏的白发也越搔越短,而国事却一日坏似一日,生灵涂炭,白骨露野,使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情何以堪。内乱刚刚平定,边境又发生战争,时局艰危,而朝中却无人分忧;暮年又逢岁末,身体多病又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无人理解;多少复杂的情绪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时危思报主”的崇高责任感和“落日心犹壮”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与他“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的艰难处境以及“卧龙跃马终黄土”的报国愿望难以实现的悲愤,形成巨大反差。杜甫的这颗“壮心”承受得太多太多,人生坎坷,情感复杂,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诗风,感染着一代一代后辈诗人。

理解杜甫晚年诗的思想情感,只要大致把握以下三点就可以了。一是客居他乡悲愁和思念故乡情感,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如“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逃难》),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等。一是表现世事维艰,生灵涂炭的现实以及对朝中无人拯救时艰的愤慨,如本诗中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充满怀疑。一是自己报国无门的牢骚和以死殉国的决心,如本诗尾联的“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还如“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旅夜书怀》)、“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

4.拓展训练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1)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入侵,战云密布。(2)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十三、山东卷

1.入选理由

“睥睨八荒,牢笼万有”是后人对阮籍《咏怀诗》的评价,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古代组诗这一新形式,多运用比兴寄托、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阮籍诗中喜欢运用一些飞鸟意象来象征自己的品格志向、才能以及遭遇,对后世托物言志诗有很大的影响,出题人正是源于这一点考虑选择了本诗。

2.真题再现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魏·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试题解析】要明确凤凰的象征意味,由物及人。找到能够表现凤凰的特征,便可直接对应到人的品质上。如“醴泉”代表品质纯洁,“栖山冈”代表高洁,不与时俗同流,“高鸣”与“延颈”则象征志向高远。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解析】手法是托物言志,很好把握,关键是简要分析感情,即要保证从文本出发进行解析。从志向高远却“羽翼摧藏”,“去昆仑西”,“处非位”知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独栖山冈,没有同伴,受创伤无人疗治,则见其孤独苦闷,怅然而无奈,怎一个“恨”字了得。另外我们要注意从生活入手,理解和把握生活,意义重大。

【参考答案】(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远离尘世”可给分);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深度赏析

阮籍咏怀组诗中的飞鸟意象解析

——以《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赏析为例

阮籍的名字是与魏晋风度、竹林七贤等连在一块的,他的拿手绝活是一双运用自如的青白眼,以及嗜酒如命,据说可以一醉几个月不醒,当然,他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还是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组诗《咏怀八十二首》。阮籍开创的这种组诗形式,直接影响了此后的组诗创作,如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等等。阮籍创作组诗与李商隐创作无题诗有相同之处,或者因为政治原因不能直抒胸臆,或者因为思想复杂不能用一个标题统摄,因此,这类诗歌的思想情感都比较复杂隐晦,而表现手法则多用托物言志、比兴象征等。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凤凰的奇异之处在于两点,一是品格高洁,如《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句中的鹓雏就是凤凰。二是呈祥献瑞,凤凰的出现往往象征着治世开始,天下将会太平。“自言”是对自己身份和人生追求的确认,为以下四句写凤凰的饮食起居和日常活动定下基调。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清朝”与“日夕”相对,概写凤凰一天的饮食起居,日夕即傍晚,与陶渊明“山气日夕佳”中的日夕同义。这两句是对《庄子》“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一句的化用,旨在表现凤凰的高洁品性。醴泉,甘甜的泉水。儒家的名正言顺的观念以及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手法,共同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寄托传统。意象的美丑通常都是诗人情感意志的寄托。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八荒”即八面最远的地方,即贾谊《过秦论》中“并吞八荒之心”的八荒;“九州”的观念源自于周代井田制,与“八荒”均代指天下,如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八荒与九州相对,一起勾勒出凤凰浩远无边的活动范围。“延颈”、“高鸣”是凤凰的举动,暗示出凤凰志在天下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彻”字极有声势,凤鸣之声响遍九州,有力地表现出凤凰的王者之风。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适逢”当“恰好遭遇”解,“商风”就是秋风。欧阳修在其《秋声赋》里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又说:“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正因为秋风的这种肃杀之气,遭遇秋风,蝉虫悲鸣,众鸟南迁,草木变色,万物萧条。曹操《步出夏门行》:“商风夕起,悲彼秋蝉。变形易色,随风东西。”“摧藏”是抑挫摧折之意。一个“起”字使风云突变,诗人的情感随之发生变化,由高昂变为低回。这两句表明凤凰虽有高洁品格和心怀天下的志向,但却生不逢时,不能为世所容,出于明哲保身的思考,只能高举远翔。

