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梧山乃离州之脊,形如巨龙横贯东西,首尾入海。龙生四肢,东曰止龙,西为葬龙,腰斩于大裂隙,非天威不足以为之,离州之谜尽藏于此。”将林吉送走客仙便迫不及待翻看起那本《青云诀》来,离州概述开篇便是上面这段。
刚才通天殿中掌门师兄与各脉首座议事到一半,便命座下弟子林吉领玄游去了后面的通天阁,在一楼大厅处领了一身衣物并宗门令牌。宗门用度本不在这长老阁领取,而在青云峰山脚处,掌门师兄考虑周全早就命人在此给玄游准备下了。那长老递给在下令牌之后详细介绍了其使用方法,并反复叮嘱在下要好生保管,如果丢了可难保会有第二块。那令牌与苏燕卿等人的有些不同,通体黑色,入手沉甸甸的,感觉像是块什么石头制成的。
令牌正面刻了云雾缭绕中的七座山峰,正是青云宗前山七峰的形貌;背面单刻一个玄字,代表了持有者为青云宗初代弟子玄字辈之人。领完东西之后林吉便将客仙径直送回了落云峰,想是主座们还有什么事情不方便玄游这新人旁听,在下也乐得清闲,正好有时间研究一下这本青云诀。
玄游私以为这概述写的太笼统且很不负责任,“离州之谜尽藏于此”,只这一句便吊足了人的胃口,但却没说到底藏了什么秘密,而且之前一句“非天威不足以为之”明显也是猜测的语气,后面也没有举出什么证据来佐证,太过儿戏。看来这些秘密只有待将来玄游悟道有成再去发掘,然后写进《周游记》中了。
通读完这开篇概述玄游脑海中有了离州大陆的一个整体轮廓:离州大陆是玄游身处的这方天地中最大的一块陆地,还有两块小一些的陆地位于离州大陆的南北尽头,分别称作北冥州与南冥州。这三块陆地遥遥隔海相望,这海便是浩瀚无垠的无量海,无量海中大小不等的岛屿星罗棋布,不可计数。而昆梧山脉宛如离州大陆的脊梁骨,横贯东西,首尾相连,玄游觉得这很可能也是著书人的猜测,因为无量海海如其名,无边无际,不可丈量,概述中还提到那海天尽头有大古怪,那片海域则被世人称之为鬼海,所以玄游估计不会有人去到那种地方去证实昆梧山脉隐没入海的部分到底是不是首尾相接了。
昆梧山脉有四脉大的分支,宛如龙趾,东部离州的两脉分别是左止龙山脉,右止龙山脉;西部离州的两脉则称为左葬龙山脉,右葬龙山脉。一月之后东部离州将要举行的修真界集会便定在这左止龙山脉的天青道场,而客仙身处的青云宗实则便是右止龙山脉的一部分。
看完前面几页概述再翻过来便是一页离州大陆的地图,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赫赫有名的昆梧山脉与大裂隙,然后便是环绕着离州大陆的无量海和上方的北冥州及下方的南冥州。南冥州及北冥洲除了标注着名字之外再无其他注解,想来定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无量海以离州大陆为中心又被人为分作四片海域,分别是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而这四片海域交汇之处便是前文提及有大古怪的鬼海了,这片海域终年弥漫着大雾,一旦进入其中便难以全身而退。概述中对这鬼海的描述语焉不详,也没明说到底存在着什么大古怪,看到这里玄游又被自己的好奇心给折磨个死去活来。
从地图上看去昆梧山脉与贯通南北的大裂隙十字交叉将近似纺锤的离州大陆分割为四个区块,大氶及青云宗便位于地图右下角这一块,而这一块中属地面积最大的便是大周帝国了,昆梧山脉都被大周帝国囊括在内,大周的北方边界直到昆梧巨龙的左前脚—左止龙山脉,再往北便是另外一个大帝国,地图上标识为蒙巴帝国。
蒙巴帝国的属地从地图上看起来比大周更加辽阔,因为蒙巴帝国几乎将地图右上角这一区块全部占据,只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才有两个不起眼的小国,焱从国和俊奉国;大周虽然将昆梧山脉囊括在版图之内,但在右下角这块却还有大氶等六个国家与之分裂疆土。而焱从国和俊奉国这两个小国之所以能够在蒙巴帝国周边存活下来,客仙私以为要归功于这两个国家中那个双重圆环的标识◎,这样的标识在这张地图上一共有十来个,代表的便是这方天地中修真界的顶尖门派。
