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若非自认是自由主义者,因为他将自己的想法归结在“自由主义者”一派。尽管在历史上,自由主义者们曾经备受打压。即便是如今的五合城,自由主义者也非多数人之信仰。因为尽管所有人都号称自己爱自由,也会努力争取自己的自由,可是却很少有人会称自己为自由主义者。
事实上,钱若非在三十岁之前也和多数人一样,热爱自由却不自认为是自由主义者。那时候的他,还在城邦第一中学担任文学教师。不过在三十岁那一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其实,钱若非在从五合大学文学院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城邦第一中学。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在他担任文学教师几年之后,他开始觉得现行的文学教育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为知识传输型教育,并没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没有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审美能力。
为此,他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他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量,减少了对知识的讲解。在很多时候,他的文学课几乎成了谈话课。他引领学生们欣赏古今著名的文学作品,并且让学生们从模仿名著开始练习写作。
两年时间里,他的学生们的文学素养明显高于其他中学生。但是,他却被学校辞退了。理由很简单:他教学的班级,文学课考试分数明显低于其他班级。
于是他找到校长,说明自己的用意:“我觉得,教育要只看考试成绩,更要看学生们是不是得到了提高。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成绩,那么我们就不是教育而是培训。”
校长只是冷冷地说:“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但是学生家长们不明白。很多家长都来找我投诉,说你的教育方法让他的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取得良好成绩。如果你想实现你的理想,就只能离开这里。否则,你必须适应现实!”
于是,钱若非离开了学校。
接下来的几年里,钱若非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并且因为出了几本书,而成为城邦里的知名作家。因此,他不仅有了丰厚的收入,而且还成为了城邦众议院的议员。于是,他花了一大笔钱注册了属于他的“自由党”,虽然党员只有他一人。
每当回忆起这些,他总会觉得就是当年那个城邦第一中学校长,让他走上了这条路。事实上,他也应该感谢那个校长。如果不是他,恐怕钱若非现在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课教师。可是钱若非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他想的是:正是那种不自由的教学环境,让他不得不建立一个自由主义的政党。
所以,在得知城邦1月上旬发生的两起凶杀案之后,他也将凶杀案认为是“内心压抑”的结果。而内心的压抑,则源于自由权受限。
他本想去见这两个凶杀案的犯人,但是因为其并非相关人员,所以看守所决绝了他的申请。即使是他拿出自由党党主席的身份,也没有任何作用。
于是他给鲁思坦发了一条信息:看来,我也要关注这两期凶杀案了;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