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简介
您听说过功夫市场吗?您听说过江湖币吗?您听说过功夫券吗?您听说过武林匹克运动会吗?您听说过用算盘练武功吗?您听说过江湖名马骑瑞、马自达、宝马、奔驰、标致、骏捷吗?您听说过无剑的江湖吗?您听说过群雁抬折扇、孔雀叼彩笔、狂风揭玉箫吗?您听说过千名武师灭蝗虫吗?您听说过文房四宝大比拼吗?您听说过无求侠吗?您听说过无求无畏棍、软磨蛮缠鞭吗?您听说过拨乱反正腿、幡然悔悟掌吗?您吃过问政山笋吗?您见过飞箭现字吗?什么叫一石功夫呢?留香夺宝剑又是怎么回事?
您肯定没听说过,因为这些都是这部小说的独创!
这是一部把侠文化和徽文化相结合的徽派武侠小说,也是用武侠的形式影射当代生活的寓言式武侠小说,总之它是一部独具一格的武侠小说,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部。
徽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本小说的地理背景就在徽州,文化背景就是徽文化,时代背景是徽商鼎盛时期的明代。
说写的是徽州武林豪杰如何用商业手段来经营功夫,让武林大振的故事。
这些武林豪杰无一不是兼武士、商人、文人于一身的人。他们凭借自己超群的商业智慧和超前的商业手段,创造性地经营功夫,以功夫来挣钱,以钱来养功夫,武林高手无不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他处江湖,因为资金匮乏,武士皆穷,练功之人越来越少,武林日衰。独徽州江湖,资金充溢,武士有钱,练功之人越来越多,武林大振。他们无不饱读经书,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大部分功夫庄的名字都取自《道德经》等经典,比如屈伸堂、曲全山庄、洼盈山庄、抱一山庄、刚柔山庄、柔克山庄、阴阳山庄......
有趣的是,徽州武林用的武器,非刀非剑,要么是文人用品,要么是生活用品,诸如笛子、毛笔、折扇、箫、算盘、筷子、秤杆等。他们主张练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反对脱离生活练功,自始至终用实用主义的原则指导武林的发展。
每家功夫庄所用的武器都有奇异之处,但奇异而不荒诞,奇异中有哲理。比如竖一山庄以箫为杀人利器,这箫在舞动过程中,会根据使用者功夫的大小发出哭声或者笑声,功夫小的人舞动它,只会发出哭声,功夫强的人舞动它定会发出笑声,哭声不会杀人,发出笑声定会置人于死地,这就是笑里藏刀的道理。还比如,刚柔山庄的利器是毛笔,这毛笔,笔杆可杀人,笔毫也可杀人,笔杆杀人叫棒杀,笔毫杀人叫捧杀,笔毫里包着钢镖,这叫柔中有刚。像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还有很多很多。
当然徽州的武林界不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武林界的商战无处不在,波澜起伏,惊心动魄。小说有两大情节线索,一条线写的是,徽州最大功夫庄――横一山庄如何欺行霸市、横行霸道,破坏商业规则和武林规则,引发公愤,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另一条写的是,屈伸堂如何在逆境中崛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后兼并了横一山庄。小说中写武林界的争霸很常见,写市场上的商战也很常见,但小说中写武林界的商战就很少见了,用现代语汇写古代的武林界商战就更是绝无仅有了。
本小说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具有无穷的可变性和适用性,本小说共写了十二个功夫庄,如果以十二生肖去替代十二功夫庄,它就变成了一部演绎传统文化的作品,如同动画片《十二生肖》和《功夫熊猫》;如果以秦齐楚、韩赵魏、宋燕卫、薛国、邹国、中山等诸侯国去替代十二个功夫庄,它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影射战国历史的作品;如果以德意日、中美苏、英法西、印缅越去替代十二大功夫庄,它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影射二战历史的作品;如果以王、张、江、姚、林、朱、毛、周、刘、邓、华、叶去替代里面的十二功夫庄,它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影射****历史的作品;如果以微软、苹果、因特尔、惠普、联想、神舟、戴尔、华硕、同方、方正、宏碁、海尔去替代里面的功夫庄,它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影射现代商战的作品,等等。
同时,小说以横一山庄和竖一山庄的对抗,来演绎横与竖的对立;以横一山庄和屈伸堂的对抗,来演绎黑与白的关系,因为他们的老板一个姓墨,一个姓白。如此安排,揭示了:功夫就是一横一竖,江湖无非一黑一白。
而且,把这部小说放在不同的背景下解读,它便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来:如果放在二战的背景下解读,它的主题就是反对法西斯主义;如果放在冷战的背景下,它的主题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如果放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它的主题就是反对垄断经营,等等。
小说渗透了徽派建筑、徽派医学、徽派食谱、徽派家俱和徽州民俗的知识,全方位呈现了徽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而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唯美特质。
这部小说打破了已有武侠小说的所有写法,是武侠小说在思想性、时代性、创新性方面的大突破,宣告了一个新的江湖体系的诞生!
