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700000008

第8章 背包路上手牵手(1)

热爱旅行的生活,没有缘由,如果一定要问个为什么,我们一定是在追寻着梦境中那个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

时光也打不败爱情

2011年的深秋,天气已经略显寒冷,我与芝麻拖着薏米前往陕西的一个小县城,去见一位已十多年没有见面,且此间毫无音信却突然得到消息的挚友。我与这位挚友,应当算是多年的难兄难弟,从刚相识那阵到今天,已快二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那时的我与这位哥们儿都还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儿,那几年两人几乎天天厮混在一起,读书喝酒胡吹下象棋。后来因为都有了新的前程,各奔东西,再后来因为生计奔波忙碌,联系渐少以至音信杳无。他就是老陕。

老陕,陕西人,那会儿这家伙总喜欢充老,动辄憋着嗓子用陕西话来一句“我说你个小朋友”之类,我索性不呼其真名,一直就老陕老陕地喊过来了。那会儿还是20世纪的90年代初期,我与老陕同在新疆的某个小城当兵,两人都在这个部队的机关,不同的是我管文件档案,老陕管放电影、放集合起床号。两人办公室兼宿舍门靠门,真是那种放个屁都能相互听见的空间和距离,我们住的那栋机关大楼中间高,两边低,中间有五层,而两边只有四层,大楼门口日夜都有两名哨兵执勤,进出都非常麻烦,于是两边的四楼楼顶就成了我们二人的自留地。房子里没空调,加上是顶楼,在夏日被晒一整天后十分闷热,根本无法待。北方的夜晚倒是凉爽,于是两人经常借着夜色掩护,卷着被子从窗口跳出去到楼顶睡觉。我很是怀念那些年的夏天,与老陕一起伴着舒缓的乐曲(录音机放的那种磁带版的《梁祝》之类),数着天上的星星,举着啤酒瓶海饮。老陕一向故意把啤酒称为“牌酒”,夏夜喝“牌酒”几乎成了两人每天必修的功课。酒至半酣,天南地北不着边际瞎吹,当然偶尔也默不做声,听风从远处捎带过来的声音,间或还隐约可听到都市传来的欢声笑语。大多数时候,两人都在有一搭没一搭的神聊中召见周公,偶尔也有半夜三更突然刮起风下起雨的时候,两人或在睡梦中顶着被子往屋子里窜,或因酒精作用产生的英雄气概,干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裹紧被子继续大睡。

最开始这四楼的楼顶就我与老陕两个独享,“不幸”消息泄露,成员不断增多,最多时有七八个人加入这个行列,当然这人一多,话题也开始五花八门光怪陆离,也更有了夜半磨牙放屁说梦话甚至从楼顶往下撒尿的不雅行为。那会儿这堆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有机会顺着白水河一直走,去看那些巨大的柳树、挺拔的白杨,去老乡的果园里看杏花红、梨花白,或者趁着野外驻训、演习的机会,在荒野里没有目的地游荡,在戈壁滩上挖跳鼠,在沙漠里看枯死的胡杨,无数次凝望天山上亘古的冰川,在塔里木的湖泊中看那成群的野鸭大雁天鹅。年轻时,所有的梦想都是自由的,所有的梦想都是快乐的,因为大家都渴望在路上。老陕曾扬言要写一篇《睡在四楼楼顶的兄弟》,只是至今也没有人看到他的大作。

老陕个子高大,为人爽直,只是他每次憋着嗓门儿的陕西腔“我说”,总被我听成“饿说”,于是没等他说完就回他一句“你吃饱再说吧”。那会儿年轻饭量大,老陕养成一特大“恶习”,很多次打饭时,趁食堂的人不注意,竟然用他那脸盆大的碗直接伸进饭盆里,挖泥似的掏一碗就走。当然有时候也会趁人没注意,飞快从菜盆子里夹上一块早瞄准的肉扔进嘴里,这让我很是难过,因为那手说不定刚擤过鼻涕抹过鞋底。