焱从国与俊奉国中的这两个标识则分别代表了东部离州修真界两大门派巨头:北冥宫与连天门。当然说它们是小国也只是从地图上看起来小而已,地图上这两个国家占地几乎与大氶属地相当,都不足客仙一个巴掌大,但实际上客仙走过的地方还不到大氶的万分之一,由此便可知道整个离州大陆是何等的壮阔了。
大裂隙西边的西部离州地图上标注了六个双重环形的标记,其中一个靠近西海的双重圆环标志◎旁边赫然标注着太苍教三个字,连云师兄拿走的那本太苍剑谱据说便是来自此教。难道真如客仙猜测的那样,太爷爷他老人家曾经周游离州大陆,并收集了这许多的藏书?可是印象中太爷爷却从未提及过此事,又或者只是机缘巧合这本剑谱才得以被太爷爷收入藏书?想到此处客仙赶紧将房门紧闭然后伸手入怀拿出了太爷爷留给我的四方袋。
客仙打开这鹅黄色的小口袋随后将里面的藏书并杂七杂八的瓶瓶罐罐一股脑全倒了出来,地上堆满之后还倒在床榻之上许多,最后抖出来的遍是那压箱底的黑木匣子,此刻它倒安静,没有再发出那一圈圈的流光。阴阳双鱼的图案依旧是左黑右白,客仙再一次尝试打开这黑木匣子毫不意外的仍然以失败告终。太爷爷说过有缘自会得见其中乾坤,看来自己与其中物件的缘分仍然未到。
将这黑木匣子依旧放回四方袋深处收好,客仙把那些装了不知名药丸的瓶瓶罐罐分门别类的归拢了一下,太爷爷生前就吃过一次这里面的药丸,那种红色小瓶眼下只剩了三个,这里面的药丸应该有疗伤补血的功用,当年太爷爷重伤之下便是吞服了这样的药丸才挺了过来。将这三瓶药丸放进四方袋一侧靠里的栅格之后,客仙又拿起这堆里一个体型最大的圆形药葫芦,这里面装的便是客仙幼时最爱吃的糖豆,因为这些圆溜溜金灿灿的药丸闻起来特别香,入口还是甜味的,所以客仙先前偷吃了不少,眼下里面剩余的药丸并不多了,晃了晃也就至多三五粒的样子,将这些糖豆留下做个念想好了,收好之后又将其余五六种装了不知用途药丸的小瓶子分门别类归置好,客仙这才开始整理起太爷爷的藏书来。
以前没有这本《青云诀》做参考,玄游自是没法知晓太爷爷藏书的来历及其价值,而且老神棍与连云师兄都曾说过这些书价值不菲之类的话,但玄游却是早就将这满地的书籍通读过一遍,只因时间过去太久,有些书名及里面的内容已有些记不太清了,正好今日得空便再来翻检一遍,说不定还真能从中发现些有价值的信息。想到这里客仙先将那九本族文写成的天书找出放进四方袋侧边一个单独的分隔中,想要吃透这九本书书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留在以后有时间了再慢慢去研究他们。
最后剩下的便是这满屋子直没到膝盖的白话文写成的书籍了,玄游足足用了两个时辰才将这些书分门别类的整理出个大概。这些书大致上可分作四类:《百草志》、《异人录》这类记述风土人物的为一类;写神鬼传说的太古史诗此为一类,只是这类书都有个共同点,没有封皮,像是被人为撕掉不想让人看到书的名字;还有类似《太苍剑谱》《离上诀》这样以谱、诀、术为名指导修行神通道术的为一类,这类书客仙也曾翻阅,但却看不懂,不过这个看不懂不是因为不认识其中的文字,而是每个字都认识却不知道这一句话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还有最后一类书,这些书的特别之处便在于著书人都在书中留下了自己的署名,而这些人的名字有一个共通点,与在下徐侠游的名字一样必定包含了游或侠这两个字之一!
《冥荒大事记》—徐奇侠、《风洲志》—秦游明、《奇异录》—李侠行、、、如此种种,客仙联想自己听到过的此类名字太爷爷徐方侠、他哥哥徐游灵、他们的父亲徐侠凤,还有在下未曾谋面的父亲徐游俊及在下徐侠游,如此看来这些人很有可能来自同一族群,老神棍曾经说过的与勇者,祭祀,工匠并称为四大司职的游侠一族!
这些游侠实则是先天九族中族群的耳目,为族群刺探情报,长期游走于荒野之中,养成了随时记录有用信息的习惯,如此看来这些书便是我游侠先辈们搜集来的各式情报了,以前粗略翻看过也没刻意去记过什么,现在看来真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些游侠的书了。手中这本《风洲志》倒是还有些印象,因为在下的号客仙便与其中记述的一种鸟儿有些渊源,仙客来。翻开此书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四方囚笼,地火水风,风洲困巨灵于此,然遍行不得其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