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000000012

第12章 全球明星商务网站的成长之路(2)

对于通过演讲来推销自己的图谋,马云从来不加以掩饰,他认为这不是一种蓄谋,而是一种面对困难的本能反应。“在创业前,创业者所做的选择一定是依靠本能。如果需要靠理智、数据来证明,那你就不是个创业者。”阿里巴巴是马云五年创业后的心血集结,有着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容纳了更多的国外和全球化经营理念,但是,马云认为,在重要决策面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本能。“60%是靠本能,40%是靠理智和资料分析。”

依靠本能推销自己的结果,是马云“高姿态”地融到了500万美元的资金。这对从来都是花自己钱的马云来说,对过惯了苦日子的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的开始,马云推销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在很多投资商眼中,马云是个彻头彻尾的异类。见过一夜暴富不习惯的的,却从来没有见过“害怕管钱”的。在马云融资之初,不乏愿意给马云投资的商人,甚至有很多风险投资商试图取悦马云来获得投资机会,但马云却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这些“美意”。“很多人犯错误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有太多的钱,不知道应该干什么。网络公司这两年就是因为钱太多了,他们必须把这些钱花出去,投资者也在发疯,大家都这么做。”马云却不随大流,就在人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扩张兼并的时候,马云却对钱保持着异常清醒地认识。

马云对金钱的这种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的身边不乏住着父母买的豪宅、开着父母买的跑车的人,他们不是整日浑浑噩噩,就是花钱如流水,在他们看来,金钱是种伸手可得的东西。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里,他们丧失了战斗的本领,退化了生存的能力。结果,当自己长大需要独立的时候,却发现世界处处险恶,才发现过去的日子里自己从来没有创造过价值,当原来的积蓄所剩寥寥甚至负债累累后,才明白自己原来对金钱的认识是如此浅薄。

“我用不了那么多钱!”这几乎成了马云的口头禅。面对别人递过来的无劳而获的金钱时,我们也应该有说“No”的勇气。

2.阿里巴巴娶二房

1999年9月,马云在为自己的阿里巴巴找“新媳妇”的时候,曾接到摩根·斯塔利亚州公司一位印度籍的资深分析师——古塔的一个电话,对方询问了阿里巴巴的近况和融资的情况后,委婉地问道:“我们有没有机会投资你们?”

马云在电话里干脆地说:“我已经订婚了,我不能再另外找个对象,但是我们可以保持一定的朋友关系。”古塔没有做过多地表示,就挂断了电话。一个月后,不甘心的古塔给马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中写道:“有个人想和你秘密见个面,这个人对你一定有用。”古塔信心笃定的话勾起了马云的好奇心,这是一位何方神圣?

1999年10月30日,与高盛、富达(Fidelity Capital)、新加坡的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以及瑞典银瑞达公司(Invest AB)“结为连理”后,马云身心轻松,心情大好,他决定去北京的富华大厦,会一会这位神秘的人物。10月31日一大早,马云一身便装,以一种极其闲散、休闲的心情登上飞机,前往北京。

到了富华大厦,当秘书推开气势恢宏的办公室大门,见到了黑压压一屋子的人后,马云有点生气,心想:说好了是秘密会谈的,却叫了这么多人来。当马云看到那位神秘的人物后,愤怒的心情被吃惊所驱散,这位神秘人物竟然是在赫赫有名的IT大亨、雅虎最大的股东、全球因特网投资之帝、Softbank(软银公司)的主席兼行政总裁孙正义先生!

马云心想,怕什么,我现在不缺钱,又不找他要钱,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马云来了,孙正义很随意地说:“我没有听说过阿里巴巴,你给我们说说吧。”投影机上马上显现出了阿里巴巴的网站。

讲就讲,马云从来不惧怕演讲。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不需要钱,我只想谈谈对阿里巴巴的理解。”马云开始“推销”自己的阿里巴巴。马云的口才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这回也不例外,刚谈了六、七分钟,孙正义就发话了:“我也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但是我如果投资一定要30%的股份,你可以继续谈,你要多少钱?”

马云愣了一下,说道:“我昨天刚拿到钱,我不要你的钱,但我们可以探讨一下网络的方向。”

孙正义很奇怪:“你不要钱你来找我干什么?”