那时部队有严格的规定:禁止在当地找对象。我牢牢记住了这个规定,因为我想当个好兵。但那个年代文学青年是比较流行的,我有着当“文学家”的梦想,加上那个年代电话稀缺,没有电脑没有手机,闲得无聊,成为文学青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总是幻想着仗剑走天涯,或如徐霞客一般周游天下,或如李白那样浪迹四海。某张与文学沾边的小报,是我当年经常光顾的地盘,通过书信,我认识了一位出生在湖南、求学在成都,同样也做着文学梦的女孩,两人书信往来,从文学聊到人生、理想,相互诉说各自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快乐,倾诉彼此的忧伤。书信使两人的日子简单而快乐,就这样,芝麻成了我的笔友,交笔友在那个年代很流行,亦如现在的网友。

老陕也是个好兵,但老陕唯一没有记住的,就是那条不能在驻地找对象的规定,他经常夜半三更翻墙而出,去会新认识的女朋友。老陕的女朋友叫燕子,我对老陕的口才佩服得如滔滔黄河之水连绵不绝,因为燕子就是他用传说中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来的。我曾与老陕一起去逛书店,回部队的路上,老陕突发神经言语道,离开书店时,那个卖音像制品的女孩子曾冲他一笑,一定有戏。我便开始损他“四处撒网,重点培养”。结果第二次去,老陕还真与那女孩聊得挺热乎,我凑过去一听,老陕说听听那盒磁带,女孩就放来听;老陕又油嘴滑舌地说好香,这磁带是加香的吗,引得女孩笑得花枝乱颤,从此这两人算是熟人了。后来有个地方单位搞文艺汇演,送来些喊人去凑数的票,有人给我两张,我给了老陕一张,结果老陕死活要我为朋友两肋插刀把票全给他,还要我担任什么爱情大使,到书店给女孩送票。我最怕和女孩子打交道,就问老陕自己为什么不去,老陕答刚从书店出来,不好意思再进去。斟酌半天,最后商定由他到图书馆偷八本书给我(老陕还兼管图书馆),成交。后来我真去了,只是转了一圈,愣没敢把票给人家。老陕在书店对面眼巴巴地等,结果我出来说燕子不在,老陕气急败坏地说刚才都在,我答不信你自己去看呀,可老陕又不敢进去。

后来老陕居然对芝麻说燕子是他撞电线杆撞的,让芝麻很是为我惋惜了一阵,我自己也非常惋惜,因为老陕替我偷八本书的诺言到今天也没兑现。

后来燕子与老陕终于跳进了热恋的大坑,过着紧张而刺激的生活。只是老陕因为经常夜半出去约会耽误瞌睡,以至某天中午睡过头了,到下午4点迷迷糊糊起来放午休起床号,结果领导将他痛批了一顿,并责令他写出5000字的检讨。老陕也经常在星期二、星期五晚上放电影时因为想着约会,把一部电影放得颠三倒四(老胶片电影,有很多卷那种),让第一次欣赏的人看不出前因后果,有时看到人明明死了,放到后面居然还在战斗;让看过几次的人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云里雾里,搞不清哪一次看的是正版。

而我与芝麻随着书信的联络,越来越依恋彼此,也很期待见面。

此时的老陕与燕子如影随形,早已顾不上和我共享四楼的星星与月亮了。

数年后,老陕转业留在了那座西北小城,进了公安部门。燕子也公开了与老陕的关系(但还瞒着家里,因为燕子家是信某个教派的民族,不与汉族通婚),两人偷偷租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买菜,自己做饭,俨然老夫老妻。我与一些玩得好的战友经常借着各种由头去老陕那里改善生活。燕子与老陕过得幸福而甜蜜,阳光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