这部书写什么?它写徽州与徽文化,它写武士与武侠,它写商人与商战,而且通篇贯穿着道家思想。也就是说这部小说是徽文化、侠文化、商文化与道文化的结合,总之,它是一部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小说。
徽州及徽文化简介:
徽州主要指安徽的南部地区,名山有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名人有胡适、胡雪岩、刘海粟、黄宾虹、赛金花、陶行知、苏雪林、朱熹、毕昇。徽州的宏村、西递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文房四宝(宣笔、宣纸、徽墨、歙砚)全产自徽州。
徽商在明清两代是全国最强盛的商帮,徽文化和藏文化、敦煌文化并列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
主题曲
《徽州的呼吸》
这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
日月不因你而坠。
当雾气塞满了天地,
风就会兴起。
浊气被驱,
又见阳光照临每一寸土地。
道生之,德蓄之,
利剑刺不破道义的厚被。
我昂首站立,
目测善恶的距离。
坚信世界为众生共有,
人间才有大美。
激浊扬清是我们不变的呼吸!
不变的呼吸!
朱乙丑:原名朱明东,安徽舒城人,高级语文教师,安徽省作协会员,已出版多部作品,所出作品进入全国的书店、网店和图书馆。
作者QQ:913910451
序言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被后世誉为写梦圣手,写有《玉茗堂四梦》,可他最大的梦却是到徽州一游,有诗为证: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诗中的“黄白”是指黄山和白岳山,二山皆位于徽州,“金银气”是指徽州商人的财富冠绝天下,富可敌国。
汤显祖,这个穿着梦衣、住在梦阁中的一代墨客,对徽州风物艳羡有加,神往之极。
汤显祖作为一介文人痴绝徽州,是迷恋徽州清嘉的山水。而浙江桐庐有一少侠也神往徽州,则是对徽州的武林界产生了蔚然的兴趣!怪也!不对嵩山的武林感兴趣,不对武当的武林感兴趣,也不对峨眉的武林感兴趣,却对徽州的武林大生兴趣,何哉?
是啊,提起武林,世人言必称横绝天下的少林、妙绝无双的武当、高不可攀的峨眉,殊不知徽州的武林有它的伟大在!那就是别处的武林界整日阶打打杀杀、藏经夺宝、争霸称王,刀来剑去、扰乱治安,无聊之极!且个个穷困潦倒,衣衫褴褛,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一群莽夫,早已令人生厌。更可恶者,这些落拓武士,总不乏一帮低俗无聊、鄙贱浅陋之徒跟其后尘摇旗欢呼、呐喊助威。可徽州的武林界不是这样!徽州江湖鲜有腥风血雨、打打杀杀,未有藏经夺宝、称王争霸,不曾刀来剑去、扰乱治安。徽州的江湖人,是武士,更是商人,不过他们经营的不是茶和盐,而是功夫。因其为武士,故有骨气;因其为商人,故重和气,这就是他们不搞打打杀杀那一套的原因。他们非常擅长经营功夫,凭其超群的商业智慧和超前的商业手段,创造性地经营功夫,以功夫来挣钱,以钱来养功夫,武林高手无不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他处江湖,因为资金匮乏,武士皆穷,练功之人越来越少,武林日衰。独徽州江湖,资金充溢,武士有钱,练功之人越来越多,武林大振。更不可思议的是,徽州武士的武器,非刀非剑,而是文人用的折扇、算盘和文房四宝――听过吗?神奇也!
徽州武士的智商和财商岂是少林、武当、峨眉能比?缘此,桐庐少侠才一路迢迢,跋山涉水前往徽州探秘,以振武林之千秋大业。
“充斥着刀剑砍杀和神魔鬼怪的武侠世界,不是正常的武侠世界!贫穷也不是正常的武侠世界!我心中的武侠世界应该是富足的,充满着义、力和美的武侠世界!我要到徽州去!到徽州去!”桐庐少侠青衫磊落,巍然立于富春江畔,面对绿树清流挺胸高呼道。然后举箫长奏,曲罢,赁一木舟,向徽州荡荡悠悠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