“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马云反驳道。

不管这中间有什么故事发生,马云演讲了六、七分钟后,就捕获了孙正义的心,他断定,阿里巴巴日后一定会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网站,就像现在如日中天的雅虎一样伟大,同时,马云也在心里默默地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人,我就是想找这样的合作伙伴,别的人,我跟他说六个小时他也不明白我要干什么,而他,只有了六分钟就能做出决定,这说明,这是个聪明的家伙。

马云认定了孙正义,孙正义也看上了马云,二人都陷入了“因特网”。

“我给你4000万美元。”孙正义毫不思索地说道。

“我用不了4000万美元。”马云的回答让在场的人都一愣。没见过这么傻的,送上门的钱不要。

“那3500万美元。”孙正义“降价”了。

略一沉思,马云回答道:“我回去考虑一下。”

回到杭州后,马云越想越觉得自己犯傻了:“太愚蠢了,我拿那么多钱干什么?”不过马云暗自庆幸的是自己并没有答应。

没过两天,软银的人就杀到杭州来了,他们的调查小组直接摸到了阿里巴巴的总部——马云位于湖畔花园的家里。双方简短“交手过招”后,马云认为,软银可能还是没有明白阿里巴巴在做什么,阿里巴巴未来要朝着怎么样的方向发展,而且,很重要的是,马云现在并不需要这么大笔的金额。“话不投机半句多”,马云毫不客气把软银的人打法了。

没想到,孙正义可是个认准了道非要一抹黑走到底的人,没过几天,软银又派了几个人来。

不忍受其骚扰的马云,只有决定再次会一会这个难产的“财神”。这一次,马云带上了他的CFO——蔡崇信,飞往日本,再次会一会这个难缠的“财神”。

一见面,双方连客套寒暄都省了,孙正义直截了当地问:“怎么成交?”

马云也干脆,直接说道:“要成交可以,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希望您本人能够亲自做这个项目。”

孙正义说道:“我从来不做任何公司的董事,我就做你的顾问吧。”

“第二,我希望这笔投资用的是‘软银’的资金。”

“我只能答应你用我自己的钱投资。”孙正义告诉马云:“软银有很多基金,并且很多基金都是贴上软银的命,但不是软银的钱。”

“第三,我们不要3500万美金,我们只愿意要3000万美金。”

“OK,我同意。”孙正义再次“降价”,他也很无语了,头一次碰到钱“送”不出去的情况。

整个过程,历时不到六分钟,告别孙正义的时候,他说道:“记住,今天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你们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团队。”

还没有等到回国,一言九鼎的马云又反悔了:我拿那么多钱干什么?他觉得做因特网,虽然是在赌博,但我只赌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公司才融了500万美元的资金,再拿着3000万美元干什么?2000万美元足够用了,在这个范围内,我还能管得住,剩下的1000万美金闲置,完全丧失了价值,这对公司的发展非常不利。马云马上给孙正义发邮件,声称:“按照我们的思路,我们确实只需要2000万美元……2000万美金,我可以接受……如果不行,我们就这样结束。”

十五分钟后,马云收到了孙正义的回复:“谢谢你提供的机会。我们将使阿里巴巴像雅虎一样成功。放心去做吧。”

就这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马云神话般地融资2500万美元。受理攥着这么多钱的马云,变得更加谨慎,更加抠门,他总共只在两家报上做了20万元的广告,而且,融到资后,阿里巴巴员工们的工资水平依然被压得很低。“花投资者的钱得非常小心,要对投资者负责。”深谙“男人有钱就变坏”道理的马云,如是说。

孙正义的加盟,无疑给阿里巴巴注入了腾飞的力量,阿里巴巴的名气在业内蒸蒸日上。到了1999年底,阿里巴巴的会员数量突破了10万大关。马云成了众多媒体追捧的对象,阿里巴巴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先后大篇幅地报导了阿里巴巴,其中,最拉风的当属媒体龙头老大——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阿里巴巴的两次深度报导。

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开始走上狂奔的阶段,满面春风的马云却保持着低调的风格、谦逊的态度、清醒的头脑:“我觉得阿里巴巴还很小,真的很小,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我们当然心很大,但是公司还是很小,还很脆弱,在这么脆弱的情况下,一是很难满足我们自己心理的目标,说实在的可能会辜负很多人对我们的希望,但是由于你树大,追着你打,中国的口水都会把你淹没掉,我们现在的压力远远大于以前的压力,现在的压力比一年以前大多了,一年以前还没有人知道我们,我们就是还向前冲呢,我们除了干活还有什么呢?除了干活就是干活。”

最难能可贵的是友情

“在产业最低谷的时候仍然坚定不移坚持理想的人不多,孙正义就是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智慧的人。”