我也在那时考上了大学,暂别了那座小城。只是那时的芝麻因毕业实习,已经离开成都去了湖南的一个小城,两人依然书信往来不断,只是见面仍遥遥无期。再后来,芝麻毕业了,分回了湖南老家的小城;而我也即将从学校毕业,大家都面临着新的抉择。那年夏天,我只身一人,在路上折腾了一个星期去了湖南,与从未谋面的芝麻相会。出发前,很多人劝我,但我不为所动,我坚信芝麻也一定这样执著。从一开始,我们俩的爱情就不被周围的人看好,不管是我周围的人,还是芝麻周围的人,都认为我们不过是年少无知,逢场作戏,尝过爱情的滋味后,最终会劳燕分飞。那年夏天,虽然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却已经在内心把对方视作了自己的亲人,而不仅仅是朋友或恋人,因为在书信里我们已熟识多年。

从见面那一天起,铺天盖地的劝导接踵而来,然而所有的苦口婆心或冷嘲热讽,我们都只当做耳边风。因为在我们看来,只要有梦想,天空就能升起幸福的云朵。

再后来,我被分配去了喀什,一个更遥远更陌生的城市,两人在空间上的距离越来越远,但心越来越近。在到达那座城市不久我就以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被周围的人认可,前途一片光明,但我一直为情所困,不知该何去何从。芝麻家里也已经知道我俩的事,自然是反对她跟着我走。芝麻是个孝顺女儿,不忍伤家人的心,但她也是个坚韧无比的人,不愿放弃自己的爱,对周围所有的鲜花与笑脸、压力与劝说一律视而不见,只是对未来,我们都有些茫然。

那段日子,我经常与一同分配去的同学借酒浇愁,每天靠和芝麻来往的书信与文字活着。那些发呆时随手写下的文字,零零散散,居然汇集成了一本专属于她的文字,我取了个名字叫“无题的恋歌”。在最前面有一段这样的题记:爱人,为了爱你,我情愿与你在爱的栈道上被风雨磨砺成岁月的雕像。虽然我把心砌成路,可仍然怕它硌伤你的脚。我把这些文字打印并装订起来,在封面上写下了一段话,鼓励自己,也算是鼓励芝麻:不要以别人的眼光去审视爱;不要以别人的标准去衡量爱;不要以别人的观点去验证爱;不要以别人的模式去寻找爱;不要因别人的艳羡而追求爱;不要因别人的非议而逃避爱。请记住: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从喀什的花开到花落,我一直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么留在喀什,好好工作,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放弃深爱的恋人,把痛苦留在心底,直到遗忘,然后选择一个新的女友,结婚、生子,教育孩子成长;要么放弃所有的一切,到湖南去,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除了芝麻,一无所有。

夏天即将结束,我终于不顾一切,坐了一天一夜的长途汽车,去见老陕,要这位难兄难弟帮我拿个主意,虽然我早已知道自己的选择。去见老陕,无非也是给自己一个理由和借口。几年不见,老陕已在公安部门混了个要职,那个年代刚流行的BP机与大哥大,已经晃眼地挂在了他的腰间。

我与老陕连喝了两天的酒,直喝得云里雾里。酒醒之后,我坐上了返回喀什的车,中途又去了克州,见了一个朋友,无所事事待了两天,散了两天心。或许是厌倦了漂泊,我坚定信念:宁愿在爱情的道路上去寻找事业,也决不为了所谓的事业放弃爱情。那年夏天,我带着最珍爱的东西(她写给我的100多封信),放弃了工作、档案,抛弃了行李、书籍,离开了喀什,离开了新疆,去了湖南一个小城。在新疆到湖南的路上,刚好看到一篇纪念探险家余纯顺的文章《英雄永远在路上》,那时我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不是英雄,但或许是行者,也可以一直在路上,只是自己不会是一个人走在路上。在我看来,只要有梦想,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或者是一家人,都可以在路上。

