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一战使唐军彻底掌握了整场战役的主动权,而颉利可汗从此只能龟缩在碛口一带,与唐军无奈地玩着躲猫猫。
直到此时颉利可汗才发现,原来在挨了李靖一记黑拳之后,接下来还有来自唐军其它几路大军的组合拳在等着自己。
唐军接连不断的进攻,让颉利可汗每天的生活从此变得无比充实——不是在搬家,就是在搬家的路上。
在与气势汹汹的大唐铁骑前后周旋了将近一个月后,疲态渐露的颉利可汗发现,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自己迟早会有被唐军逼入死角的一天。
眼下自己手里尚有部分实力,只要能缓过这口气,自己必然还有翻盘的机会。
时至今日,时间,便是决定颉利可汗生死的一切!
最终颉利可汗一发狠,做出了一个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决定:认怂。
虽说这事儿听起来不那么光彩,但现如今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活下来,只要能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那么丢了的场子终究还有机会找回来。
贞观四年二月,那个之前差点儿被李世民砍了脑袋的执失思力再次来到了大唐天子面前。
与上次耀武扬威的劲头不同,这次执失思力却像一个要去拜见公婆的小媳妇一般,小心翼翼地走进了长安。
没办法,不光是因为上次被李世民整得实在太惨,更主要的是因为他这次到长安的目的就是为了代表颉利可汗向李世民服软。
按照出发前颉利可汗的指示,这一次东突厥不仅要请求成为大唐的藩属国,而且就连颉利可汗本人也要亲自入朝,从此留在大唐天子身边。
对于突厥人主动服软认怂的姿态,李世民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当即下诏以鸿胪卿唐俭为使臣前去受降,同时又命李靖等人做好迎接颉利可汗入朝的准备。
接到李世民的指示,李靖和李世勣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了起来。不过对不起,不是准备送他去见天子,而是准备送他去见阎王。
看破颉利可汗的缓兵计,对李靖这帮人来说,完全是分分钟的事儿,根本不需要动太多脑子。
真正让他们感到棘手的是来自皇帝陛下的那封诏令。虽然上面清楚写着要他们接受东突厥的投降,然而聪明的李靖还是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信息。
在同李世勣一番商谈之后,二人最终取得了一致判断:一匹死狼应该更能满足皇帝的期待!
为了确保不犯*****两人又找到张公瑾这个老牌的秦王党,向他详细说明了行动计划。
应当说,这是一个十分大胆且冒险的计划,除非能够将东突厥的势力一举全歼,否则从表面看这种行为完全是在没事找事,擅自破坏理论上已经到手的和平。
所以,就连当年在玄武门事变中最为果决的张公瑾也不禁犹豫了起来。他不仅考虑到行动的风险,而且考虑此时大唐的使者唐俭已经身在突厥营内。一旦动手,这哥们十有八九是要为国捐躯了。
对此,李靖却有不同看法。
“兵不厌诈!当年韩信靠这手击破了齐国,一个唐俭有何可惜?”
果然是慈不掌兵,义不行贾。
要知道,唐俭这哥们在初唐年间可不是随便打打酱油的路人甲。他不仅和张公瑾一样,是老牌的秦王党,而且还和李靖、李世勣等人一样,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
但在李靖这里,唐俭的命显然并没有那么值钱。李大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作为一个优秀将领,他不仅精通兵法,而且厚黑水平也着实了得。
碰巧张公瑾也不是啥善男信女。当初撺掇李世民动手的人里属他积极,如今想明白了眼前的利害得失,实为监军的他立刻对李靖亮了绿灯。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在无边的夜色中,大唐骑兵再次悄悄拿起了武器,跨上了战马,闪电般杀向了突厥人的大本营。
这一次,他们将直捣虏庭,给颉利可汗一个彻底的了结。