马云对孙正义的评价很高,在他的眼中,孙正义有着金庸笔下武侠人物的智慧、情怀和豪情,“我见过聪明的人物有很多,孙正义却是其中最特别的。他神色木讷,说很古怪的英语,但是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像金庸笔下的乔峰,有点大智若愚。”

第一次见面,马云与孙正义就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二人相视不到六分钟,就不约而同地笑了,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因为,他们彼此心里都明白,这将是一位一辈子的好朋友,老天注定了的,无法抗拒。相似的性格,相同的志愿、相近的风格,使两人的牵手,来得迅猛而干脆。

马云后来才知道,软银公司每天要接到大约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而公司经过严格的筛选后,只挑选出70家公司投资,孙正义每年从这70家公司中挑出一家亲自谈判,每次投资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调查、审核程序,而对阿里巴巴这种小公司六分钟之内作出4000万美元的投资决定,尚无前例。

马云曾“深情”地说:“我很荣幸有缘与孙正义先生握手。若是没有这次握手,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事业不会像今天这样顺利展开,尤其是在我收购雅虎中国的行动中。”

马云是幸运的,身边总不乏“志趣相投”的合作者,他们之间总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达成共识,却能够在很长的时间里互相扶持。对此,马云认为不是偶然,而是自己在选择投资者时,有独到的眼光:“找投资就像结婚一样,双方最重要的是在艰难的时候手拉着手,今天大家都很好,明天倒霉的时候对方必须在后边做支撑。”马云的投资者们,最后都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整个因特网环境都很恶劣的时候,他的合作商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他,而是默默地在他的身后鼓励他,支持他……

融资有技巧

资金,曾引无数创业英雄竞折腰,创业者们最怕的就是在创业前期被市场无情的抛弃。创业后,却沦落为资本的奴隶,这似乎是现代的创业者们都难逃的一个怪圈。50万人民币起家,半年后轻松融资2500万美元,马云似乎握有融资的金钥匙,在最困难的时刻,信手拈来,马云,究竟有什么秘籍?

“如果你没有很实实在在的好东西,或好的产品,投资人有那么好糊弄的吗?花里胡哨是骗他们不来的。虽然我只讲了6分钟,孙正义就决心要投资,但那6分钟背后市我们独创的发展方向和6个多月没日没夜的艰辛努力。从某种程度来讲,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不是我想说服他,而是他想说服我,因为他看到了我们阿里巴巴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产品。”

马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脑子里不能有功利心,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想着如何从别人那里套到钱,眼睛里、脑子里全都装着人民币、美元、港币,一说话,那种铜臭味冒出来,投资者一看就不愿意和这种人合作,因为,套现的目的太过明显。

1999年7月,是马云最焦头烂额的时候,阿里巴巴的团队已经2个月揭不开锅了,其实,那时候,马云比谁都需要钱。但是,做事无章法的马云,却没有低三下四地去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请求别人施舍一点给可怜的阿里巴巴。马云反其道而为之,面对许多面带谄媚之色递过来的投资,马云竟然敢说“No”。这并不是简单的自尊心在作祟,而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忍痛割“钱”。马云认为,投资者看上的是阿里巴巴的发展前景,看中的是阿里巴巴的潜力。如果饥不择食,什么人的钱都敢要,无疑会将阿里巴巴引入下一个危机,阿里巴巴必将在简单的资金积累中丧失自我。没有灵魂的因特网躯壳又能值多少钱呢?如果第一次融资的过程中,阿里巴巴呈现的是大肆“网罗”资金的嘴脸,第二次经济危机中,又有谁会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呢?考虑到这些的马云断然拒绝了38家投资商的资金。这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做法,引起了国际风险投资商们的注意,他们纷纷调查阿里巴巴,找马云谈判。

面对国际投资,马云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坚持走自己独特的融资之路。“说实话,当时阿里巴巴对投资人的谈判空间余地比较小。虽然因特网热,但我们当时没钱是个大问题,没有办法对高盛的投资条件进行讨价还价。到后来第二轮融资的时候,我们手里还有很多钱,谈判的余地就大了很多。当时高盛的要求比我们正在谈的另一家投资人的要求来得苛刻,但马云和我商量之后还是决定要高盛的钱。因为,一方面它是美国有名的投资公司,可能会对我们未来开拓美国市场有些帮助;另一方面它的规模大,看事情比较长远。我们大概商量了十多分钟,就把这个事情定下了。”阿里巴巴CFO蔡崇信这样描绘当时的情况。