经过艰难的奋斗,数年后我与芝麻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女儿,过着简单、平凡却快乐、充实的日子。但命中注定,我们都是不安分的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一直会在异乡游走漂泊,因此不断的行走,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于老陕,也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那座边陲城市,在20世纪末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燕子也义无反顾地跟随老陕去了那个小城镇。那年秋天,燕子与老陕到我落脚的小城来看我们,那时我与芝麻条件很差,租了一套大约30平方米的房子,有个小厨房可以做饭,但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要跑很远,半夜起来就是苦差事,冬天更是如此。因为两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时常还需要帮衬家里,芝麻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尚未立足,经济上常常捉襟见肘。最艰难的一次,我们两个人身上加起来不到2块钱,而家里又刚好没油没菜,于是两人用剩下的2块钱买了一些豆腐干、一些生菜,中餐就变成了凉拌豆腐干、凉拌生菜,那应该是我们这辈子吃过的最难吃也是最好吃的菜吧。即便是在后来的户外生活中,我们也从未有过如此窘境。老陕他们只待了几天就返回陕西去了。

不久,接到老陕电话,说燕子母亲病危,燕子很心疼自己的母亲,无论如何要回去,说去看看就回来,老陕因为别的事忙着没有一起去。结果燕子一去杳无音信,老陕说很想去找她,可不知道如何能联系上她。我劝老陕亲自跑一趟,回一趟西北边陲小城,老陕回答一定会去。

不知道是我与芝麻当时的处境,让燕子对未来没有信心,还是燕子回到那座城市后遭遇变故,无法再回到秦岭深处,总之从此老陕失去了燕子的消息,我也失去了老陕的消息,只隐约知道老陕在老家找了一个农村女孩结了婚。

那座西北的小城,就这样停留在老陕的梦里,同时也停留在我与芝麻的心中,只因为我们都曾经年轻和快乐过,只因为那里有我们青春的回忆。

不知道老陕是否会看到这些文字,也不知道燕子能否看到这些文字。但我想,或许在这个平淡的故事里,我们所有人都是主角之一。

我与芝麻的生活幸福而温馨,虽然两人都是比较落伍的人,是典型的老土,不会唱那些流行歌曲,不过两人都很喜欢一首歌——《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你手心里的宝……”也许对我们来说,这才是最美的开始与结束。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与芝麻也喜欢玩点小资,偶尔小酌,在杯光烛影里,时常会想起老陕,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在我与芝麻看来,徒有爱的热望和激情,并不能造就爱的持久和坚韧。那种没有任何标记的,以赤裸本真相对的爱,也并非是不堪一击的,虽然人永远都不可能彻底地纯粹和本真。婚姻或许只是而且只应该是爱的归属,它不是一种改变现实状况的功利出路,婚姻之绳其实非常细弱,它维系不了那么沉重的期望,它只能依靠两个人共同的心愿和努力来加固。但现在还有几个人,会去努力加固呢?

人生本身就是一段单向的旅程,在行走的路上,除了风景,更需要无边而坚韧的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拥有自己的香巴拉,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拥有,就一定要珍惜;有机会,也一定要把握;错过,你再不会有回头的路;爱过,就不要后悔。在岁月这条道路上,时时铭记和品读我们内心深处的香巴拉,无论走得多远,走得多久,我们的心依然会淡泊明净似雪莲,只因那一路行走的风霜雨雪,能涤荡我们心灵淤积的所有尘埃。

我们走过的那些风花雪月

同类推荐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凌鼎年游记

    凌鼎年游记

    《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由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著。凌鼎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偏爱游山玩水,又是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有幸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还去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游历之余,留下了不少的游记散文,大部分都发表过,这本《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收入了其中的一部分。
  • 带上老妈去旅行

    带上老妈去旅行

    30年前,是你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30年后,让我陪你去看这个世界之外的世界。这是爱的轮回,更是最美好的陪伴。《带上老妈去旅行》中30岁的儿子带上60岁老妈,300天疯狂玩转100个城市50个国家。他们从青岛走起,一路上有欢声笑语,也有矛盾和冷战。妈妈说:现在开始,我的人生就是一场庆典!儿子说:不需要多伟大的理由,就是想看到妈妈“玩儿”的样子!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更是感动了彼此。
  • 伦敦郊外漫笔