同类推荐
  •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商务交际

    商务交际

    本书共分4章,内容包括:打破坚冰——与陌生人的沟通技巧、架设桥梁——推销的方法与技巧、求同存异——处理异议的技巧、转危为安——处理投诉的技巧。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解密失踪事件

    解密失踪事件

    本书介绍了神秘失踪的百余孩童、格兰特将军号失踪案、沙漠里失踪的部落、来自空中的呼救、消失醉汉的救援声、他失踪了半小时、隐形的日本男人、神秘失踪的公交车等内容。
  •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热门推荐
  • 明年我将衰老

    明年我将衰老

    王蒙的创作激情与才华不为高龄所困,语言幽默风趣、绵里藏针,但是一针见血,透射出对人心和人事的通透与宽容。令人深以为然,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王蒙的中短篇小说,呈现出和长篇创作完全不同的态势,个性色彩更为强烈:情感饱满、智性通达、无拘无束、风格多变,凸显了王蒙不竭的创新活力。七个反映当下生活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风的变迁及人心的变异,直面人生而积极乐观,体现出王蒙式的智慧。
  • 剑临天下

    剑临天下

    那一天,在峰之巅。绝世秘笈,惊天之战!那把剑,种进体内,而他,被抛下万丈悬崖!时间流逝,剑在沉眠!那一天,突如其来的恶战,唤醒了那把剑,也唤醒了他脑海深处的记忆!曾经的梦境竟是真实,深沉的哀伤化成仇恨的种子!那是谁?想要魔戮众生?那是谁?想要君临天下?
  • 木花之夏

    木花之夏

    随生而来的一块半人型玉坠,背后是一段仙缘,也是一场祸劫。原本只是几段尘缘,却被拉入异世。在蛮荒渐现的时空里,找到每一段爱恨背后的根源。原本单纯凡世简单暖意生活,已变得光怪陆离。当血云万里,灾难降临。当大劫降至,生灵涂炭。她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宿命难以挣脱?希望世上有个男子,爱你如安木......为你生,为你......死。
  • 配角逆袭之炮灰不懂爱

    配角逆袭之炮灰不懂爱

    一个从小便能见鬼的女孩,爱上了自己的哥哥。曾经的闺蜜,横刀夺爱。原来自己只是养女,而这所谓的哥哥,只是一个从小便认识的陌生人,鬼屋探险,偶遇神秘美男,卷入大战,掉入修仙界,被人强行修改记忆,为了活下去,努力与女主角,明里,暗里,斗智斗勇的故事。
  • 逆天狂宠:盛世嫡妃

    逆天狂宠:盛世嫡妃

    她,是高高在上的古武家族继承人,一朝背叛,再次睁眼,却成了人人可欺的痴傻嫡女。他,是天赋禀异的天之骄子,也是人见人怕的鬼王,一双紫眸是他的标志。一次竹林相遇,她看到了美男出浴,谁知他便赖上了她。“女人,看了我的身子,你可要对我负责。”“你一大男人还要我这个小女子负责?”“那我对你负责好了,我娶你。”“凭什么我要嫁给你!”“那我嫁你好了。”“这还差不多。”“那我等着你来娶我。”“好。啊!不,我可没答应娶你!”“你刚刚已经答应了,不能反悔哦,我等着你娶我。”
  • 霸道总裁,倔丫头

    霸道总裁,倔丫头

    一个是庞大势力,呼风唤雨的霸道总裁。一个却是被人逐出家门,落魄的小女生。却发出强硬的誓言:“霸道总裁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你哭着求我的”
  • 异界龙腾

    异界龙腾

    异界的荒岛,隐藏在密林中的远古飞船,这就是段涛睁开眼睛看到的一切!他在飞船中意外地找到了一件神奇的铠甲,从此开始了他的异界历程。
  •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

    她,貌甚天仙,只因经历太多仇怨,而誓死要“踏万人之骨,以登权位之极”。他,温文尔雅,却深爱着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为了她,竟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帅气洒脱,为了她,竟深陷权利漩涡。他,贵为王爷,将她一步步引入权利之中,最后竟为她放弃到手的权利。他,身份显赫,竟喜欢上长其几岁的她,为保皇权,终将其放弃。他,文韬武略,工于权谋之术,却因她而自逐于塞外。
  • 四月记

    四月记

    场景太混乱管家比主人地位还要高什么情况?
  • 斩落天穹

    斩落天穹

    这片大陆的阳光很温暖。这片大陆很残酷。这片大陆只以强者为尊。他曾经想过无心斗争,因为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但是他最后改变的想法。他要斩落这片天穹,他要让世人都臣服,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叫童无心。他很弱小。他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