最终,马云“外星人”般的思维,除了为他带来了2500万美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外,还为他带来了更多的非资金要素——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进入,将阿里巴巴快速推向了海外市场,同时,最重要的,积累了海外客户资源。

“融资不是简单的开口要钱,这是个双向选择的事情,不要对那些有钱人谈钱,要和他们谈高科技,一谈高科技他们就晕了,什么事情都好弄了。”马云的逻辑简单,却隐含了最奏效的办法。

3.招兵买马建“家园”

资金有了,怎么花这么大一笔钱呢?马云有点心虚,他从来没有管过这么多钱,还是别人的钱。马云想起阿里巴巴成立之初,18“罗汉”立下的誓言:建立国际一流的公司,一时兴起,马云当时曾提出过,要建立一家能存活80年的企业,现在,马云觉得80年太短了,又提出要建立102年的企业。基于这点,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

同类推荐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选取了一组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时期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文章,包括他倾尽心力、辗转周旋地保护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费劲心思地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特殊时期的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他不遗余力地协助毛泽东粉碎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他全力辅助毛泽东积极落实和促成邓小平接管中央工作,促使中央日常工作一如既往地运行;他用高超巧妙的外交政策开启中美两国的友好之路,促使中日走向正常的外交交往。
  • 延安女兵(第2卷)

    延安女兵(第2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心理乔布斯

    心理乔布斯

    在这个人算不上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纠结,怒放与凋零的轮回。他的成功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失败又成就了他更大的成功。他想控制一切,他认为自己能控制一切。他不在乎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不在乎摧毁任何一段关系。在他的身上,伟大与卑劣同时并存。但幸运的是,他的伟大最终战胜了卑劣。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值得永远缅怀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等待你的love

    等待你的love

    在国外生活了三年的苏语诺,回到国内,竟被父母逼婚,在被逼无奈下,两人签订协议结婚,却不曾想到,这份协议使他们走向了........(这本书全面改喽!前面的情节作废哦!)
  • 医宠帝王欢

    医宠帝王欢

    神秘游医女扮男装混迹江湖,青楼,赌坊不可少,良家妇女也很好。不想,有朝一日“丑”游医撞上花美男?哦!美人让我调戏个?可……这次碰上硬钉子,治病熬药不算,还要贴身伺候?王爷:女人,你惹火了!
  • 宿流

    宿流

    大千世界奇幻迷离,神魔之路天骄喋血,倾世之恋爱恨交织,绝境天碑主掌人世沉浮。亘古匆匆,六道轮回,乱世红尘奇才辈出,登天路,话长生,他们眼里,弱者永远是世间最可悲的生物。
  • 瓦罗兰的孙悟空

    瓦罗兰的孙悟空

    瓦罗兰,美丽而富饶的大陆,遭受黑暗势力的入侵,英雄们征战沙场。盖伦的银河大宝剑,锤石的夺命勾魂锁……孙悟空,从洪荒踏血归来,为拯救瓦罗兰以及心爱的阿狸,怒斩乾坤,斗破苍穹。犯我瓦罗兰者,虽远必诛!
  •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腹黑王爷别太过分

    腹黑王爷别太过分

    一朝穿越,高三狗秒变贵妃,却成为被人暗杀的对象。那支带她穿越的奇怪的金凤钗是什么?到底是谁想要她的性命?在她身边三番五次救她的男人,那神秘的九殿下他到底是敌是友?重重谜团,危机四伏,穿越女觉得古代好可怕。但作为一名现代高校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能歌善舞乐天派的牛人。她玩转了整个古代。她本打算找到回到现代的方法,潇洒离开,回学校吹牛皮。可万万没想到,九殿下宠溺让她无法自拔。殿下,为了你,四海八荒,我愿伴你,君临天下,主宰皇朝。我和天下,都是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材逆袭倾世三小姐

    废材逆袭倾世三小姐

    一个人,两个身份。是废材还是天才?且看她如何飞上枝头变凤凰!
  • 女论语

    女论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养妖为夫

    养妖为夫

    他,准确来说,目前年龄不详,心智不详根据动物界第一眼认母规则,他的第一眼属于她。所以她很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把他收了某母对于某子进行三禁四顺的霸道洗脑。
  • 清风踏月

    清风踏月

    你行我不行?蝼蚁也能修仙,何况我是一个凡人。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清风踏月,一步一步的走向最强。见证整个世界,所有人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