    伦敦郊外漫笔

    本书无疑是关于19世纪末伦敦周边自然环境的最经典读物之一,无论是花朵在风中起舞还是鲑鱼在水中谨慎前行,理查德·杰弗里斯都能用最为动人的笔触对他眼下 最为细枝末节的事物进行最为精致的描绘。诗人托马斯因此而赞叹:“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作家能够以如此这般和蔼可亲的手法来表述这种广博的知识,甚至连一个 对所述事物毫不了解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乐趣。”作者最终登上了去往布莱顿的火车,而对人本身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更是使本书富含哲思。当然,在一百多年之后 的今日,杰弗里斯对城市化无情扩张的警惕以及如何在城市周边重造自然生态,也许更具实际价值和意义。《伦敦郊外漫笔》中之所绘,亦正是今日人类之所失。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热门推荐
  • 超能剑客

    超能剑客

    惨遭神秘组织杀害,季寒竟然重生成为豪门弃少!为向组织报仇,他开始了一段逆袭之路!可突然,两名异界美女落到了他的身边……家中古树链接异界?他是千年难遇的剑灵圣体?但为何剑灵圣体不能修炼?!好吧,既然老天不让他成为一名普通的剑客,那他只好成为一名超能剑客了!可为何,周围妹纸越来越多?**********************************************************新书粉嫩求呵护~一收一票都是对红酒莫大的鼓励,谢谢大家!!**一日两更,基本都是在晚上更新,不定时加更,欢迎跳坑!**上架当月日更万字,后续更新依情况而定,求收藏,求支持!*
  • 守护者与自由者

    守护者与自由者

    创世神某天路过一个其创造的世界时,发现人类与妖怪互相战斗,伤亡惨重,便将人类与妖怪分开成两个世界,人界称为地球,妖界称为圣域,同时从人类与妖怪中各选出守护者与自由者,在创世神不在时维持两界平衡,消除两界灭亡的威胁,不过,做完这一切后,创世神再也没有回到这个世界,守护者与自由者也在人类与妖怪们眼中淡出,渐渐不为人知
  • 寒笑九泉

    寒笑九泉

    我叫寒小书,我本是一个活人,却遭到一个鬼暗算,最终灵魂转换,它成了人,而我变成了鬼,正当我去投胎转世时,阎王爷却告诉了我一个天大的秘密!而我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仙宇悠悠

    仙宇悠悠

    (仙宇悠悠与仙宇沧桑是一本书)当年那一战超出万物生灵之想象,人,神,魔,神兽,妖,精灵,天使,异灵死伤无数!除人族外其它异族接近灭族!人类有着修炼上面先天的不足,短短百年光阴!自那一战之后人间的天地元气突然间消失,欲成仙成佛者皆放弃了修炼,反而在天地间寻求灵丹妙药,成仙不成却被灵药所伤口吐白沫驾鹤西去,被世人贻笑大方!反而其他异族在人间彻底消失,有人传说他们已经灭族,也有人传说他们被彻底封印!还有传说他们自创一界,远离人间!
  • 魔天下

    魔天下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可信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只有拥有令人畏惧的力量方才能拥有一切……强者拥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这是唯一不变的生存法则!
  • 不只是喜欢

    不只是喜欢

    多少散漫时光,待我娓娓道来(作者懒汉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更
  • King Edward the Third

    King Edward the Thi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Put Yourself in His Place

    Put Yourself in His Pl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你一个美梦

    许你一个美梦

    我叫林乐,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三流作家,梦想着成为小说中的人物,然而真的到了那一天,我才知道原来一切早已注定。我后悔了,后悔来到异世,后悔没能于你共赴黄泉。后悔没有留住你,但遇到你,今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